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重取向

2022-07-08李晨曦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大众化全媒体

李晨曦

关键词:全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识形态安全

摘要:新时代,随着全媒体的飞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传播的进程中面临信息繁杂多样、多种思潮交织碰撞、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实践基础、目标指向和传播路径是全媒体视域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重取向。

从实践基础上看,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从目标指向上看,应坚持按层次需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传播路径上看,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平台创新。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作了经典的概括:“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1]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它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性是其最鲜明的特点,而大众化是这一特点的具体体现。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2],是顺应当今时代潮流的必然结果。新时代,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飞速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3],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机遇。鉴于此,本文拟从全媒体视域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取向,以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实践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

全媒体是一种新的、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4],它使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在实践层面上出现了受众群体的复杂性、讨论主题的丰富性、方式多样性的泛化转向,在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场域。在全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使马克思主义能够与时俱进并经受住网络社会崛起的时代考验,适应我国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新形势,符合网络意识形态发展的新要求,从而实现大众化,关键在于必须牢牢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夯实其实践基础。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

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每一次形成都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其形成都是基于中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实践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新时代,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当前,网络空间乱象丛生,“饭圈”乱象、用户账号运营乱象,网络水军、流量造假,以及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交织碰撞并无序传播。2021年,我国开展网络“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共计清除2200万余条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处置13.4亿个不良账号,封禁大约7200余名主播,下架大约2160余款应用程序和小程序,关闭了大约3200余家网站[6]。这使网络生态日渐向好,给广大网民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逐渐赢得了不同层次的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但与此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致使网络乱象反弹反复,一些顽瘴痼疾没有根除,新现象和新问题也不断出现。这就不仅需要我们持续深入整治网络乱象,还需要时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采取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认真阐释、积极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良好效果。

2.坚持立足我国网络社会发展实际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革新了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重塑了我们的生活世界和交往方式。首先,网络经济规模增幅大、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增高。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公布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到7.8%,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到10%[7]。其次,网络革新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倒逼社会模式重构。随着全媒体的飞速发展,金融、餐饮、政务服务等逐渐实现数字化,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也随之改变。当前,数字化已从经济领域延伸到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尤其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广大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网络政治参与和利益诉求,倒逼政府公共服务变革。再次,网络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网民数量大幅增加,网民结构不断变化,地域分布趋于稳定。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 73.0%,占全球46.6亿网民的22%[8]。近几年,网民人口从“井喷式”增长到适龄上网人口增幅的锐减,网民结构渐趋稳定,这为全媒体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坚持服务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求

基于全媒体视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网络社会发展前期对网络舆论和网络信息传递的松散管理,导致网络数字化污染、花样翻新的网络犯罪、“无所不能”的网络黑客等网络社会乱象的频繁发生,使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的传播渐显弱势,致使网络社会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相对滞后。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共享性和网络传播的交互性等特点,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背离的社会思潮如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在网络空间传播,不断冲击网民的价值理念,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我国遭受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颠覆活动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一些敌对分子更是试图利用网络舆论裹挟所谓的“网络民意”干扰党和政府的决策,危及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例如,2021年3月25日,“H&M抵制新疆棉花”事件,耐克等西方的一些企业以所谓“强迫劳动”“少数民族歧视”为由在网上宣称抵制新疆棉花,引发中国网友集体愤怒。究其实质,这是一些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的抹黑和污名化。中共十八大以来,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打响了“意识形态领域保卫战”,使上述被动局面大为改观。但若要彻底扭转局势,需要加强网络虚拟空间中意识形态问题研究,分析其诸多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度,巩固其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使我们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二、目标指向:坚持按层次需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9]全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標指向是立足于全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但目标指向绝不能“十个指头一般齐”[10],需要在全媒体的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面向的对象进行科学分类,并结合不同受众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差异化推广、专题设计和教育,突出重点受众,完善教育阵地,战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科学划分马克思主义受众

科学划分马克思主义受众是全媒体条件下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一方面,不同身份的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理解和关注点不尽相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搞“一刀切”和撒“胡椒粉”,要运用唯物辩证法中的主次矛盾原理,做到抓重点、抓关键,突出重点受众,针对性制定宣传教育策略。当前,学术界较为流行的划分标准是,按照受众网络意识形态偏好的正面、负面和不明确,即“红色地带、黑色地带、灰色地带”来对马克思主义受众进行分类,这在现实中操作难度较大,我们不可能去逐个挑选出公众在意识形态方面持什么立场,只能通过对现实社会群体的年龄结构、身份或职业特性等进行分析,找出不同群体的共性意识形态立场和问题,然后再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另一方面,要分步分类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其一,应从源头上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群体,坚定其马克思主义立场,使其借助网络媒介以通俗易懂的言语,将“看家本领”、理论观点宣讲出来,进而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不能让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的不良言论充斥网络空间。其二,应从传播过程上抓党员群体、政府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中小学生群体、高校学生群体、海归群体和新媒体工作者等重点群体,确保社会中坚力量的主流意识形态不褪色、不变色,并以党政领导干部为示范带动社会和普通群众,做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覆盖。

