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伴睡眠障碍的效果及对孕妇妊娠结局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2-07-05王丽婷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氧化应激胰岛素血糖

王丽婷

(广东省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惠州,516000)

妊娠期糖尿病属于产科常见的妊娠并发症,相关文献报道该症的发生与患者妊娠期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B细胞损伤、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密切相关,会严重影响孕妇的妊娠结局[1]。调查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数伴有睡眠障碍,患者常处于浅睡眠状态,长此以往可能会激活患者机体应激反应或导致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进而造成妊娠期血糖水平升高[2]。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通过调整饮食方案、制定运动计划等措施控制血糖,如果控制效果不理想,则需注射胰岛素。门冬氨酸胰岛素被批准用于妊娠和哺乳期,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门冬氨酸胰岛素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间对母亲血糖控制的效果,以及对妊娠结局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伴睡眠障碍的效果及对孕妇妊娠结局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广东省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年龄25~33岁,平均年龄(29.62±2.24)岁,妊娠周期28~37周,平均孕龄(32.52±3.12)周,初产妇26例、经产妇16例,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56±3.23)kg/m2;观察组年龄25~32岁,平均年龄(29.41±2.28)岁,妊娠周期28~37周,平均孕龄(32.28±3.01)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14例,平均BMI(24.67±3.11)kg/m2。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诊断显示满足妊娠期糖尿病标准;2)患者家属知晓本研究且自愿加入后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为首次发病,无既往或先天性心脑血管发病史。

1.3 排除标准 1)排除精神类疾病以及认知障碍者;2)排除依从性较差且不能对其进行随访者;3)排除对本研究中药物过敏者;4)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或代谢障碍者;5)排除存在既往失眠史者。

1.4 干预方法

1.4.1 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皮下注射干预 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后,为患者调整饮食方案,并为其制定针对性运动方案,以辅助控制血糖。餐前15~30 min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诺和诺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丹麦,国药准字J20100088),剂量0.3~0.5 IU/(kg·d),给药次数3次/d,持续给药直至分娩结束。

1.4.2 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干预 饮食控制与运动干预均与对照组一致。观察组患者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诺和锐,诺和诺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丹麦,国药准字S20153001],给药剂量0.3~0.5 IU/(kg·d),给药次数2次/d,持续给药直至分娩结束。

1.5 观察指标 比较2组血糖水平,包含晨起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Glucose,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比较2组妊娠结局,包含羊水过多、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巨大儿、妊高症、胎儿窘迫等;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较2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变化情况;比较2组氧化物质浓度,包含测量患者空腹静脉血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SH)。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FPG、2 h PG及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2.2 2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例(%)]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2.4 2组患者SOD、GSH-PX活性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SOD、GSH-PX活性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SOD、GSH-PX活性比较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在妊娠期确诊为糖尿病,但妊娠前表现为无糖代谢异常或糖耐量轻度减少的疾病。现如今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多认为是胰岛素抵抗和胰腺功能异常引起,当产妇发展到妊娠中晚期,肿瘤坏死因子、雌激素等拮抗胰岛素作用的因子被大量释放,糖代谢无法正常进行。由于某些产妇胰岛素分泌受限,代偿机制不能完全进行,会使原有疾病加重。此外,妊娠期糖尿病伴睡眠障碍在妊娠期女性群体中较为常见,研究报道正常睡眠质量对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维持糖脂代谢稳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孕妇睡眠障碍则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母婴健康,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胎儿过度生长的现象很普遍,高达50%的婴儿出生时超重。胎儿过度生长是早产、难产和产道撕裂的常见原因。因此,为防止胎儿过度生长,改善孕妇糖代谢功能和睡眠质量尤为重要。

妊娠中期和晚期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主要的病情检测指标。研究表明,在未怀孕的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中,经多次注射门冬氨酸胰岛素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略有改善,餐后血糖值显著降低。有关报道指出,睡眠质量不佳和夜间睡眠时间较短的女性妊娠糖尿病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的概率更高。平均睡眠时间少于6 h与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正相关[4-5]。氧化应激可能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中间环节[6-7]。据报道,久坐或肥胖、糖耐量受损患者体内系统性氧化应激的生物标志物升高,血液、尿液或肌肉中抗氧化活性降低。高血糖增加活性氧自由基水平,促进组织内氧化应激,同时活性氧自由基的过量产生与血流动力学紊乱均有关联,自由基对细胞具有高度毒性,过量自由基的产生导致组织和细胞大量受损,胎盘血管损伤,引发妊娠不良结局[8-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FPG、2 h PG及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OD、GSH-PX活性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上述结果表明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可显著控制血糖指标水平,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睡眠质量及氧化应激状态。门冬胰岛素属于双时相胰岛素类药物,含门冬胰岛素与精蛋白锌门冬胰岛素,其作用为加快葡萄糖吸收速度。通过皮下注射可在短时间之内达到血药浓度的峰值,充分发挥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作用,加之精蛋白锌门冬胰岛素的释放相对缓慢,用药后可有效控制孕妇的夜间血糖水平,促使血糖水平稳定,从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以此辅助改善睡眠质量[10-11]。有关研究表明,胰岛素可增强健康个体和糖尿病患者的抗氧化活性[12]。因此门冬胰岛素具有较强的血液抗氧化活性,可抵抗系统性氧化应激,减少胰岛素抵抗带来氧化应激的不利影响[13-14]。研究指出,门冬胰岛素可以较好控制孕妇的血糖水平,从而减少妊娠糖尿病妇女的胎儿过度生长,而且门冬胰岛素还可以改善哺乳期间产妇的血糖水平[15-16]。而诺和灵30R在用药后存在吸收不稳定的现象,无法达到血药浓度的峰值,进而无法促使胰岛素血药浓度到达峰值,因而在餐后血糖、夜间血糖控制方面效果不理想,甚至发生严重睡眠障碍和不良妊娠结局[17-18]。因此采用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伴睡眠障碍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伴睡眠障碍以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妊娠结局,缓解睡眠障碍。

猜你喜欢

氧化应激胰岛素血糖
氧化应激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骨关节炎氧化应激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重金属铅诱发机体氧化应激效应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