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休闲产业中的休闲美学与休闲美育

2022-07-14徐望

创新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

徐望

[摘 要] 文旅融合使得“诗和远方”走到一起,促使休闲产业繁荣。休闲产业建构了新的休闲美学体验场景,提升了人们对文旅休闲的文化内涵追求和审美价值追寻,开辟了休闲美学之境,提供了休闲美学研究的新领域。休闲美育是一种覆盖面大、方式多元的社会美育,对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休闲乃至休闲美育最终的价值旨归。在文旅融合繁荣休闲产业的背景下,休闲产业应发挥休闲美育功能,使人在“美的休闲”中感受“休闲的美”。为此,要关注休闲异化现象,通过休闲美育来引导民众形成健康良好的审美观与休闲观;要使休闲产业在产品与项目的创意、包装和科技运用等方面注重折射美与文化的张力。文旅融合背景下休闲美育的发展应认同“玩物适情”,以解蔽认识局限为价值根据;保障时间空间,以解困时空局限为先置条件;丰富产品供给,以解除选择局限为品质依托;体悟自由之美,以解脱生存局限为根本追寻。

[关键词] 文旅融合;休闲产业;休闲美学;休闲美育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22)03-0083-12

文旅融合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2018年,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明确了“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注重围绕文化和旅游融合(以下简称文旅融合)发展这一重要工作,以人民美好生活引导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文旅融合勾勒了“诗和远方”交相辉映的美好生活图景,建构了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的美学体验场景,赋予人们游憩玩乐以人文色彩和审美内涵。文旅融合以民众休闲为前提,并充分激励民众休闲,在造就休闲经济增长点的同时营造休闲美学氛围,使得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基于现实的休闲需求和审美需求而形成很好的結合,并促使文旅产业不断创造趣味多样、格调多元的休闲审美情境,在吸引文旅消费的同时切实发挥社会美育作用。无疑,文旅产业是将经济之利与休闲之乐充分结合起来的“幸福产业”,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更是关注人们休闲生活的一项大美育产业。今天,探索文旅融合对于休闲经济发展的意义,对于休闲美学之境的开辟,进而探索休闲产业中的休闲美育价值旨归以及实现路径,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文旅融合繁荣休闲产业

(一)休闲产业概念

休闲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其对应的是人们开展休闲活动、获得休闲愉悦的精神需求,是一种门类广、跨度大的横向产业。其与第三产业中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等具有高度关联性,并广泛涉及第一、第二产业中的诸多产业部门,具有庞大的产业群和较长的产业链,是一种混合性、综合性产业,具有高度的融合性。休闲产业打破了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划分标准和模式,形成了新的产业系统,其产业结构具有多元性、复合性、关联性、渗透性、互补性和替代性等特征,符合现代产业体系关联交织、兼容共生的特性[1]。休闲产业按照产业门类可划分为文娱休闲产业、旅游休闲产业、体育休闲产业等;按地理空间可划分为城市休闲产业、城郊休闲产业、乡村休闲产业;按照产业跨界融合形态又可划分为农业观光(田园观光)休闲产业、生态旅游休闲产业、工业创意设计休闲产业、工业博览休闲产业等[2]。

休闲产业是工业社会高度发达和消费社会日益演进的产物,于19世纪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提速,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期[3]。在我国,自1995年5月1日起实行双休日的休假制度开始,到21世纪以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崛起,再到当前文旅融合成为潮流,休闲产业发展一步步驶入快车道。随着民众对于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憧憬日益强烈,休闲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休闲产业正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休闲产业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与创造,人文属性是其本质属性,宗旨是实现人类诗意生存和构建美好精神家园。“休闲经济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这是休闲经济对传统经济理念的一大贡献。”[4]

