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主体性到公共性

2022-07-17杨瑜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公共性主体性马克思

杨瑜

摘要:财富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它是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家“财富”思想的基础上渐进生成的。核心主旨包括财富起源、财富本质和财富分配等三个方面,马克思财富思想不仅内蕴着显在的主体性,还存在着隐性的公共性意蕴。这种主体性与公共性双重变奏意蕴的现代延展,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体性;公共性

1、马克思的劳动创造财富思想中蕴含着公共性

作为一种类存在物,人的生命表现形式大多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共在的、公共性的活动方式。正因“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并进行共在性、公共性的生产活动,即以个人彼此之间交往,并结成为社会关系为前提的生产,社会财富才能源源不断地被“类存在物”创造出来。就资本而言,马克思说:“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因此,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可见,马克思认为资本是社会成员共同活动、共同创造的“集体”产物,资本是一种更具社会性、公共性的共在力量。关于“劳动创造财富”问题,马克思摒弃了古典经济学家对“劳动”的抽象性界定,实现了在财富创造问题上的转向:从人的“劳动”到劳动的“人”,后者的“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共在”的人。共在的人即公共性的存在生产、创造着社会财富,离开社会,离群索居的孤立个人无法进行财富的生产和创造。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虽然是共在性的,但却是非平等性的、畸形的共在。马克思对此给以批评:“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的分离,客观劳动条件和主观劳动力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事实上的基础或起点。”工人虽然是财富的人身源泉,但却被剥夺了客观劳动条件,造成了因目的和手段的颠倒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随着分工深化,推动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如马克思所说:“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也即分工的精细化程度与民族生产力的发展呈正相关的关系。而且,对个人存在的公共性和分工推进的自觉程度越高,社会财富的质和量都会相应地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机器大生产时代的到来,不论愿意与否,每个工人都不得不进入社会的分工体系,加入到公共性的、共同的社会劳动生活中。在共同的、公共性的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在关系被加强。个人间开始结成一定的关系群体,每个人都为关系体中的一部分,个人的“得与失”与他人、关系体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

2、人民主体性实践的公共哲学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目前已被国际社会所广泛认同,被公认为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共同价值规范。它超越了种族、文化以及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藩篱,成为人类未来一致行动的指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是“和合”。和合思维崇尚会通,强调不同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在平等基础上的并生共在、交互共融、相资相因。全球化时代是一个人类生存、生活与交往的公共性空间不断扩大的时代。这一时代全球社会的共同主题在于,如何以有效的集体行动逻辑,理智应对生存公共性、实践公共性以及文化公共性实践的不断深入所带来的全球性的公共性实践和公共性生存的诸多难题。面对全人类生存与利益的高度依赖性,人类文明需要有效借鉴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所倡导的面对多领域、多中心、多场域的复杂难题,平等的平权主体之间有效沟通、协同联动,从而促成一种全人类生存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共识。如此,在事关人类共同前途命运和公共性福祉的问题上,需要盡快形成有助于提升人类文明生存境界的可行方案。

3、以共识为前提的价值观统领公共性的实现,离不开人们的思想一致

这里的“一致”不是一刀切地禁锢思想自由或限制表达,而是强调在思想交流汇聚的基础上,引导价值观,凝结出共识。共识既需要思想的独立与鲜活,更需要价值观引导各类思想与意见的统一,这要求很多具体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比如政治领域的协商民主、教育层面的公共意识的培育等。政治层面的协商民主是凝聚共识的重要途径。它符合公共性的公开、开放特质,也符合公共性之批判与协商相统一的特质,能有效鼓励人们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进行公开和开放式的交流,在协商过程中展开对公共议题的看法表达与商讨,在此过程中各公共主体的意见得到碰撞、交融和统一,汇聚共识。公众的积极批判与协商彰显着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诉求,能够使普通公众之间、公众与公共权力机构之间乃至公众与整个国家之间建立起密切的互动和联系。但是,这种批判不是单纯的批判,更不是任意的情绪化诉求,而是经过公众讨论消化后的主流观点,是协商基础上的批判与整合,因此协商民主的发展与健全能大大推进共识的形成,从而成为强有力并且普遍的民意表达,有利于公共性的实现。这就对我们的协商民主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比如协商主体的多元化,协商主体不应局限于政党之间、民族之间、社会精英之间,而是应覆盖到更广的社会阶层、团体乃至个体,形成更全面的共识。再比如,协商方式多样化,协商方式本身就是应当灵活多样的,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资讯的发达,可以开展在微博、微信上的网络论坛、公民评议会等。通过越来越丰富多样的协商形式,能有效地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使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到意见表达中来,增强公共政策的透明度、有效性、可行性。

结束语

当今全球社会的交往出现了令人欣喜的话语变革:尊重差异与多样化选择基础上的“关爱与尊重”“平等、正义与包容”“信任、合作与相互支持”“扶持与共同发展”“发展与机会不断增加”等,正日益成为新的价值信念。着眼于人类的未来,可以说,什么时候人类真正开始了以文明交流互鉴来规约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以及军事的关系,国际关系的新纪元才算正式开启,人类才有一个共同的、可期许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张生.马克思主义视阈下自然环境商品化的伦理困境与反商品化抗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9(03):35-41.DOI:10/j.cnki.1000.

[2]曹瑜.马克思技术哲学的劳动现象学蠡测[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2,44(06):42-49.DOI:10.15994/j.1000-0763.2022.06.005.

[3]陈秀丽,田丰.马克思的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1-9/j.cnki.jmtc(pss).2022.02.008.

猜你喜欢

公共性主体性马克思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