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态翻译视角看黄梅戏的英译

2022-06-27何燕赵谦

南腔北调 2022年6期
关键词:黄梅戏英译

何燕 赵谦

摘要:作为安徽省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经典剧本的英译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形象,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和沟通。生态翻译视角从翻译整体观入手,译者发挥主导作用,践行译者责任,构筑起适合黄梅戏外宣的协调互动的翻译生态环境。

关键词: 黄梅戏 《六尺巷》 英译 译者责任生态翻译视角

黄梅戏历史悠久,远可被追溯至唐代,无疑是中国地方传统文化的遗传和载体。因其悠久的传承、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不同凡响的影响力,它于2006年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梅戏剧目丰富,唱腔优美,拥有庞大的戏迷团体,名列中国五大戏曲之一。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黄梅戏多次在海外进行演出,并收获了大量的认可和赞许。近年来,由于专业演员人才的凋敝,创新能力滞后,财政投入不足等各种原因,黄梅戏的发展和传承呈现了日渐萧条的不良局面。

早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想,并明确中国故事应围绕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1年5月31日,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后疫情时期,中国在短时间内做到了新冠病例动态清零,经济快速恢复,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然而由于西方社会对主要国际媒体的把控,和通过对其操控不断抹黑和污蔑中国国际形象,因此“讲述好中国故事”更是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影响力的迫切之举。

一、戏曲文本译介的现状

為了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译介出去,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乃至财力,并启动了多项文学译介工程。然而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热切需求不相称的是,“中国文学在西方的传播一直处于困境,处于世界体系底部或边缘的中国文学在‘向上或‘向心的传播中阻力重重”[1],“中国戏剧走出去的翻译是戏剧文本由自我文化向他者文化的过程,是一种译出过程(out-translating)”[2]。而译出的动机是为了展现和弘扬自我文化,完成跨文化交际的国家形象的重塑和国家身份的建构。这种译出过程本身就是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当二者文化地位强弱呈现不同时,其交际方式、接受度亦有所差异。当强势文化(中心文化)向弱势文化(边缘文化)输出时,目标语读者会毫无抵抗地全盘接受。而当弱势文化(边缘文化)向强势文化(中心文化)输出时,势必多少会引起目标语读者的排斥和抵触。相较于西方戏剧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度,黄梅戏在西方主流文化中的传播可谓步履维艰。黄梅戏戏曲文本本身的译语受众群体较小,除了译文本身存在的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和文化风俗习惯用语外,曲调、唱腔等非文本因素对译本的桎梏如字数、形式等,使得目标语读者对译本的接纳更困难。“戏曲文本在海外传播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译本语言与目的语关系,译介内容与译入语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诗学的关系,将关系到戏曲文本译介是否成功。”[3]

同时,相较于其他文学作品,中国戏曲文本的译介和研究工作更显滞后和不足。截止2021年,在中国知网上与戏曲译本相关的研究成果共41条,研究方向侧重于翻译策略和手段,译本的选择着重于《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等知名的戏曲剧本,而对于有地方特色的当地剧目文本则研究较少。对黄梅戏的相关研究仅有18条,多从宏观视角对黄梅戏的外宣进行探讨。同时,黄梅戏剧本的外译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目前仅有安徽大学朱小美教授翻译的《天仙配》英译本,《女驸马》节选英译本,而2019年黄山书社出版了由王巧英等译者翻译的黄梅戏经典剧目——《六尺巷》,这部译本的横空出世进一步填补了黄梅戏英译的空白和缺憾。

二、《六尺巷》经典剧目英译本

《六尺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表征,可谓家喻户晓,它所提倡和弘扬的中国传统美德深入人心,民众口耳相传。和谐礼让是《六尺巷》的精神内核,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和谐文化的凝练和中国民族精神的直观表现。2009年,“六尺巷”传说更是成功入选为首批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黄梅戏《六尺巷》则是基于这一故事创作而成的,其电影版本于2011年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评选中获得多个奖项,对这一传统故事的演绎更趋多样化。《六尺巷》故事本身即是中国故事的具体展现,而这部经典曲目的英译本旨在“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中和谐礼让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

文化外交已然成为各国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因而应多措并举、积极全方位地构建翻译生态系统。其中戏曲剧本翻译生态环境并未建立,亦未形成衔接紧凑、诸要素相互联系的综合体,亟需以“翻译即生态平衡”理念为指导,聚焦戏曲文本,从整体适应选择角度入手,通过“汰弱取强”策略有效译出,以达到平衡翻译语言和翻译文化的最终效果。