(二)文旅融合造就休闲产业格局

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旅游产业,都属于休闲产业的主体产业,因此两者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既符合产业内部发展机理,又顺应产业结构升级要求,如此,休闲产业格局因势而生。首先,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彰显旅游产业的文化特色,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文旅融合的主要思路。虽然单从字面上来看,文旅融合是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而其实质上则是侧重于旅游产业的文化化。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随着民众收入的提高,旅游消费结构的升级,常态化的休闲方式,传统的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结构单一的旅游模式越来越难以契合当今民众的旅游期待,况且这种“赶场”式旅游缺乏休闲格调,不能满足品质化的需求;相对地,不追求“打卡”景点数量,而追求在旅途中感受特色文化、体验风土民情、享受慢生活、审美化地休养生息,正是当下旅游休闲消费的主要趋势。因此,走文旅融合之路,拓展旅游活动的文化意义,提升旅游产业的休闲格调,是新时期旅游消费结构升级的必要之举。其次,文旅融合是新常态下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能充分发挥旅游业复合性好的优势,凸显休闲产业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探索开发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亲子旅游、探险旅游、私人定制旅游等多样化旅游产品。文旅融合推动了传统的观光旅游向现代的文化旅游发展,使得一系列针对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新型旅游产品不断涌现,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人本性不断彰显,而人本性正是休闲活动和休闲产业的根本属性。最后,文旅融合为旅游注入文化活力,扭转了传统旅游模式单一、资源日渐饱和的局面,加速了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促进旅游演艺业、旅游文创业、旅游食宿业等品质化、品位化发展,为消费者提供项目丰富的旅游休闲“菜单”。

(三)文旅融合拓宽休闲产业空间

“休闲”在空间语义上本身指向着广阔的天地、自由的空间。休闲的空间可以是真实的,是宅内屋外、阳台庭院,是城市乡村、国内海外,是山水田园、商场街市;亦可以是虚幻的,是互联网上的云空间、VR技术创造出的虚拟场景,或者是心灵的想象空间,如文学作品的虚构时空、自我幻想的异界天地等。休闲的这种无限化的空间语义要在产业经济层面得以体现,文旅融合是其中一条现实的路径。文旅融合推动了全域旅游的发展,使旅游从景点式走向全景式、从景区式走向区域式,特色小镇、主题公园、文化休闲街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都是典型的全域旅游模式,拓展了旅游消费者的休闲空间。文旅融合对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亦具有推动作用,诸如田园休闲综合体、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园区、乡土风俗体验区以及乡韵十足的乡间民宿等,都吸引着旅游消费者走向乡土空间。此外,文旅融合基于“文科融合”,运用新型文化艺术科技,如数字技术、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AI技术、物联网、元宇宙技术等推动着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生成了亦真亦幻的休閑空间,能将心灵化的空间转化为感官化的空间,不断提升消费者的空间体验,同时营造了新的休闲场景。

(四)文旅融合提升休闲产业消费

国家统计局在2019年8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和市场供给端的长足进步,消费热点由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求的实物消费向体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务消费转变。大众餐饮、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生等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5]盘点当下我国市场的消费情况,可以看出,我国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服务性消费快速增长。随着中国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消费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占比亦逐渐增加。2017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和境外旅游支出均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场[6]。根据央视财经2019年3月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旅游”持续5年被受访者列在消费意愿的第一选项[7]。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出游已达4次,国内旅游人数超过55亿人次,是1994年的11倍,年均增长10.3%;国内旅游收入超过5万亿元,是1994年的50倍,年均增长17.7%[4];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4%;出境旅游人数154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1%[8]。2019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9]。此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及蔓延,2020年国内旅游产业遭遇暂时性冲击,全年国内旅游人数为28.8亿人次,同比减少52.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2万亿元,同比减少61.1%[10];出境旅游人数2033.4万人次,同比减少86.9%[11]。2021年,随着国内疫情趋于稳定,国内旅游产业复苏,全年国内旅游人数32.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9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8%和31.0%[12]。

(五)文旅融合中的休闲产业业态凸显审美性

综上所述,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文化休闲消费的重要选项,并且是很多消费者的首选项,这意味着我国休闲产业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真正要使“诗和远方”走到一起,文化与旅游融合之后应相互促进,使文化的传播渠道更广,使旅游的内容更丰富,推动休闲产业业态升级。当前,旅游休闲产业的“诗意”渐浓,美学元素、艺术形式不断丰富,旅游演艺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就说明了这一点。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年的5年间,我国旅游演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演艺节目台数从187台增加到268台,增长了43%;旅游演艺场次从53336场增加到85753场,增长了61%;旅游演艺观众人次从2789万人次增加到6821万人次,增长了145%;旅游演艺票房收入从22.6亿元增长到51.5亿元,增长了128%[13]。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18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2018年我国旅游演出场次为6.31万场,同比增长9.93%;票房收入37.47亿元,同比增长9.21%[14]。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仅2021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共上演旅游演艺节目1600场,接待观众超过240万人次,占全国演出观演人次总数的40%;票房收入3.6亿元,约占全国演出票房收入的42%,市场复苏势头强劲[15]。当前,为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旅游演艺业获得了有力的政策扶持,经历了从内容到服务再到经营模式的全面供给侧升级。旅游演艺业的生机勃发从侧面体现了休闲产业的美学化趋势。

