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学习过程的困难和解决措施

2022-07-19马新平

高考·中 2022年3期
关键词:解决措施高中物理

摘 要: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课业任务增多,学习方法显得非常重要。高中物理对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也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及时总结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力求站在学生角度,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本文就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高中物理教师带来有利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过程的困难;解决措施

学生从初中阶段开始接触物理知识,通常情况下,有趣的物理知识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但到了高中阶段,物理知识的深度不断增加,再加上学生还有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在高考的压力下,无法花费更多的精力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发现,物理知识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一些学生就会出现成绩下滑、无法理解知识内涵等困难。教师遇到这类问题之后,应当从教材目标以及学生学情等多角度入手,针对学生的困难特点加强训练,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准确理解物理知识,高效利用物理知识。

一、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一)初中高中物理知识跨度大

首先,高中物理知识量明显多于初中物理知识量,并且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这样一来,学生会感觉到学习困难。其次,初中物理大多数是简单讲述物理现象,但是高中物理则会详细展开阐述,例如什么是力,要求学生明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等内容。最后,思维方式也要改变。高中学生如果仍然用初中物理思维解决问题,就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1]。

(二)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不足

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不足,是由于学生的元认知结构有缺陷。元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对认识活动的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在高中物理知识学习中,学生要依据元认知体系,展开对物理知识的详细学习,并且深入了解物理知识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不足,就会难以丰富对物理知识的体验,在遇到困难时也会容易放弃。通常情况下元认知主要涉及三个内容,分别是物理知识的储备状况、组织程度,以及在学生头脑中的表征形式。

(三)学生缺少物理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物理学习有困难,很大情况下是由于没有兴趣,不愿意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并且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也常常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好坏。尤其是高中阶段,竞争更加激烈,如果学生在班级的排名出现变化,往往会加重学生的压力。在强大的心理落差面前,学生更难用正常状态学习。初中高中物理知识在衔接上跨度较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过渡。因此,一些学生就会对物理学习丧失信心和兴趣,严重的也会产生排斥心理[2]。

(四)电表读数问题掌握不牢固

在学习物理电学实验时,学生应当最先掌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但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读数时容易出现错误,这样也会直接影响后期实验的准确性。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的难点在于一些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或者对读数的方法缺少必要的理解,再加上一些学生不愿意向教师提问,因此一知半解,不懂装懂,必然也会影响物理学习效果。教师也并没有关注到学生在这方面的障碍,只一味地讲解其他内容,没有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学生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

(五)電表电源选择滑动变阻器

在实验教学时,选择实验设备也是电学实验中的难点。在选择电表时,学生应当选择允许范围内量程最小的电表,但是接通电表时,由于内部会产生电阻,因此学生要有意识地对直流电源进行选择。如果不考虑电流或所需要电压等级的因素,就会导致电阻使用的直流电源不够大,得出数据也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选择滑动变阻器时,要考虑实际需求以及电压的额定值,但一些学生在选择时,往往忽略这两种重要的内容,因此就没有办法对电流、电压进行科学调整。

二、针对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困难的解决措施

(一)重点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新课改理念要求学生学习的方式应当是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构建高效的物理知识课堂。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本质上是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探究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很多物理学公式以及定理都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条件上,再经过各种逻辑推理引导出来的。因此,尤其是在讲解一些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时,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完善学生的物理思维[3]。

例如:在学习力学动能的相关知识时,学生不仅要掌握正确的公式,同时,还应当熟练掌握表达方式的推导过程。物理受外力影响做功,若采用Ek表示动能,则会有Ek=Fs,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以及运动学公式V2=2as,便可得到Ek=Fs=ma×V2/2a=1/2×mV2,相应的1/2×mV2则是动能。

(二)提高学生物理元认知水平

高一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有待提升,对认知的调控能力也明显不足,并且从初中进入高中阶段,学生不仅要适应学习,还要适应周围的环境以及班级,一些学生还沉浸在经历过中考之后的放松阶段,因此,在学习中也会缺少紧迫感。这样一来,在物理学习中也会由于精力投入不佳而影响学习效果。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对学生知识的讲解,同时也要关注对学生的性格、习惯、能力等的引导,充分借助各种教学资源、教材内容,合理安排课时、教学方法等,使学生逐步进入到正常的学习状态,从而完善物理学习思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综合应用等效替代、图像图解策略等,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字处理能力。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往往会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影响,认为只要提高成绩就可以。因此,一些学生在上课期间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追根到底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内驱力导致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搬到课堂上,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讲解相关物理知识时,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物理研究成果或者具体生活应用,这样能够建立知识和学生经验的联系,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距离。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一些教学情境,或者在备课的时候为学生制作一些精彩的课件,为学生展示一些物理原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可以选择一到两个课时对习题进行重点练习,习题可以布置14道题左右,每个章节的内容练习20道习题左右,习题的选择可以从教材中选择,也可以选择一些课外的内容,对于特殊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重点讲解,并且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点进行创编习题,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做题的兴趣。

