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现状与对策探赜

2022-08-04周菀娇

成才之路 2022年19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周菀娇

摘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的方式,调查研究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现状,针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师思政教学能力不足、课程思政改革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对策。即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注重多个课堂联动,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9-0005-04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新时代贵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21ZC113)

“课程思政”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樹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抓手。笔者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面向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贵州省内高职院校的102名教师展开调研,了解各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情况。问卷问题以选择题为主,包括各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入、实施思政教育的难度、实施课程思政的重点、实施课程思政面临的主要困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措施等内容。在调研基础上阐述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指出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几个方面研究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对策。

一、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1.可以充分挖掘每门课程的育人价值,形成“全课程”整体育人效应

课程思政是一种先进的课程观,它不是新开一门课程,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要求高校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各个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可以打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育人过程中唱“独角戏”的局面,充分挖掘每门课程的育人价值,发挥“全课程”的整体育人效应,摆脱“独角戏”,形成“大合唱”。

2.可以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往往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有时容易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金钱主义等不良风气的诱惑,可能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发生动摇。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育人模式,导致一些大学生的爱国观念有所淡化。而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3.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这一表述,深刻地阐述了课程思政最为本质的内涵。可见,在立德树人工作中,价值比能力和知识更重要,价值塑造是育人工作的第一要务。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将价值塑造有机地融入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之中,充分发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做到春风化雨、沁人心田,切实提高育人效果,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其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要以系统化的思维,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程融入。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专业认同、职业伦理、社会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以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提高课程思政融入效果,并以课程评价把控课程思政融入质量。但是,在实际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事,对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不到位,出现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的问题。

2.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师思政教学能力不足

课程思政对教师意识形态的把控能力、思政资源的挖掘能力、话语体系的转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要能有效挖掘隐性的育人元素,学会把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要能把复杂抽象的“理论话语”巧妙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大众话语”,通过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觉悟,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但调查发现,部分高职教师思政教学能力不足,影响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

3.课程思政改革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纲要》指出,要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在各类考核评估评价工作和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落细落实。学生是课程思政最直接的感受者、获益者,评价学校课程思政是否有效,应立足于学生、以第一视角充分检验人才培养的效果。但调查发现,当前部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没有真正起到激发教师内驱力的作用,尤其是在教师岗位聘用、教师评优评先奖励上未能充分考虑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奉献度,进而容易导致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三、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对策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抓手,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在要求和有效切入点。要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成才、轻成人”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强化育人功能,用思政工作统领人才培养全过程,将课程思政贯彻到所有课程之中。人才培养方案要能充分体现人才培养规格和核心素养要求,如具有人文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大纲的编写要严格遵循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立德树人的目标融入到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通过相应的教学内容、方法或手段来实现育人目标。教材的编写一方面要将思政元素的价值引领和人格教育、学科前沿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补充进来,另一方面要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建设富媒体交互的新业态数字化教材,以满足学生时时处处学习、教师及时掌握教学进度并解答学生问题的需求,实现时时处处育人的目标。下面,从三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对策。

1.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注重多个课堂联动

高職院校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各学校应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教务管理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配合联动、院系负责推进落实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不断完善协同育人体系。学校党委应切实担负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主体,党委书记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院长及相关的副院长、副书记都要各司其职。除了学校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之外,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也要发挥引领性的总管作用。只有学校各部门、各科室协同配合、互相支持,才能形成“三全育人”的格局。其次,要注重多个课堂联动,发挥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所要求的课堂不只是以课程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还包括以校园文体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以及以实践体验为主的第三课堂。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使多个课堂实现优势互补,起到协同育人作用。(1)改革创新,拓宽第一课堂人才成长路径。高职院校应对学校课程思政现状进行“把脉”,针对课程思政设计缺乏系统性、教师理解和认识不到位、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设计不深入、教学方法和途径不够多样等问题,要探索实施思政教师与各二级学院专业(教研室)结对帮扶的策略。思政教师根据对接专业的特性和岗位属性,对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等进行具体指导,提供思政元素挖掘融入的具体意见,以便更多的专业课教师改进教学理念和拓展教学思路,更好地守好第一课堂这个“主阵地”。(2)统筹布局,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高职院校应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以校训为指引,提炼育人文化,打造各类讲堂,邀请优秀校友、企业能工巧匠等进校园,开展系列专题活动,如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同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和思政理论课现场教学基地,探索“校地结合、学行并举”的思政课现场教学模式,不断拓展社会实践、考察研学、公益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课程思政教学新途径,持续完善第二课堂学分体系,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3)学思践悟,打造第三课堂育人阵地。非课程类的专业体验和专业实践能够深化学生的专业认知,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是学校专业教育的第三课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重要的人才培养途径,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实施“引企入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的教学工作应坚持与行业紧密结合,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尽早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在真实的项目中培养职业素养和岗位核心技能。

2.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湛、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教师队伍。课程思政能否有效实施,在于广大教师是否具备履行教书育人并举的政治责任的能力。《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也就是说,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育人意识、育人角度、育人能力是否符合课程思政的要求,高职院校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有效育人。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强化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落实课程思政的前提是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育人意识,这样的教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能主动把课程思政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形成课程思政育人自觉,要自觉站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不仅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要塑造学生品格,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当好“大先生”。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把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教学全过程,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为人师表,做好示范,以自身深厚的理论功底、知识、阅历、智慧和人格魅力滋养学生,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引导教师找准课程思政的育人角度。《纲要》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内容时,要做到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国内国外局势相联系,把专业课程知识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框架下讲深讲透。要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3)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努力提升教学技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与课程思政有关的培训、讲座、教学能力比赛等活动。只有不断磨炼教学技能,专注地投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之中,才能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此外,教师的育人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也应“走下课堂,走向学生”。教师应该多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所思所想,只有与学生面对面,才能了解学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育人能力和育人实效。

3.建立健全多維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

《纲要》指出,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高职院校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了解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的学习问题的前提下,不断修正学校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相符的地方,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使培养的学生能够真正立足社会、服务祖国。学校要建立奖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思政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强化检查,对发现的课程思政实施中的问题要立行立改。

四、结语

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充分挖掘每门课程的育人价值,形成“全课程”整体育人效应,可以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注重多个课堂联动,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打好课程思政建设组合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有效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

[2]温潘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前提、反思和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0(08).

[3]彭菊萍,高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路径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1(12).

[4]杨秀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前提、途径与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12).

[5]张经双,马芹永.课程思政视角下工学类课程思政育人实施途径[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

[6]韦诗业,李素芬.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0).

Explor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ou Wanjiao

(Gu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the insufficient depth and bread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egrated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 insuffici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imperfec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curriculum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at is to build a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pay attention to multiple classroom linkage, str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teachers, and establish and improve a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