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R 技术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

2022-07-07朱德龙杨继宏

大理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网球实验组身体素质

朱德龙,杨继宏

(1.合肥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合肥 230061;2.安徽理工大学体育部,安徽淮南 232001)

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1-2〕。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应试教育依然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知识、重考试,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样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3〕。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学生无法获得这些能力,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VR(virtual reality)技术开始出现,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作为全新的虚拟现实技术,VR 技术有着广阔的运用场景。此外,VR 技术能够为用户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在体育教学上也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网球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在高校内的开设时间较短,但是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目前,大多数高校网球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并不能完全地掌握网球的动作要领〔5〕。基于此,运用VR 技术探讨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网球课堂中的创新应用,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提升网球教学的学习效果。

1 基础理论

1.1 关于PBL教学法的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开始采用PBL 教学法。聂晶等〔6〕通过文献资料法和SWOT 分析法,指出PBL 教学模式在体育课程的应用上具有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等优势、学生接受新型教学的思维方式转变不及时等劣势、信息时代能够提供PBL 学习资源的机遇以及PBL 教学师资不足等挑战。冉翔等〔7〕探究了基于PBL 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公共课应用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PBL 教学模式可以改善当前公共体育课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不丰富的困境,极大地契合了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周桂琴〔8〕提出PBL 的构成四要素为“问题、学生、教师、反思”,并结合《体育概论》将PBL 教学法融入体育理论教学中,为体育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平欣瑶〔9〕采用专家访问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认为PBL 教学法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的辅助达到较好的教学模式,并通过调查研究得出PBL 教学法融入网球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教学效率更高的结论。代理〔10〕经过实验对照,认为PBL 教学法应用在网球正手抽击球技术教学中,能够极大地提高学员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文献总结发现,PBL 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较多,但是在体育学领域的研究较为有限,在网球教学上的应用更少。由此可见,结合VR 技术的PBL 教学法在网球教学中的研究有着较大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

1.2 关于网球教学的研究随着网球运动在国内的流行,学习网球的群体也越来越多,尤其在高校网球受到学生的追捧。陈浩琦〔11〕指出当前网球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并指出高校网球教学改革需要融入自主性的教学方法,并且要加强高校体育文化的氛围输出。赵晓东等〔12〕基于ATP 世界排名“破百”视角进行网球运动员的素质研究,指出我国男子网球竞争激烈但缺乏高水平的团队和科学化的训练,并提出应当着重培养后备人才、提高职业化发展水平等建议,由此可见当前高校网球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欧吉林〔13〕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高校网球公共课教学中的创新方法:先学习双手反手击球技术再学习正手击球技术;先学习截击球技术再学习削球技术等,在技术性层面阐述了具体的网球教学方法。丁莹等〔14〕分析了多球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模式,认为网球运动时间长且间歇短,当前网球运动员应当制定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有氧平衡能力训练、有氧力量训练以及柔韧与灵敏的训练教学等方法,提高网球技术。徐迪等〔15〕认为网球教学应当个性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国内关于网球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战术方面,目的还是在于促进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在比赛中通过不同技战术的搭配运用取得胜利。不同的学者提出的教学方法存在着差异,每一种教学方法也有着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本文结合最新的VR 技术,通过其和PBL 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力求探索出一种有效的网球教学方法。

2 基于VR 技术的PBL 教学法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实验设计

2.1 研究对象以基于VR 技术的PBL 教学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主题,以合肥师范学院和安徽理工大学网球班的40 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其中实验组学生20 人,男生15 人,女生5 人;对照组学生20 人,男生15 人,女生5 人。实验组利用VR 技术结合PBL 教学法,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周期为一学期,持续16 周,每周上课一次,一次持续80 min,共计32 个学时。将每节课的实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基于VR 技术的PBL 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2.2 关键指标根据学术界的研究结果,对于学生网球能力的衡量主要分为两个关键指标:一是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是学生进行网球运动的基础;二是网球专项技术,是学生通过专业的网球训练之后所获得的网球能力,是衡量网球教学效果的关键指标〔16〕。

