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2020-03-28周青

高教探索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众化时期马克思主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了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效果,高校应当积极推进相关理论的创新探索和实践经验的凝练总结,摸索出多元化和高效化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有效推进路径。由夏小华编著的《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研究》 (2014年4月1日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系统整合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经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专著,它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探索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理论渊源,综合国内外实践经验,客观、理性和全面地呈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路径与发展效果,给当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探索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借鉴与启发。

该书的著述逻辑简明扼要,层次分明。第一章立足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背景,陈述了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研究这一课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重点突出地强调了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中的理论方法与应用探索:第二章从学科理论的建构角度阐释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以及学科研究特征与意义:第三章从高校主体的角度着手探讨了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探索进程中的主体功能、队伍建设、组织保障等;第四章强调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环境影响分析,讨论了社会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五章论述了国内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探索的横纵向对比,强调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地区、不同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的傳承意义和借鉴意义;第六章到第八章从实践的角度分别阐述了新时期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任务、要求、指导理念、基本原则、主要路径、实证研究、效果评估等,在明确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探索方向与目标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有效践行。立足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的任务与目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与传播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推进。

第一,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科研究和理论创新,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涵和时代精神,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与传播的内容更加科学全面、深刻创新、大众有效。这一推进路径解决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与传播的内容问题,在新时期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创新的表述方式应当顺应主流文化交流的表达方式、接受方式和思维组织方式,贴近现实,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与实践,让学生在大众语言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和实践方法论中获得行之有效的指导与帮助。除此以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科研究和理论创新还应该积极融人新时期的时代精神和经验总结成果,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传播的内容做到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协同发展。

第二,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与传播的主体地位划分,强调高校、教师、社会、企业、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与传播中的主体角色、主体功能和主题意义,凝聚众多主体的合力,高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与传播的广泛且深入发展。这一推进路径解决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与传播的主客体问题和传播范围问题,在新时期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与传播应当更加开放、多元和包容,通过新的媒介、渠道和平台,开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传播的范围。而要想做到这一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与传播应当聚集高校、教师、学生、社会、企业等多主体的合力,鼓励各方积极融人自身的主体角色当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传播的每一个环节。

第三,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与传播的机制健全与完善,增强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传播中的组织能力和保障能力,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学传播的管理模式,鼓励教学手段的创新应用,增强学校、课堂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联系与互动,进而全方位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传播的高效有序展开。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与传播的进程中,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根据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吸收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的情况十分普遍且重要,而创新不能是随意创新、无组织创新,否则很容易造成整个系统的失序。鉴于此,高校需要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各项机制,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前提下确保各个环节的创新探索有章可循,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的研究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内涵的通俗化、大众化问题,贴近大学生生活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将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与效果:二是多主体的合力推进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形成更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因此集中高校、教师、学生、社会、企业的诸多合力势在必行;三是马克思主义教学传播机制的健全与完善问题,只有在强有力的组织基础上,高校才能够统筹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传播手段、技术、模式等方面的有序运行,进而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效推进。

(周青,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生.)

猜你喜欢

大众化时期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