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自动洗胃机在中毒急诊患者洗胃中的应用分析

2022-07-21王晶天津市黄河医院急诊内科天津30011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胃液全自动中毒

王晶 天津市黄河医院急诊内科 (天津 30011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全自动洗胃机在中毒急诊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文章资料以2019年1月~2021年1月诊疗的26例患者进行分析,通过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例,观察组采取全自动洗胃机干预,对照组采取传统洗胃法干预,总结不同方式洗胃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情况、洗胃相关指标等数据。结果:两组在临床有效率上对比,观察组较好,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8%,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较早,洗胃时间少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以及洗胃液残余量显著多于观察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全自动洗胃机在中毒急诊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与传统洗胃方式对比,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促使患者的洗胃效果上升,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且控制了疾病的进展,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急诊中毒是指机体在短时间内接触毒物或超过中毒量的药物后,身体出现严重的病理反应,且疾病进展较快,死亡率较高,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临床多利用洗胃的方式进行干预,可及时抑制疾病的进展,避免毒物进入人体血液,损伤患者的其他器官功能[1]。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开展传统洗胃治疗时,患者的配合度较低,或是出现较多的不良状况,使得临床效果不理想。全自动洗胃机是近几年临床新兴出现的急诊中毒洗胃方式,其能缓解传统洗胃时插管导致的不适感,减少洗胃时间的浪费,提升了急诊中毒洗胃效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保证了疾病的预后质量,促使患者的生存率上升。本文以本院收入的病例进行总结,进一步分析全自动洗胃机在中毒急诊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诊疗的患者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对照组患者中,8例女性,5例男性,年龄29~64岁,平均(46.52±0.79)岁。观察组患者中,7例女性,6例男性,年龄28~63岁,平均(45.54±0.38)岁。针对所有病例的基本信息进行分析,所有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纳入标准:①资料完整;②患者及家人签署知情表、研究同意书等文件;③患者、家属了解研究内容;④通过临床诊疗符合相关标准;⑤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异常;②无法正常沟通;③肝肾功能异常;④合并其他疾病;⑤中途退出;⑥家族或个人精神病史。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人工插胃管洗胃干预,具体如下:予以该组患者传统洗胃措施,前期需指导患者保持放松的状态,有假牙的患者需取下假牙,查看需置管的长度,患者若已经昏迷或意识不清需使用开口器;插管时需轻柔缓慢的插入胃部,直至咽喉部需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动作进行辅助插管,胃管全部置入后,仔细查看是否在胃内,并在胃管终端与注射器相连接,随即输注洗胃液,不可一次性输注较多,保证每次洗胃液的进出量在300mL以上,500mL以下,开展多次反复的洗胃操作,于拔管前抽干洗胃液,洗胃完成后,予以患者解毒药物肌肉注射。

观察组患者采取全自动洗胃机洗胃干预,具体如下:予以该组全自动洗胃机洗胃,使用SC-Ⅱ型洗胃机,儿童的置管长度为18cm以上,22cm以下,成年人的置管长度为45cm以上,55cm以下;保证洗胃液的温度为32°C左右。置入胃管操作与上述一致,随后与洗胃机相连,打开电源进行洗胃,直至洗胃液干净透明。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查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洗胃时长、住院时间、洗胃液残余量等指标,并对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总结;②总结不同方式洗胃后的临床效果,包括显效:患者无临床症状,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意识清晰,肺部无啰音;有效: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心率处于70次/min以内,60次/min以上,意识逐渐清晰;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加重,肺部啰音明显,意识不清晰。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收入的数据指标开展SPPS19.0软件检测,针对数据中的计量指标使用±s展示,并开展t值检验;指标中的对比、百分比、例数等数据进行χ2检验,P<0.05,则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并发症指标

以表1为依据,观察组出现并发症人数低于对照组,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2.2 相关指标

以表2为准,观察组洗胃时长、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洗胃液残余量等指标少于对照组数据,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表2.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

2.3 临床效果

治疗效果汇总,13例观察组病例有效率为92.3%,其中显效、有效、无效的比例为6:6:1,13例对照组病例的有效率为53.8%,其中显效、有效、无效的比例为3:4:6,临床干预效果对比差异显著,数据研究有统计学意义(χ2=4.8872,P=0.0270)。

3.讨论

急诊中毒的常见类型包括农药中毒、食物中毒等,临床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征,患者中毒后进展较快,临床干预不及时会错过最佳的救治时机,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增加了急诊中毒患者的死亡情况[2]。现阶段,有研究指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误食、自杀等诱发的中毒事件频发,急诊收治的中毒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

所以,临床均采取清除胃内毒物的方式缓解患者的中毒症状,传统洗胃方式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洗胃后可降低患者机体对有毒物质的吸收,降低毒素对机体的损伤,及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而保证急诊救治成功率,提升患者疾病的预后质量[4]。

洗胃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急救措施,多用于急诊中毒的患者,主要是通过强制清洗操作清除患者胃内的刺激物或是有毒物质,预防毒物进入血液或是机体其他器官,减少对患者胃黏膜的刺激,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出现,消除患者的不适感。以往临床上多采取人工洗胃的方式进行干预,该种方式对患者的机体损伤较大,且对临床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若医护人员操作不当会导致患者出现鼻出血或是窒息等症状,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制约了中毒患者的急救效果[5]。所以,临床针对中毒患者开展有效的诊疗是极其重要的,护理人员应当选择适当的洗胃方式降低救治对患者的伤害[6]。

传统洗胃方式需要在人工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但胃管插管后易受到置管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洗胃效果,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会延长洗胃时间[7]。此外,有报告指出,传统洗胃方式会对患者的器官产生一定损伤,临床对于毒素的清除效果存在差异化。同时,传统洗胃工具复杂多样,难以帮助患者彻底清除毒性,降低了洗胃效果,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8]。

全自动洗胃机的操作便捷,不需要人工调节,可直接吸入洗胃液置入胃腔内,开展循环清洗,快速的清除胃部的刺激物或是毒物,保证胃内无残留,不需要人工干预,保证了操作的有效性[9]。此外,全自动洗胃机的应用更加快捷,对于洗胃进出操作可以更好的掌控,抑制毒物在胃内的吸收,及时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对于昏迷或是意识不清的患者可以更好的进行清洗和置管,保证了患者的诊疗效果,消除了传统洗胃方式对患者的创伤,进一步提升了疾病的治疗效率[10]。本文中,观察组应用全自动洗胃机后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该组病例的洗胃时长以及洗胃液残余量指标在对照组之下,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所以,与传统洗胃方式相比,全自动洗胃机的应用促进患者尽早出院,提升了患者的疾病康复效率,并减少了洗胃后的洗胃液残余量,保证了患者的诊疗安全性。此外,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可见,全自动洗胃机的安全性更高,抑制了患者的疾病进展,保证了临床急诊洗胃效果,减少了并发症发生情况。

文章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观察组在临床有效率上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所以,全自动洗胃机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急诊中毒患者的洗胃效果,也保证了急诊中毒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促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上升,改善疾病的预后情况,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有数据显示,全自动洗胃机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洗胃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洗胃方式和传统护理措施,在保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提升了洗胃效率,缩短了洗胃时间,毒物清除效果较好,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1]。

综上所述,全自动洗胃机在中毒急诊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时消除了患者的中毒症状,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胃液全自动中毒
烧心——嚼花生调胃液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胃液为什么不会溶解掉我们的身体
新生儿胃液PH值检测在胃液细菌培养中的意义
全自动指示表检定仪标准装置
中毒
全自动洗衣机
爸爸中毒了
全自动快换装置精准对接技术
天哪!我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