身体素质:扇形跑、立定跳远、长跑(女生800 m跑/男生1 000 m 跑)。

专项技能:上手发球、底线对拉、正反手击球。

2.3 变量测定

(1)身体素质

立定跳远、长跑为常规测试项目,所有实验对象需要按照任课教师的指令完成测试即可。扇形跑需要按照图1 所示完成测试。

在图1 中的5 个点放置标志桶,实验对象以站立起跑姿势在起点准备,听到指令后迅速开始移动,加速冲向1 号点位将标识桶取回原点,按此方法依次将2、3、4、5 号标识桶取回原点,由任课教师记录时间。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的进行在虚拟的VR 环境中进行,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完成情况能够进行详细的分解。

图1 扇形跑示意图

(2)专项技术能力

网球的发球技术是一分的起点,对于比赛的胜负有着重要的影响,好的发球技术能够帮助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占据主动性,能够更好地发挥预设的比赛战术〔17〕。在发球技术测试中,若实验对象的发球落地位于a 区,计2 分,落于b 区,计1 分。见图2。假若位于分界线上则计2 分,每位实验对象发球10个。底线对拉、正反手击球是比赛双方在对抗中的重要技术,成功得1 分,失败得0 分,分别记录比赛双方的得分数据。考虑到个体网球技术水平的差异,因此在测试时采用VR 技术,使所有的实验对象都和同一位网球运动员进行比赛,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图2 发球技术测试示意图

3 结果与讨论

3.1 身体素质分析由表1 可知:在实验开始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扇形跑、立定跳远和长跑测试成绩上的整体水平差异不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当。通过t 检验结果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扇形跑、立定跳远和长跑测试成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参与实验的学生均为体育学院的学生,实验对象都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因此身体素质要好于普通学生。

表1 实验前身体素质分析

由表2 可知:在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扇形跑、立定跳远和长跑测试成绩均有提升,从提升幅度来看,实验组的提升程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从t 检验结果来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基于VR 技术的PBL教学法要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优秀的身体素质是学习网球的基础,基于VR 技术的PBL 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习网球奠定基础。

表2 实验后身体素质分析

3.2 专项技能分析由表3 可知:在上手发球、底线对拉和正反手击球的测试成绩上,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相当,说明在实验开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网球运动能力相当。从t 检验结果来看,两组学生测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开展教学实验。

表3 实验前专项技能分析

由表4 可知:实验后两组学生专项技能的上手发球、底线对拉和正反手击球成绩均有提升,说明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基于VR 技术的PBL教学法,均对实验对象网球专项技能的提升有积极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的成绩提升更为明显,表明基于VR 技术的PBL 教学法要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对于学生专项技能的提升作用较大。

表4 实验后专项技能分析

网球专项技能的提升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如力量、移动速度、判断能力等〔18〕。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均是网球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球基础,因此专业的训练,对成绩提升具有一定的帮助。通过与VR 技术结合的PBL 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击球动作实现完全的分解,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训练中得到不断的纠正,保证运动动作的准确性。通过长时间的训练,能够内化为学生的运动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竞技水平〔19〕。

4 建议

(1)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基于VR 技术的PBL教学法的运用对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任课的体育教师需要对PBL 教学法有着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进行灵活的运用。体育教师需要结合课程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运用场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置不同的课程情景问题,在课堂上再运用特殊的技能引导学生解答。为了提升PBL 教学法在体育课程上的运用效果,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教师正式上岗之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专业。

(2)创新网球训练方法。目前国内高校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法,传统教学法有着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优势。昂贵的技术设备是当前高校体育训练的瓶颈,高校相关单位应积极创新体育训练法,让VR技术能够进入高校体育训练中。相关单位应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转变高校教师的观念,与专业的科技公司合作,制作更为优良的教学素材,建立数据库,让VR 技术能够更广泛地服务于体育训练。VR技术作为一种辅助的训练手段,在高校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训练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要将二者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

(3)灵活进行角色转换。在PBL 教学活动中,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师生进行角色转变,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学生应该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网球运动的理论知识,在课后积极进行训练,巩固课堂的学习内容,规范技术动作,不断提升运动技能。

猜你喜欢

网球实验组身体素质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锻炼
新发现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超级殚跳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