三、生态翻译学理论

外宣翻译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翻译,“译者往往需要在文化传输和文化顺应(enculturation)之间找到平衡,”[4]外宣翻译既需要传播自身的文化,也需尊重受众文化。为了提高文化传输的效应,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就不得不牺牲自身的文化资本与内涵,以顺应异域受众的要求,由此可见,平衡自身文化与他者文化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外宣翻译工作本质上就是一种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胡庚申从生态学角度重新定义了“翻译”的概念,“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选择活动。”[5]对于“生态翻译”给出具体详实的解释:生态翻译学以新生态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发掘和揭示翻译活动中的各个要素的生态意义和理性,以使生态理性和生态思想成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主导和关照整个翻译活动中的翻译行为和相关翻译研究。这其中明确提出了译者责任这一重要的理论,认为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中,需要负责协调统筹“翻译群落”“翻译文本”“翻译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筑起三要素和谐联动的生态整体观。这就需要将黄梅戏戏剧剧本翻译的整个活动作为观察对象,译者是译前、译中和译后的主导者,协调生态翻译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由于黄梅戏文本的文化特性,译者必须发挥其职责和责任,平衡各要素,搭建与他者文化沟通的桥梁。当下方兴未艾的翻译学理论体系,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契机。以东西方共通的、公认的“生态话语”为制高点,以翻译的适应和选择为准则,通过“生态化”实现“国际化”的外宣传播,力图打造适合“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生态环境”。AE58C2A1-EBF2-4D9A-82F2-C8E1272FD7BA

由此可见,戏曲英译的“走出去”即是营造环境、文本、译者三者关联互动、平衡协调的翻译生态世界,平衡文本、“翻译群落”生态(译者行为)和翻译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译者为整个生态的责任人,在文本生态上要平衡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等等,而在翻译群落生态上,译者需践行生态理性,结合翻译生态环境,通过适者生存择优选择对应的翻译手段和策略。

相较于西方戏剧进入中国时的大势来袭,如破竹般席卷整个中国戏剧舞台、银幕,并引起巨大的科研反响,中国戏剧的海外市场表现则乏善可陈,其影响力和热度,无法与西方戏剧在中国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匹敌。中国戏剧“走出去”应以文化转向为基准,有助于打破文化语言的封闭性。译者的行为作为整个翻译活动的核心,目的在于使得中国戏剧呈现出“人本化显形”的属性。“人本化显形”揭示了“以人为本”的翻译观,凸显了译者主体能动性的特点。为了让译本更好地走出去,译者不仅需发挥其主体性特点,还要成为建立原文、译文、翻译群落其他“译者”、翻译生态环境之间共存关系的协调者。译者需要从中国戏曲翻译的生态着眼,架构起适合戏曲“走出去”的良性翻译生态,有效协调戏剧原文、译文、目标语读者和目标语环境。译者是整个翻译生态的生态人,以生态翻译的和谐平衡为己任,并以此作为其翻译的思维实践方式和行为准则。“译者通过利用翻译资源来自我调整以获得适宜的营养生态位,通过资源利用来影响翻译群落中其他成员的营养生态位的变化,维持翻译群落整体生态的平衡。”[6]

四、译者责任的实现

作为译者,“最重要的德性(virtue)就在于作出正确决定的愿望,也就是说,译者要成为好的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一定会力争完美。”[7]提高文本的质量必须依赖译者的能力及其创造性的劳动。无论是 “信、达、雅”还是“形似” “化境”均是基于作者的翻译水平和职业素养。由此可见,译者需要在翻译环节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跨文化、跨语际处理能力。文学文化的跨语言、跨国界的传播本身,就是一项牵涉很广、受各方面因素制约的活动,而译者作为这项活动的责任人,需要平衡和协调各方面的因素。

(一)翻译文本

翻译文本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核心所在,为了要寻求译本生存和长存之道,译者需从译本的语言、文化、交际等角度入手,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策略的“选择和适应”。译者作为整个翻译活动的主体,亟需构筑起“原文—译者—译文三者合一、辩证互补的共同体。”[8]

1. 语言角度

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戏曲之一,因其婉转动听的唱腔,一直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它诞生于乡野田间,艺术表现形式显得朴实无华,唱词平实而不失韵味。

如:

徐茂昌:(白)这江山易主都几十年了,

他竟不知改弦更張。

哼!

