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2022-07-12林巧静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法治道德

林巧静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初等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要重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传统文化,既能有效丰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又能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能更好地掌握法律、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促進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1.034

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对道德和法治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在道德和法治教育中培养出优秀的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

首先,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传统文化。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长久以来奉行的礼、义、信等观念,极大程度提升了人们的道德水准和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德育的目标也发生了改变,教师要意识到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道德教育的推动力是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一直是道德教育的主流,它强调一个人要有好的品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所以,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小学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1.拓展学习领域,感悟传统文化之美

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面比较丰富,因此,在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本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渗透,使学生获得更多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知识。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时,不能只停留在一处,要做到点面俱到,让学生对我国的文化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积极改变教育观念,采取扩大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从中汲取营养,提高他们的品德和人文素质,让他们对学习以及思考等产生兴趣。

例如,在《应对自然灾害》一课中,不能只是简单地讲,不能完全按内容灌输,要扩大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内涵。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同学展示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可怕。其次,教师向同学们讲述祖先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团结,使他们了解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不畏艰难、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而这些优秀品质,也是长久以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大爱天下”的传统美德,使中国在“多难”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历史上的各种自然灾害。今天,我们倡导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道主义”,是一种在当代社会传承与发展的传统文化。这种一脉相承的博爱精神,既是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延续,又是当今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可。这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拓展式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中华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和现代的传承与发展水平上,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老而博大的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炼、升华其中的传统文化,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

2.引入历史知识,认知传统文化

在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要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渗透,必须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为基础,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道德、法治的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近年来,我们越来越重视在全社会推广传统文化,特别是小学,这是普及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学校和教师可以把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中,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普及。

比如,在《探访古代文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们若按照教材的形式来讲授,就会觉得传统文化比较抽象,很难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应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挖掘其所包含的历史知识,从而达到“学历史”的目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丰富的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进而培养学生。第一,教师可以用一些创新的方法,比如说微课,播放和本节课相关的历史视频和故事,用生动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愿意了解历史,慢慢走进历史,揭开古老文明的面纱。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殷商文化》《先秦文化》等多媒体课件,对传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理解古老文化。第二,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深入而充分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看了这部历史纪录片后,对传统文化有何感想,简述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我们的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一般是以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这种传统文化是如何形成的?请学生简单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有何影响?学生们将自己对上古文明的理解,分享给全班同学,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在探讨和学习中,我们可以对古老的文明有一个客观而又完整的认识。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学生独立思考时产生思想盲区,使他们在了解古代文明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启发和教育,使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

在教学评估阶段,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以访问古代文明为视角,深入了解其总体发展趋势,了解其对我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正面作用。透过这种讨论,可以让同学对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且以文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更大提升。

在初等教育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使他们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道德内涵,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方法。

教师可以创造道德与法治生命课堂,首先,选择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其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其次,我们要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将道德教育的内容贯彻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这种道德教育也是现在最应重视的一种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现今社会以及人文道德有很深的了解,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社会等产生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用教师教学生听这种老套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要让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让道德观以及价值观在他们的意识中形成以及存在,这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乃至人生中有一个好的开端以及态度。

3.开展生活化教学,学习传统文化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容更具生命性。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法律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针对性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而在德育、法治等方面,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可以使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国家以及社会有更好的认识,可以更好地养成一颗爱国的心。

例如,在《我参与、我奉献》一课的讲授中,要对其内容进行剖析,发掘其教学要点,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第一,要组织同学们参加社区活动,如社区卫生、社区公益活动,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劳动的意义;而有了彼此的帮忙,他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和睦。第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学校和教师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山区小学进行志愿服务,为山区的小学捐赠图书、玩具、体育器材。组织学生到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担任志愿者,在此期间,教师可以适当地融入传统文化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德。通过对“关心别人、为社会做贡献”的真正意义从历史层面和现实层面进行深入了解,以及通过这样的爱心活动,学生逐渐意识到只有拥有“大爱”的心,才能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真正体会到人生的快乐和美好。并且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时间,努力学习,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巧,以便在未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实现自己的价值,将大爱带到自己的生活中,让社会以及世界充滿爱,真正了解爱与和平和平等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以及世界有用的人,将自己的力量融入社会的建设之中。

4.采用学习实践,感悟传统文化内涵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施过程中,过去多数教师采取了单一的理论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学生们会完全遵循教师的教导。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也没有动力去学习。为此,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采取先进的新型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组织教学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实习的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把道德和法治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真正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意义。

如《弘扬优秀家风》的知识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预习阶段进行自学。同时,通过网络,让同学们从网上下载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实例和材料,对其进行分类。其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编写一部“古今传家”的教学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作为一部教学剧,反映出一个大家族子弟在不同的时代从军报国的故事,在反抗外来侵略、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反侵略战争中,很多人都是浴血奋战,成为英雄。他们的祖祖辈辈都在为国效力。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述优秀的家风,让孩子更好地感知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内涵,进而把握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通过这种学习和实践,使同学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这种优良的家庭氛围,从而充分展现出一种真正的爱国情怀。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种生动、感人的表演,使学生在观看教学剧的同时,也能获得一些启发,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通过这种实践,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将传统文化生动地呈现在德育与法治课堂中,让学生在动态学习中体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把“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理念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实用性,从而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运用能力。通过对道德与法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

开展体验式、探究式学习,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把“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传统文化的实际意义,从而更好地学习和运用传统文化。总之,在道德和法治的学习中,要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再如,利用假期,带同学们到附近的名胜古迹游览,在游览之前,教师会让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的历史材料,从而对古迹有大致的理解和认识。在游览时,作者还会将学生“留意”的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通过观察实物,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们将组织同学们进行交流和探讨,在亲身经历之后,同学们通常都是兴趣盎然,并进行了热烈探讨,同时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由此,学生可以学习到历史留下来的精华,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了解中华民族的征程,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总而言之,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道德和法治知识的同时,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心的同时,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成分,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里,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对社会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责任心,这样才可以使祖国的花朵成为国家的栋梁,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小学生》2019年第12期。

[2] 韩晓英《谈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年第2期。

[3] 陈淑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本质回归》,《科普童话》2020年第13期。

[4] 张祝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界》2020年第29期。

[5] 李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实践》,《基础教育论坛》2021年第29期。

[6] 杨晓华、曹晶《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革命文化的渗透》,《山东教育》2021年第Z5期。

[7] 吴艺斐《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考试周刊》2018年第72期。

[8] 陈博《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14期。

[9] 董新《文化中的规矩与方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基础教育论坛》2018年第17期。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法治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