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助书写者起飞

2022-07-20韩秀

书屋 2022年7期
关键词:赫伯特麦凯恩王小波

韩秀

无数次,在地方性作家协会“写作工坊”与学员谈写作,我都反复强调阅读,广泛深入的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要读,写得不怎么样的书要读,传播各种“知识”、信息甚至八卦的杂书、杂志要读,甚至乘客丢在公共汽车上的广告对于文学写作者来说也可能会产生奇妙的作用,读一读绝对没有坏处。听得进去的人很少,认真读书的人更少。因之,在文学写作的荆棘路上真正获得成功的写作者少之又少。当我读到爱尔兰作家科伦·麦凯恩的Letters to a Young Writer(《给青年作家的信》)之时,感觉自己不再孤掌难鸣。麦凯恩实实在在告诉人们,阅读能够帮助写作者起飞。

首先,写作的根本材料是文字以及决定句子生死的标点符号。我们永远会看到文句不通的东西,它们出现在各种通知、规则里;它们永远出现在电邮、微信这些用过即丢的信息里;它们也出现在试图成为作家的写作者所书写的文章里。读经典作品会带来的第一项巨大收益便是这些作品对文字的讲究、对文法的熟极而流畅、对标点符号最为精准的安顿会在读者的思绪里安家、发酵,会在潜移默化中被彻底吸收而成为读者自身的技能。当读者写文章的时候,不必考虑文法,“文法”能够自然而然地帮助文字从无数的排列组合中脱颖而出并得到最为适切的表现,而标点符号也同时悄然站立在绝对适宜的位置上,无可挑剔且让句子灵动起来。因之,麦凯恩建议大家常到图书馆去,在书架形成的峡谷里踱步,从披上薄薄灰尘的经典中间抽出一本,沉浸其中,废寝忘食地读下去。

写作者不能只写自己,不能沉迷于家族故事,不能只让自己的思绪停留在周遭人物的际遇上,写作者最大的乐趣便是远离安逸,挑战各种主题。麦凯恩说得很对:“处理难题带来的最大喜悦,就在于那个艰难的处理过程。”接触过多种主题后,要通过过极为深入而广泛的阅读与研究,灵活地将这些主题完美呈现。

写作者也需要以谦卑的态度来对待任何一种读物,因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阅读并非将自己的写作拿来同别人进行比较,而且任何文学奖也都不是写作者追逐的目标,获得任何奖项也只高兴一个小时就可以将其抛到九霄云外,因为一个作家要做的事情就是写,除了写,还是写。语言至上,作品至上。然则,阅读能够让写作者们互相取暖,互相激励,能够透视另外一个或是更多的文学心灵,非常美好。广告词应该不在列吧?非也。商业社会,成功的广告词作者都是语言魔术师,他们能够通过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符号吸引读者的眼球,紧紧扣住读者的心弦,引导读者跟着他们的指示前行。文学写作者都知道,一本书的标题是多么重要,扉页的那一句话是多么重要,开篇的第一个句子是多么重要。这些东西重要到能够决定这本书能否从书海中被捞出来,能否被读者捧在怀里走向书店的收银台,能否在文学的长河里载沉载浮地迎向作者逝去多年后的未来。

麦凯恩还告诉我们“所有不同风格的文学语言都内建某种导航装置”,于是,世上总有一本命中注定的书在等着我们,我们随时可能找到那一本书,“因此必须保持心胸开放”。而当我们找到了并且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就能见到其中浩瀚无涯的联想空间,世界仿佛就此裂开了一个新的通道”。这样的书能够点燃我们的热情,这样的书能够激发我们的渴望,这样的书能够颠覆我们的世界,而且能够从里到外彻底改变我们的写作。“散文作家該读诗,诗人该读小说,剧作家该读哲学作品,记者该读短篇小说,哲学家该什么都读。”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无论什么年龄,也都应该什么都读,毕竟没人能够不依靠彼此的努力而成功。道理十分浅显,实行起来却需要严格的自律与永不停歇的自我激励。

石破天惊,麦凯恩还告诉大家:“作家就是探险家。别写你知道的事,去探索你想搞懂的领域。”

小学一年级老师说,写自己知道的事情。无数的“写作课程”都在喋喋不休地叮嘱: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如此这般,写出来的细节才能够经得起推敲。

