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五育并举”的劳动教育共同体实践探索
——以福州市湖滨小学“1+2+4+N”劳动育人模式为例

2022-07-21陈闽桂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五育共同体

林 峰 陈闽桂

(福州市湖滨小学,福建 福州 350025)

教育部2020 年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应从德智体美劳等角度对劳动教育体系进行优化,提高劳动教育的综合水平。因此,通过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品行进行塑造,并从习惯养成的角度进行培养,对劳动教育水平提升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学校劳动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家庭劳动教育在观念和方法上的缺失,使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出现“有教育无劳动”“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鉴于此,福州市湖滨小学以每年的劳动技能大赛为契机,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力量,通过实践性劳动教育,探索城市小学推进劳动教育、创新“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路径,构建“1+2+4+N”劳动育人模式。

学校应对劳动教育模式进行优化迭代,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新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使学生在劳动观念、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得到综合培养,赋能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新时代劳动教育主要以立德树人为本质,在实践应用中结合学生特征,将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教育融合在一起,这对于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时性以及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一、基于“五育并举”的劳动共同体模式的概念内涵

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劳动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从教育理念层次来看,“五育并举”有助于劳动共同体模式的创新发展。从现实角度来看,将理论应用于劳动实践中,多角度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教育实践整合与拓展的基础上,提升劳动教育的体系。[1]《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号召学校以学生具备劳动能力、具有劳动精神以及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核心目标。因此学校在确定“劳动教育”教学目标时,应主要以劳动创新和培养学生劳动精神为目的,引导学生深化“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四最”意识。

福州市湖滨小学通过构建“1+2+4+N”劳动育人模式,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着重强调“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1+2+4+N”劳动育人模式中的“1”指在校学生的单一个体,“2”指学生的父母,“4”指祖父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N”指社区、社会联动。学校通过资源整合,搭建“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劳动教育共同体。该模式围绕“以完整的教育生态培养完整的人”的育人目标,深化“家、校、社”三位一体,建设“校内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劳动”三大方面的劳动教育内容。以学校为纽带,从学生家务劳动、校园劳动、社会劳动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二、“1+2+4+N”劳动育人模式的实践与发展

“1+2+4+N”劳动育人模式以学生身心发展为视角,全面、系统、深入地把握小学劳动教育的特点,统筹全局,加强顶层设计,开展系统化、体系化的劳动教育实践,形成协同效应,建立整体联动的育人机制。

(一)基于“五育并举”的劳动共同体课程构建

“五育并举”视角下劳动共同体课程的开发和创新,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方向,以“五育”为切入点,通过践行劳动活动,拓展劳动教育活动。此类课程一般聚焦学生的认知规律,夯实各年级劳动教育的内容,如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个人生活习惯,指导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和简单的家庭劳动任务,学会清洗和整理个人物品;树立集体主义意识,鼓励其积极参加相匹配的班集体劳动等。中高年级生则以多层次劳动为主题,包括家庭层面、校园层面和社会层面,主要有积极投入家务劳动,培养家庭的责任感,通过完成简易的家常饭菜来提升价值感知等;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将校园公共卫生与社区公益劳动相结合,增强社会公共道德服务意识,学会团队沟通与合作,倡导环保节俭,珍惜劳动成果等。此外,通过培养掌握若干项生活技能提升劳动价值,包括初步体验手工劳动制作、环保、种植等简单的生产劳动,从而建构多层次、交叉性的劳动教育共同体课程。

(二)基于“五育并举”的劳动共同体组织构建

组织的设立,对于劳动教学活动的领导、推进和监督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2]在学校、家庭与社区三位一体的劳动共同体组织中,学校向家庭开放又服务于家庭,家庭融入学校与社区,形成一种闭环的劳动实践。生态学群落构建概念号召我们构建一个有机整体,围绕目标导向,以培养学生为载体,以协同育人为平台,建立一个闭环流动的育人“微环境”。

