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咽腔导管在无痛胃镜中的初步应用

2022-08-10刘建树吴园园姜蕊马慧熊建国涂立刚常建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5期
关键词:供氧胃镜导管

刘建树 吴园园 姜蕊 马慧 熊建国 涂立刚 常建军

随着舒适化医疗广泛被接受,要求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越来越多,而无痛胃镜检查又有自己的特殊性——麻醉过程中需要常常经鼻吸氧,而麻醉药物对呼吸的抑制作用早已被人们所了解,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及阿片类药物都能抑制呼吸,甚至呼吸暂停,因此行无痛胃镜检查时能充分有效的供氧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基本要求,作者在临床工作中,依据人群口腔和咽腔的解剖结构,结合临床麻醉的特点,研制出“咽腔导管”并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 202120064181.X),对其进行初步应用研究,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 年~2021 年门诊收治的80 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均为Ⅰ或Ⅱ级,其中男36 例,女44 例,年龄18~59 岁,体重43~82 kg。将患者随机分为A 组和B 组,各40 例。排除标准:有明显心肺疾病和肥胖鼾症者;麻醉诱导后各种原因引起的明显呛咳及检查时间长需再次用药的患者。所有患者无心、肺等疾病。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咽腔导管研制简介及使用 咽腔导管主要由主管、刻度、型号、连接头、手柄组成。见图1。麻醉诱导后,当检查开始胃镜从咬口内进入时,同时在咬口外右口角内插入咽腔导管的主管,在胃镜的明视下,当咽腔导管的主管的前端到声门前停止前进并固定,连接头立即连接上螺纹管,用麻醉机供氧。

图1 咽腔导管

1.2.2 操作 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禁食12 h、禁水4 h,左侧前屈卧位,开放上肢静脉通道,监测MAP、HR、SpO2,两组用鼻导管先常规经鼻吸氧5.0 L/min。麻醉诱导[1]:两组先静脉注射纳布啡0.1 mg/kg,然后丙泊酚2.0~2.5 mg/kg 缓慢推注,边推注边观察患者的意识,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行胃镜检查。A 组一直经鼻吸氧;B 组先经鼻吸氧,在胃镜检查开始时插入咽腔导管,后改用麻醉机连接螺纹管经其在咽腔声门处供氧,氧流量不变。检查结束后,到患者苏醒生命体征稳定后A 组去掉鼻导管和咬口,B 组拔出咽腔导管和咬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同时间(T0、T1、T2)的MAP、HR、SpO2和检查过程中的SpO2最低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的MAP、HR 比较 T0、T1、T2 时,两组MAP、HR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 时,两组MAP、HR 均低于T0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 时,两组MAP、HR 均高于T1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 时,两组MAP、HR 与T0 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的MAP、HR 比较()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的MAP、HR 比较()

注:与T0 比较,aP<0.05;与T1 比较,bP<0.05;1 mm Hg=0.133 kPa

2.2 两组不同时间的SpO2和检查过程中的SpO2最低值比较 T0、T2 时,两组Sp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 时,两组SpO2均低于T0 时,但B 组SpO2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 时,两组SpO2均高于T1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 时,两组SpO2与T0 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检查过程中的SpO2最低值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的SpO2 和检查过程中的SpO2 最低值比较(,%)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的SpO2 和检查过程中的SpO2 最低值比较(,%)

注:与T0 比较,aP<0.05;与T1 比较,bP<0.05;与A 组比较,c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疾病的诊疗中胃镜检查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普通胃镜检查较为痛苦,目前麻醉医师用全身麻醉药物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再行胃镜检查即无痛胃镜,表现为无痛苦、无不良记忆及舒适性的优点,这就要求给患者采取吸氧等措施来增加安全性。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要求行无痛诊疗的需求越来越多,无痛胃镜就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丙泊酚临床作用特点是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完全,持续输注后无蓄积,这些均为其他静脉麻醉药所无法比拟,目前广泛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各类无痛诊疗技术[2]。但丙泊酚又是一种可致明显呼吸抑制的药物,诱导剂量常引起呼吸暂停,即使给予亚临床麻醉剂量用于清醒镇静,也可抑制低氧性通气驱动和机体对高二氧化碳的反应[3]。本研究在临床无痛胃镜麻醉检查过程中,确实有部分患者因明显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下降过快,均及时托下颌,或者给于胸部或腹部按压来辅助呼吸,或者停止胃镜检查用面罩加压给氧,让患者转危为安,与很多报道一致[4-7]。

无痛胃镜检查最常用供氧方式就是鼻导管经鼻吸氧,而胃镜检查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张口咬咬口,这样患者呼吸的气流主要经口腔与外界交换,经鼻的气流很少,而行无痛胃镜检查全身麻醉诱导后,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患者潮气量减少,呼吸频率降低,经鼻吸氧作用就更有限。因此在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过程,探索充分供氧是麻醉医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插气管导管或喉罩又失去无痛的初衷和意义,因此出现了与无痛胃镜检查相关的“改良口咽通气道、新型内镜面罩、内镜专用口咽通道”报道[8-12],这些自制或改良的内镜通气道解决无痛胃镜检查中呼吸抑制的供氧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增加了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在大量的无痛胃镜检查临床工作中,依据人群口腔和咽腔的解剖结构,结合临床麻醉的特点,研制出“咽腔导管”并获得国家专利(见图1)。该设计具有质地光滑柔软、富有韧性、设计小巧、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既可以代替“口咽通气管”的功能,又能通过螺纹管与麻醉机连接。麻醉诱导后,当检查开始胃镜从咬口内进入时,同时在咬口外右口角内插入“咽腔导管”的主管,在胃镜的明视下,当咽腔导管的主管的前端到声门前停止并固定,连接头立即连接上螺纹管,用麻醉机供氧,咽腔即有大量氧气,形成咽腔声门处供氧,患者可吸入高浓度的氧,近似纯氧,一定会高于经鼻吸氧的氧浓度和效果,又减少了呼吸的解剖无效腔,这样可以弥补用全身麻醉药物后患者呼吸抑制后通气量的相对不足,且吸氧管起到支撑松软的舌体,更有利于呼吸道的通畅。本文为减少其他因素对SpO2影响,把小儿、老年等特殊群体及有心肺疾病、肥胖鼾症、各种原因引起的明显呛咳及检查时间长需再次用药的患者均排除在外,结果显示:T1 时,两组SpO2均低于T0 时,但B 组SpO2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检查过程中的SpO2最低值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患者麻醉后虽然SpO2有所降低,但仍在95%~100%正常范围内,无缺氧之忧,增加了无痛胃镜的安全性。B 组呼吸高浓度的氧确实弥补了呼吸抑制后通气量的不足,尤其在最低值方面更为明显,当然患者在SpO2低于90%后立即通过托下颌及胸腹部按压辅助呼吸使SpO2快速上升至正常水平。

综上所述,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全身麻醉诱导后插入“咽腔导管”用麻醉机供氧,在咽腔声门处吸入高浓度的氧,可以弥补患者呼吸抑制后通气量的相对不足,患者的SpO2能保持在安全的范围内,优于经鼻吸氧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供氧胃镜导管
基于氧烛供氧的“奋斗者”号载人舱内一氧化碳浓度分析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爱的供氧等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导管人生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