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06-28张雪丽

学周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创设情境教学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法能够增强语文课堂的生动性,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情境中阅读文本内容,会不自觉地融入个人的主观经验与感受,从而产生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语文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新课改要求与学生的成长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和文本内容,创设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设情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21-015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1.052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不但影响到学生对各科知识的学习,也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部分语文教师一直沿用传统教育理念,采取陈旧落后的教育模式,严重降低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阻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为改善语文教学现状,教师需要逐步将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引入教学中。其中,情境教学法与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发展规律相符合,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情境创设的目的和方法,综合考虑班级学生的身心特征与课堂教学主题,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内涵特征及应用价值

(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

新课改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发展规律,依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求知欲望,更愿意探索形式新颖、有趣的学习内容;对那些能够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形象如画面、声音等较为敏感;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容易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语文教师需要应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情境教学法将图片、视频、表演等形式综合应用起来,与小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的特征相符合,可以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只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而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教材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内涵,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在课堂中创设直观、可感的趣味性情境,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快速地激发出来,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教材文本中的语言具有生动、优美的特征,能够将自然之美、人性之美等充分反映出来。语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引入符合学生思维特征的生动形象与场景,以帮助学生充分获得美的感受,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逐步培养。

(二)有助于落实课程目标

小学生缺乏充足的生活经验,单单依靠教材文字难以深刻理解文本内容与作者的感情。特别是高度精练的古诗词,诗人往往以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丰富的畫面或深远的意境,小学生对此存在着较大的理解难度。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于生动、直观的情境中融入古诗词知识,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还可以推动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教师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呵护,从而逐步培养其观察、想象等能力。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法与新课改理念相符合,能够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效果。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遵循正确原则,科学创设情境

为保证创设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服务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正确的原则创设课堂情境。

1.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需要充分关注“情”这一要素,保证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但如果对人文性过于关注,语文课程的基本能力培养要求容易遭到忽视,这样就难以体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无法深度融合知识、能力与情感,以至于丧失了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面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要协调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能力。

2.统一趣味性与真实性。传统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学生难以产生探究热情,导致语文学习效率大幅度降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趣味性的原则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以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追求情境趣味性的基础上,还需要贯彻真实性的原则。语文学习并不单单是让学生们掌握相应的语言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等能力。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既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语言知识的应用技巧。

3.统一生活性与想象性。小学生缺乏充足的知识积累,如果语文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就可以快速被调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打破现实生活的限制,创设适宜的想象性情境,鼓励学生在情境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

(二)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创设情境

语文教师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因此需要严格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1.切近学生生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形成,主要依托生活经验理解文本内容。为将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起来,语文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体验文本,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具体实践中,语文教师要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生活实际等进行充分了解,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情境,帮助学生建立生活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们如果对教师所引入的场景与经验较为熟悉,学习热情就可以得到调动,且内心深处的情感能够得到快速引发。例如,在学习《父爱之舟》一课时,文章生动描绘了早年“我”与父亲的一些生活琐事,借助一系列生活场景,丰富而又立体地刻画了父爱的伟大。但由于文本所描述的小事较为平淡,且文本篇幅较长,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失去兴趣,难以深入理解父爱的伟大与深沉。面对这种情况,在学生阅读文本内容之后,语文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分享活动,引导学生分享父亲的形象以及生活中父亲身上发生的让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这样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能够得到利用,也能够在分享中逐步感知到父爱的伟大,从而将这种感情融入文本学习当中,以深刻理解文本中所描述的“父爱”。

2.以学生为中心。语文教师在创设情境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特征、知识经验水平等进行充分了解,只有严格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方可发挥出教学情境的促进作用。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差异化的知识经验与接受能力,因此教师所创设的情境需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符合。例如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创设直观性的情境,如视频情境、实物情境等。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等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师可以采取较为复杂的情境创设方式,如角色表演、语言描述等。此外,班级学生在个性心理、生活经验、思考角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语文教师要深入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创设能够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的教学情境。

