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创新研究

2022-08-10刘传慧曹镇杭唐文杰冯振威徐旭

时代汽车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融合

刘传慧 曹镇杭 唐文杰 冯振威 徐旭

黄河交通学院 河南省焦作市 454950

1 引言

新时代下我国各产业发展迈入了新阶段,为了适应我国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各个行业急需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而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则是培育我国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但我国目前技能型人才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素养还远远不够,大多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所创造的价值与我国新时代的产业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快探索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道路显得十分必要。

2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异同

2.1 校企合作概述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高校为了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

2.2 产教融合概述

产教融合是指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相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是当前职业学校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由于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的不同,具体做法也不一样。

2.3 二者的异同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虽有交叉关系但从出发主体看是有一定区别的。校企合作是教育向产业融入,学校为发展应用型教育或向应用型教育转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更多的只是学校或者企业单方向的合作意愿,二者之间很少达成有效共识;产教融合则是产业向教育靠拢,也就是生产主体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科研能力、实现利益增长主动参与到教育当中,与不同的教育主体展开合作。

产教融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更多的是不同专业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企业之间的合作,而产教融合面对的是行业标准,在我国,校企合作相较于产教融合在社会上的认知广度更为广泛。从二者在实施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内容、方式来看,二者更像是“小家”和“大家”的关系,产教融合可以分解为“产业”和“教育”两方面的融合。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是同一种属性经济活动的集合,参与到产业发展中的对象可以有不同的经营方式、经营形态,但都有着共同的利益目标。教育是指各级各类从事人才培养的教育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及其一切相关的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他人的活动。产教融合本质上是产业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在生产中实现教育目标,在教学中了解生产过程,二者水乳交融、相互促进。

从合作主体看,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都是在学校与企业的结合下开展教学与实践的交叉学习活动。

从学习方式来看,校企合作更多的还是以在校理论学习为主,企业实践学习为辅,这种实践学习与普通传统教育的结业实习并无太大的差别,更多的只是把实践学习环节分散在教学环节当中;产教融合来的更加接近现实生产活动,采用社会标准,强调技术的社会性教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以真实模拟为主的或是单项技能的实训、实习,而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干真做,同时又在教师的带领下严格遵循企业行业标准和教学设计范围,对学习实践结果产生满足标准的效益产值。

从合作结果来看,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所发挥出的对整个合作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反推带动作用程度不同,显然,后者更能实现合作效益的最大化。

3 学校、企业、学生的相互关系

在传统教育中学校是教育的主体企业生产者,学生是受教育对象,此模式下学校虽然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却对企业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有着潜在推动力,企业也在生产中无形的参与到学生的教育教学设计过程当中。可以说,此模式下学校、企业、学生联系更加密切,这种联系并非只是三者之间的单向流通,而是作用与反作用的体现。学校有着师资、专业理论知识、科研成果等优势;企业有着真实生产环境、行业经验、发展动向等优势;学生是桥梁,正向发展学校与企业资源结合、信息共享、完成人才培养计划,反向推动企业与学校开展产品研究、人才反哺。

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学校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科研支撑,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还可以培养企业所需专业人才,为企业长久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企业则向学校投入资金,帮助学校建设与自己企业相关的专业,培养专业学生用于自己的发展。

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学校教育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能具备冷静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健康健全审美情趣,树立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人生态度;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服从学校管理,遵守学校纪律,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规定的学业内容。

企业与学生的关系。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以为学生提供对应的就业岗位,明确学生的职业定位;学生依托企业生产线开展实训,可以很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成为今后企业发展潜在的合格技术工人,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和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成本,同时能为企业合理避税提供帮助。

4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问题

本文主要从国家、学校、企业和学生层面切入分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突出问题。

4.1 国家层面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型高校教育都是关注研究的重点。我国各级政府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也给出了较多的政策性支持及可行性建议,但是这些政策并未上升到法律层面。没有可行的法律条文作为合作参照,导致学校与企业合作紧密性不足、各自掌舵现象严重。二者之间权责分配不明确,难以调动企业积极性,合作理念社会推广度不高,容易出现走不稳、路子偏等现象,这些都不利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长久平稳的发展。