在此基础上,“五育并举”视角下劳动共同体的组织体系构建,需要从育人模式优化的角度进行整合,建立不同育人模块,优化劳动教育过程,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水平。[3]劳动教育模式的优化,则需要从教育过程、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拓展,其中包含“汇趣”“健体”“精艺”“守礼”四大育人模块,对劳动教育体系进行整合,并建立良好的实践学习体系(见图1)。

图1 闭环流动的劳动育人“微环境”

(三)基于“五育并举”的劳动共同体制度制定

学校根据校情特色,打造具有“湖滨”特色的三位一体劳动共同体制度。从“家校社”三个角度,对劳动育人评价机制进行优化,具体内容如下:

1.两个纬度。第一个纬度是劳动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素,包括劳动亲善情感认知、积极主动的劳动倾向;劳动过程的质量、数量、时间以及毅力、韧性和品质。第二个纬度则主要衡量学生参加劳动过程中运用的技能和任务完成情况,包括劳动技能的运用及其熟练性、劳动任务的完成质量等。

2.四个经度。第一个经度从个体层面进行衡量,即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记录自己参与劳动过程的所得,通过自我认知,客观评价劳动学习成果,有助于学生计划、执行和控制劳动实践活动进程,增强劳动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第二个经度从群体层面进行衡量,即小组评价。通过群组团队,评价学生在校内外劳动实践的效果,主要强调分工协作、团队意识和达成目标情况等。第三个经度从教学组织层面进行衡量,即教师评价。教师在学生劳动过程中,给予充分的指导和适当的关怀,可以运用量化评价或质性评价来表达和激励。第四个经度从内外结合层面进行衡量,即家庭内部和社会外部的评价。学生参加不同性质的实践劳动,应给予相应的评价,如家庭内部给予家庭劳动的评价,社会外部赋予校外实践的评价。这不仅是养成目标和结果导向,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参加后续劳动进行指导、激励。

(四)基于“五育并举”的劳动共同体实践要点

1.树立劳动感知意识,构建劳动氛围。感知意识是开展行动的基础,激发学生对劳动的感知意识是推动劳动教育发展的前提。当学生拥有自主劳动的意识,乐于劳动、勤于劳动的美好氛围自然形成。通过家校联合,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并且引导学生建立“我劳动,我快乐”的感知,在生活中养成爱劳动、勤劳动的良好习惯。在学校中,通过课堂情景化,利用图片路演、故事案例、圆桌小论坛、演讲等多种方式诠释劳动本质,让劳动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树立学生的劳动感知,润物细无声地播下“我劳动,我快乐”的种子,帮助学生养成“眼中有劳动,动手勤劳动”的习惯。在家庭中,鼓励学生家长通过家庭情景化,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如让学生参与系鞋带、系红领巾、折叠衣服、整理书包、包水饺、缝纽扣、沙拉拼盘、炒菜等事情。

2.赋能劳动实践,提升劳动乐趣。劳动实践是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劳动过程性评价及劳动结果呈现的重要依据。在劳动实践中,学生的动手协作、判断思维等能力得到提升,在“从无到有、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劳动的乐趣。为了进一步赋能学生的劳动实践,学校通过各类竞赛,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劳动意识。以劳动技能大赛“厨艺大比拼”为例,基础考核项目是“西红柿炒蛋”。学生在学校学习了“西红柿炒蛋”的烹饪步骤,回家后挑选食材、清洗、切西红柿、打蛋……炒菜时,有的家长还为了“先放西红柿,还是先放蛋”展开激烈讨论。最后,往往是祖父母辈手把手教一家人烹饪。许多此前不愿意进行烹饪劳动的80、90 后家长们都纷纷围上围兜,拿起锅铲。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与父母都感受到烹饪的乐趣,也让劳动意识根植在学生心中。

3.传承传统文化,创造劳动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培育和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十年磨一剑”的劳动态度和劳动品质,是劳动价值的升华。学校通过传承传统文化,树立劳动价值观,让学生沉浸在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劳动情景中,培养劳动美德,创造劳动价值。例如,拗九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制作拗九粥祭祀祖先,感念家人,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所以,拗九节也被誉为福州的“孝亲节”。通过劳动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自己动手熬制拗九粥分送社区和养老院的老人,成为学校的优良传统。“一碗粥温暖一座城”,一场由“劳动教育”带动的“德育教育”,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校园周边扩散,让劳动教育更添厚度,德育教育更有深度,传统文化在劳动教育中得以传承延续。