(四)关注基础知识的夯实过程

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深度学习的基础,在物理学习中也是如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电学实验难点,夯实学生的基础,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新的知识。电学实验的主要内容虽然是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基本内容,但是往往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将所有涉及的基础知识一一巩固。

例如:电学实验室里一般会用到电表的读数,测电阻时,万用表刻度盘上一般会标有3组~4组刻度线,最上面的是欧姆档。欧姆档的刻度线不能从左往右读,而是从右到左读,这些细节都应当让学生时刻关注。测电阻时使用的黑表笔电势高,中值电阻等于内阻,选好档位,用表笔连接好电阻的两端,指针不动了之后再读数。利用示数乘以倍率的方法,就会得到阻值。测电流的时候,如果是用直流10mA档测量电流,应当用10mA除以250mA,再乘以图中表示的数字。由此可见,在读数时,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学习,正确地读数也是进行接下来学习的关键步骤。因此,教师应当在电学实验教学时,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为顺利进行实验保驾护航。

(五)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和巩固。通过复习,学生能够温故知新,也能明确接下来的学习方向。物理教学或者物理学习中,教师和学生都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学生认为物理知识学习时讲什么学什么就行,没有必要巩固。而教师也总是关注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没有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更没有为学生总结物理知识的相关规律。如果只带领学生学习新知识,不复习旧知识,学生的应变能力会严重不足。在电学实验时,教师也应当重视学生的知识体系完善,帮助学生发现规律,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提升。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途径,很多情况下,学生不重视理论的具体应用,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时,应当重视设计问题,最好能够体现物理的相关规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水平,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激发探究意识,拓宽物理思维空间[4]。

例如:在学习伏安法对电阻进行测量时,关于电流表的选择,可以将方法编成口诀,例如大内偏大,小外偏小。在具体使用时,待测量的电阻是大电阻时,那么电流表是需要进行内接,这个时候得到的结果是大于真实的数据;如果待测量的电阻是小电阻,电流表应当外接,这个时候得到的数据小于真实的数据。

又例如:在学习功率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进生活中的案例,建立物理概念。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用功率的概念和动力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题目,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两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公路中行驶,一辆汽车载重,一辆汽车空驶,请问两辆汽车的输出功率是否相同?为什么?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还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汽车在上坡时,牵引力、速度、功率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在明确思路之后,学生就能够有效掌握概念知识。

(六)教师坚持生本理念的原则

生本理念是素质教育理念的相关要求,更是教师教学方向的主要引导。教师在课堂上无论讲解何种知识,都要意识到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和促进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思考,敢于发言,敢于探索,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此同时,物理知识很多时候都是由实验告诉学生的,在课堂上进行实验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就是实践,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对实验的学习结果。

比如:在学习匀速圆周运动时,为了让学生有效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的相关定理,教师可以演示链球运动的实验,并且为学生设置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果在链球运动过程中突然放手,小球会做什么样的运动。学生对这样的实验必然会有较高的积极性,如果材料齐全的话,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实验,当然,要保证安全。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能够调动各个感官,提高学习效率。

(七)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在课堂上,不仅仅关注教师教学和學生学习,师生之间还应当产生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在出现问题时愿意和教师共同探讨,教师也才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便于后期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真正站在学生角度,了解学生内心的思想,从而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学习测量滑动摩擦因素的实验时,为了能够让每个学生提高活动的参与性,物理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实验搬到课堂上,在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让学生找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当学生对实验了解差不多时,教师可以再和学生进行交流,共同寻找其他的设计思路。教师和学生不断尝试,不断推翻,不断再尝试,最终会找出最佳的实验方案。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而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同时也是设计者。师生之间由于学习建立心灵的桥梁,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高中物理老师,首先应当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类困难,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利用总结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在课堂上,还应当借助丰富的教学形式、教学资源,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感受物理知识的趣味,运用物理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物理思维,从而培养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明辉.高中物理学习过程的困难和处理方法[J].祖国,2018(1):1.

[2]杜华明.高中物理学习困难成因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鞠汉辰.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7.

[4]谭宇航.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处理方法[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8(12):2.

作者简介:马新平(1968— ),男,汉族,宁夏中卫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第一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解决措施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