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开展信息技术智慧教学探索

2022-03-02安徽省淮北市第二实验小学

新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智慧信息技术探究

□ 安徽省淮北市第二实验小学 任 娟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展开智慧化、信息化改革,信息技术智慧教学课堂顺应当前“双减”政策的基本要求,通过高效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习趣味,有效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一、高瞻远瞩,探析信息技术智慧教学的意义

1.基于环境变化,开放学习时空

建构信息技术智慧教学课堂,要具有长远的眼光,明确信息技术智慧教学的具体意义。信息技术智慧教学首先是基于当前教学环境的变化,当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的发展让人们生活的时空环境发生了变革。通过网络中的相关记录,人们可以看到其他时间、空间内的事物,接受更多的学习资源,实现学习时空的开放共享。

如在“玩转键盘”这一节中,学生要学习如何使用键盘等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拓展时空资源,让学生了解到键盘发展的历史,从而实现资源学习的扩充。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述:“大家可能以为键盘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的,但其实不是,键盘只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入工具,早在计算机发明前的200年,键盘就已经问世了。”接着为学生展示18世纪打字机的照片或者影片,利用历史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让学生思考打字机使用键盘进行输入的方式有什么弊端?学生此时就会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和影片资源进行思考,想到这种方式打出来的字要怎么修改的问题。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在教师的资源拓展下,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相关历史的学习。

传统课堂教师所利用的学习资源有限,和学生进行互动的方式也十分有限,而在智慧教学中,学生能够接触优质的学习资源,并根据自己积累的方法和经验开展学习,这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教学中汲取不同时空中的学习经验。

2.基于身心特点,激活探究意识

进行智慧教学,不仅需要将不同时空内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还需要基于学生的身心特点展开教学方法的重新构建。学生在小学这一阶段是活泼好动的,教师在课堂中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问题探究上来,让学生以充沛的精力进行问题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提升质量的基础上减轻负担。

如在“输入文字”这一节中,学生要学习如何正确输入文字等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好胜心出发,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首先询问学生:“我们在打字的时候正确的手势应当是怎样的?大家认为仅用每只手的一根手指是否能快速打字呢?”学生此时就会开始尝试,发现仅使用一根手指打字在挪移的时候十分困难。接着教师针对这部分知识展开讲解:“大家可以尝试将自己的左手手指(除拇指之外)分别放在ASDF这四个按键上,而右手则依次放在JKL等键上,大家尝试一下这样进行打字是否能够提升速度呢?”学生此时掌握了正确的打字姿势,接着教师让学生进行打字竞赛,安排给学生一篇200汉字字符的文章,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展开比拼,看谁打字又快又准确。教师喊开始之后计时,让每位同学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打字,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努力锻炼自己的打字技能。比赛结束后,教师对前3名学生提出表扬并为其颁发小奖品。依据学生当前的身心特点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意识和练习意识激发出来,让学生实现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双提高。

为了更好实现探究意识的激活,教师要在平常学习的过程中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来源。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展开提问,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探究问题上,从而实现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探究意识的激发。

3.基于时代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开展智慧教学,需要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教学模式的效率已经大不如前。而智慧教学则恰好可以通过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空间,引导学生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得以培养和建立起来。

如在“美化文档”这一节中,学生要学习针对WPS文档进行美化的相关知识。此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文档的美化方式进行思考,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首先拿出一篇尚未修改排版的文档展示给学生,询问学生这样的文章有什么特点,此时学生就会发现教师给出的文档十分简陋,一点都不美观,十分影响人们的阅读。教师此时开始给学生讲述如何插入自选图形,如何使用艺术字作为标题,如何利用设置字体、颜色、字号等给文档进行排版,让学生在聆听后针对教师所给出的文档进行美化,所要实现的目标让学生自主确定,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发扬。学生此时会根据文档的内容,首先将字体、字号统一,接着将标题设置为艺术字形式,这种艺术字形式的选取由学生自主确定。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醒开始创新,有的学生采用了亮丽颜色并且添加描边的字体,而有的学生则采用了花体进行装饰,无论学生选择哪一种方式,都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针对信息技术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在实现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了自身的创新精神,从而有效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