4.分享劳动心得,收获点滴成长。分享劳动心得及收获成果是劳动教育的关键。在总结经验,培育协作能力、交流能力的同时,更使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形成联动效应,促进学生成长。学校鼓励学生在劳动过程中,通过摄影、短视频、手绘等方式,留下活动的美好记忆;以撰写日志、电子海报等形式,收藏感知与感受;以评价记录卡,交流彼此之间对劳动成果的心得与体会。通过班级竞赛方式,先以家庭为单位,做足功课;再班级评比,评选出劳动小达人;最后进行校级层面的劳动技能展示,并记录在劳动评价记录卡上。学生人人参与,个个争先,“我劳动,我快乐”的种子生根发芽,逐渐长成参天大树。劳动成为一种习惯,帮助学生快乐成长。

(五)基于“五育并举”的劳动共同体评价

根据劳动教育的目标,学校重视劳动共同体的评价,主要对学生的劳动观念以及行为习惯等进行综合评估,在劳动教育拓展以及劳动教育创新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教育的综合水平。

1.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评价。以劳动教育目标为标准,分析学生对劳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理解、掌握程度,并通过多指标评价的方式激励学生,促进其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2.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恰当呈现学生的劳动成果,分析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和发展变化,用故事、照片、劳动档案等方式,记录、保留、分析学生的行为表现。

3.劳动习惯和劳动价值观评价。结合学生的日常劳动行为,对其思想观念、劳动价值观等进行引导。本项目不设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主要以发展性评价为主。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出勤率、价值观、参与的积极性等,在学期结束评选20%的优秀学员,并发放证书。评价主体多元,分别从家长、教师、同学的角度开展自评、互评,对学生的劳动实践进行全面考察。评价方式多样化,运用多种评价,包括课堂观察、行为分析、课后访谈、成才记录、活动报告、社区实践表等。评价时,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正面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评价表见表1、2、3)

表1 学生校内劳动评价表

表2 学生校外劳动评价表

表3 学生家务劳动评价表

三、基于“五育并举”的劳动共同体实施成效

在福州市湖滨小学,以劳动带动德育教育的案例的起点,始于未成年人劳动技能大赛,拓展于以“五育融合”与“家校社三位一体”为基础的“1+2+4+N”劳动育人模式,广泛开展于体验式、项目式的劳动活动。“1+2+4+N”劳动育人模式增加学生的劳动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劳动量”,收到“两少”“三强”“四提高”的教育效果,在学生中擦亮“劳动最美,劳动最光荣”的生命底色。

“两少”即学生玩电脑、手机游戏的时间明显减少,近视增长率也明显下降;学生生活中的惰性少了,96%以上学生变得勤快,自理能力明显增强,大多数学生都能自己整理学习用品、打扫房间,学会做饭、做菜,主动分担家务。“三强”即学生的身体素质、劳动意识、社会责任感增强了。近99%的学生体质得到增强,体育成绩提高,体质健康达标率稳步提升,有爱心、能担当、更团结,互助能力也有很大提升。“四提高”即核心素养达成度、劳动技能、学习能力、审美能力提高了。“会劳动”“会生活”“能实践”“能创新”等核心素养基本要点达成度高,获取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综合学习能力、审美鉴赏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根据家长调查问卷数据反馈,90%以上学生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健康状况有大幅上升。

“1+2+4+N”劳动育人模式,通过构建社会性的劳动教育支持环境,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创造性劳动教育氛围,打造“教师+家长+社会热心人士”的导师团队,丰富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培育劳动品格,提高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劳动实践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作用。“1+2+4+N”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劳动教育的培养体系,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感悟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提升责任担当意识,促进知行合一,并带动整个家庭,乃至社会劳动教育观的改变,同心协力,画好劳动教育的同心圆。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五育共同体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