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345”乡村教师送教下乡研训模式的实践探究
——以南宁市L县D中心小学为例

2022-07-1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那黄小学李莉莉

新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参训骨干教师名师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那黄小学 李莉莉

自从2019年开展的“南宁名师走进乡村学校”送教送培项目,让乡村教师不用走出校园也能现场参加培训,解决了乡村教师培训进城难的问题。2020年教育局继续组建名师团队通过定点帮扶、诊疗培训、持续指导的方式,指导乡村教师提升学科教学技能,帮助乡村学校营造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笔者团队帮扶的学校是L县D中心小学。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笔者团队在L县D中心小学实践“12345”乡村教师跟踪指导研训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诊断调研,了解需求

L县D中心小学地处县城西北部大石山区,学校有30个教学班,数学专任教师46人,均为专科以上学历。副高职称17人,未评职称的有26人,当年9月新入职特岗教师20人,两年累计达30余人。走进学校调研,与教师面对面访谈,大部分老师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很高,有不少青年教师提出怎样上“解决问题”课例的疑问和迫切想学会怎样上好“解决问题”课例的需求,因此让新入职教师尽快“会”上课成为名师团队培训的首要目标。

二、“12345”送教下乡研修模式构建

“1”指名师培训团队研训突出一个培训主题,参训教师提出一个培训目标;“2”是指双管理。指导方面实行名师团队和教研室教研员双线指导;管理方面实行名师团队和学校行政双线管理;“3”指人员配比实行“三三制”、学习指导时间和培训内容“三融合”、研课磨课分为“三段四步”进行;“4”是指研训指导采用四种实战型培训载体:说课、上课、改课、微格课;“5”指成果展示采用现场课例、团队教研、评课议课、教学成长故事、微格课例五种展示形式。

三、“12345”乡村教师研训模式具体做法

1.“1”是名师培训团队研训突出一个培训主题,参训教师提出一个培训目标

(1)一个培训主题—确定培训的方向。本活动在前期诊断调研的基础上,名师团队结合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需求确定的培训主题—“高年级解决问题”专题,这个培训的专题一经确定就贯穿沿用整个送教下乡阶段,后续所设计的活动全部围绕该主题开展。这样做既能突出“解决问题”这个主题,又能让参训的青年教师快而准地把握问题教学的策略,把“教”送到学校和参训教师的需求点上。

(2)一个参训目标—确定学习的方向。对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制定一个“短、易、稳”的学习培训目标,能在短短的一个学期内实现容易达到的稳中有升的目标,对于参训教师的教育成长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培训主题确定后,每一个参训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一个参训目标,参训目标的制定要求细且易实现。如参训的黄老师作为一个新入职三个月的教师,他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参加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能在本学期内掌握五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一般策略并应用于课堂教学,这个目标制定得细小且能容易实现。在学期结束的总结会上,他自己有感而言:“通过培训懂得怎样上‘解决问题’的课了。”一个学期过去了,随着教师参训小目标的实现,学校对于新入职教师会上课的需求也就基本解决了。

2.“2”是双指导、双管理:指导方面实行名师团队和教研室教研员双线指导;管理方面实行名师团队和学校行政双线管理

(1)双指导—教学业务上精准指导。为了让制定的目标落地,在指导方面实行名师团队和教研员双线指导;管理方面实行名师团队和学校行政双线管理。指导+管理=目标落地,具体的做法是名师团队跟进每一节课例、每个授训教师的备课指导、评课议课、团队展示指导等;县教研室教研员马老师负责参加每一次活动并进行课后的评课指导。名师团队和教研室教研员的专业学识水平较学校教师高,他们的专业指导让参训教师能“一对一”学到数学专业的技能。

