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对患者 NIHSS评分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22-08-08李秀芬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脑梗死研究组

李秀芬

贵港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37100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主要是因脑部缺血、缺氧引起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脑组织坏死或软化,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1〕。临床多采用个体化治疗方式改善患者的基本体征和临床症状,但是由于传统护理的干预效果并不理想,而患者治疗过程中极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进一步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必须选择有效的护理方式,改善临床疗效〔2〕。集束化护理贯彻循证医学的理论,通过选择恰当的护理方式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质量提高〔3〕。本文拟探讨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对患者NIHSS评分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纳入标准:①均经影像学检查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急性脑梗死的标准,②患者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患恶性肿瘤、严重认知障碍、免疫缺陷等方面疾病者,②患严重的重要脏器疾病或感染性疾病者,③无法正常沟通或四肢瘫痪者。对照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41~79岁,平均(60.23±3.81)岁;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24例,高中及以上30例。研究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39~81岁,平均(60.25±3.84)岁;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23例,高中及以上3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医护人员为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1.2.2 研究组 研究组行集束化护理:①组成集束化护理小组,组内成员均对脑梗死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和学习,贯彻集束化护理的护理理念,通过查询资料等方式寻找循证依据,并制定完善的集束化护理方案。②环境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房定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并用消毒液擦拭医疗设备和清理地面,保证病房环境的舒适和通风。③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和文化程度)及心理特征,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慢慢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疑惑,并耐心为其解答。另外,为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知识,内容包括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基本症状和临床诊疗方法等,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④开展活动:根据现有条件组织各种比赛(如唱歌、朗诵和书法等)和网上病友俱乐部,通过鼓励患者多参加这些活动,促进患者间的交流,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悦。⑤社会支持:医护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从而了解脑梗死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并嘱家属与患者多进行交流,使患者获得情感支持,从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并指导和监督患者进行早期生活训练,如拿取日常生活用品和基本活动训练。⑥日常生活能力锻炼:患者每天进行起床、洗漱和穿衣等基本的生活锻炼,并借助床桌来指导患者进行吃饭和沐浴,充分利用残余功能和借助工具来进行日常翻身、起床或是移动,训练初期需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协助下训练,随着病情的好转,慢慢由患者独自完成训练。⑦肢体功能训练:医护人员定期指导患者进行各关节多向运动,可通过椅凳进行抬腿、伸膝、站立、移动和踏步等活动。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意识水平、言语、四肢活动等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情况及C反应蛋白变化,应用NIHSS评分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分级:轻度缺损(≤15分)、中度缺损(16~30分)、重度缺损(31~45分)。C反应蛋白测定过程: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晨血,将离心后的血清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测定〔4〕。②比较两组患者坠床、压疮、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总分为100分,分为十分满意(≥8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59分)〔5〕。③应用医院自制SF-36生存质量量表,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情感状态、社会功能及生理机能4项生存质量指标,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6〕。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C反应蛋白比较

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C反应蛋白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C反应蛋白比较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对照组的生存质量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脑梗死多是由血管壁病变和血液成分改变等因素引起的,初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中晚期患者会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麻痹、昏迷,甚至还会并发脑疝引起死亡,且临床研究数据发现,脑梗死的临床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随着脑梗死病情的加重,极易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语言和肢体功能,不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还会进一步提高脑梗死患者死亡的风险〔7〕。有研究发现,患者脑梗死后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主要是因为平滑肌细胞增生异常和内皮细胞释放大量的促炎因子引起的,此时炎症因子的表达会不断提高〔8〕。临床治疗多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溶栓等方式来进行治疗,C反应蛋白作为心血管疾病重要的炎症标志物,一旦机体发生炎症反应,就会出现血清水平上升的状况〔9〕。本研究表1结果提示,研究组的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集束化护理能改善神经功能和C反应蛋白水平。这是因为:集束化护理主要结合常规护理来为患者提供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治疗中充分贯彻循证护理理论,让原本分散的护理措施变得系统化和集中化,进而规范护理管理模式,保证护理措施的科学性,从而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为患者的恢复提供有利条件〔10〕。

传统常规护理只能解决部分疾病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护理措施比较单一,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精神和心理状态,因此预后较差〔11〕。集束化护理的可操作性较强,主要以科学依据为护理基础,再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和患者情况,从而制定出最佳护理实践指导。而集束化护理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与实践相结合,不仅符合临床护理的实践,还比较符合患者的意愿,有助于保证实践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能更好地改善护理结局〔12〕。本研究表2结果提示,研究组的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减少不良事件和提高护理满意度,主要是因为集束化护理能使家属和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增强,还能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因此不良事件发生率得以有效减少;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纠正患者的错误诊疗观念,使其更加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患者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快速恢复和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此外,通过指导患者正确的生活活动,还能减轻家庭负担,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进一步提高〔13〕。

生存质量主要是评估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状态的健康指标,也是评价患者进行医疗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14〕。常规护理中,医护人员多机械性地执行医嘱,缺乏护理主动性,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等方面不够重视,患者极易因疾病认知差引起严重不良情绪,甚至影响预后效果和生存质量。临床研究发现,对症治疗基础上添加有效护理手段,不但可以满足脑梗死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需求,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5〕。本研究表2结果提示,研究组的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集束化护理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主要原因为:临床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有效纠正,从而改变患者的行为习惯。另外,加强社会支持不但可以让患者深切感受人性的关怀,有利于促进精神健康,还能不断减少其心理负担,促使患者尽快融入和适应社会,从而恢复以往的正常生活,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集束化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C反应蛋白水平、护理满意度和生存质量,还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脑梗死研究组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脑梗死怎样治疗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