二、文旅融合开辟休闲美学之境

(一)休闲美学理论渊源

除了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一大重要内容。亚里士多德把休闲看作“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16],并认为休闲为科学和哲学的诞生提供了基本条件,是人类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休闲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内蕴于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中,尽管其没有直接界定或论述休闲问题,却将休闲思想寓于关于“自由时间”的论述中,将自由时间视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并关注人们对于自由时间的积极利用,即休闲的价值旨归在于建设性地利用时间,而非简单地占有时间。凡勃仑的《有闲阶级论》通常被学界认为是现代休闲学诞生的标志,其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休闲消费和休闲文化进行了探究,很多观点涉及休闲价值观、审美观的阶级性。皮珀的《闲暇:文化的基础》是一部经典之作,书中将休闲作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休闲既非享乐,更非懒散,而是一种人生态度,人们工作是为了休闲,而休闲是为了文化的创造[17]。当代西方休闲学研究不断丰富,学者们从社会学、教育学、女性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研究休闲活动。而在我国,休闲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儒家“曾点之乐”“乐山乐水”的和谐之乐,道家“道法自然”“虚静”“游心”“游鱼之乐”的逍遥之乐,佛家“刹那永恒”“明心见性”的超越之乐,无不是关于休闲境界的哲思,更蕴藉着休闲的审美心胸与美学意境。在当代,于光远、马惠娣、潘立勇、吕尚彬、陈琰、张玉勤等学者从中西方休闲文化思想出发,对休闲社会、休闲经济、休闲美学与美育等进行了研究。

休闲具有自由自适性、去功利性、个体情趣性、身心发展性等特性,因而休闲活动本身具有较多的审美意味。无论是我国的“游”“乐”“逸”“逍遥”“游心”“澄怀”“畅神”“品味”“怡情养性”,还是西方的“游戏”“超越”“自我实现”“诗意栖居”,都与休闲的审美情境相关,都指向着美学化的休闲生活方式,强调于休闲中呈现趣味、格调、品位等美感,从而提升休闲意蕴,从审美化休闲走向审美化生存。由于休闲是生活的一部分,休闲美学自然属于生活美学。休闲美学的发展符合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趋势;而在休闲生活中审美、创美、立美(建立美的人格),实现审美化的诗意生存,正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文明社会建构的标尺。

从休闲美学的理论品格上来看,其提升休闲活动的文化内涵,引导健康的休闲文化建设,“让美学从纯粹的‘观听之学’成为生动的‘身心之学’”[18],突破了康德以来古典美学所建构的主客二元对立的静观式审美模式,符合现当代美学侧重于研究参与式、体验式审美模式建构的学术发展趋势。

(二)文旅融合助推建设性的休闲生活

休闲是一种美好的生存状态,使人摆脱“人为物累,心为形役”,实现身心调达。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19]皮珀的《闲暇:文化的基础》一书所表述的核心观点是,闲暇是一种哲学式的人生态度和生活观念,并不等于休息休止,也不是玩乐,更不是懒惰的代名词,而是作为劳作的目的,并且是一种文化创造的能力。只有有了闲暇,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理想和创造更丰美的文化果实,因而,闲暇是文化的基础[17]。可见,休闲并不等于无所事事、无聊怠惰,更不等于安逸享乐、纵欲消遣。休闲当是一种主体自由选择参与建设性事务,以充分陶冶情操、培养志趣、发展潜能的积极的生存样式。休闲并不与劳动相斥,恰恰是投入了一种非被动役使性的主动选择性劳动,在这种自主自由的劳动中,主体恢复了精力、创造了价值、发展了自我。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文旅融合对于人们开展建设性的休闲生活具有助推作用。文旅融合注重发掘旅游的文化价值,强化了旅游这种休闲活动的文化内涵,推动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化,使游客参与文化活动、置身文化场景之中、融入文化情境之中,获得在场性的文化认知和涉身性的审美感知,获得“行万里路”的直接文化经验,并且,诸如非遗传习、文创手作等参与式文化旅游产品,则更凸显了建设性休闲、创造性休闲的意义。