(2)双管理—教学管理上无缝衔接。构建了名师培训团队+学校管理的管理团队。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名师团队无法做到每天到现场指导,因此管理方面名师团队和学校实现双线管理,名师团队侧重于线上指导,在线上解答教师的备课或者教学疑惑,一起就疑难问题在线上研讨。其他的教学管理如督促教师学习、安排研究课展示任务等由学校负责管理推进。这样的组合构建了名师培训团队+学校管理的管理团队,方便名师线上或者线下及时和参训教师沟通指导,完善和推行送教下乡指导方案。

3.“3”是指人员配比实行“三三制”、学习指导时间和培训内容“三融合”、研课磨课分为“三段四步”进行

(1)组建“三三制”骨干引领的教研梯队,全方位培训教师。“三三制”骨干引领的教研梯队主要是指名师团队3人“一对一”指导3名骨干教师组成一级梯队;3名骨干教师又带3名团队成员组成二级梯队,其余的老师包括中老年教师组成三级梯队。为了能“一对一”指导学校骨干教师,让学校骨干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三位名师和学校推荐的三名骨干教师师徒结对,专人指导跟踪,精准靶向指导,使指导根据专业性和精准性。如A导师—骨干学员1、B导师—骨干学员2、C导师—骨干学员3。三名骨干教师又分别组建三名年轻教师团队构成二级梯队,带领团队一同与名师团队参与“一对一”指导研磨课。学校的一些中老年教师组建的三级梯队,他们发挥自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特长,全程参与备课、评课等活动。如此实现全员参与培训、老教师带新教师、名师指导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带团队,能迅速促进学校骨干教师成长,最大程度发挥名师团队和学校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

(2)学习指导时间和培训内容“三融合”,全角度培训教师。根据部署和安排,名师团队学习指导时间总共3次,分别是第一阶段的诊断调研、第二阶段的送教送培、第三阶段的跟踪指导。培训的内容有3个,分别是听评课指导、磨课研课指导、校本研修指导。“三融合”是指把3个培训内容融合进3次的学习指导时间中。如听评课指导针对“解决问题”同一领域不同年级的课例,设计不同的观课议课表引领参训教师进行课堂观察,每一次由小组派代表评课展示,让参训教师学习体验如何听评课。校本研修的指导则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尽量展示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方式,让参训教师在看中参与,最后一次的活动由学校牵头自己组织承办,让参训教师学中做,教师亲身参与领悟到校本研修的多种形式,帮助学校规范校本研修的模式,学会怎样有效开展校本研修。在培训学习内容指导上,名师团队导师的讲座也围绕这3个内容开展指导,第一次导师A做讲座先对“解决问题”教材进行了梳理,现场让参训教师体验团队教研的做法;第二次导师B听评课后再次组织专题讲座解答“解决问题”教学疑难问题;第三次导师C讲座总结了校本研修的方式方法,夯实了校本研修的理论框架,为今后开展校本研修提供了方向。每一次的学习都能让参训教师亲身参与听评课、磨课研课、校本研修三个培训内容的专业指导学习,淡化单一学习内容的边界,“混合式搭配”使学习指导时间、培训内容紧密相连,在一个完整的学习时间上能保持教师持续性学习的动力,培训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3)“三段四步”研课磨课,打造精品课例。“三段四步”研课磨课指一节展示课例中磨课研课分为3个阶段。

说课阶段。第一段是说课阶段,经历“备课—研讨—反思—说课”。通过QQ群、电话等方式把相关课时的教材、课件等上传到QQ群供参训教师使用,对上课教师第一次备课进行指导。上课教师经过学校教研组备课,再经过自己反思消化,在组内进行说课,形成一次教案。

上课阶段。第二段是上课阶段,主要历程有“修改—研讨—反思—上课”。上课教师根据第一次备课说课后的教案修改,教研组二次研讨,参训教师二次反思形成二次教案,根据二次教案上课。

改课阶段。第三段是改课阶段,主要经历“再修改—研讨—反思—微格改课”。上课教师在课后根据教师评课意见再次修改教案,教研组三次研讨,教师再反思形成三次教案,在教研组内用微格教学的形式展示。

