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2022-07-11彭虹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7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高校

彭虹娅

[摘要]进入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变化。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极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加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并在具体的教育路径上不断探索,创新适合新媒体时代特点,探索符合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和学习现状的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2)27-0156-03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明确表态。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强调,“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结、凝聚亿万网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把握好时度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学生群体是当前网络用户中的重要群体,并且随着他们参与的不断深入和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从网络上获得信息、运用网络的频率会越来越高,网络上的信息内容也更容易被大学生群体所接收,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影响。基于此,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要获得预期的教育效果,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就要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点,创新适于大学生群体接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的本质和传统媒体相同,也是一种媒介载体。从起源上探究,依旧和传统媒体的起源一致。而新媒体的概念是由美国的一位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末首次提出的,在此之后,新媒体概念逐步由美国为中心向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发展。就现阶段的新媒体发展情况来说,有关新媒体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特别一致的观点,而具体的概念界定也伴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丰富。世界上现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主要观点是由美国《连线》杂志所提出的,该杂志认为,新媒体是需要从传播方向上进行界定的,换句话说,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就是新媒体。而我国的主流观点则认为,新媒体是伴随着科技信息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的新型信息媒介。从新媒体的本质属性上来分析,新媒体依旧是一种媒介,主要承担的作用依旧是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但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信息传播方式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新媒体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传播速度上,也就是新媒体本身所具备的信息化特征以及互动化特征。具体来说,新媒体的信息化特征是帮助信息载体发生变革、提高信息传播容量的主要原因。从严格的定义上来说,新媒体是信息技术下的数字新媒体,而推动新媒体发展的最核心技术也是数字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新媒体将不同的信息完成整合和编码,通过将文字信息转化为符号语言,完成语言系统的重组,最终实现高效的信息储存和信息传输。此外,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自身发展的影响,在信息传输时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单一化特征,无论是信息传播速度还是信息传播内容,都相较于新媒介有较大的差距。新媒体运用全新的技术手段,改变了之前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单一性,带动了信息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总的来说,与传统的媒介方式相比,新媒介的信息传输效率更高、质量更好。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从目前的新媒体发展环境来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呈现如下几个特点。首先是教育内容的海量化。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本内容,而应该和网络平台相关联,来源于网络发展现状。然而,众所周知,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不仅为人们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提供方便,还带动了媒介信息资源的快速更新和发展。网络平台上时刻变化的信息内容形成的信息化海洋,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多元化、源源不断的内容支撑。相关工作者可以在甄选之后将其中和大学生思想情况密切相关的内容制作成教育内容。其次是传播性强。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性更强,具体的教育内容、时间、地点都可以不受限制,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开展教育,并且教育互动反馈更加及時,符合大学生当前的网络用户属性,这样有助于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最后是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传统单一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网络课堂、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的背景下,教学活动受到许多限制,而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解决教师无法教学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学生无法学习的问题,这种依托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加受欢迎,也彰显了新媒体时代的优越性。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

(一)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在网络发展较为深远的背景下,随着新媒体在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各个领域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等必然会或多或少受到网络的冲击。这就需要高校充分认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一些高校以及教育工作者还没有认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职业类、二类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还不够深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在具体的配套设施方面投入也不足,直接影响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和深入开展。如有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没有将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到一起,片面认为这是传统媒体背景下的两个独立领域,正是这样的观念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后、网络思维受限,进而不仅影响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全面了解,还影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教育内容设置墨守成规

教育内容是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结合新媒体环境发展实际,围绕高校大学生的日常媒介使用情况制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从目前来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存在墨守成规、同质化的问题,成为阻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升的困境之一。如部分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在内容传播上没有放眼当前的新媒体传播背景,对新媒体已经深入校园,全面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现状视而不见,只是单纯照抄照搬传统课本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当前大学生密切关注的网络问题、学习重难点以及网络传播规律的运用等都缺少应有的运用。又如不同的媒介场域传播和发布的教育内容同质化,没有合理运用不同传播平台的优势特点,这样不仅难以提高原本就相对枯燥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还会引发学生的反感心理,不利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对学生实际需求关注不够

