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22-07-12马晓莉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素养语文过程

马晓莉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而言,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效地融入经典诵读等相关内容,进而更充分地体现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能,为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必要保障。同时,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进行更有效的继承和弘扬。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典诵读 小学语文 实施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1.018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有效融入经典诵读的相关内容,可以使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基本功得到有效强化,同时对小学生的记忆力也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提升作用,使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得到有效加强。也可以让小学生在深入阅读和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呈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为后续的学习和语文素养的增强提供前提。据此,有必要重点分析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意义

通过具体调研,可以看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经典诵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具体来说,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通过经典诵读的有效强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提供必要保障。同时,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欣赏能力和阅读水平,为其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支撑。

其次,在经典诵读的教学和实施过程中,对于学生健全完善人格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诵读的过程中,有效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更充分地感知和认识先人的智慧,在经典篇章中更充分体会优美的古诗词和经典篇章,有效形成大量的信息输入,对于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解读,进而有效吸收和内化,把文言字词和背后的思想情感融入自身的认知体系中,这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通过经典诵读的有序推进,可以进一步有效体现出良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的效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的内涵。同时,确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这对于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德育工作等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诵读过程中往往只局限在背诵模式

在经典诵读实施和推进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概念混淆问题,通常情况下会把朗读和诵读的概念搞混,并没有充分体现出针对性和可行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引导学生对于经典诵读有高度的关注,因此对于诵读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经典诵读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对于学生语文綜合素养的提升也会造成很大限制,不能体现出经典诵读的根本宗旨。

2.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随意,缺乏系统性

通过具体的调研可以看到,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高度重视经典诵读,在经典诵读环节往往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往往只是按照正常的教学流程推进,采取灌输式教学,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和积极性,由此导致学生往往只是把诵读当成背诵,对于其中的段落或者思想内涵没有充分理解和认知。教师并没有充分体现出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效性和系统性,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和实施模式,存在比较明显的主观随意成分,这对于学生经典诵读的效果会造成严重影响。除此之外,教师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点拨和引导,导致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往往比较随意,处在一种比较盲目慌乱的状态,并不能充分明确经典诵读的理念,缺乏足够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完善性,学生往往只能盲目顺应应试教育的大潮,在高度重视应试能力的背景之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和培养都会造成严重限制,同时也丧失了经典诵读的根本价值和意义。

3.经典诵读作品往往都来自课本教材

通过实际考察可以看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经典诵读作品有着巨大的局限性,往往都是限制在课本教材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出课外阅读内容。在课余时间,教师并没有为学生进行指引,没有推荐经典阅读书目,在实践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引导,学生的阅读视野比较狭隘,由此导致经典诵读的综合成效不能得到充分提升。除此之外,学生在针对某些阅读资源进行获取的过程中,往往是在网络层面,但是网络上所涉及的诵读资源十分混乱,不具备针对性、实效性和可行性,因此导致学生在一些相关内容的诵读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限制,甚至有某些负面信息对学生造成了困扰和影响,这导致学生的经典诵读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结合经典文学作品的特点创新诵读方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充分地体现出经典诵读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体现出良好的创新成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诵读文本进行相应的挑选。要充分结合不同作品的特点,匹配与之相对应的诵读方式,进而体现出良好的诵读创新效果。在不同类型的文本阅读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指导方式和侧重的内容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经典诵读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文本的具体风格、体裁等,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诵读方式的引导和教学,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体现出应有的诵读效果。

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文本的具体特点和作者的经历,对词中所包含的情感意蕴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讲授,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词所蕴含的情感和深刻内涵。特别是对于词中的千古名篇要进行充分指引,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更有效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如,在该诗词的前半段,主要是针对赤壁的景色进行生动形象的刻画,后半段体现出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悟,因此需要让学生针对前后两段进行相应的理解和感知,让学生认识到在情感层面这首词有着感伤和感奋的双重层面,同时要充分明确词中所呈现出的豪迈之情,这是苏轼的豪放派风格的典型代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和深入理解,这样可以呈现出更为显著的自主探究与诵读效果,同时让学生在豪迈的氛围之中更充分地感受苏轼的豪放之情,在其中感受海阔天空般的辽阔和豁达。

2.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使情节得到有效创设

在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激发和调动,然后学生在诵读经典文学的作品过程中可以有美的享受,并且从有限的语言文字中生发出无限的遐想,以此更充分体现经典诵读的综合效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保障。