然则,这里忽略了成千上万重要的帮手,最为忠诚可靠的同盟者——书籍。书籍不但会带领写作者离开计算机飞檐走壁,而且能够带领写作者飞越国界、飞越时空,进入一个全然未知的场域。那里同样有经得起推敲的细节,只不过需要写作者通过阅读调动其丰沛的想象力去“熟悉”那些新的细节,然后在自己的书写里“超越自身限制,换位思考”架构起一个全新的世界,让自己的书写更有意义,而不是永远耽溺在“我、我、我”的漩涡之中,自我感觉良好。

麦凯恩的这本书并非只写给“青年作家”,而是写给所有作家的,无论何种年龄。因为“作家不是成天在思考写作的人,不是计划要写作的人,不是剖析写作技巧的人,甚至不是有办法把作品倒着写的人”,而是那些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硬是在空白页上用文字创造出美丽新世界的那种人。

在“单打独斗”的写作过程中,最贴心的盟友便是书籍,阅读带来的奥援无法言说。只有阅读能够助写作者起飞,至于能够飞多远,能够飞多高,则需要从手上这一本小书寻找具体的提示:情节是否重要?写作课程是否有益?推荐语、推荐序作用何在?如何与编辑互动?林林总总,答案都是闻所未闻的,值得一读再读。

王小波的小说《未来世界》曾经被一些读者视作“科幻小说”,这引发了作者的不同意见,特别在单行本的自序中加以说明,并且将自己的这部中篇小说与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很清楚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企图心。

我的藏书中,王小波的书多是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后半年的出版品。只有两部中篇小说因为得到了台北《联合报》小说奖,而由联经出版社在1992与1995年分别出版了单行本。《未来世界》被纳入“联副文丛”,主编是“副刊王”痖弦先生。于是,重温《未来世界》,既是为了王小波,也为了痖公。

《未来世界》的出版日期是1995年7月。我贴在扉页的藏书票极其特别地写了一个日期:1997年10月21日,那时候我人在雅典,距离只活了四十五岁的王小波谢世的日子只有半年。换句话说,小说家王小波在台北出版的两部得奖中篇是在他生前出版的。花城出版社的《黄金时代》以及将《未来世界》纳入的《白银时代》都是在他逝世后出版的,难怪他在《未来世界》的“得奖感言”中盛赞《联合报》小说奖“真是太好了”。这两本书在二十多年之后摊放在我的书桌上,让我深深感受到王小波浑然天成的黑色幽默,感受在时间错置中产生的奇诡效果。王小波珍视这个奖项:“我觉得,这奖不是奖给已经形成的文字,而是奖给对小说这门艺术的理解。”而这,正是《联合报》小说奖的初衷。

王小波在“得奖感言”中坦承他的写作观:“人在写作时,总是孤身一人。作品实际上是个人的独白,是一些发出的信。我觉得自己太缺少与人交流的机会——我相信这是写严肃文学的人共同的体会。但是这个世界上除了有自己,还有别人;除了身边的人,还有整个人类。写作的意义,就在于与人交流。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在写。”这就让我想到另外一个孤单的身影——莫迪亚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环城大道》的作者。

中篇小说《未来世界》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我的舅舅》,下篇是写了《我的舅舅》的那个《我自己》。细心的读者会从字里行间发现这位舅舅出生的时间是1952年,正是王小波出生的年份。“我”比舅舅小了三十多岁,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人,有机会“见证”未来世界的诸般样貌。然而读者能够了解,“我”与“舅舅”是同一种人,都是在社会里不受信任的人,“必须一刻不停地折磨自己,才能得到活下去的权利”。而且,“我舅舅是个作家,但是在他生前一部作品也没发表过,这是他不受信任的铁证。因为这个,他的作品现在得以出版,并且堆积在书店里无人问津”。而“我”却因为写了“得了汉语布克奖”的《我的舅舅》而备受折磨,因为小说的“直露”与“影射”。“舅舅”是一位心脏病患者,王小波让他死于电梯事故。真正因为心脏病而辞世的作家则是王小波自己,这就让读者了解,小说艺术的分身技法在这里有着怎样重要的功用。要“交流”就必须把话说出来,不能直话直说,只好迂回前进。

大约很少有人认真地想过,一万年之后的人类会不会还记得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会不会想到阿伽门农的血脉会滋生出未来的亚崔迪家族,而这个家族的人会在宇宙内掀起天翻地覆的变化。

美国科幻小说大家弗兰克·赫伯特在1965年出版了极为畅销的科幻小说《沙丘》,1969年出版了续集《沙丘:救世主》,1976年出版了沙丘系列的第三部《沙丘之子》,震撼科幻小说界并且大大地影响了《星球大战》等好莱坞科幻巨制的诞生与演变。看起来,“沙丘三部曲”费时十多年。事实上在这三部作品之间,赫伯特还撰写出版了许多叫好又叫座的小说,然则《沙丘》一直萦绕心头。于是,三部曲瓜熟蒂落,一部又一部来到了读者面前。

