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讨

2022-08-18陈福乐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体育系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郭俊凤南宁沛鸿民族中学陈维容县容州镇第七小学

灌篮 2022年8期
关键词:田径混合教学模式

陈福乐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体育系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郭俊凤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 陈维 容县容州镇第七小学

“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高校通过与网络教学平台合作,与线上教育资源对接,探索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的创新方式。”“倡导启发式、合作探究式、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等国家政策的出台,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线上教育教学资源,以及疫情期间国家支持教学平台服务的带动下,应该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下学习混合的教学模式。探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教学模式如何适应防疫需求以及课程信息化的要求,如何适应高校教育的特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成为高校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热点。

一、高校田径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线上教育教育教学资源,以及疫情期间国家支持教学平台服务的带动下,与教学平台相结合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下学习混合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鉴于此,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既是教学改革的外在要求,也是满足学生多样化体育需求的内在要求。

(二)延长田径课堂的课时

传统高校田径课堂的教学通常有固定的课时,一学期的课时通常为32-48个课时,一个课时为40-45分钟。体育教育的学生在选修田径课后,以传统田径教学课时来计算,其一学年接受田径教学的总时间也不会超过72小时。而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后,体育教育的学生线下在田径课堂的学习时间依然能够得到保证,课前教师把视频资源、教学课件等发布到教学平台上,要求学生到教学平台预习,课后作业和章节测验等环节增加了学习时间,因此,线上学习的时间无疑为高校田径课堂教学的延伸提供了有益补充。

(三)转变学习方式,实现个性化需求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为选修田径的学生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高校田径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去将教学内容分为教学视频、文本资料和扩展资源等,教学视频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层次,录制与其接受水平相当的视频资料,视频的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就能通过视频的学习把握课程的重难点;文本资料是把技术动作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预习和复习的形式,对教师在课上讲授的技术动作进行理解与巩固;扩展资源是教师将收集来的资源,通过分享链接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学习这些资源,可以加深学生对田径技术动作的了解,提高学习效果。为选修田径课的学生提供丰富的个性化需求,实现高校学生学习田径相关知识的定制化。

(四)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和频度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加入教学平台里的相应班级,在“问答讨论”的功能与老师进行在线互动,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也可以第一时间在平台与老师进行交流,这无疑可以实现了学生与老师之间实时交流,老师可要求学生登录教学平台之后进行签到,在“学习任务”一栏看到线下课的学习任务,但在线上教学时,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而线下教学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五)贯彻体育教学主体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特点,田径教师教学体现“为学习而教”,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教材的选择上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加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正确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田径教学,让学生享受“懂、会、乐”的体验。学生田径技能学得越好主体性越强,越说明田径教师主导性强。

二、高校田径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一)混合的教学资源

在混合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是其的特点之一,不仅有田径教材,还有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加工,制作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文本资料等。田径运动技术与传统知识教学不同,它需要有相应的实体教学为示范,需要提供直观的本体感受。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对运动技术进行讲解和分析。当我们需要学习高难度的动作技术时,甚至可以利用网络一些体育明星的视频进行分析讲解,则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样就大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内容。课前教师将视频资源、教学课件等发布到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以上教学资源进行重点提取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二)学习方式的混合

在田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和课堂学习,在整个过程中,田径教师发布教学任务和教学视频等课堂资源到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程的主导者,通过对学生正确的组织与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逐渐学习到知识与技能,并且让学生通过自主、小组合作式的思考与同伴进行协作、讨论、探究,以及在课堂上学习逐渐掌握学习田径运动的方法。

(三)混合的教学环境

田径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教学环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田径场),另一个是网络课堂教学——教学平台。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后,学生线下在田径课堂的学习时间依然能够保证,课前预习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制作视频资料、教学文件、文本资料时,可将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知识划分出来一并发布到教学平台的线上资源,让学生的学习提前干预,课前与课上时间的叠加,增加了学习时间,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实现了教学时间的延长;另外使田径课不止局限在田径场内,而延伸到了线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四)评价方式的混合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运用科学评价的方法,对体育“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和测量评定,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智联提供科学依据。在混合教学中,评价方式不但包括终结性评价,还包括过程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可在教学平台得以实现,由课前预习评价、课堂练习评价以及课后评价三个部分组成,且教学平台可对过程性评价的内容进行统计,终结性评价由田径各项目测试分值、田径各项目技术分值及线下课堂出勤率组成。

三、高校田径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打破了传统田径体育教学模式的时空界限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介入,延伸了田径课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得田径课堂“教与学”不受时间、空间上约束,田径教学的场地不仅仅局限于田径场,而且改变了传统田径教学模式中“教与学”的关系,弱化了“教与学”的传统界限。因此,在田径教学中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强化和优化“教师主导性”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进取,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教学目标。

(二)转变了传统田径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

传统田径教学模式下,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把教学理解为技能传授,忽略知、情、意、行的情感,且容易忽略学生的学,过分重视教学的结果,忽视田径过程中的教育因素,体育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中,学生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在线上“智慧树”教学平台主动的观看学习田径教学资源,线下教学有针对性的学习田径各项技术动作;教师转变为田径教学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

(三)拓宽了传统田径教学模式的载体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发展,推动了田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的发展,由于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此外,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合了个性化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逐渐形成。高校田径教学的载体,不单单是传统田径教学模式的线下——“在场”,更融合了线上——“在线”,“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使得田径课堂教学效果变得更加显著。

(四)更新了传统田径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其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直接示范相关的田径各项技能,体现了模式的直观性;线上部分,教师需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加工,调整教学方式,将整合制作视频资料、教学文件、文本资料时,可将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知识划分出来,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课前预习时,可以提前把握线下课堂知识的脉络,从而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重点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还可以通过不同教学平台,让大量的学生同时进行线上学习,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上,还能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此外学生可以得到规范和单独的讲解,相对于教师而言,还可以相对轻松的提高田径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让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反辅到体育教学中来,促进高校田径教学的发展。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加工,制作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文本资料等呈现在线上平台,创设教学环境,“导航”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有选择性观看学习内容,对田径学习过程有自主权,在学习过程中表达自己对田径知识的学习和经验交流的发言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效率,充分发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突破了传统教学的边界,让田径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猜你喜欢

田径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宅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全国田径冠军赛
计数:田径小能手
混合运算大篷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