(三)文旅融合创造审美化的休闲样态

休闲有多种样态,“美的休闲”是其中一种,其致力探索、创造和享受休闲的美,是生活审美化的外化和审美生活化的内化,能够提升休闲品质和人生幸福感。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从游兴自然、比德山水,到卧游、神游于天地四方;从隐逸于山林田园,到寄情于琴棋书画;从“入兴贵闲”到“闲情偶寄”——与自然美、艺术美紧密关联的审美化休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意蕴,是一种高层次的休闲方式。王国维的《人间嗜好之研究》是一篇有着审美化休闲寓意的文章,提出了“嗜好”这一休闲活动,并探讨其与“生活之欲”“势力之欲”两者的关系,明确了“嗜好”的产生在于“势力有余”,是“唯为活动故而活动”;进一步区分了“高尚之嗜好”与“卑劣之嗜好”,把文学、美术等归于“最高尚之嗜好”;还借鉴了席勒的剩余精力说与游戏冲动说来说明艺术类嗜好“渊源之存于剩余之势力”[20]135-138。可见,他已然认识到了休闲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在此前所作的《去毒篇》中,王国维就已明确地表达了须以休闲遣兴(“感情上之疾病,非以感情治之不可,必使其闲暇之时心有所寄,而后能得以自遣”),并以审美化的“高尚之嗜好”慰藉“空虛之苦痛”,以防止和取代“卑劣之嗜好”的观点[20]112。综上所述,休闲样态有美雅与劣俗之别。我国文化向来提倡内容健康、格调高尚的“美的休闲”,而今天的文旅融合正不断创造出丰富的审美化的休闲样态——既有美景,亦有雅艺,更富创意;既有自然美,亦有艺术美,还有人文美——在一趟文化之旅中,“美的休闲”之意义得以呈现得淋漓尽致。

(四)文旅融合生成诗意化的休闲境界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诗和远方”的牵手,这一融合对于生态环境的美学化建构有着较高的要求。我国传统的美学精神源于传统的文化精神,美是抽象的文化的具象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审美方面,有着天人合一哲学观下的自然和谐、生生不息之生态美学观。正是在这样的传统生态美学观的影响下,今天的文旅融合注重展现绿水青山的诗情画意,使人们在诗意的环境中游心物外,进入休闲佳境。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诗意栖居”式的休闲境界是基于生态环境建设基础上的——存在主体所感受的美学境界生成于环绕主体的外部环境。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入兴贵闲”,说的是人之感兴,贵在闲远闲适的旷然心境。“闲”是一种心境,指引存在主体进入感兴之境,使主体在兴于造化时实现诗化生存,在诗兴涌动时进行美学创造。今天的文旅融合不但要发展一种休闲业态,更要致力推广一种“身与物化”“神与物游”的休闲情境。文旅项目开发者、产业经营者、设计策划者们应注重强化环境美学,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水平,营建如画的景观;运用文化科技,如运用全息投影、虚拟成像、多维光影、AI交互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营造如梦的场景,从而打造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休闲之境,吸引公众进行体验,进而普及一种大众参与式的休闲审美体验,激发大众的休闲审美兴趣,以提升社会整体休闲境界。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休闲产业应发挥休闲美育功能

(一)休闲美育的价值旨归

休闲与美育之间具有内在共通性,两者都以自由为依托且通往自由,都带给人精神的愉悦,都推动人格发展、人性提升与人生超越。休闲可以作为美育的生动载体,美育也能够为休闲建立价值尺度[21]。休闲,尤其是“美的休闲”,本身就具有美育的意义,而休闲美育不仅可以普适化和深化休闲的美学意义,更是一种覆盖面大、方式多元的社会美育,对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休闲乃至休闲美育最终的价值旨归。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中把游戏休闲作为人类文化进化的动力源之一。古德尔与戈比在《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中把休闲与“人类进步的标准和人类生存的真正目标”相联[22]24,其中,戈比特别指出了休闲对于个体摆脱“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而自由生活并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的意义[22]11。凯利在《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中提出,“休闲应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23]25,“休闲是以存在与‘成为’为目标的自由——为了自我,也为了社会”[23]283。戈比在《你生命中的休闲》中提出休闲是人存在过程的一部分,不仅指向对快乐的寻求,更指向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并在《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中预见了休闲将占据人类生活的中心地位,将发展出一套新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总之,借用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提出的培育“完全之人物”的思想,休闲美育要使人在玩乐中审美、熏陶、学习,既满足人的“休”与“玩”的基本生存需要,又在“美的休闲”中塑造和发展“美的人格”。

