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检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2-07-06张洪铭谢恬赵兰明赵跃强

高教学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张洪铭 谢恬 赵兰明 赵跃强

摘  要:为落实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协同效应,基于安全检测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现状,对课程的思政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构建思政教学体系,并分别探讨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等方法在安全检测技术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中的应用,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提供帮助。

关键词:课程思政;安全检测技术;教学探索;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9-0093-04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culti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ode of the course based on the curren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ituation of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y. Deeply 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 the course, constru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case teaching method and task 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of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y course, so as to provide help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compound safety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exploration; teaching practice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出了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要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挖掘各类课程及其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各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在课程体系中占比大,培养时间长。挖掘和探索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互通,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提升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2],对于高校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安全检测技术是江苏海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该门课程是建立在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将安全原理、安全方法和安全测试技术综合应用于工业生产装备、生产工艺系统和作业环境条件等环节中危险有害因素的预测与监控,培养学生开展危害检测、危险监控和灾害事故预警处置的能力,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3]。在多年的安全检测技术教学实践中发现,授课教师往往将较多的精力投放在理论知识讲授过程,学生学习更注重书本中知识点的掌握,而对于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塑造,如爱国情操、职业操守和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则较少涉及,使得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缺乏对安全工程领域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在就业择业和人生规划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迷茫与困惑。

为了改变安全检测技术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对人才培养的局限性,需在遵循课程教学内容及特点的基础上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着力分析和挖掘出蕴含在专业知识点背后的思政教育资源,探索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学生在知识、能力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培养出更加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寻求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

一、课程思政与安全检测技术课程

安全检测技术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内容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今后胜任与安全、应急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必备专业技能。特别是检测信号分析与处理、检测仪表的选型与应用、环境与灾害参数检测、生产装置的安全检测技术和安全监控系统设计这几个重要知识模块,是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同时学生在课堂学习和知识点掌握上有较高难度。因此,在这几个重要知识章节的讲授过程中可深入挖掘背后蕴藏的丰富思政教学资源,将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相融合,加强课堂师生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學生在思政资源的引导下,主动理解并掌握专业知识点的教学模式。然而,这些思政资源不会简单地罗列在课本之中,而是需要授课教师对课程知识点进行二次开发,将这些隐含在科学理论深处的思政教学资源准确地呈现给学生。583E486B-10EE-4802-9EC6-91DA91908927

因此,在安全检测技术教学中,授课教师应首先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学资源,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点中以讨论教学的方式,在互相探讨中加强法律意识、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及爱国情怀的培养;其次,针对各个教学模块有计划地引入相关课程思政案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最终通过增加安全检测相关事故案例的分析解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求塑造出基础好、素质高和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

二、安全检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

(一)深入挖掘思政教学资源

安全检测原理与技术的发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前进的一门课程,随着人们对安全观念的不断转变和进步,安全检测与监控的应用范围和场景已经由原来的区域性狭隘的工业生产安全逐步扩大至涉及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公共安全领域。因此,课程内所包含的思政教学资源也应涵盖大学生成才之路所必备的人文精神、专业技能和道德法治等多方面内容。从授课教师多年教学经验所积累的教学资源中挖掘思政教育元素,结合当前检测、监测、预警和探测等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科研焦点、人物榜样及感人事迹等方面的案例,最典型的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人员救治、病毒检测、疫苗研发、隔离防护和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涌现的鲜活事迹,有意识地熏陶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科研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明确人生的奋斗方向。在讲述具体的检测技术方法时,结合“大国重器”的制造与研发、“大国工匠”的执着与奉献以及“大国崛起”的使命与担当,来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将安全检测事故案例的分析解读与国家总体安全观相结合,在课程教学突出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在今后工作与人生中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地融入安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之中,以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目标。安全检测技术课程详细的思政教学体系设计见表1。

(二)利用讨论式教学实现思政元素的融入

当代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创造能力强、爱展示、不盲从的新时代特征[4],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无法持续调动他们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容易产生疲倦、懈怠等消极情绪,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授课教师的讲授效果均有不利影响。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实现授课形式的创新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课前要针对每部分教学模块精心设计,将主要知识点提炼并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将其设计成生动、形象、具体的思政讨论专题案例,采用自由讨论、小组合作讨论和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作为参与活动的主体,通过自我表现获得他人认同的机会,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和兴趣,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传感器的作用分类这一章节前,可以设计讨论专题“我国天宫号空间站内有哪些传感器,其用途分别是什么?”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课堂讨论,阐述自己对“国之重器”的理解和感悟,不仅在讨论中了解和学习了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及其应用,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我国科技力量的强大,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通过思考的讨论式学习方法,实现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

(三)利用案例式教学实现思政教育最大化

针对安全检测技术各教学模块的重难点和行业发展的最新热点问题设计相关案例,让课程案例尽可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通过分享与学生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热点时事和新闻事件,将理论知识与日常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点传授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深刻性有机统一。例如,在讲授“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这一内容时,可以通过新闻事实“2020珠峰高程测量成功”与热播电影《攀登者》相关联,讲述我国科研工作者不畏艰险,肩负时代使命,永攀世界高峰,精准测量珠峰高程的感人事迹,向学生传输这种克服一切困难,精益求精的科学研究精神;再者,如安全检测与监控系统设计这一章节讲述中,将目前广泛应用的“智慧消防物联网火灾监测监控系统”模拟演示给学生,让他们真实感受“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高新信息技术在安全检测与监控领域的应用,不仅帮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发展成果,也提升了学生对安全工程专业的认同感和安全职业的自豪感。同时,这些思政教学案例的应用无形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的最大化。

(四)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深化思政教育效果

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应用于课程思政教育是进一步深化和总结思政教学效果,实现思政教学目标落地的最优教学方法之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可以结合前面所述讨论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将思政教学目标任务化、方案化,通过教学目标设计任务单元并将思政结合点融入其中,学生针对各任务单元展开小组讨论,合作分工完成,让学生在实际工程案例的任务驱动模式下达成对课程知识点和思政结合点的同步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更快地适应专业工作,推动学生形成稳定的就业择业观。表2是以2020年3月7日福建省泉州市欣佳酒店坍塌重大事故为例设计的任务驱动式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通过该案例设计进一步探索思政教学的实施方式。

三、结束语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之势,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学生成长、成才以及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均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结合安全检测技术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内思政教学资源,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爱国情怀、科学精神、法律意识、社会责任、职业操守和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探索讨论式、案例式、任务驱动式三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路径,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落实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小军.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元素探讨[J].江苏高教,2021(3):101-104.

[2]郭燕,刘亮.思政教育融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9(6):90-92.

[3]张洪铭,谢恬,赵跃强,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安全检测技术》课程建设[J].山东化工,2021,50(1):194-195.

[4]李园.讨论式教学法在思政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6):96-97.

基金項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易燃溶剂蒸气与药物粉尘混合体系的燃爆机理研究”(BK20201030)

作者简介:张洪铭(1989-),男,汉族,江苏新沂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583E486B-10EE-4802-9EC6-91DA91908927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