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高校教师体质与亚健康的关系及健身功法干预可行性分析

2022-08-19叶菁叶祯谭飞燕刘培喆聂琦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练习者亚健康功法

★ 叶菁 叶祯 谭飞燕 刘培喆 聂琦(.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1]。在我国,高校教师是亚健康的高发群体,其发生率在40%~80%[2]。当前许多研究表明,传统体育对改善亚健康状态有较好的效果[3-6]。高校教师是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顶梁柱,面临较大的教学和科研压力,健康状况十分严峻,为了更好地研究江西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状况,本研究从体质与亚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入手,对江西某高校师的健康状况展开调研,并就健身功法干预亚健康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1 研究对象、目的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江西某全日制高校全体教师。

1.2 研究目的

研究不同体质对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影响,并研究健身功法干预高校教师亚健康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1.3 研究方法

1.3.1 问卷调查法遵照自愿原则向全体教师发放亚健康与体质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完成匿名问卷调查并提交即视为自愿参与本研究。

1.3.2 抽样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在回收的问卷中按照各院部教师人数比例,随机抽取一定数量问卷进行研究。

本次研究回收问卷数量为2 323份,完整有效问卷2 201份,从有效问卷中抽取280份作为样本开展研究。

1.3.3 问卷设计及评价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预实验确定问卷内容,问卷内容由刘保延等编制的《亚健康调查量表》和王琦等编制的《中医体质辨识量表》构成[7]。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个人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岗位,职称,家庭情况,婚姻/情感状况等。

(2)亚健康状况评价问卷:参考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 V1.0),根据研究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形成亚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总计39个条目,采用5等评分制,以最终得分经过如下公式处理后得出的转化分为亚健康状况评价依据。亚健康状况判断依据为转化分高低,转化分越高则亚健康程度越低,反之越高。得分不高于0.5则可判定为亚健康状态。

公式:维度转化分=(维度原始总分-维度理论最低分)/(维度理论最高分-维度理论最低分)

(3)中医体质辨识量表:参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本问卷此部分由60题组成,对8种体质进行测试,每7或8题测试一个体质类型。体质判定标准为该体质对应部分得分的转化分大于0.4,判定平和质标准为其对应部分转化分大于0.6,且其余体质对应部分转化分均小于0.4。

公式:转化分=(门类条目得分之和-条目数)/(条目数×4)

1.3.4 数据统计方法利用Excel 2016导入数据,使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因素对亚健康的影响,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与结论

2.1 数据统计结果

本次研究样本数量为280例,其中男164例,女116例,亚健康人数为209例,总发生率为74.64%,体质方面,痰湿质、气郁质、阳虚质和气虚质占比较高,分别占总人数的41.07%、24.28%、23.57%、22.50%,具体体质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体质人员健康状况 例(%)

为进一步分析体质偏颇与亚健康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不同体质人群按健康状况进行二分类,即样本处于亚健康状况与否,设定否=0,是=1,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是亚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OR>2,P<0.05。

2.2 结论

经分析可知,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是亚健康的高危因素,平和质为保护性因素。气郁质虽然发生率较高,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

表2 健康情况与体质之间相关性分析

3 分析与讨论

3.1 江西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及成因分析

新时代的教育工作不只是脑力劳动的付出,对教师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高强度工作的环境下,该群体的健康状况十分严峻,亚健康与慢性病发生率逐年攀升[8],长期保持高强度工作的状态与劳累过度且未能得到有效缓解是造成这一问题最主要的原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体质属痰湿质、阳虚质和气虚质的群体亚健康发生率最高,其特征性表现为易疲倦、慢性持续性疼痛且难以缓解。中医素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思想,长期高强工作必然造成气血亏虚,气虚则血行不畅,日久必生瘀血,这给高校教师的工作生活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甚至会引发疾病。《素问·宣明五气篇》有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即是提出五劳会对人体气血筋骨产生损害,劳伤日久必然会累及脏腑阴阳,导致脏腑阴阳亏虚。作为教育和科研工作者,应尽量避免久坐、久视、久立等不良工作习惯。此外,痰湿可以致阳虚,阳虚也可致痰湿,平人久坐,活动不足,则气机宣降不利,水液运行与气化受阻,致水湿内生,再有阳虚最常见的表现为脾阳虚、肾阳虚或二者兼而有之,脾阳不足则水湿无以运化,肾阳不足则气化无权,水液代谢也因此受阻,水液无法代谢则停聚于人体之中,或成痰湿,或成水饮。

长期保持不健康的工作生活状态,是教师们成为亚健康高发群体的根源,还可能带来以颈椎病、近视、视觉疲劳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职业病。国内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在高校教师当中,有50.10%的人没有定期体检、坚持锻炼等预防疾病的意识和习惯,只在疾病发生了以后才寻求医疗帮助。有规律地运动是健康的重要保障,但这对于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高校教师们而言却似乎难以做到。两项针对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的调查结果显示,54.60%的教师每星期只是偶尔参加锻炼或从不参加体育锻炼;85.77%的教师缺乏体育锻炼[10-11]。

3.2 健身功法的类型与特点

健身功法主要指从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等为代表的传统武术当中演化而来的导引术[12],其以人体生命整体观念为理论基础,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通气血、涵养正气的作用,在改善虚证和郁证亚健康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现代健身房中的体育项目讲究训练的强度,重视能量的消耗,能有效激发人体阳气,增强抗病能力,但高强度运动与出汗,又存在耗伤气血的弊端;传统健身功法讲究技法宁静自然,独特的技法决定了练习者不会因锻炼而产生紧张、疲劳等不适感,能给练习者带来悠然、轻快、宁静、专一的心境。练功时,练习者需要静心凝神,置神守气,心随神至,以意导动,这样可以使练习者既无大量的体力消耗,也无精神上的高度紧张,但又能够起到舒筋活络,放松精神,涵养精气的作用。