(三)立足于文本,寻点创设情境

联系文本是创设情境教学法的重要应用原则,只有与文本内容紧密结合,才能保证情境创设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文本中的关键知识创设对应的教学情境。

1.激趣点。很多语文教师采用的是生硬单调的开场白,不仅体现不出课堂导入的价值,还容易减弱学生的学习热情。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创设多元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创设问题情境,设计能够引发学生好奇的悬念;或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引入图片、视频等形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在具体实践中,语文教师要综合考虑文本体裁、语言风格等因素确定情境导入的形式。针对记叙类文本,教师可将文中描述的某一个场景选取出来,或结合故事设计趣味性的问题,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针对童话、寓言类文本,教师可以应用简笔画、剪贴画等直观形式,以便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散文文本,教师要将“美”作为创设情境的着力点,依托多媒体技术将文本中的美好景象、事物等生动地呈现出来;针对诗词类文本,由于其与学生之间存在着较远的时代距离,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教师可在导入环节进行必要的铺垫,以语言讲述、视频呈现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产生背景,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古诗词情境当中。

2.悟情点。作者在创作文本时往往会将个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等融入文本当中,学生只有充分体验出字里行间的情感态度,方可彻底读懂文本。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较为匮乏,面对抽象的文字语言,无法沉浸到文本所描述的场景之中,难以产生情感共鸣。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要深入分析文本结构与内容,找准文本中的悟情点,创设有针对性的情境,以此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3.迁移点。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等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便于学生在新的知识学习中迁移应用已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只有掌握了知识的迁移应用技巧,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新知识。为了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准确挖掘新旧知识的迁移点,引导学生在新问题中应用已有知识,高效迁移和融合新旧知识,从而建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四)巧用多媒体,生动创设情境

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受。因此在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等优势,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

1.紧密联系文本。为保证多媒體情境的创设效果,语文教师要仔细研读文本内容,依据文本主题和内涵选择合适的情境创设方式。近年来,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及实践经验的丰富,情境创设方式显著增多,如音乐渲染情境、图片再现情境等。这些方式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灵活应用多元化的情境创设方式,将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全面发挥出来,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山居秋暝》一诗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利用图片再现诗中描绘的景物景象,如渔舟、明月等。然后让学生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带有背景音乐的朗诵作品,于脑海中联想诗中描绘的意境。教师通过搭配创设多种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对诗歌主题、诗人情感等进行深刻的感知与体验。

2.灵活调整。和常规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创设情境的优势有很多。但是教师如果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就会削弱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甚至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背离课程教学的目标。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需要密切结合教学反馈,以便高效掌控语文课堂。

(五)明确注意事项,优化创设情境

目前,部分语文教师虽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应用情境教学法,但在具体实施中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形式化严重、创设方式单一等,这无法有效体现情境的创设价值。因此,教师要经常反思、总结情境教学的实施效果,查找与解决情境创设中出现的问题,持续优化与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1.明确角色定位。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对教师的重要要求,但在情境教学实践中,一些语文教师完全依据课前设计开展情境创设等活动,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与学习进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影响了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时,需要同步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用“引导者”“支持者”等角色替代传统的“主导者”角色,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全面认识情境教学。从本质上来讲,创设情境教学法属于教学手段的范畴,主要目的是推动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语文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形式,避免对这类教学方法的滥用,否则容易陷入形式化误区,影响学生语文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创设情境教学法的优越性已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十分适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加以应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文本内容,科学选择情境创设的方式,准确把握情境创设的时机,以切实凸显情境教学的优势与价值。同时,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优化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充分服务于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瑞平.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

[2] 夏镰英.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孩子天地,2020(2).

[3] 张万福.浅析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20(2).

[4] 王姗姗.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9(1).

[5] 吴智勇.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版),2019(5).

[6] 陈玺.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普童话,2019(26).

作者简介:张雪丽(1980.5— ),女,汉族,甘肃镇原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