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肝法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2022-08-19胡小风石浩珂胡穗发刘夏敏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南昌330008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疏肝偏头痛异质性

★ 胡小风 石浩珂 胡穗发 刘夏敏(.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南昌 330008;.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偏头痛为反复发作的单侧、搏动性的中至重度头痛,常伴有畏光、畏声、恶心、呕吐等症状,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偏头痛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其反复发作可造成认知功能下降、脑白质病变等。流行病学表明,偏头痛目前已为世界第六大常见疾病、第二大致残性疾病[2]。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使患者易于伴发精神疾患,如焦虑、抑郁等[3],从而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加重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用于防治偏头痛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曲坦类、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短期止痛效果明显,但偏头痛反复发作易出现药物过度使用等情况,从而加重病情,且副作用较多,长期疗效不佳。

偏头痛属中医学“偏头风”“头痛”等范畴,一般认为偏头痛与肝有关,究其原因,不外有三。其一,偏头痛与肝之生理相关,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肝藏血,其体为阴,主疏泄,用而为阳,若情志失调,疏泄功能失职,则致气血逆乱,发为头痛;其二,偏头痛与肝胆经脉循行有关,偏头痛疼痛部多位于足厥肝经及足少阳经循行所过;其三,偏头痛先兆症状多与肝相关,以视觉先兆最为常见,《内经》曰:“肝受血而能视”,若肝血亏虚,头目失于濡养,则可出现视物模糊等症状。偏头痛的发生与肝郁密不可分[4],《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谓:“肝为起病之源”,肝气郁结,易生他变,如风、火、痰、瘀、虚等,这些病理因素均可导致偏头痛的发生,以疏肝为偏头痛的基本治法,可杜绝发病之源。临床有诸多医家以疏肝法为主要治法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但此法缺少循证医学证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疏肝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质量学评价,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本研究纳入以疏肝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需符合临床公认的偏头痛诊断标准,性别、年龄、种族不限。治疗上,对照组予以临床西医基础用药,此外不予以其他治疗;观察组采用以疏肝法为治疗原则的中药治疗,剂型不限,合并或不合并基础西药治疗。结局指标中包含有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疗效、颅内学流动动力血、不良反应等。

排除重复的、与主题无关的文献;排除动物实验、综述类、经验类、个案等文献;排除半随机对照试验,基线情况不明,诊断标准不明确的研究;排除不能找到全文的;排除数据存在明显错误或无法提取有效数据的文献。

1.2 检索策略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NKI、VIP、WANFANGDATA、CBM、PubMed、Medline、Cochranelibrary), 以获得相关文献。检索时间限定为从建库至今。中文检索词包括“偏头痛”“偏头风”“疏肝”“舒肝”“随机”等,英文检索词包括主题词“Migraine Disorders”,自由词“Disorder, Migraine”“Headache, Migraine”“Acute Confusional Migraine”“Status Migrainosus”等。

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此工作由2位研究人员相互配合完成,2人商定最终纳入文献后,然后分别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工作,提取信息包含:作者及发表年份、随机方法、各组样本量及干预措施、治疗疗程、结局指标及脱落情况等,最后进行数据核对,若2人之间存在分歧,可参照第三方意见。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以Rev Man 5.3进行数据统计。若该组数据为连续性变量,则以均数差(MD)分析,若该组数据为二分类变量则用比值比(OR)分析,效应量均使用95%可信区间(CI)。异质性大小由P值和I2值共同决定,若P>0.1,I2≤50%,则该组研究异质性不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反之,则表示该组研究异质性大,需寻找异质性来源,若未找到则以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检索后最终获得文献篇432篇,全部为中文文献,经过严格筛选,最终共纳入19项研究,共计纳入样本总量为1 714例,观察组859例,对照组855例。见图1、表1。

表1 纳入文献基本信息

图1 纳入文献流程图

2.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本研究的质量评价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具体结果如下:有10篇[5-12,14,17]文献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随机分配方法评价为低风险,余未言明随机方法,为不确定风险;分配隐藏方案、其他偏倚均未被提及,为不确定风险;所纳入研究因中药剂型的特殊性未实施盲法,为高风险;有9项[5,6,8,10,13-17]研究有脱落情况,但缺失数据不足以对效应值产生重要影响,数据结果不完整评定为低风险;所有研究结局指标完整,选择性报告结果为低风险。见表1、图2、图3。

图2 偏倚风险条形图

图3 偏倚风险图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总有效率有16篇[5-9,11-13,15,16,18-23]文献报道了临床总有效率,经检验:I2=13%,P=0.31,研究间异质性较小,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示采用疏肝法治疗偏头痛较单纯西药治疗可提高临床有效率,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50,95%CI(2.57,4.77),P<0.000 01],见图4。