休闲之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作为一种美育手段推动人向着美的境界发展,是因为其根本在于主体的自由自主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可资休闲的“自由时间”是人从满足生存需要,向着满足享受需要乃至发展需要进步的前提条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提出的“自我实现”这一人的最高需求的满足以及由此产生的“高峰体验”的前提在于自由选择。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将心流之“畅”(flow)作为休闲心理体验的最优标准和人类幸福之源。波瑞特比尔在《挑战休闲》和《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中都提及了休闲的自由欣然状态,休闲之事的兴趣化特征。

(二)文旅产业与休闲经济大发展中,需关注休闲异化现象

文旅融合为旅游注入了文化味,使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等为民众的旅游休闲增添了生动的情趣和深远的内涵,对于提升民众的休闲生活质量,满足民众对于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具有现实意义。然而,在文旅产业和休闲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产生了休闲异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休闲繁忙化、休闲消费化、休闲单向化和休闲浅表化等。

第一,休闲繁忙化是当代社会中的一个奇特现象,是休闲异化的突出表现。休闲本该是一种身心放松、安闲惬意的状态。然而,今天却常常有人说“忙着休假”,并且在休假之后显得更加疲惫不堪。这种“休闲不闲”甚至“休闲更忙”的现象,是奇特的,更是畸形的。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休闲亦难以放缓节奏,一逢休假,不少人便忙着购物、忙着娱乐、忙着“打卡”各种“网红”景点和展演,如老年人忙着旅游、健身,中年人忙着“遛娃”,青年人忙着追剧、打游戏,少年儿童忙着进行各种兴趣培训……人们马不停蹄,抓紧着“休闲时光”,要最大化地开发和利用这宝贵的“休闲时光”——人们盼望有闲,却难以真正有闲,所谓的“普遍有闲的社会”[24]只是镜花水月一般的虚幻空想。

第二,休闲消费化也即休闲物化,反映了消费社会中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我国社会整体上已进入消费社会,消费社会是一个充满物欲的社会,产生于其中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主流价值观相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许多事物都难以逃脱被物化、被商品化的命运,休闲也是如此。今天,部分人认为无消费就无休闲,甚至消费越高则休闲越好,所谓“美好的休闲生活”似乎就是要驾驶昂贵的名牌跑车,居住奢华的高级酒店,品尝珍馐美馔,享受豪华的海外之旅等,并将这些“休闲”消费作为炫耀的资本。对此,马克思认为,无论在工作还是在休闲领域,若人们是以所有物而不是以实现生命价值来衡量和判断生活的话,就是彻底的异化[25]。休闲学家凯利则明确指出:“如果休闲成了一种高度商品化的参与市场供应与资源分配的活动,那么它也就变成了被异化的活动。”[23]205

第三,休闲单向化指主体对于休闲的价值判断的一元化取向,这是伴随休闲消费化而产生的。消费主义导致了消费人格的形成,根据马尔库塞的观点,这是一种单向度的人格,在这种人格之下,价值判断是片面化、一元化的,审美和消费取向是趋同化的。在休闲领域,这就导致了休闲生活的同质化,虽然表面上看形式纷呈多样,但实质上都是围绕着消费主题所展开,可量化的金钱消费决定了休闲的价值,而不可量化的文化与美学价值却被掩盖。