研究表明,健身功法之类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状态[13],通过兴奋大脑皮层运动中枢,改变大脑激素水平,使得其他区域因负诱导作用而处于抑制状态,长期坚持能够控制大脑皮质的过度兴奋,解除其带来的焦虑、失眠、精神紧张等不良情绪,这不仅让身体得到了锻炼,而且使大脑得到调节和休息,使得练习者精神舒畅,身心平和。

健身功法内含自然的规律,阴阳的化机,练习者长期坚持,吐纳调气,能够做到形神一体,精神内守的状态 ,使人体气血阴阳趋于稳定平衡。练习健身功法能怡养心神,有效调节大脑的兴奋状态,延缓了大脑神经的衰老,在改善人体亚健康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3.3 亚健康的机理及健身功法对亚健康的调节作用

亚健康状态以虚证为主,好发于30岁以上人群[14],精气夺则虚,人们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日久必然脏腑阴阳亏虚;《内经》中有五七阳明脉衰的论述,高校教职工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身体素质开始下滑,加之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以及不规律作息的影响,首先便是气虚,表现为乏力,困倦;气虚则推动气化无力,血行不畅,痰湿内生,进而出现焦虑、抑郁、嗜睡、精神不振等表现;而后累及脏腑阴阳,则健忘等表现也随之而来。

有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改善焦虑、精神紧张等情况[15-16],使人体进入一种“松弛反应状态”,6个月以上的易筋经、太极拳练习能够显著改善人的焦虑、偏执、强迫等不良心理状态[17]。《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五行当中,肝属木,其气通于春,喜条达,恶抑郁,在体合筋,主运动与情志活动。练习健身功法能够活动筋骨,舒缓情志,通过长期坚持练习健身功法,可以伸展人体四肢筋骨肌肉,起到疏肝解郁的效果,肝气条达则情志舒畅,进而解除亚健康状态中的烦躁、焦虑、失眠等情志异常,改善亚健康。

健身功法讲究“恬淡虚无”,十分重视精神因素,讲究“形与神俱”,要求练习者精神内敛,以意导动,强调静心凝神,能够使练习者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不会产生紧张,疲劳,不适应感,行气而不伤血,助阳而不伤阴,激发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通过人体本身的调节能力改善气虚、痰凝、血瘀等状况;同时能舒筋活络,调整阴阳,降低人体代谢速率,改善气血运行,减少精气消耗,提高人体机能;现代研究也证实,6个月以上的易筋经练习能够显著改善人体血脂异常,抑制体内脂肪的过氧化反应[18]。

亚健康的关键是正气不足,抗邪乏力,要改善亚健康,则必须培育正气,健身功法亦能够涵养人体正气,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长期坚持练习健身功法能够提高人体免疫球蛋白含量,提高人体免疫力[19]。《内经》有言:“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气血淤滞则病生之,气血通则百病自愈”,练习健身功法,能够调畅气机,疏通气血,沟通全身脏腑阴阳,通过身心合一、内外兼修、整体和谐的运动,脏腑气血阴阳得以平衡,于是正气来复,邪无以犯。

3.4 开展教师练习健身功法的可行性分析

以健身功法改善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就健身功法本身而言,除了其自身能够有效改善亚健康,他还有技法简单易学,锻炼部位遍及全身,对练习者身体素质及场地几无要求等优势。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出发理由有以下三点,首先,高校具备推广健身功法的条件,各大高校都有体育专业教师和足够的运动场地,不存在技术储备和场所不足的问题;其次,高校教师愿意追求健康生活方式;最后,练习健身功法成本低廉,且由教师带头练习健身功法,对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有积极作用。推广健身功法需做好如下两点。

3.4.1 完善组织工作由学校牵头,体育教学部门执行,各学院组织教师参加集中练习,协调工作安排,并提供心得体会交流平台。如此能够形成互相鼓励,互相督促的良好的练习氛围,在轻松的环境中提高练习水平,强身健体。

3.4.2 举办比赛或主题活动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健身气功也日益得到认可。在2017年的全运会中,健身气功被选进了群众比赛项目,标志着健身气功成为一项受欢迎的全民运动,同时也充分调动了人们习练健身气功的积极性。随着健身气功在高校的推广,参与健身气功的习练者不断增加,举行表演无疑是为健身气功的习练者搭建了展示舞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通过表演和比赛,带动校园健身气功习练氛围,提升健身气功在教师和学生心中的地位,展示健身气功的魅力,使更多人主动加入健身气功的习练中,为健身气功的发展带来推动力。通过展现自己的锻炼成果,教师可以得到不同于其它工作的满足感,从而提升自信心。

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以健身功法改善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具备足够的可行性,但也依然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许多问题也同样不可忽视,例如大多数教师对健身功法认识不足、高校传统体育氛围不足、大众群体普遍缺乏对健身功法的重视等问题。

猜你喜欢

练习者亚健康功法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党员“亚健康”,咋办?——咸阳探索“党性体检”
跟踪导练(一)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跟踪导练(一)
空劲气功概况(一)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对健身气功表演套路的探讨
冰上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