APP下载

镜像理论指导下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松解术后手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

2022-08-24储晓新刘发坤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20期
关键词:指间松解术断指

储晓新 陆 飞 张 娟 刘发坤 刘 臻▲

1.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连云港 222000;2.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医院 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功能评估科,江苏连云港 222000

断指再植松解术后手指的成活并不能完全代表手术的成功,手功能的恢复才是手术的最终目标[1]。断指再植术后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康复,可恢复少数关节活动度,针对被动活动明显受限者,需同时做关节松解、伸肌腱运动;针对主被动活动度差异较大、被动活动尚可者,可实施屈肌腱松解术,但仍有部分患者不注重自我训练,出现被动活动尚可,主动活动仍然欠佳的情况[2-6]。既往有研究[7]采用运动处方系统来辅助患者完成肌腱滑动训练来改善手功能,但部分患者效果仍不满意。近年来,随着镜像疗法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其广泛应用于术后手功能恢复等关节功能恢复[8-11],取得满意效果。然而,目前国内有关镜像理论指导下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松解术后手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研究尚少,鉴于此,本研究特取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松解术后患者,以便为促进患者手功能恢复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3 月至2021 年5 月我院收治的98 例断指再植松解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 例与研究组49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指别、病程及受伤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均为断指再植松解术后患者;②皮肤条件良好、瘢痕软化、离断肢体表现完整;③年龄>18 岁;④A2/A4 滑车完整或已重建;⑤均为单手受伤;⑥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②血液系统疾病;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再植指坏死;⑤存在认知障碍或合并精神疾病;⑥沟通障碍;⑦患自身免疫疾病;⑧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本研究已获取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即刻进行康复治疗。干预人员均为医院正式员工,具有5 年以上康复经验,无科室调动等问题。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术后第1 周:①采用自黏绷带24 h 缠绕来消除肿胀。②采用JKS-1 型手指关节康复器(浙江科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进行全范围被动活动,30 min/次,1 次/d。术后第2~3 周:①通过超声波,7 min/次,1 次/d;蜡疗,30 min/次,2 次/d。②手功能训练。③实施关节松动,每次20 min,1 次/d。术后第4~6 周:实施对指捏力与抓握训练,20 min/次,3 次/d。术后第7~8 周:实施职业性的功能性训练,术后8 周后采用抗阻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采用镜像理论指导下的运动处方训练。镜像理论指导方案:在桌子上垂直放置一面镜子,让患者坐在桌前,使患者的双手分别置于镜子两侧,分别将患侧手与健侧手放置在镜子反射后面与前面,患者观察镜子里面健侧手活动形成的成像,指导患者将上述成像想象为患侧手活动,并指导患者患侧手尽可能做出与健侧手相同的活动,3 次/d,20 min/次。具体做法如下,①放置保持训练:将患侧手指放置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屈曲位,指导患者尽力抓握使患者保持在最大屈曲位10~15 s;②锁定训练:锁定近指间关节与掌指关节实施远指间关节的锁定屈曲训练;③反锁定训练:锁定掌指关节实施指间关节的伸展训练;④勾拳训练:让掌指关节处于伸展位,同时屈曲近指间关节与远指间关节;⑤直拳训练:远指间关节处于伸展位、掌指间关节处于屈曲位,将近指间关节屈曲;⑥伸肌腱滑动训练:使指间关节处于屈曲位实施掌指关节伸展训练,20 min/次。两组患者训练时间均为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断指再植功能评分: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血液循环状态、运动功能等,分值0~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断指再植功能越好[12]。②主观状态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干预前后分别采用Michigan 手功能评估量表(Michigan hand outcomes questionnaire,MHQ)[13]评估患者的主观状态,分值0~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手功能主观状态越好;Barthel 指数量表[14]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值0~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强。③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ngle of motion,TAM):参照文献[15]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经正态性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若理论频数为1~5 则需校正。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断指再植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断指再植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断指再植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断指再植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断指再植功能评分比较(分,)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 <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MHQ 评分及Barthel 指数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MHQ 评分、Barthel 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MHQ评分、Barthel 指数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MHQ 评分及Barthel 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MHQ 评分及Barthel 指数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 <0.05。MHQ:Michigan 手功能评估量表

2.3 两组干预前后TAM 比较

干预前,两组TAM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TAM 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TAM 比较(°,)

表4 两组干预前后TAM 比较(°,)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 <0.05。TAM: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

3 讨论

手指离断是一种外科常见病症,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断指再植松解术治疗,可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与肢体完整性,但患者术后手功能恢复仍不甚理想[16-17]。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订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并指导患者按照康复师要求实施早期肌腱滑动训练,可改善肌腱的血液供应,增加患者主动活动功能,然而仍有部分患者手功能恢复欠佳[18]。镜像疗法为一种新型的治疗理念,基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把健侧的活动画面想象为患侧的活动,从而达到促进手功能恢复的目的[19-20]。为进一步提升断指再植松解术后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期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供参考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断指再植功能评分、MHQ 评分、Barthel 指数量表评分、TAM 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镜像理论指导下的运动处方训练可增强断指再植松解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国内有研究[21]采用运动康复处方、针灸联合超短波物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可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减轻自发性疼痛。Gioftsos 等[22]研究指出合理的运动处方对于实现肩胛稳定和提供成功康复至关重要。既往研究指出[23],镜像理论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的感觉恢复由粗浅逐渐转变为精细,可防止患者手功能恢复早期出现冻伤、烫伤等现象,从而促进患者手功能康复,最终来提高患者自身手功能相关主观评价。相关研究指出[24-26],镜像疗法经济便利,使用的设备较为简单,可防止损伤机体,术后即刻进行,可及早地指导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另外镜像疗法可辅助多种康复训练方案,并且适用于患者多个阶段的术后康复。本研究在镜像理论指导下实施放置保持训练、锁定训练、反锁定训练、勾拳训练、直拳训练、远伸肌腱滑动训练,患者健侧行上述运动,基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患者患侧也实施上述运动,从而可调节近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远指间关节的活动度,促进患者的手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镜像理论指导下的运动处方训练可提高断指再植松解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手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指间松解术断指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指间的艺术
风从我指间穿过
风从我指间穿过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断指再植十年进展
G6805神经刺激仪在手指屈肌腱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断指再植127例临床分析
关节粘连松解术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