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5、HMGB1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2022-07-26胡永涛刘洪智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植入术外周血冠脉

胡永涛,刘洪智

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可能发生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增加血管性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预后[1]。因此,寻找冠心病患者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对降低不良预后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白细胞共同抗原(LCA,CD45)是一组含量丰富的膜蛋白,在人T细胞中有CD45RA+T细胞、CD45RO+T细胞两种分型[2]。研究表明,CD45RA+T细胞、CD45RO+T细胞与冠心病具有重要联系[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炎性因子,而既往研究中冠脉支架植入术(CSI)可能导致炎症因子大量释放[4,5]。本研究拟通过探讨CSI后外周血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HMGB1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于江西鄱阳湖医院住院治疗并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12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30例)和未狭窄组(92例),其中再狭窄组患者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36±9.12)岁,男性21例,女性9例;未狭窄组患者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48±8.54)岁,男性68例,女性24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6];②病理资料及影像学信息完整者;③既往无心脏瓣膜病、心脏附壁血栓、心功能不全者;④30 d内无外伤史或重大手术史者;⑤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3个月内有炎症性疾病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既往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或冠脉旁路移植术者;③有免疫系统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者。查阅门诊及住院病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吸烟史、饮酒史、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置入数、冠脉病变血管。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HMGB1 ELISA试剂盒(滁州仕诺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SND-H1639),CD4-FITC单克隆抗体(上海科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BF00201),CD45RA-PE单克隆抗体(武汉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货号:T5-223-T100),CD45RO-PE单克隆抗体(南京北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BYFG-61R-1254)。酶标仪(杭州奥盛仪器有限公司,型号:AMR-100),流式细胞仪(美国艾森公司,型号:NovoCyte)。

1.3 研究方法采集受试对象术后24 h晨起空腹肘静脉血5 ml,经肝素抗凝后待测。外周血经肝素抗凝后分离上层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术后24 h血浆HMGB1水平,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外周血经肝素抗凝后分离下层细胞(采血后3 h内完成),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水平。调整细胞浓度为2×106个/ml,每个标本取100 μl,分别加入20 μl CD4-FITC、CD45RA-PE、CD45RO-PE单克隆抗体,混匀后避光孵育15 min,至液体澄清后离心,弃上清。加入PBS洗涤后离心,弃上清。将细胞悬浮于PBS洗涤液中,振荡混匀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术后随访1年,时间截止至2021年3月1日。期间患者自愿复查且行冠脉造影,若支架内或支架两端5 mm范围内管腔直径狭窄程度>50%定义为再狭窄[7],根据是否出现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n=30)和未狭窄组(n=92)。

1.4 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Pearson法分析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外周血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与HMGB1水平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外周血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HMGB1水平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吸烟史、饮酒史、TG水平、LDL-C水平、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置入数、冠脉病变血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TC水平高于未狭窄组,HDL-C水平低于未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外周血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HMGB1水平比较再狭窄组外周血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HMGB1水平高于未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外周血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HMGB1水平比较

2.3 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外周血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与HMGB1水平的相关性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外周血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与HMGB1水平均呈正相关(r=0.490、0.563,P<0.05),图1~2。

图1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外周血CD4+CD45RA+T细胞与HMGB1水平相关性

图2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外周血CD4+CD45RO+T细胞与HMGB1水平相关性

2.4 外周血CD4+CD45RA+T细胞、CD4+ CD45RO+T细胞、HMGB1水平对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以外周血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HMGB1单个指标检验值及三者联合预测概率值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HMGB1预测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7(95%CI:0.834~0.960)、0.884(95%CI:0.819~0.950)、0.889(95%CI:0.819~0.960),截断值分别为18.859%、28.738%、138.501 μg/L,特异性分别为85.9%、81.5%、84.8%,敏感度分别为83.3%、80.0%、86.7%;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57(95%CI:0.914~0.999),特异性为85.9%,敏感度为93.3%,图3。

图3 外周血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HMGB1水平预测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ROC曲线

2.5 影响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作为因变量,以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HMGB1、TC、HDL-C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CD45RA+T细胞、HMGB1是影响冠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3。

表3 影响患者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脉支架植入术是其治疗的常用方法,对闭塞冠脉血运重建有重要作用[8],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也使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升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9]。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及机制较为复杂,以往研究中影响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吸烟、血脂、冠脉病变血管等方面[10]。本研究中再狭窄患者TC水平高于无再狭窄患者,HDL-C水平低于无再狭窄患者,即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准确评估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风险,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有效改善预后。

研究表明,冠脉支架植入术可能会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促使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增加,刺激炎症因子大量释放[11]。HMGB1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诱导炎症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通过与大量炎症因子相互作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12]。CD45分布在所有白细胞膜上,是信号传导的关键分子,其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恶性肿瘤等疾病中异常表达,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调节[13]。研究显示,CD45RA+T细胞、CD45RO+T细胞作为CD45在T细胞中的两种分型,在炎症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中可发挥重要功能[14]。Alexandra等[15]研究结果中HMGB1、CD45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中发生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HMGB1水平高于无再狭窄患者,且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与HMGB1水平均呈正相关。提示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HMGB1的高表达可能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体内炎症水平有关。推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部分患者出现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CD4+CD45RA+T细胞经过刺激后分化为CD4+CD45RO+T细胞,后者生成并活化后通过分泌HMGB1等细胞因子,使得体内炎症反应程度增强,而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速患者病情进展。本研究ROC曲线结果显示,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HMGB1对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辅助临床评估再狭窄风险,降低疾病发生率,与李高宇[16]研究结果部分一致。王玉等[17]研究结果显示,冠脉粥样斑块内CD45可反映病灶内炎症反应程度,影响病灶结构。本研究结果中CD4+CD45RA+T细胞、HMGB1是影响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炎症反应可能会影响病灶结构,在患者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外周血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HMGB1可能通过高表达参与冠心病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发展。CD45、HMGB1可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预后的辅助指标,有助于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但仍需大样本量的研究对结果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植入术外周血冠脉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期间的应用效果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外周血G6PD活性检测对于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患者的诊断预后价值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6例X-连锁遗传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评估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什么是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什么是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同轴双导管技术在后循环颅内支架植入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