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2022-07-14赵梅瑾

教育界·A 2022年14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赵梅瑾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形式之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有篇幅短、概括性强等优势,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以及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故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规避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缺点,没有将其与连续性文本阅读进行有效、合理的结合。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分析了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问题与现状;有效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考验小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要形式,非连续性文本呈现形式多样,多以数据表格、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形式出现,其丰富的形式受到了众多教师与学生的青睐。教师可以运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带来更多新鲜感。同时,非连续性文本概括性强、信息量精简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阅读思维习惯,其感性化的阅读方式符合小学生获取信息的特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诸多优点,为小学语文阅读训练与学习带来了诸多好处,然受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自身的限制以及教师笼统的应用方式影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存在许多问题。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所见所得进行以下总结。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内涵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简单的、非连续性的文本,提高学生在图文组合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以段落和句子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文本大多数情况下以文字、曲线图、数据表格等形式呈现,包括地图、广告、说明书、目录等,具有一目了然、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等特点。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十分关键,但尚未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挖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价值,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价值、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1]。

二、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一)直观性

非连续性文本可以使一些原本较复杂的问题以更加简单和简便的形式呈现,视觉效果更加简洁和直观,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简洁的文字和图表快速地提取信息,明确主旨,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意识,提升各项能力和素质。

(二)实用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社会及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通过这样的阅读方式,人们获取信息更加快捷和方便。但教师在选取和确定文本内容时,要遵循实用性原则,结合实际生活对文本内容进行选取,使得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要求。

(三)主体性

非连续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后者具有较强的说服性、故事性,情节比较完整、连贯,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根据文本的情节发展按固定顺序阅读;而前者主要是对某一客观存在进行说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维。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模式下,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对信息进行筛选,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得出自己的结论,取得理想的阅读效果。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问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身的局限性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战发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虽然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诸多好处,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也经常忽略其局限性,没有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相关的资源有效结合,使其弊端日益突显,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以下是笔者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问题的分析。

(一)文本内容过于概括

内容具有概括性既是非连续性文本的优点,也是其缺点。概括性强,中心思想明确能够帮助学生抓住重点,但是,非连续性文本内容又有太过概括之嫌,导致其内容不够深入,叙述较为笼统,很难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的深度决定了学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决定了学生的思想价值,深度的思考能够让学生全方面看待问题,尽可能规避风险,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措施。长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会让学生产生思维惰性,看问题只看重点,忽略次要因素,虽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出解决措施,但缺乏长远的眼光。

(二)信息分布过于零散

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顾名思义,其信息传递具有间断性,这导致其信息分布过于零散,信息之间没有一定的关联性,没有逻辑规律可循,学生的记忆碎片化,没有形成一张完整的拼图在脑海里,而零散的拼图碎片很容易遗失。同时,思维的逻辑性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逻辑性思维为学生带来的不只有长久的记忆,在学生分析、思考问题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思维方式过于感性

非连续性文本没有逻辑性与有序性,这种特点会导致学生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时,对其内容的理解方式过于感性,同时,非连续性文本多以图文、音像等形式呈现,会加重学生阅读感性化的情况。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在看待问题上多少都会带有一定的感性情绪,然而社会秩序的维护靠的是人的理性,为此,锻炼的学生理性思维是必不可少的。理性思维在发现矛盾、化解矛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的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感性思维在其行为指导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调皮、好玩便是感性思维占主导地位的表现。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和谐相处、共同努力,而理性思维便是促进其与人为善、和谐共处、公平竞争的前提,由此可见理性思维在学生以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过度、不合理应用不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其以后的社会实践。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现状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在以往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教师可以感知到,一方面,学生缺乏获取信息的能力,很多学生在获取信息时会遇到困难。比如,在开展图文结合模式的阅读教学时,学生比较依赖教师的说明指导,如果教师指导不够,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无法理解或者理解比较浅层的情况,特别是在对图标类和数据类文本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阅读障碍会更多。另一方面,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缺乏整合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学生之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理解上的障碍,与学生对信息的整合和处理能力比较弱有一定的关系,这是学生思维和理解能力比较欠缺的一种表现[2]。在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信息的呈现是比较零散的,文本内容中会穿插各种各样的信息,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连贯性。由于学生的信息整合和处理能力比较弱,在阅读过程中会出现思维混乱、无法建立联系的情况。需要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打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限制,积极地改进和完善阅读方式。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若教师对其进行合理的应用,便能有效地规避其局限性,扬长避短,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分析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教材内容,阅读针对化

非连续性文本的概括性强既是其优点,也是其缺点,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使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概括、笼统的缺点转变为具有针对性的优点。如,在教学《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这几篇课文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笔者便运用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方式,将有关黄山、日月潭、葡萄沟等地的摄影图片、科普文章、视频、音乐等整合在一起,面向这一单元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内容。

(二)整合多种资料,内容系统化

针对非连续性文本信息过于零碎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整合多种资料,逐步使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系统化,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与理解。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除了利用教材中的文章与图片,笔者还搜集了一些苍耳、蒲公英、豌豆等植物的科普知识,如苍耳的种子是通过发育出倒刺,钩在动物身上进行传播的。除此之外,笔者还搜集了一些类似的植物的资料,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画出表格,寻找对应的图片,对这些关于植物的零碎的信息进行整合,将其内容系统化,让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

(三)加强技巧引导,辅助信息捕捉

在引导学生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那就是培养学生提取和捕捉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加强技巧引导,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快速地提取所需信息,使学生的信息捕捉和提取、整合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在讲解《桂林山水》一课的过程中,这篇课文是辅助学生捕捉信息的佳作,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解析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因此,教师要挖掘文本的价值,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取文章的关键信息。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对本文的关键词句进行圈画,尝试列出提纲,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文章的整体脉络,使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情感和思想。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可以抓住文本特点及内容,鼓励学生提取文本信息,制作思维导图,结合学生的情况列出提纲,使学生对课文中自己尚未理解的部分进行学习和探究。这样能够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

(四)提炼主要内容,思维理性化

非连续性文本多样的形式能让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感性思维得到发展,但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理性思维。为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时,要锻炼学生全面、科学、系统地总结文本内容的能力,让学生从理性的角度看待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办法便是带领学生构建文章内容框架。如,在教学《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这两篇寓言故事时,笔者提前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即“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文章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以及“这些道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这些问题即为两则寓言的教学目的,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便对两则寓言故事的基本知识框架有了大致的了解,接着笔者将寓言对应的现实生活中的图文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

(五)发挥阅读优势,拓展阅读资源

在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一步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发布课后任务,拓展学生的阅读资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价值和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例如,在完成《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以“小画家”的身份来绘制一幅图画,要求学生对文本中的关键句、词、字进行有效的提取,这样能使学生归纳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在这样的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需要提取出文章的细节和相关字句。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投入课外阅读中,运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阅读资源。

结语

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不仅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有积极的影响。尽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自身有许多局限,但若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材等资源,取长补短,便能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望廣大小学语文教师能够以此为参考,积极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邱琴.阅读教学中的“小清新”:浅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29-30.

[2]张文娟.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新智慧,2018(03):22.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浅析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评价问题及其优化措施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高三生物课程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