“三段”时间跨度从开始备课到微格改课结束,在时间上能让骨干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吸收改进,能让骨干教师在磨课研课过程中经历说课、上课、改课这三个快速提升教师技能的磨炼。“四步”是指三个阶段都历经四个步骤的打磨。每个阶段都经历导师团队和全体教师的3个梯队的集体打磨,课越改越精,打造出精品课例。教师在经历了三个阶段四个步骤的参与+体验+反思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磨砺,也得到业务上的提升。研磨过程如下图。

4.“4”是指研训指导采用四种实战型培训载体:说课、上课、改课、微格课

这四种培训载体之所以称之为实战型载体,主要是能在短时间内让教师磨炼技能大赛的基本形式,它能把一个课例反复打磨,把融入的集体智慧落实着地,让课往精品课方向走,教师往业务提升方向走。这四种实战型培训载体能快速奠定教师课堂教学底气,学到先进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形成自己风格的课堂。常见的教师技能比赛形式有说课和上课,在学校校本教研中,往往只重视上课,对于说课重视不够,对于改课和微格课,更是没有推进。常见的乡村校本教研活动就是上研究课后再集体评课,课的走向就戛然而止,没有针对评课的建议再改进。参训骨干教师历经四种实战型培训载体的磨砺,业务水平呈现可视化提升。

5.“5”是指成果展示采用现场课例、团队教研、评课议课、教学成长故事、微格课例5种展示形式

成果展示是一个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也是参训教师把学到的培训知识进行经验辐射的过程,通过成果展示可以促进乡村教师小学数学整体素养提高。听课、听讲座是对参训教师的输入式培训,参训教师现场上展示课、进行团队教研等把握知识输出的方式。把这5种展示形式融入每一次的送教下乡活动中,让一级和二级教研梯队的成员全部参与并至少有一项展示,三级教研梯队成员派代表参与其中评课议课展示,其他的中老年教师通过上台分享自己的教学成长故事、学习收获等方式展示,每人都得到了上台展示的机会,做到了全员参与展示,人人经历赛事洗礼。活动结束后经过统计,每一个教师至少有2次展示机会,对于参训教师来说能亲身学习、观摩到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是一种极好的锻炼。5种展示形式让全员参与研训得到普遍提升,骨干教师参与研训得到磨炼提升。

四、成果展望

一年的送教下乡结束后,笔者团队回头再次调研了D中心小学情况,成绩喜人。

1.学校层面

在送教下乡期间,笔者团队帮助组建了学校教学骨干团队,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帮助学校创新了校本研修模式,指导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初步帮助学校完备“造血功能”。一年之后,学校已经能独立组织校本研修活动,还开展了教学技能大赛、青年教师赛课等活动,学校青年教师参加县团队教研比赛获二等奖,实现学校团队教研比赛零的突破。青年教师主持或者参与研究的课题也通过县教研室结题鉴定。

2.学校教师层面

通过一系列的输出和输入培训,D中心小学数学教师对“解决问题”专题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新入职教师得到了一个技能大赛微循环的训练,和名师“一对一”交流,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据统计,2020年学校有6人晋升高级职称,2人晋升中级职称,1人晋升初级职称。2021年有7人晋升高级职称。教师在一年中获得市级奖9人次、获得县(乡)级奖8人次、获得校级奖25项。

笔者团队在活动结束一年后再次进行活动成效的问卷调查,参训教师纷纷留言希望能再次参加这样的培训活动。在统计“您觉得跟踪指导培训活动对自己教学和成长帮助最大的是什么?”时,80.95%的教师认为对自己教学理念培训有帮助,90.48%的教师认为对自己教学实践训练有帮助,76.19%的教师认为名师观摩课对自己有帮助;19.05%的教师认为对自己上公开课有帮助。这些都直接或间接肯定了“12345”乡村教师送教下乡研训模式开展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参训骨干教师名师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山东莱西加强公务员试用期培训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