二、切中肯綮,探析信息技术智慧教学的原则

1.趣字当头,凸显学科本质

在了解构建信息技术智慧课堂后,明晰信息技术智慧教学的原则。展开智慧教学首先要突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通过趣味内容、趣味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让学生不断深入到信息技术知识中,实现对知识本质的探索和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在“下载和安装软件”这一节中,学生要学习如何下载软件等相关信息技术知识,此时教师就要利用趣味元素—游戏软件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首先对学生讲述这节课要下载一款游戏,但是大家要了解软件的基本下载程序。接着教师让学生在其引导下搜索某游戏的官方网址,教师询问学生:“现在我们看到了不同版本的游戏,我们应该下载什么版本呢?”学生思考想到应当下载PC端的最新版本,并点击下载按钮,教师接着询问:“我们应当将下载文件存储在哪个硬盘里?”学生想到C盘为系统盘,应当下载到D盘里,接着等待文件完成下载后进行安装,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趣味性是构建智慧教学课堂的基本要求,通过趣味性引导,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断进行知识探索,从而由浅入深触及信息技术知识的本质,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充分提升。

2.联系生活,解决具体问题

在小学这一阶段展开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知识。因此,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也应当运用生活中的案例和经验,将学生的学习引导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上去,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锻炼自身的信息技术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如在“填充颜色”这一节中,主要学习如何给所绘制的图形填充颜色的信息技术知识,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生活中的情景展开联系,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教师首先询问学生:“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需要用到传单、彩页,那么上面的颜色是如何填充进去的呢?”学生开始思考,想到可以用画板中的油漆桶功能进行填充,此时教师给出几幅尚未上色的电子版传单让学生进行上色填充,学生换用不同颜色的油漆桶将每一部分填充起来,使整个画面变得生动美观。教师在学生上色的过程中,可以为其出示生活中的实物照片,让学生根据实物的色彩进行1:1填充,从而让整个过程更加有据可循。

通过不断联系生活情景让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够建立在真实清晰的情景中,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热情,让学生实现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以致用。

3.拾级而进,契合需求心理

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外而内的渐进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拾级而进的原则,因为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有限,因此教学必须要契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接受知识,实现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契合。

如在“网络交流”这一节中,学生要学习如何在网上与他人进行交流等相关知识,此时教师应该拾级而进,让学生逐步习得如何在网络中和他人进行交流。在进行电子邮件交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白标题、正文的基本意义,接着讲述如何添加附件,当学生完全了解如何插入附件之后,再为学生讲述密送、抄送这些特殊的功能。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完全契合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效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习得。

拾级而进的原则完全符合当前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的知识是逐渐习得的,这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让学生不断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补充新的知识,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提升。

三、匠心独运,探析信息技术智慧教学的策略

1.分析数据,调整素材

在明确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原则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析开展智慧教学的策略,主要通过数据分析、多元互动、搭建平台等方式开展教学。首先教师要通过分析学生做题和学习知识时的数据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这种调整主要是针对教学素材进行改动,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顺利。

如在“认识计算机”这一节中,学生要学习与计算机硬件相关的知识,教师分析之前每节课的教学成果后,发现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并不稳固。因此教师就需要对教学的素材进行调整,减少专业性名词,通过照片、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脑海中树立形象的记忆。教师还可以利用实物作为素材进行教学,例如拆解计算机,为学生展示硬盘、内存条,这样学生就通过调整后的素材形成了形象记忆,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信息技术高效学习。

通过信息技术教学素材的调整,降低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难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形成了智慧高效的课堂模式。

2.多元互动,开阔视野

进行信息技术智慧教学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多元互动,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可以让学生汲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认知和理解。而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让他们之间的观点交流碰撞,让学生的思维在互动中得到提升,从而开阔自身的学习视野。

如在“设置动画效果”这一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互动,针对“不同幻灯片的动画效果有什么不同”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互动。有的同学针对这一主题提出了“在哪里选择幻灯片动画效果?”这样的问题,而其他同学就会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在视图栏中。”有的同学提问百叶窗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效果。而在互动中这种问题也会得到解答,百叶窗即为将整个屏幕分成了多块,同时进行切换。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心中的疑惑会得到解答,也可以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口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内容,实现学科视野的开阔。

开展多元互动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形成了良性互动,有效开阔了学生的学科视野,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3.搭建平台,展示个性

让学生通过教师搭建的平台进行个性展示,从而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扬,同时也会增强学生自信心,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知识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如在“微博交流”这一节中,学生要学习如何使用微博的相关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出展示主题:“下节课上课时我会选取几位同学向大家展示如何使用微博这一平台,我们看谁讲解的又详细又有趣。”此时学生就会在展示欲的激励下深入微博这一平台进行深刻探究,在熟悉微博的所有基础功能后制作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依据自身的个性,选取展示的视角和讲述的方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教师让学生展示前,要为学生布置合理的展示任务,并通过多个维度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将评价的结果汇总并反馈给学生,从而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实现知识的查缺补漏和取长补短。

智慧课堂的构建在当前“双减”环境下能够充分发挥自身高效率的特点,让信息技术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在缩短学生学习时间、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未来期待能有更多学者针对智慧教学开展更深一步的探究。

猜你喜欢

智慧信息技术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