第四,休闲浅表化常常和休闲消费的符号化、娱乐化、景观化相联,呈现出后现代式的文化意义消解、文化深度削平。由于当今社会的休闲呈现出高度的消费化,而消费这一活动通常更关注商品显而易见的浅层价值,因此休闲也往往流于浅表化。当下的休闲消费,一是追求对商品符号价值的展示,如关注旅游目的地是否“高大上”、入住酒店的档次等。二是贪图感官享乐,如在各种沉浸式体验文娱项目中,消费者并不费心解读其中的文化意义,只是一味地追求感官快感。三是呈现出景观化特征,“网红”景观不断涌现。德波在《景观社会》中指出:“在现代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的各个社会中,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聚。”[26]这里,原指视域中的景象、景色的“景观”,在德波的理论中,用来指由媒介技术构建起来的可观看性社会幻象,不仅是大众传媒造成的视觉欺骗,更是以技术奇观为中介的社会关系之场景呈现。“景观”愈超脱真实,生活原生态和社会本真就愈不可见,世界的真实部分就越被虚拟的艺术遮蔽,而“景观社会”实际上则是一种视觉媒介统治下的社会[27],身处其中的主体受其控制和摆布,丧失了主体性。

上述种种休闲异化现象,与休闲的宗旨相悖,需要通过休闲美育来加以引导,使民众形成健康良好的审美观与休闲观,真正享受休闲的和悦舒畅。

(三)文旅休闲产业要发挥休闲美育功能,折射美与文化之张力

文旅融合背景中不断繁荣的休闲产业能否发挥休闲美育功能?答案是肯定的。狭义的美育主要由学校等教育机构实施,而广义的美育,则要综合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形成社会美育格局。发展文旅休闲产业可以为社会美育提供一种新的方式,相较于学校美育,这种美育方式能够将美与艺术融入文旅休闲之中,并将严肃文化与商业文化有机衔接,具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自主自由、无强制性,雅俗共赏、普适共享,供需衔接、市场细分等优点。在文旅融合中实施休闲美育,就是要使人在“美的休闲”中感受“休闲的美”,这就要求文旅休闲产业在产品与项目的创意、包装和科技运用等方面注重折射美与文化之张力。首先,在文旅产品与项目的创意方面,要把“好玩”“好看”“好用”三者结合,充分凸显休闲价值、审美价值以及使用价值,使主体充分地感受其中的乐、美、善。其次,在文旅产品与项目的包裝方面,这是和形式美关系最密切的方面,要提升品质,向艺术风格化迈进。客观地说,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我国民众的审美素养却并未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庸俗化、拜金化、浮夸化审美现象屡见不鲜,文旅产业经营者则常常简单地采用艳丽化、巨型化、奇特化的装饰和布景来吸引消费者,不但无法起到美育作用,更是拉低了审美层次。这种现象亟待改善,要提升产品与项目的包装设计品质,向艺术风格化迈进。最后,在文旅产品与项目的科技运用方面,要促进科技美学的发展,以科技赋能艺术,诸如利用数字技术、虚拟技术、全媒体传播技术、AI技术等赋予艺术新的表现力,促进艺术与科技融合产生交相辉映的效果,实现新科技不断赋予艺术新的“灵晕”1。

四、文旅融合背景下休闲美育发展路径

(一)认同“玩物适情”——解蔽认识局限是价值根据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传统的观念常常把休闲,尤其是玩耍看作为贪图安逸享乐和不思进取,《尚书·旅獒》中就有“玩物丧志”一说。这种说法不无一定道理,因为其中的“玩物”专指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的休闲方式,这类休闲使人消沉怠惰,有害身心健康,毫无精神上的美感和文化上的审美价值可言。而与“玩物丧志”这一提法相对的,则有孔子的“游于艺”和朱熹的“玩物适情”等。“游于艺”是儒家思想体系中关于休闲美育的最早话语,体现着休闲的美育意义。其建立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基础之上,以人的才艺技能全面发展和人的审美境界不断提升为目的。这里的“游”绝非单纯的游戏消遣,而是要与“艺”相结合,这里的“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儒家六艺。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释解“游于艺”为“玩物适情”,即儒家“艺教”通过玩乐游戏的方式,自然且适度地达到情感性的审美教育目的,产生“适情”的审美愉悦。无论是孔子的“游”,还是朱熹的“玩”,都是自由生动的休闲方式,且都是休闲美育的践履与体认,都通往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安闲适度之乐与中和之美。除了儒家讲求休闲的和谐之乐,道家则通往逍遥之乐,佛家则通往超越之乐。儒道释三家都以休闲通往“畅”的“高峰体验”之境。我国著名休闲学家于光远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并开辟了现代“玩学”这一研究领域,探讨的正是“玩物”如何“适情”。

