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aprini 模型下个体化DVT 干预对ICU 心肌梗死患者DVT 的影响

2022-08-24叶淑彬阮静霞陈锦霞陈雪仙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个体化肢体心肌梗死

叶淑彬 阮静霞 陈锦霞 陈雪仙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福建 宁德 3521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属于冠心病的一种,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特别是ICU 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相对较重,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DVT 属于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之一,患者多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肺动脉栓塞,进而提高病死率[2]。既往研究证实,采用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提高疾病风险预测能力意义重大。Caprini 风险评估模型是临床预测风险的一种重要模型,可通过对患者实施个性化风险评估,指导预防策略制定,以避免ICU 患者发生DVT[3]。本次选取我院ICU 收治的78例心肌梗死患者,研究ICU 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基于Caprini 模型风险评估的个体化DVT 干预对其DVT 的预防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 版)》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确诊;(2)年龄>18 岁;(3)患者病历、影像学检查等资料完整;(4)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交流障碍、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精神系统疾病者;(2)心源性休克者;(3)中途退出者;(4)严重心律失常者;(5)合并重度感染者;(6)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 法

入组者均接受15d 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包括心理疏导、为患者讲解注意事项、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饮食及用药,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观察组行基于Caprini 模型风险评估的个体化DVT 干预:(1)建立个体化干预团队:组织医护人员参与Caprini 风险模型的学习与培训,通过学习理论、查阅文献及聘请知名教授开展讲座等方式,促使医务人员掌握评估方法。由职称为主管护师及以上且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干预团队,营养师、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分别1 名。(2)风险评估:由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对其生理、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详细询问患者及其家属,并记录患者病情,对患者DVT 发生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建立起单独数据库,以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3)风险干预:严格参照Caprini 评分系统中数据资料,将患者DVT 发生风险分为不同层级,包括低风险、中风险及高风险,同时识别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如卧床时间久、年龄等。(4)风险处理:对于DVT 风险分级为低风险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生命体征加强监测,日常对其运动反应进行监测,并定期检测凝血指标。对于分级为中风险者,实施与低风险患者相同风险处理措施,同时加用一级干预,引导患者进行肢体训练,如股四头肌收缩及踝关节训练等;对于丧失自行活动能力患者,定时为其翻身,加强下肢保暖措施;必要时可采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合理调节肢体适宜度;对于分级为高风险患者,在中风险患者处理措施基础上,启用特级干预,对患者出血风险进行评估,并对药物预防策略进行及时调整;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干预方案,依据实际情况,给予联合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及溶栓治疗等。

1.3 观察指标

(1)干预满意度:出院时指导患者填写满意度量表(共计8 个条目),包括医院环境、病房环境、干预效果、语言表达及护理态度等内容,均回收为有效问卷;总分24 分,评分>16 分为非常满意,评分8-16分为基本满意,评分<8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样本数×100%。

(2)不良事件:干预期间记录患者肢体疼痛、肢体肿胀、心力衰竭、血运重建及DVT 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经SPSS19.0 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n(%)表示,分别经t检验、χ2检验。P<0.05 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Killips 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n(%)/]

组别例数(n) 性别年龄(岁) 病程(年)Killips 分级男女对照组观察组χ2/t 值P 值39 39 21(53.85)20(51.28)18(46.15)19(48.72)I 级13(33.33)12(30.77)II 级26(66.67)27(69.23)0.051 0.820 52.95±2.48 52.87±2.56 0.140 0.888 2.39±0.77 2.24±0.79 0.849 0.398 0.058 0.808

2.2 两组干预满意度对比

总满意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干预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肢体疼痛、肢体肿胀、心力衰竭、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56%)DVT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心肌梗死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由冠状动脉病变使得血管发生狭窄、堵塞等,导致心肌供氧、供血等发生障碍而引起,以发热、低血压及心动过速等为主要症状表现,随着疾病进一步进展,可并发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进而提高病死率[4]。相较于普通患者,ICU 心肌梗死患者病情更严重,血流速度明显减慢,DVT 发病风险明显升高[5]。既往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实施DVT 分级风险干预,可对医疗资源实现优化处理,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6]。临床用于风险评估常用Caprini 模型,已有研究证实,相较于其他传统量表,应用Caprini 量表对预测DVT 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均更优[7]。基于Caprini 模型风险评估的个体化DVT,可通过对患者DVT 发生风险进行准确评估,以指导临床干预措施实施,有利于预防DVT 发生[8]。

本研究发现,干预总满意率比较,观察组(100.00%)高于对照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肢体疼痛、肢体肿胀、心力衰竭、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观察组(2.56%、2.56%、2.56%、2.56%)均低于对照组(7.69%、10.26%、7.69%、5.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56%)DVT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38%);提示Caprini 模型风险评估的个体化DVT 干预,可有效预防DVT 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分析原因,Caprini风险模型是对临床风险开展评估的一种有效工具,患者入院时即刻开展的风险评估工作是Caprini 风险模型应用的开端,可初步评估ICU 心梗患者DVT发生风险,采用分级定量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科学处理。针对不同评估患者,可给予个体化干预,如低风险患者给予基础处理措施,如全程追踪、了解病情变化情况等,无需对患者体征进行定期评估,即可达到预防DVT 发生的目的[9]。针对病情稳定者,对其实施治疗多参照标准流程,对病情不稳定者加强监测,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有利于患者于最佳时间段获得急诊救治。一级干预策略应用于中风险患者,在基础处理措施基础上做好急救准备工作,以实现对患者病情风险的早期预测[10]。针对高风险患者则采用特级干预措施,不仅要做好手术治疗准备,还需对患者可能发生的一系列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给出预防方案[11-12]。个体化DVT 干预基于Caprini 模型风险评估开展干预措施,可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不同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干预措施的规范性、针对性及系统性,不仅可促进患者血流状态恢复,还可对患者血流相关风险进行准确评估,以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此外,DVT 诱发因素中以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为主,针对ICU 心梗患者,由于其需长时间卧床休息,血液回流受到一定阻碍,使得血流速度减慢,极易形成血栓,给予患者药物干预、物理预防、溶栓治疗及联合预防措施,可最大限度降低DVT 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ICU 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基于Caprini模型风险评估的个体化DVT 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情况,并预防DVT 发生。

猜你喜欢

个体化肢体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