2.加强对重点受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引导

抓重点受众是在全媒体条件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首先,应加强党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引导,以中高级干部为突破点,逐级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展开。可根据网络的特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地加强领导干部、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为其打牢精神支柱,补足精神之“钙”,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次,应加强对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生阶段是一个人正确“三观”的形成阶段,容易受网络信息干扰和侵蚀。中小学阶段辨别能力较差,处于“三观”的雏形阶段,高校阶段是“三观”的摇摆期和逐渐定型阶段,倘若他们的政治立场不坚定,极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侵蚀,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例如,2021年5月初,爱奇艺节目《青春有你》卷入粉丝应援“倒奶”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谴责。针对这一不良现象,国家网信办以“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展开系列整治,引导青少年要理智追星。再次,应加强对网络新群体尤其是新媒体从业人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引导,让他们知悉进行新闻舆论传播应坚守客观事实的底线,心怀“国之大者”,采取形式各异的方式方法全方位地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用心反映人民心声,用力描绘时代画卷[11],营造一种良好的网络舆论宣传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建设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12]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遍地开花,首先要有阵地意识,建设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建设阵地是全媒体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障。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前沿阵地,要高度重视发挥这些阵地的创新精神,强化其意识形态功能,全方位深化这些阵地的教育、服务、对外宣传等功能。我们应在当前这个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方式,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佳的体验形式。线上,与受众紧密沟通、交流,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如教育部主办的《周末理论大讲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论”专家访谈系列短视频等。线下,开展各种有关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体验活动,拉近与受众群体的距离,为其打造一个更加直观的体验,使其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理解与认同更加具体、生动,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传播路径: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平台创新

在全媒体条件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互联网的考验,共产党人应主动融入网络平台,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路径,争取网络空间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强化党对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加强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追求,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平台创新

在信息化、全媒体时代,网络已高度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何开拓和利用网络,准确把握人们的思想动态,自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平台创新,成为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平台创新,教条主义态度不行,形式主义态度也不行,应立足实践,以全新的观念和思想,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两微一端”平台建设。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与网络发展进程接轨,党媒应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主动适应网民即时性、碎片化、易读性、趣味性和影音图文相结合的阅读方式,用大众能够看得懂、读得通的“网言网语”通俗地阐释马克思主义,如大型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纪录片《播“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可增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应加快“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建设。我国有数以亿计的网民和手机用户,网民通过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阅读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习惯,特别是为适应疫情防控需要出现的“云展览”“云演出”等新业态、新形势,都是凭借融媒体新技术向老百姓提供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应利用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微博等软件APP,制作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且适应青少年需求、大众需求和时代需求的通俗易懂的短视频、漫画等作品,进行广泛传播,进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

2.争取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话语权

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话语权的关键所在。应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话语权,使马克思主義理论能够借助互联网媒介飞入寻常百姓家,强化其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其自觉抵御不良文化和思潮的侵蚀。争取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话语权,要有效抵制外部舆论的干扰。由于网络舆论主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网络舆论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等特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唱衰中国、分裂中国、搞垮中国、阻止中华民族复兴的计划从未停止。他们凭借其大数据、媒体融合等方面的话语权优势,通过脸书、谷歌等跨国性全球知名社交网站,鼓噪国际舆论和混淆国内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做文章,试图影响和改变中国人民的理念、习惯和行为方式,进而动摇其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例如,一些西方媒体针对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炮制出了“中国制度缺陷论”“中国负责论”“中国阴谋论”“WHO偏袒中国论”[13]等虚假言论,企图扰乱人心,给我们党和国家制造嫌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此外,我们还应防止国内网络舆论“失语”“失声”。我们应学会对小红书、快手、抖音等常用新媒体平台的跨形式、跨平台的整合,不断提升主流舆论、新闻和话语体系的原创性能力,提升全媒体传播“信源”的制作能力,抢占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话语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路径

全媒体既为思想多元化提供了土壤,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契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创新性,其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决定了它170多年来仍然能与时代同行。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媒体融合发展也能成为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工具。网络的数字化、开放性、平等性等特点,增大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规模,使人民群众更容易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更容易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更容易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理论创新。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路径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要有足够多的人了解、掌握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数量”问题。建设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理论宣传人才队伍,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网络体系,借助于专题网站、“两微一端”等传播平台,实现“弯道超车”,使网民在网络空间涌现的各种思潮中能够选择马克思主义。二是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质量”,为马克思主义的网络传播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这里的“质量”不仅指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精益求精,而且还要注重话语表达的通俗化。是否被人民群众接受是检验全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标尺,要用符合网络时代特点的话语表达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说:“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4]

总之,推进全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既是引领主流价值观、夯实党的执政地位的主观需求,又是网络技术的客观推动,也是整合网络意识形态、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全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要以满足网络群体利益诉求为切入点,以筑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主线,创新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方式方法,整合社会最大公约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凝聚思想共识,并指导中国发展实践。

参考文献:

[1]

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7.

[2] 王伟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J].红旗文稿,2020(7):4.

[3]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4.

[4] 禹旭才,熊耀林.全媒体语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审视与建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72.

[5] 秦德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性探析:兼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实践性[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7):12.

[6] 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举行新闻发布会[EB/OL].(2022-03-17)[2022-03-28].http:∥www.cac.gov.cn/2022-03/17/c_1649125522577850.htm.

[7]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29号 [EB/OL].(2022-01-12)[2022-03-28].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1/12/content_5667817.htm.

[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2-02-25)[2022-03-28].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202/t20220225_71727.htm.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

[10]路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动力与路径——学习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论述[J].社会主义研究,2019(2):9.

[11]习近平致信祝贺新华社建社90周年强调 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守正创新 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 在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EB/OL].(2021-11-06)[2022-03-28].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1-11/06/c_1128037915.htm.

[12]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8:94.

[13]侯耀文.“后真相”语境下中国抗疫的话语维护[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1.

[1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安全大众化全媒体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大数据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构论析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