显然,“玩物丧志”和“玩物适情”是我国传统文化对于“玩”的两种不同看法。前者认为玩乐消磨意志,虽然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却压抑人的本性,压制人的创造力和自由发展潜能。这种观念广泛且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根深蒂固,导致了一种“认识遮蔽”的局面的形成。而后者充分地把玩乐与性情调适、情感化育结合起来,折射出休闲的美育价值,符合我国自古以来提倡的“寓教于乐”之教育引导机制。认同后者,有助于解蔽前者在价值观上的认识局限。只有当人能够悠闲玩乐,人的情感、情怀、情趣才能得到最大化地发展,才能感兴万化、创意无限,才能促进人自身、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的进步。

(二)保障时间空间——解困时空局限是先置条件

休闲美育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使民众广泛开展“美的休闲”,充分感受“休闲的美”,必然要以较为充足的闲暇时间为前提。然而,忙是当代社会中人的生活常态。国家统计局2019年1月发布的《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显示,居民在一天的活动中,个人自由支配活动平均用时3小时56分钟,占全天的16.4%[28]。虽然这一时间这与2008年相比,增加了12分钟[29],但是在一天活动的时间构成中,占比仍偏低,而分不同收入组来看,收入越高自由支配时间越少。可见,时间之困造成了休闲之困。要纾解这一困境,需要政府加强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严格落实每日8小时工作制、双休日制度、带薪年休假制度等;不提倡企业的“996工作制”“加班文化”等;科学合理地开发规划节假日;推广每周4.5天弹性工作制、居家网络办公模式等。

在休闲生活上,与时间局限并列的还有空间局限。心想畅游天地四方,奈何困于一隅之地——这是自古以来的无奈。对此,我国古人采用一种超越现象和经验世界的冥思玄想,能够“卧游”画中、“神游”虚境、“逍遥游”于无穷宇宙,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种诗意化的审美状态只有在闲的境界中才有可能实现。因此,要突破休闲的空间限制,最根本的是要以闲的态度对待生命,方能超越有限的现实世界。当然,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技术为人们突破休闲的空间限制提供了便捷手段,“云旅游”“云展演”等使人们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天涯海角和置身展演现场,而VR技术更是可以提供虚幻空间并打造身临其境的体验。

(三)丰富产品供给——解除选择局限是品质依托

当前,在文旅融合繁荣休闲产业的背景下,在休闲产业的经济价值之上,提升其美育价值,就是要使“美的休闲”的形式与内容无限丰富,从而使“休闲的美”的天地无限广阔。换言之,就是要对文旅产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但要盘活供给存量,更要创造供给增量,不断开发新的文旅休闲产品。只有“菜单”足够丰富,才能使性格气质各异、生活环境各异、精神需求各异、审美志趣各异的全社會民众实现选择自由,才能使休闲的审美价值为全民共享。为此,一是要持续推进文旅休闲产业业态向着多元化迈进,要推进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推进线下与线上两个空间平行互动,推进经典与时尚、艺术与科技、乡土与城市、自然与人文等元素相互结合;二是要探索开发对接小众消费需求的个性定制旅游、医学文化康养旅游、秘境探险旅游、高端婚旅等文旅休闲产品,使这小部分消费者不再处于选择尴尬的境地;三是要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分析市场需求、侦测消费者偏好,以实现精准供给。根本上,丰富产品供给,是刺激市场竞争、提升产品品质的有效方法,而全社会民众要在休闲产业之中感受和享受美、学习和创造美、涵养和发展美,正需要依托于文旅产品的审美品质。

(四)体悟自由之美——解脱生存局限是根本追寻

在“美的休闲”之中畅享“休闲的美”就是要达身无束缚、心无羁绊之境。本质上,休闲不是一种意向性活动,而是一种无意向的自由自在、自得其乐的主观心境和客观状态的结合。从审美心理发生的角度来看,审美具有无目的无功利性,因而休闲的心态与审美心理具有同构性,休闲本身就具有审美取向,朝向自由之美。在文旅融合所造就的休闲经济语境下,休闲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而且是一种经济活动,与消费有着必然的关联,也因此易产生休闲异化的现象。资本逻辑下的消费是一种与本真的、自然的、自由的存在相悖的活动,脱离了休闲的根本含义,真正的休闲不必须去消费。今天的文旅休闲产业要创造一种休闲美育的环境,应当在产业运营当中适度地去消费化、去商业化,而这么做往往并不会造成产业减产、经济效益下滑,反而会给人以更好的休闲体验,从而带动产业链延展和业务运营良性循环。

