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的价值探究

2022-07-01刘德广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优良率微创切口

刘德广

(青海康乐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此病会引起患者拇趾隆起,隆起部位易与鞋形成摩擦,造成摩擦疼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时,长期摩擦会引起红肿及感染,增加治疗的难度。目前,在对拇外翻治疗的过程中,临床上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以解决患者拇外翻的问题,使其拇趾的形态恢复正常。在实际对拇外翻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使用的手术类型有多种,且不同的手术类型应用后会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8 例拇外翻患者进行研究,旨在观察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我院收治的拇外翻患者108 例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拇外翻的诊断标准;自愿参与本研究,且已签订研究同意协议书。其排除标准是:存在精神疾病;存在重大疾病。将其随机分为微创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微创手术组54 例患者的年龄为16 岁至50 岁,平均年龄(35.96±3.74)岁;其病程为1 年至13 年,平均病程(5.26±1.02)年;其中有男性患者30 例,女性患者24 例。传统手术组54 例患者的年龄为16 岁至50 岁,平均年龄(34.12±3.85)岁;其病程为1 年至14 年,平均病程(5.09±1.13)年;其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5 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传统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为传统手术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方法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截骨内固定术或石膏外固定术对其进行治疗。

1.2.2 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为微创手术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协助其取仰卧位。使用小圆刀在其拇趾近节趾骨近端内侧做手术切口(切口长度为0.5 cm)。分离关节囊,在趾骨基底部做一个切口。经该切口清除骨赘,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术区。在冲洗过程中使用小骨锉磨平骨面。于第一跖骨内侧做一个0.3 cm 的横行切口(直达骨膜),使用切割磨钻在跖骨头基底部行跖骨头斜形截骨。术后使外翻拇趾略微内翻,并包扎固定[2]。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具体的评价标准是:1)优:治疗后,患者拇趾的形态完全恢复正常,无任何临床症状;2)良:治疗后,患者拇趾外翻的角度减小≥10° ;3)差:治疗后,患者拇趾外翻的角度减小<10°。

1.3.2 疼痛观察 使用VAS 量表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越高表示其疼痛症状越严重。

1.3.3 治疗满意度观察 使用我科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越高表示其对治疗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和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

微创手术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1.85%、92.59%, 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11.11%、70.37%。微创手术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患者,其治疗的优良率高于传统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1,P=0.027 ;χ2=11.57,P=0.018)。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和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情况的比较

治疗后,微创手术组患者的VAS 评分为(1.35±0.09)分,传统手术组患者的VAS 评分为(2.57±0.12)分;微创手术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传统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9,P=0.013)。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 评分的比较(分,±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 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 VAS 评分微创手术组(n=54) 1.35±0.09传统手术组(n=54) 2.57±0.12 t 值 7.309 P 值 0.013

2.3 两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比较

微创手术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评分为(93.12±5.48)分,传统手术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评分为(80.20±4.49)分。微创手术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评分高于传统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62,P=0.002)。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比较(分,± s)

表3 两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比较(分,± s)

组别 对治疗满意度的评分微创手术组(n=54) 93.12±5.48传统手术组(n=54) 80.20±4.49 t 值 9.362 P 值 0.002

3 讨论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此病可影响患者的足部功能,从而可影响其生活和工作。研究表明,此病的出现与患者长期穿着不合脚的鞋子有着极大的关联性。鞋子过紧是诱发拇外翻的重要因素。另外,此病的出现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关联性。调查发现,有很多拇外翻患者的亲属都会罹患这种疾病。有报道称,神经肌肉病变患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是发生拇外翻的重要群体。可见,这两类疾病也与拇外翻的出现密切相关。截骨内固定术和石膏外固定术均为目前临床上治疗拇外翻的常用术式。但这两种手术均存在创口大、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风险大、术后疼痛明显等缺点[3-4]。有研究指出,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具有以下优点:1)创伤小,术后患者的创口恢复速度快。2)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低。3)切口的美观性好。4)治疗费用低。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虽然有上述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有研究指出,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时手术操作空间会受到限制,这会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对于这一问题,可通过对医生的相关操作技能进行培训,使医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相关操作技术来解决[5]。相关的研究表明,以跖骨远端截骨手术为基础,对拇外翻患者实施微创性手术可从根本上降低其术后出现感染的风险。由于手术切口较小,术后患者通常不会留有瘢痕[6-9]。有研究指出,微创手术不会对拇外翻患者的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造成严重的损伤。术中仅会对跖趾关节囊内侧造成微小的损伤[10-11]。相关的研究显示,对拇外翻患者进行微创手术不会对其拇短伸肌、拇长伸肌、拇长屈肌及拇短屈肌造成严重的损伤,且术后患者关节的稳定程度较高[12]。有研究指出,在对拇外翻患者进行微创手术的过程中,使用微型手术动力系统及专用的切割钻头能够在非常小的切口之内完成截骨操作,故不会损伤患者病灶周围的软组织[13]。在完成截骨后,不需要使用克氏针或石膏对患者的截骨部位进行固定。使用磨钻头对患者第一跖骨远端骨赘进行打磨所产生的损伤可以忽略不计。另有研究指出,对拇外翻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可一次性彻底清除其处于突出状态的骨赘及增厚的滑囊,纠正其拇外翻畸形。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1.85%、92.59%,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11.11%、70.37%。微创手术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患者,其治疗的优良率高于传统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1,P=0.027 ;χ2=11.57,P=0.018)。 这表明,与采用传统手术相比,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降低其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治疗后,微创手术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35±0.09)分,传统手术组患者的VAS 评分为(2.57±0.12)分;微创手术组患者的VAS 评分低于传统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9,P=0.013)。这表明,与采用传统手术相比,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可显著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微创手术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评分为(93.12±5.48)分,传统手术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评分为(80.20±4.49)分。微创手术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评分高于传统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62,P=0.002)。这表明,与采用传统手术相比,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用微创手术治疗拇外翻的效果较为理想。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优良率微创切口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