例如,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其中的情境进行描述和讲解,让学生更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思想内涵和意蕴,使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激发和调动。教师可以如此描述曲中的情境:“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声声哀鸣。在萧瑟的秋风中的古道上,游子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下,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教师进一步有效利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如见其人,如感其身,在思乡之痛中更充分地感受其中的思想意蕴和无穷韵味,让学生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进来,在情感世界中更充分地感受其中的无穷魅力,从而真正意义上体现出为作者之乐而乐、为作者之悲而悲的情感。

3.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拓宽

在当前小学阶段,学生都处在活泼上进的年龄,长期反复单调的诵读,极有可能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有乏味枯燥的感觉,进而对于传统经典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如果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经典诵读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引,就会导致学生的兴趣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和调动,甚至存在逆反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更充分地挖掘经典诵读的效果,要充分体现出学生视野的拓展,让学生在课外拓展活动中更有效地运用时间和空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通过竞赛型的经典阅读活动,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有针对性地分小组进行相对应的竞赛,然后针对性地以分班级、分层次、分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对应的诵读活动,通过竞赛的形式,使学生更有效地融入其中,在课外阅读拓展过程中更充分地领会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无穷魅力,进而为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

例如,在《山中行》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寻找与之相对应的课外经典诵读篇目,或者与古代山水田园诗歌相对应的内容,这样可以充分确保诵读内容在课内和课外实现更有效的融合,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视野进一步得到拓展和激发,进而实现更加良好的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将诵读内容融会贯通,有机结合,这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教师也可以借助一些主题活动开展经典诵读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来为学生开展“诗文接龙赛”和“古诗朗诵擂台赛”等课外活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进一步得到激发和调动,进而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4.选择与学生相应的经典文学内容,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经典誦读兴趣

在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作品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选择相对应的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要匹配与之相对应的经典诵读作品,科学合理地加以选择,使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得到充分融合,结合相关要求,让学生在自由诵读经典内容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能力。同时,结合学生的个人特征和各个学校的教学制度,对经典诵读作品进行不断调整和筛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使学生全身心投入经典诵读过程中来。同时,也要在课堂上达到高质量的经典诵读氛围,让学生更积极有效地探究经典诵读作品的相关内容,在兴趣和自主探究精神的激发和调动之下,更充分地体现出应有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要积极有效地进行课外补充,让学生通过精准有效的诵读内容,对知识本身有更深的理解。以此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在和谐温馨的诵读氛围中,获得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手段,结合经典诵读作品的相关内容,营造出更加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穿越时空,更充分地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做好沟通交流工作,让学生可以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感知文章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感觉到特别有兴趣,从而不断探索。在教师的适当奖励之下,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快乐和经典诵读的乐趣,在成功的喜悦之下,更积极地投入到经典诵读过程中来,这样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出经典诵读应有的教学效果。

5.进一步有效融入信息技术手段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体现出更加良好的经典诵读实施效果,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互联网手段。例如,进一步有效利用视频和动画展示的形式进行情境式教育,让学生在互联网媒体的作用之下,更充分地感知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同时通过影片和动画片的形式,向学生有针对地讲解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深刻意蕴,使它们得到生动形象的阐释,这样可以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体现出诵读经典的作用和效能,同时,在智力潜能开发方面也可以更充分体现出经典作品的无穷魅力,为学生诵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得知,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说,充分融入经典诵读的相关内容,可以呈现出良好的作用和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要认识到在经典诵读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不足,对此,应该在问题导向意识的引导之下,进一步落实经典诵读的相关内容,创新阅读方式和教学方法,在诵读作品的选择方面更有针对性,同时融入互联网手段,从多个方面、多种渠道推动教学的进程,以此体现出应有的经典诵读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立新《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策略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第7期。

[2] 戴新莲《提升阅读素养,打造书香童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的实施策略的探讨》,《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年第9期。

[3] 明晶《新课改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年第9期。

[4] 王毓新、王鉴《实施“促进教学的评价”——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学业质量评价策略刍议》,《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3年第4期。

[5] 孙莉《诵读经典,滋养心根——浅析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课外语文》2019年第1期。

[6] 张铭《试论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第8期。

猜你喜欢

素养语文过程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