赫伯特撰写这个系列作品的时候,计算机尚未普及,人们正怀着兴奋的心情迎接计算机时代的来临,也就是迎接人工智能的来临。然而,极具前瞻意识的小说家在《沙丘》里颠覆了计算机,将智能还给了人类。四十余年后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被巨型高科技垄断公司左右,社会与文化正在产生深刻变化的当下,重温赫伯特的书写必然涌现醍醐灌顶的感触,不愿再沉溺于高科技所提供的方便、信息泛滥以及浅薄、无知、偏执。

赫伯特用如椽之笔描绘了万年之后的宇宙,人脑能够回顾过去,面对当下,远视未来,且具体而微。人类的生活形态因之大大改观的同时,亘古不变的却是人性:英雄依然是英雄,叛徒依然是叛徒,忠诚坚定者继续沉着坚定,胆小软弱者继续踌躇不前,投机者继续脚踩两条船并且无法避免落水的危机,阴谋家继续玩弄权术,仇杀、战争、迁徙、人间的悲欢离合照旧上演。这便是赫伯特小说的睿智之处,是他的小说的迷人之处,也是他的书写吸引人一再重温的缘由。然则,他小说的伟大核心不再是人类,而是宇宙的自然法则,真正是顺其者昌、逆其者亡。小说证明给我们看,为了人类的舒适而去过度改变天造地设的自然环境是多么不智的行为。因此,小说具备了复杂的特质,而且具有前瞻性,甚至革命性。在英勇、睿智、深情的领袖人物保罗·亚崔迪精彩绝伦的双重生命所展开的戏剧里,生态学、哲学、历史、政治丰富的内涵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我在这里特别想谈一谈的是“沙丘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沙丘:救世主》。这部作品问世之初,引发轩然大波。读者完全不明白,作者为什么“颠覆”了他辛苦创造出来的大英雄?为什么要揭露这位大英雄内心的挣扎,或者说这位传奇人物的黑暗面?

很多人认为,“大战”为成千上万颗星球带来了光明。保罗却清醒地认识到“大战”的一刃两面,也带来了黑暗。他知道,他这个革新者正在重蹈过去的模式。人类思想中有股他无法触及的力量正在躲过他并且正在击败他。他清楚地感受到:“怎么能期望单靠一个人,一套宗教仪式,就能将如此浩瀚无垠的宇宙织成一件适合每个人穿的长袍?”这样的内省精神造就了他的迟疑,也造就了他为人类的福祉牺牲自己的决心。在被政敌的阴谋攻击烧瞎了眼睛之后,他笔直地迎着超级大沙暴走进了大漠,消失在那里。

读者受不了啦!《沙丘》何等气势磅礡、英勇热血,这续作怎么可以揭露大英雄的“人格缺陷”?读到当时续作所招致的批评,不禁失笑。要知道,这续作只是沙丘系列的第二部,是一种文学上的过渡,读者需要一点耐心。果真,七年之后出版的第三部《沙丘之子》以雷霆万钧之势塑造了保罗的第二生命,清晰地阐明了保罗存在的意义。批评的声浪消失了,读者们陷入了一个更伟大更残酷更复杂的传奇,保罗的儿子雷托出生之前就满载了人类的全部记忆,他的存在引發了更邪恶更疯狂的剿杀,但沙漠给了他超凡入圣的力量,他不只是保罗的儿子,他正在蜕变成真正的沙漠之子,同时他也在奋力维护他生而为人所秉持的光辉人性。他不但登上了王座而且带给了人类长达四千年的“雷托和平”。这本书带动起整个“沙丘三部曲”的疯狂大卖,自然是意料中事。然则,到了这个时候,读者终于明白,作者为什么着力写了沙丘系列第二部。

意犹未尽,读者感觉意犹未尽。小说家没有搁笔,而且越写越快,人性的活剧继续上演。赫伯特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后推出《沙丘神帝》《沙丘异端》《圣殿沙丘》。读者在将这一部六本书读毕贴上藏书票放置在书架上的同时,终于了解黄金之路延展出的远景,重获信心,有能力面对自己的内心,也比较能够面对人类的未来。

猜你喜欢

赫伯特麦凯恩王小波
改变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王小波 你好哇,李银河
加9旬夫妇圣诞前被迫分居
麦凯恩越战被俘经历迷雾重重
特朗普 吐槽麦凯恩
浪漫王小波
关于王小波的误读
智者和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