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相关伯基特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2022-08-24谢建兰岳竹君张玉林吕福东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20期
关键词:病理学淋巴瘤染色

常 静 谢建兰 岳竹君 张玉林 吕福东▲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69;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50;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科,北京 100069

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时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恶性肿瘤发生率下降,但癌症仍是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1],其中AIDS 相关淋巴瘤最常见[2],而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是AIDS相关淋巴瘤的常见类型[3]。本文回顾性总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诊治的AIDS相关BL 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期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我院诊治的29 例AIDS 相关BL 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AIDS诊断符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 版)》[4],病理诊断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标准[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京佑科伦字[2020]107 号)。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特征 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男,女)、年龄(<40 岁,≥40 岁)、HIV 感染时间(>1 年,≤1 年)、淋巴结肿大(发生,未发生)、累及部位(消化系统,骨髓,中枢)、Ann Arbor 分期(Ⅰ/Ⅱ期,Ⅲ/Ⅳ期)、乳酸脱氢酶(lactic acid dehydrogenase,LDH)水平(>250 U/L 为升高,120~250 U/L 为正常,<120 U/L 为降低)、β2 微球蛋白水平(>2.53 mg/L 为升高,1.09~2.53 mg/L 为正 常,<1.09 mg/L 为降低)、EB 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拷贝数(>500,≤500)。

1.2.2 苏木精-伊红染色 所有研究对象的病理标本经3.7%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取材后经脱水、透明、浸蜡、包埋程序处理,4 μm 连续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学情况。

1.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IHC)采用Eli Vision 两步法、pH 值为9.0的乙二胺四乙酸高压锅热修复,行CD20、CD10、Ki-67、Bcl-6、MUM1、C-MYC、CD38 的IHC 染色(试剂盒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EBV 小分子RNA(EBER)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采用IHC 显示结果。细胞膜、浆或核呈棕色即为阳性,检测仪器为徕卡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

1.2.4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MYC 基因断裂探针(广州安必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对应基因分离状态,出现红绿分离信号提示MYC 基因易位,阳性信号模式为红、绿、黄各一。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特征

所有患者中男28 例,女1 例;年龄<40 岁16 例,≥40 岁13 例;HIV 感染≤1 年18 例,HIV 感染>1 年11 例;发生淋巴结肿大29 例;累及消化系统19 例,累及骨髓8 例,累及中枢6 例;Ann Arbor 分期Ⅲ/Ⅳ期26 例,Ⅰ/Ⅱ期3 例;LDH 升高16 例,13 例未检测;β2微球蛋白升高10 例,正常1 例,18 例未检测;EBV 拷贝数>500 13 例,≤500 16 例。

2.2 肿瘤组织病理学特征

肿瘤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固有结构消失、背景蓝染,中等大肿瘤细胞呈铺路石状弥漫浸润,伴星空现象,29 例患者中10 例局部呈浆细胞样分化,核分裂像、核碎裂常见,细胞核圆形、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见图1。

图1 肿瘤组织病理学特征

2.3 肿瘤组织IHC、FISH 特征

29 例患者均CD20、CD10、Bcl-6 阳性。29 例患者>90%的肿瘤细胞Ki-67 阳性,>50%的肿瘤细胞C-MYC 阳性,FISH 检测显示均有MYC 易位。所有患者中CD38 阳性27 例;MUM1 阳性14 例;EBER 阳性13 例。见图2。

图2 肿瘤组织IHC、FISH 特征

3 讨论

BL 一种高侵袭性B 细胞淋巴瘤,存在8 号染色体上MYC 基因的易位和失调,BL 在AIDS 相关淋巴瘤中多见[2-3],AIDS 相关淋巴瘤是艾滋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7-9]。AIDS 相关BL 表现为高风险特征[10],其风险增加与多因素有关,包括免疫抑制的持续时间和程度、致B 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诱导及EBV 感染[11]。原位杂交检测EBER 是明确肿瘤与EBV 相关的金标准,以往研究显示,AIDS 相关BL 的EBER 阳性率较高[12-13],提示因HIV 和EBV 之间复杂相互作用而改变的机体微环境可能与AIDS 相关淋巴瘤发生有关[14]。

本研究结果显示,AIDS 相关BL 患者男性较多,与AIDS 多在成年男性间流行情况有关;AIDS 相关BL 患者均有淋巴结病变,为多部位淋巴结肿大,可能与AIDS 患者免疫功能受损、CD4+T 细胞严重降低有关,AIDS 相关淋巴瘤风险与CD4+T 细胞计数的水平呈反比[15]。AIDS 相关BL 累及淋巴结外部位常见[16],本研究中累及消化系统最多,累及骨髓次之,提示临床需综合考虑淋巴结肿大和结外症状,避免漏诊。LDH和β2 微球蛋白是监测淋巴瘤敏感指标[17],本研究中也有部分患者存在这两项指标升高的现象。本研究结果显示,AIDS 相关BL 的肿瘤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表达与非免疫缺陷BL 相似[18]。

对于AIDS 相关BL 患者,ART 与强化化疗相结合具有良好效果[19],生存率报道不一[2,20]。研究报道,部分AIDS 相关淋巴瘤患者可考虑自体干细胞移植[21],其疗效尚未确定[22]。有报道显示,嵌合抗原受体T 细胞治疗可使难治复发BL 患者取得缓解[23]。AIDS 相关BL 存在复发,复发是AIDS 相关淋巴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4],需要规范该特殊人群的随访监测。

综上所述,因发病人群的特殊性,AIDS 相关BL 较少见,患者多为免疫功能低下的中年男性,均有淋巴结病变,常累及消化系统,治疗需要个体化并兼顾ART。

猜你喜欢

病理学淋巴瘤染色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平面图的3-hued 染色
简单图mC4的点可区别V-全染色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油红O染色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应用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两类幂图的强边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