图4 总有效率

2.3.2 中医症候疗效有10篇[5,8,10,11,13-18]文献报道了中医症候疗效,经统计:I2=0%,P=0.79,各研究间无异质性,以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58,95%CI(2.34,5.48),P<0.000 01],见图5。

图5 中医症候疗效

2.3.3 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有3篇[12,15,18]文献报道了颅内血流动力学,包括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CAFV)、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ACAFV)及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PCAFV),具体统计分析如下:(1)MCAFV: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可知各组间无异质性(I2=0%,P=0.82),以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示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平均速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16,95%CI(-7.15,-2.80),P<0.000 01],见图6;(2)PCAFV:异质性检验:I2=51%,P=0.13,提示异质性较大,从森林图可知,方珣的研究结果可信区间与其余两项研究差别较大,其原因可能为该研究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其余两项研究观察组仅使用中药,删除该组数据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结果无较大改变,提示观察组大脑后动脉血流平均速度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90,95%CI(-3.11,-0.69),P=0.002],见图7、图8;(3)ACAFV:该项研究组间异质性较大(I2=78%,P=0.01),但未找到明显异质性来源,故以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MD=-6.40,95%CI(-10.82,-1.98),P=0.005],见图9。

图6 MCAFV

图7 PCAFV

图8 PCAFV剔除异质性较大的研究

图9 ACAFV

2.3.4 不良反应发生率有4项[6,9,12,16]研究报道了试验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事件,经统计:I2=0%,P=0.77,各项研究间无异质性,以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43,95%CI(0.23,0.80),P=0.007],见图10。

图10 不良反应

2.3.5 偏倚分析对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发表偏倚分析,各项研究对应散点位于中线两侧,不完全对称,可知本研究可能存在发表偏倚。见图11。

图11 森林图

2.3.6 结局指标的GRADE评价证据质量各项结局指标评价为低或极低。见表2。

表2 疏肝法治疗偏头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结局指标GRADE证据等级

3 讨论

肝气郁滞为偏头痛的核心病机[4]。若肝气郁滞,疏泄失职,肝血亏虚,阴不制阳,则肝风内起,循经上扰头窍,发为头痛;肝气郁久化热,肝火循经上扰,亦生头痛;气郁则血不行,变生瘀血,瘀血阻于脑络可发头痛;肝气主升,脾气主降,若肝气横逆犯脾,则脾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聚而生痰,上扰清窍,亦为头痛;病久则虚,清窍失养,亦可头痛。故肝郁可致诸多病理因素生成,成为偏头痛发生的病理基础。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致使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疾患发病率逐年升高。精神心理因素与偏头痛的发病密不可分。有研究表明,精神压力越大,则偏头痛的疼痛程度越高、发作次数越频繁、持续时间越久[24-25]。如《辨证奇闻》所言:“人有患半边头风者……得之郁气不宣……治之法,必用解其郁气”,指出情绪问题可致偏头痛,当治以疏肝解郁。刘美斯等[26]将赵永烈治疗偏头痛的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内伤头痛多使用入肝经的中药,以柴胡、川芎、佛手、郁金、香附等疏肝理气类中药为代表。亦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疏肝理气类中药有益于治疗偏头痛,如柴胡具有抗内毒素、增强免疫、抗炎镇痛、神经保护等作用[27];川芎可扩张脑血管、降低血小板粘附性、改善偏头痛症状[28]。

本研究针对疏肝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以临床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疗效、颅内血流动力学为主要指标,结果提示,疏肝法治疗本病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有效率、中医症候疗效,改善颅内血流动力学。从安全性方面来看,有4项研究出现轻微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试验未报道生严重不良反应。表明平肝法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本研究采用GRADE证据分级系统评价证据质量,结果表明除疏肝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有效率的证据等级为低,其余指标证据等级为极低。导致证据等级低的原因为:(1)原始研究试验设计不够严谨,未能实施盲法,且所有文献未提及分配隐藏。(2)各项研究间异质性较大。(3)研究数量较少。(4)可能存在发表偏倚。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未来的临床试验设计中应注意:严格按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标准进行临床试验,正确实施随机分配、盲法、分配隐藏等;扩大样本量,实施多中心、大样本试验,以提高证据等级。

综上所述,疏肝法治疗偏头痛较单纯西药治疗更加安全有效,但是GRADE证据评价级别较低,因此,本结论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猜你喜欢

疏肝偏头痛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管理者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异质性、机制识别与市场价值效应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偏头痛吃紫菜干
柴胡疏肝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型腹痛35例
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