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器人辅助后路复位内固定置钉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

2022-07-14邓信昌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3期
关键词:椎间隙椎弓螺钉

邓信昌

胸腰椎骨折属于临床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且随着建筑施工事故、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胸腰椎骨折患者数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胸腰椎骨折患者多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术措施有助于促使患者损伤部位尽快得到恢复[1,2]。在医疗机器人技术逐步完善的情况下,运用机器人进行后路复位内固定置钉手术治疗已经逐步在临床得到运用,且整体反馈较好,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就此进行了研究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2 月~2020 年12 月接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34~66 岁,平均年龄(49.02±3.48)岁。观察组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35~69 岁,平均年龄(50.72±3.7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首次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无胸腰椎骨折病史;无药物过敏症状;无精神功能性疾病;于骨折发生后3 h 内入院治疗。排除标准:近6 个月内接受过大型手术治疗;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不愿意参与本次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术前借助X 线以及磁共振成像(MRI)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评估,随后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展开复位固定治疗。术中患者体位为俯卧位,进行静脉全身麻醉(全麻),在骨折部位行正中切口,以患者损伤腰椎为中心,暴露上下各1 个节段,随后对椎板骨膜进行剥离,并将椎弓根螺钉置入,深度控制在40 mm 左右。借助X 线对螺钉的位置进行评估,在确保固定位置的准确性后展开复位以及矫正治疗。在手术操作完成后则需要以生理盐水对创口进行冲洗,并逐层对术口进行缝合。

观察组患者采用机器人辅助后路复位内固定置钉手术治疗。术前检查操作以及麻醉方式、术中体位等均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术前对机器人各元件进行组装,规划设定达到精准、微创、切口小等目的,借助C 形臂X 线机对患者手术部位的各方面影像资料进行实时采集,之后拟定椎弓根螺钉置入方式。在置入计划规划完成后对机械臂进行启动,以导向器对需要穿刺的椎弓根轴线进行穿刺。将1.6 mm 的套管插入到导向器中,并对透视定位深度进行控制。在导针引导的作用下进行椎弓根钉道攻丝,并在损伤部位上下椎体处将4枚椎弓根螺钉置入,以C臂X线机透视观察置入位置。在确保固定准确后以生理盐水对术口等部位彻底进行冲洗,缝合术口。

两组患者术后按照常规方式进行预防感染治疗等,且需要对患者术口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以便及时处理。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椎间隙高度以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疼痛评分以及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评分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值范围0~10 分,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比[3]。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患者的腰椎功能,分数越高说明功能越差,最差为45 分。并发症包括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头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椎间隙高度以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术前,两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高于对照组,椎间隙高度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椎间隙高度以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

表1 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椎间隙高度以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评分以及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术前,两组疼痛评分以及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以及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评分以及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分)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评分以及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术后比较,a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n(%)]

3 讨论

近几年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数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增加,临床以及社会对于该症的治疗也越发关注[4]。临床用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手术方案较多,存在较高选择性,但为充分保障临床手术效果,更需要对手术方案进行合理选择。当前,临床主要以后路复位内固定置钉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治疗效果[5,6]。但常规手术方案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降低手术治疗效果。

在医疗机器人技术持续完善的情况下,将机器人运用到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手术中,可以达到微创手术治疗的目的,保障手术效果。以机器人辅助进行手术,能够较为准确的对螺钉的位置进行定位,为骨折椎体的复位提供有利条件[7,8],且整个手术过程均可实现可视化,能够有效保障各操作环节的准确性。此外,该手术方式对手术切口的要求较低,能够显著降低术中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郑铁钢等[9]的研究中指出,辅助以机器人展开手术可以明显提升术中置钉位置的准确性,充分显示了该手术方案的有效性。在实际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需在全麻、俯卧位的状态下接受手术,在患者呼吸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椎体移动的情况,进而影响到机器人定位的准确性。且在椎弓根的选择上考虑到患者椎弓根本身较细,为保障螺钉置入的综合效果,可以优先选择较粗的螺钉。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机器人辅助后路复位内固定置钉手术治疗,能够有效保障置钉的准确性,促使患者骨折损伤部分得到有效恢复,且手术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较小,术后可以促使患者在极短时间内恢复,此外,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够充分保障临床效果,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机器人辅助后路复位内固定置钉手术治疗,可充分保障患者的手术效果,为患者迅速恢复提供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椎间隙椎弓螺钉
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细菌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3~6岁儿童寰枢椎椎弓根在3D打印技术下的测量研究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椎板螺钉在胸椎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治疗腰椎椎间隙感染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为什么人老了就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