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霞老师教学语言艺术赏析

2022-07-21吴迪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生字语境事物

吴迪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教学语言是语文课堂上最基本、最直接、最丰富的教学手段。走进斯霞老师的课堂,我们常常被她简约而明晰、具体而生动的教学语言深深吸引。在她的语言中,抽象的事物变得丰富具体了,深奥的事物变得浅显易懂了,枯燥的事物变得趣味盎然了。她的教学语言不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艺术。

一、抽象事物具体化

皮亚杰认知理论指出,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掌握概念往往要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与具体的动作相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儿童这一认知特点,用教学语言帮助学生把抽象事物具体化。

1.“图”化

斯老师善于将抽象的事物变成 “图化”的语言形式,她的教学语言具有画面感。比如,“攀登”的“攀”字,字形复杂,意思抽象。斯老师教学这个字时,说:“想象自己在树林中攀爬枝叶茂密的大树的样子,这样就可以记得‘攀’字的上半部分,有一个分开的‘林’字。” “想要爬上大树,就必须要有一只大手牢牢抓住树干,因此‘攀’字的下面就是‘大手’两个字了。”

斯老师巧妙地运用教学语言把“攀”字的每个部件形象化,让笔画复杂的 “攀”字变成了生动的画面。学生听了,不仅能记住“攀”的字形,而且对字义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对汉字文化也有了鲜明的感受,还逐渐养成形象化理解、记忆汉字的能力和习惯,进一步发展了形象思维。

像这样巧妙的例子,斯老师的教学中还有很多,如“排”:排队要用手看齐,所以是提手旁。这边有三个小朋友排成一条线,那边也有三个小朋友排成一条线,看他们排得多整齐!

2.“动”化

教学身体的“身”字,斯老师把身子一侧,左脚向前一踢并绷直,然后对学生说:“你们看,这就好比是‘身’的字形,‘身’字上面一小撇,好像是一个人的头,中间部分是身子,身子里面有心、肺、肠、胃等器官,下面部分好像是两只脚,一只脚站着,一只脚向前踢出去。”学生看看字形,看看斯老师的动作,都高兴得笑起来了。斯老师接着说:“大家也来做一做这个动作吧!”學生纷纷做起了动作,个个集中注意,兴趣盎然。

这段教学中,斯老师先做了侧身和踢左脚的动作,再配合语言描述,接着让学生也做做动作,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就认识了“身”这个字,而且还在头脑中建立起字形和字义的联系。教学中,斯老师擅长发掘元素让学生动一动,并用教学语言巧妙点拨,让抽象的事物一下子具体化了。

二、深奥事物易懂化

教育学研究表明:置身具体情境、调动生活经验能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这些方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1.简短

《小小的船》这首儿歌将月亮比作了小船,怎么让一年级学生理解“月亮”和“船”的关系?斯老师巧妙地用简短的两句话就把问题说清楚了。斯老师说:“这只船不是小木船,不是大轮船,也不是宇宙飞船,而是把弯弯的月儿当作船。”(播放幻灯片:画面上有一个小朋友,坐在弯弯的月儿上。)“大家看,月儿弯弯的,这个小朋友坐在月亮上,把月亮当小船。”

为了说清问题,斯老师先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列举了三种船,连用了三个“不是”,帮助学生不断清晰这里的船不是真实生活中的船,接着直接告诉学生“月儿弯弯的,这个小朋友坐在月亮上,把月亮当小船”,这样一来,学生头脑中“船”的概念一下子就清晰了,简短的话语中充满了教学的智慧。

2.简易

要让学生理解深奥的内容,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深入浅出,斯老师善于创设具体的语境、勾连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1)借助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指词、短语、句子与言语作品等话语所处的环境。语境对语言的理解有补充作用,能帮助读者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如,副词讲解起来很困难,通常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可是”一词,斯老师先读了课文中的句子:“我们快满八岁了,大家还叫我们‘小孩子’。可是(加重语气),我们读完了一年级,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接着她又说了一个句子:“有一位小朋友,他的功课很好,品德也很好,可是,他不喜欢体育,身体也不好,就不能称为‘三好学生’。”学生读了这两个句子,就很容易理解“可是”的意思了。

斯老师没有把“可是”直接提出来讲解,而是将“可是”放入具体的句子中,通过语调的变化让学生感知“可是”在句子表达中起到的转折作用,又通过不同的语境让学生感受“可是”的用法,化难为易,同时还鼓励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

(2)勾连生活。

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源泉,勾连生活就是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帮助学生建构深化认识。如教学“寻根问底”一词,斯老师在备课时想到,学生偶尔会有早退、迟到、不交作业的情况,对这些情况可以“寻根问底”。上课的那天早晨,斯老师发现有一个孩子到校比往常早,斯老师问孩子:“今天早晨你为什么到学校特别早?”

“因为家里没有人,妈妈上班去了。”

“平时你妈妈不也上班吗?为什么平时不像今天这样早就到学校呢?”

“平时妈妈上班后,我在家里读一会儿书,时间到了,便上学了。今天妈妈上班后,我一看钟,时间已经到啦,我就上学来了。”

“那就是说,你家的钟走得快了,因此你到校早了。”

此时,斯老师面向全班学生说:“我问呀问呀,终于把××小朋友今天到校特别早的原因找出来了,这就是‘寻根问底’。课文中的王新他们在生产上也是这样,把要干的事儿都弄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一点也不含糊。”这时,学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他们明白了什么叫“寻根问底”。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斯老师没有直接用“追问一件事的原因”来解释“寻根问底”,而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具体的例子,不断地追问,在与学生的问答中让全班同学具体感受到“寻根问底”的意思,再由生活中的理解引申到课文中的解释,让学生对“寻根问底”的意思感知更具体,印象更深刻。

三、枯燥事物趣味化

要想让低年级学生学得投入、开心,首先还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尤其要富有趣味。

1.游戏化

课堂教学中,每到复习生字环节,很多老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读课本上的字,学生常常觉得枯燥乏味,而斯老师在复习生字环节,则经常让学生开展游戏和竞赛。

到了复习生字环节,斯老师说:“我们来玩一个猜字游戏,要认的字写在黑板上了,一个小朋友上来指定一个,另一个小朋友上来猜,猜的小朋友要这样问:是不是睡觉的‘睡’?大家要回答说:不是睡觉的‘睡’。猜的小朋友接着问 :是不是铁锤的‘锤’?一直问到猜对为止。”

斯老师还带学生做送信游戏,斯老师说:“把生字卡片当作信,送给谁,谁就要念出来,念对了就送给他,比一比谁念对的多,谁得的信多。”

斯老师说,每当复习生字,她只要说到“猜”或“比”这样的游戏化字眼,小朋友的兴趣都异常高涨,斯老师紧紧抓住了低年级学生“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特征,开展游戏、竞赛,让学生在猜一猜、比一比中巩固生字,学生学得投入,学得开心,效率还高。

2.激励化

一节课40分钟,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注意力很难持久保持,常常20分钟后就对学习提不起精神了,因此激励是课堂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

一节识字复习课中,斯老师的教学语言中满含热情的激励。“××坐得最好!”“对,你用心学习,肯动脑筋!” “你们都能举一反三,很好!”斯老师在教学中会不停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且每个评价都不是简单的应付,而是包含了点拨和激励。低年级的学生爱被表扬,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能让学生的内心产生一种成功的满足感和愉快、喜悦的情绪,这种体验能让他们对学习持续保持热情。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生字语境事物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斯诗私塾
单独中的洞见
生字变身
跟踪导练(三)2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