归根结底,从目的上来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事物能够有正确、积极的理解。为此,教育工作实际应该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密切相关,从大学生的需求入手,提高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然而,从目前来看,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关注并不够,没有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实际,进而没有形成与之相对应的切实的积极引导,和学生需求脱节,成为目前一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之一,亟待解决。

(四)部分实践教学难以完成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但是相对于面授教学直观性较弱,实践活动难以进行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思政教学理论性较强加上网络授课直观性较差,再加上特定场所的实践活动难以进行,相对于理科、工科类的实践学习,可供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较少,思想政治教学实践部分需要在固定场所进行,比如红色教育基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提供了便利的学习平台,但是固定地点的实践教学需求难以满足,这些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些困难。

四、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径

(一)抢占意识形态主阵地

1.将晦涩难懂、理论性强的学术语言转化为适合当代大学生听得懂、听得进、乐于听的语言表达形式,充分利用诙谐幽默、形象生动、言简意赅的网络语言转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体系”。

2.将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网络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新要求有效结合起来,强化媒介面向、构建传播矩阵,满足当代大学生多样化、差异性的信息需求,进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強化网络舆情监控能力和增强舆论领导力,切实提高网络舆论的发展和正确意识形态导向之间的一致性。

(二)精致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议题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题的设置是提高教育实效的基础,也是创新路径的核心。首先,在议题内容选择上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实际,不仅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和学习方式习惯,还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校园等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和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念相一致,这样才能在学生喜闻乐见的环境下逐渐引导大学生构建积极、健康和乐观的价值观念。其次,在议题的发布过程中应该巧用时机,针对不同的教育议题内容,要选择具有差异化的议题发布时间,不仅是为了抢占校园舆论阵地,更是对学生积极认识的潜移默化引导。如对于社会热点和危机事件等议题,要抢占发布时机,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的实时性和互动性,引导学生思想上的认知。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互动,教育者要及时和大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形成和大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内化。

(三)坚持学生需求入手策略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切实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认识偏差和问题,就一定要坚持学生的需求入手教育路径。要先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入手,一方面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收集、分析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围绕他们喜欢的内容开展教学,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同时,在学习方式上,也要借助新媒体的优势特点,利用大学生广泛使用的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平台发布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然后以大学生喜欢的形式,如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播,在文字使用上要尽量符合大学生的审美。另一方面要从大学生的生活需求入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思想情况,不仅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更重要的是从生活实际需求入手,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日常遇到的焦虑问题,关爱、关注学生的心理,让他们感受到教育的温度,才能真正有利于大学生构建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念。

(四)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网络思政实践教学的形式

将虚拟现实技术在网络思政实践教学中加以应用,尤其是针对思政课这些高度理论化的课程,有助于强化教学的直观性与实践性。思政课程的理论知识大多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掌握。知识掌握的基础应该是对知识的理解,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可视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另外,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完美地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教学。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通过虚拟技术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学生通过相关设备进入虚拟出来的场景中,以假景体悟真知,以实践检验真理,这样身临其境的效果,虽然没有真正到实践场地,但是带给学生的感受却是真实的。这样既可以弥补实践教学基地欠缺,又可以节约大量经费,还可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学习途径,进而保证思政教学质量。

五、结语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是一项与时俱进,密切结合社会发展现状的一项教育教学工作。不仅在教育内容上要紧随时代发展变化,在具体的教育方式方法和路径上也应该不断更新,特别是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一定要和新媒体环境、学生实际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雷,许和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虚实困境”及其和谐统一[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35(1):86-91.

[2]孙艳.全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与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275-276.

[3]武昭阳,陈阳,贾红达.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52):13-16.

[4]郑昌保.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创新路径研究: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J].领导科学,2021(24):117.

[5]王小娅.基于微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媒体的应用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

34(23):85-86.

[6]张啸.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1(4):63-65.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高校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