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的抗凝效果

2022-07-09马汝驸姚静静盐城市阜宁县人民医院江苏阜宁224400

吉林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华法林瓣膜抗凝

马汝驸,姚静静 (盐城市阜宁县人民医院,江苏 阜宁 224400)

房颤发作时心房的收缩功能减退、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易导致心脏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瘀滞而形成血栓,增加栓塞事件发生的风险。因此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不容忽视的环节,在减少卒中、栓塞事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华法林是临床上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主要通过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内合成的各种凝血因子起到抗凝作用,是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理想选择。房颤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临床上的老年房颤患者明显增加。华法林的代谢受食物、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频繁监测INR值来调整用药,老年房颤患者常伴有多种疾病,同时服用的药物较多,易改变华法林的药代动力学,影响抗凝效果[1]。利伐沙班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主要通过抑制Xa因子而发挥抗凝作用,具有无需监测凝血、药物相互作用小等特点[2],相比华法林或许能够发挥更好的抗凝效果。本研究探讨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的抗凝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7月~2020年6月我院的60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管理指南》[3]中房颤诊断标准;②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③CHA2DS2-VASc 评分≥2分,具有高血栓风险者。排除标准:①有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史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倾向疾病者;③肾功能不全患者;④对华法林、利伐沙班过敏者。

1.2方法:对照组使用华法林抗凝,口服华法林(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314,2.5 mg/片)治疗,第3~4天2.5 mg/(次·d),4 d后2.5~5 mg/(次·d),监测并维持INR值达2~3。观察组使用利伐沙班抗凝,口服利伐沙班(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75,10 mg/片)20 mg/次,1次/d。两组共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无左心房血栓形成、无体循环栓塞发生、治疗期间未发生出血事件)、有效(无左心房血栓形成、无体循环栓塞发生、治疗期间偶发出血事件)、无效(左心房血栓形成、体循环栓塞发生、治疗期间频发出血事件)。凝血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凝血仪监测患者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随访12个月期间发生,一般出血(牙龈渗血、皮肤瘀斑、结膜点出血、咳血、血尿)、出血性脑卒中、颅外大出血,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皮疹、失眠、胸闷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n=30]

2.2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功能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TT、PT、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FIB、D-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2.3两组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30]

3 讨论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房颤患者也随着增加。据统计,由房颤导致的卒中占比高达15%~25% ,老年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较正常人高5~6倍。

华法林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口服抗凝药,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已得到较多证实,是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金标准。华法林主要通过抑制维生素K与维生素K环氧化物的转换过程来抑制维生素K参与的各种凝血因子的γ-羧化,影响各种凝血因子的生物活性,从而起到抗凝作用[4]。华法林的药物作用时间长、半衰期久、起效缓慢,导致其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治疗期间需频繁监测INR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同时华法林的抗凝效果易受到基因、饮食、药物、伴随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常伴随有多系统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同时机体功能下降明显,记忆力减退、活动能力降低等也严重影响其依从性及随诊性,应用华法林的抗凝效果不佳。

利伐沙班为Xa因子抑制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竞争性,能够抑制游离及结合的Xa因子,抑制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的生成,从而起到抗凝作用。药代动力学表示,利伐沙班给药后2.5~4 h达到血药峰浓度,起效迅速,易在胃肠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达80%,主要经肝肾排泄,不受食物、药物的影响。相较华法林具有生物利用度高、量效稳定、受食物药物影响小、无需监测INR等优点[5]。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吕雄胜等[6]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何爱荣等[7]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老年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的抗凝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能原因:利伐沙班通过特异性直接、快速地抑制Xa因子,从而抑制凝血酶及纤维蛋白原的生成,无需抗凝血酶Ⅲ等辅助因子发挥活性,相比华法林的生物利用度高、量效稳定、治疗窗口宽,对已形成的凝血酶活性无影响,降低对生理性凝血的影响,从而起到提高抗凝效果,并降低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8-10]。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TT、PT、APTT高于对照组,FIB、D-D低于对照组,说明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能够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分析原因:利伐沙班通过抑制凝血因子Ⅱa和凝血因子Xa来影响血栓形成的过程,抑制凝血通路的终末阶段,发挥抗凝作用,能够抑制凝血酶及纤维蛋白原的生成,延长APTT及PT时间,从而起到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11-12]。

综上所述,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的抗凝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华法林瓣膜抗凝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心脏瓣膜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烂”在心里
与华法林联用7大错误案例分析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