4.2 社会层面

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社会层面上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了解度及认可度不高,反观国外发达国家政府支持力度、普通民众的接受程度都从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据调查,我国学生普遍对自身所学专业和参与模式不够了解,作为受教育者的家人以及其他人更是了解甚少,而有的甚至出现排斥心理,我国长时间以来都是以传统教育为主,这也是我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发展缺乏活力的重要原因。

4.3 学校层面

目前大多数学校对该模式研究不深入,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不足,对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最新发展成果不了解,以及受到师资队伍不匹配、实验实训能力等自身条件的限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多数只停留在表面工作。学校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缺乏相应的合作教材。在选择合作对象上“多而不精”,学校要结合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做出合适的选择,以实现整个合作的科学决策和效益的最大化。

4.4 企业层面

目前校企双方合作大都处于浅层次的合作层面,较少有产教融合层面的深入发展。一方面,大部分企业对此合作模式并不了解,合作只是出于招工目的,仅向学校提供教学实验实训设备,参与教学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学生到岗还要实施岗前培训工作,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合作短时期内无法看到实际效益或者效益增长缓慢,企业积极性不高。

4.5 学生层面

学生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中的重要参与者,最终学习成果的好坏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质量有直接关系。现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已不再是职业教育中的专属,各级高校都有所参与。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自身专业技能素养提高不够重视,大多是为了得到毕业文凭和减小就业压力,对所学专业对应行业缺乏主动探索的能力与意愿。因此,多数学生身上虽然有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向培养人才的名义,实际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与企业行业标准有较大的差距。

5 研究对策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是职业型、应用型教育响应国家发展战略,以及符合自身定位发展所走的重要途经。我们要汲取国际经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专业与市场的契合度、改善学生思想认知,从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教合作之路才能走的更远。

5.1 汲取国际经验

学校和企业更应放眼世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发达国家的职业应用型教育起步较早,例如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澳大利亚的“TAFE”、日本的“产学结合”等都是比较好的经验积累,具体包括资金投入、政策扶持、法律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研究。我国应用型教育应当结合我国教学思想、教育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情选择性借鉴,不断发展创新。

5.2 提升社会认知度

提升社会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认知程度。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促进社会力量投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做好校企合作中间人与监督人的职责。要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持续发展,就要先提升其社会认知度,增强其社会影响力,获得较多群众基础,推动学校与企业合作监督多元化,以此进一步增强企业与学校合作信心。

5.3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法律法规是一切行为的准则,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平稳运行、良性发展的前提。政府的建议应加快向法规、制度转化,明确合作主体是学校和企业,政府是二者的“牵线人”,规定二者利益合法分配,规定二者权责准入规则。政府给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启动资金支持,并加强资金监管,实现精准扶持。对企业实施政策性支持,并将学生到岗后续保障是否符合规定,纳入相关征信体系制约。政府作为第三方管理者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纷、文件批准、调查监管等方面统一管理。

5.4 提升专业与市场契合度

专业设置应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一方面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发展要求共同开设符合自身发展需要,同时又不脱离时代背景的特色专业;另一方面企业高级职工可参与学校教学过程,对教师定期进行企业实践培训,教师自身要贯彻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并融入教学当中;进一步合理分配教学与实践的比重,学校与企业通力合作将学生培育成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

5.5 改善学生思想认知

学生是整个合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受教育者,大多数学生对自身职业能力提升不够重视,缺乏主动探索意识。因此,要改善学生思想认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学校可以引入符合相关专业的职业规划课程和举办专业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对自身发展道路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6 总结

当代社会高速发展,创新是实现长久发展的重要动力。实践证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是时代发展需要的正确选择,学校和企业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模式的主要参与者和建设者,在合作过程中要自我反思,在发展中发现问题共谋发展,为培养人才持续发力,培育出真正的高技能人才。新时代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自身发展应有更高要求,不断为产业赋能,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刚柔并济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破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