在休闲生活中解脱生存局限、体悟自由之美,是休闲美育的宗旨。结合文旅融合背景而言,今天的休闲产业不仅要适度去消费化、去商业化以凸显休闲和审美的无功利意味,更要加大创意力度,创造出超越有限生存时空的无限精彩的新世界,使人们能够远离惯常生活节奏、走出“围困式”的日常空间;能够在审美中改变现实身份、对话不同物种;能够徜徉山水田园、置身童话梦境、穿越古今未来、遨游宇宙太空、进入赛博空间等。如此,通过创意营建,造就自由的审美环境,并激发人的审美创造力。

參考文献:

[1] SMITH W W.The tourism and leisure industry: shaping the futur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32(2):510-511.

[2] 杨宏东,王培才.休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共生关系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7-19.

[3] 罗伯茨.休闲产业[M].李昕,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1.

[4] 于光远,马惠娣.于光远马惠娣十年对话:关于休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50.

[5] 国家统计局.消费市场日益强大 流通方式创新发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一[EB/OL].(2019-08-02)[2021-12-21].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8/t20190802_1688781.html.

[6] 国家统计局.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三[EB/OL].(2019-08-04)[2021-12-21].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8/t20190829_1694202.html.

[7] 中国旅游研究院.《2019中国数字文旅发展报告》在京发布[EB/OL].(2019-08-12)[2021-12-21].http://www.sohu.com/a/333159636_124717.

[8] 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6-20)[2021-12-21].https://www.mct.gov.cn/whzx/ggtz/202006/t20200620_872735.htm.

[9] 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EB/OL].(2020-03-10)[2021-11-30].http://www.mct.gov.cn/whzx/whyw/202003/t20200310_851786.htm.

[10] 中国旅游研究院.从全面复苏走向高质量发展:2020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1年发展预测(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13)[EB/OL].(2021-02-22)[2021-12-21].http://www.ctaweb.org.cn/cta/ztyj/202103/80532de9677f4c

8685428b5a362e5ed9.shtml.

[11]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1》发布:2022年出境旅游发展存在很大不确定性[EB/OL].(2021-11-23)[2021-12-21].http://m.gmw.cn/baijia/2021-11-23/35330635.html.

[12]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2-02-28)[2022-02-28].http://www.star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002/t20220228_1827971.html.

[13] 鲁元珍.促进旅游演艺转型升级[N].光明日报,2019-03-29(9).

[14]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18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主要市场类型概况分析[EB/OL].(2019-07-24)[2021-12-21].https://mp.weixin.qq.com/s/7OtD34NglQyGadSqsW-97w.

[15] 文化和旅游部.“五一”假期全国演出市场迎来消费高峰[EB/OL].(2021-05-08)[2021-12-21].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2105/t20210508_924330.htm.

[16]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406.

[17] 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M].刘森尧,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3.

[18] 潘立勇.当代中国休闲文化的美学研究和理论建构[J].社会科学辑刊,2015(2):162-167.

[19] 张潮.幽梦影[M].武汉:崇文书局,2017:74.

[20] 王国维.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王国维卷[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

[21] 潘立勇.休闲与美育[J].美育学刊,2016(1):31-36.

[22] 古德尔,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 成素梅,马惠娣,季斌,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23] 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M]. 赵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24] 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

[2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60.

[26] 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7.

[27] 德波.景观社会评论[M].梁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28] 国家统计局.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EB/OL].(2019-01-25)[2021-12-21].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1/t20190125_1646796.html.

[29] 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金红解读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数据[EB/OL].(2019-01-25)[2021-12-21].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901/t20190125_1646799.html.

[责任编辑:杨  彧]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婺城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文旅融合”该从何处着手
全域旅游视角下荣成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浅谈摄影对文旅融合发展的助推作用
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健全机制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我国邮轮旅游经济发展建议
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振兴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