老管家,

我们家姑爷

他不是个明白人。

莫跟他计较。

Xu Changmao:(speak) The ownership has been changed for decades,

He didnt know how to mend its way,

Still remaining behind the times.

Hum!

Old bluster,

Our brother-in-law

Is not a sensible man.

Dont fuss about him.

在这一小节里,句子没有固定的字数。译者为了适应黄梅戏的戏剧特点,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则是基于句型特点,选择简洁精悍的词语,字数方面也多与原文尽量靠近。同时,句子在形式上尽量保持与原文的一致性,并尽量保证选词的准确性,如“改弦更张”根据汉语字典的解释为“换掉旧的琴弦,再安上新的。比喻去旧更新,改变制度或作法等”,应翻译为“make a fresh start”或“change over to new ways”。而在此句中的意思,则是徐茂昌(说话人)评价他们家姑爷(吴和成),做人不知变通,不愿意修补与当朝宰相张英家的关系,所以使用的是“mend its way”,更加贴近原文。译者在翻译中并没有盲目地直接使用“改弦更张”的原意,生硬地对原文进行处理,而是结合上下文的剧情,结合说话人所处的场景,真实到位地还原了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

2. “把”字句的处理

中国人在日常对话和书面表达中,很少会用到“把”字句,而在黄梅戏中,“把”字句的使用是其一大特色。

如:

徐夫人:你把那一捆柴草肩上背,

负荆去把大罪赔。

徐娘:我从来都听哥哥的话喂,

退还了碟文把哥哥帮。

本为助哥哥把宏呀宏图展,

我青砖白泥就放一旁,放一旁。

这是剧本中典型的两个例子,均用到了“把”字句。其中为了要协调句子的节奏,提升词语的韵律,第二小节句子中增加了衬词。衬词本身在整个句子当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把”字句是黄梅戏中特色鲜明的典型句式,对整个戏剧的韵律的协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影响着听众欣赏黄梅戏唱腔和唱词的效果。因而,有效翻译“把”字句有助于译语读者和听众对于黄梅戏戏剧特点与魅力的把握和鉴赏。然而,“把”字句作为光杆动词,在整个句子中并未有实际意义,其用法与英语中的使役动词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译者不能生硬地将“把”直接理解为“make”或是“have”,而是从跨文化生态翻译现状入手,以语义真实转译为目的,并尽量保留上下文句式的连贯性。第一小节中翻译为“you can shoulder that bundle of fireworks to compensate for you crime.”(你肩上背一捆柴草,负荆赔大罪。)将其中“把”字成分直接删除掉,句子意思并没有变化。第二小节“把”字句分别为第一句的后半句和第二句的前半句,这两个连续在一起的“把”字句起到了协调上下句式的作用,译者将其翻译为“…, so I returned warrant to help you. In order to help you realize your dream, I agree… ”翻译中直接忽略“把”字,文本的意思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AE58C2A1-EBF2-4D9A-82F2-C8E1272FD7BA

对于这种语言特色浓郁的翻译,译者无论是采取意译还是直译、省译还是增译,都是为了更好地平衡文本的生态环境,让其在译语的语言背景下能够生存下来,并能够持久地存活下来。

(二)翻译群落的生态平衡

《六尺巷》作为安徽省非遗黄梅戏的经典剧目,其唱词并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就译本而言,能够真实地再现剧情、再现黄梅戏的戏剧特点就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翻譯作品。然而,不可回避的是,黄梅戏作为地方剧种,本身就蕴含大量中国和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语言,如大量的成语、歇后语、楹联、谜语甚至是民间的俚语在剧本中随处可见。这种地域性的文化本身就较为封闭,具有深厚的遗传和积淀特征。译者作为整个翻译活动的主导,要对翻译群落加以观照。译者要以更大的责任意识融入翻译活动中去,从整个生态环境和生态理性的视角,正视和审视自己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从跨文化的视角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效输出的生态翻译着眼,践行译者的责任,构建生态平衡和和谐。

如:

徐娘:和成,

有道是井水不犯河水。

他走他的阳关道,

我走我的独木桥。

你满腹经纶教书育人,

也是大道正业。

千万不要可自缠苦结,

灰心丧志啊。

明日我就到县府衙门,

去找我那兄长。

此小节中,“井水不犯河水、阳关道和独木桥”均是中国特有的俗语,而“大道正业”是中国的四个字成语,“县府衙门”则是中国旧时代对于政府的称呼,这些词语,无论是意义还是语言结构,都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彰显出地域性的文化特点。这些表达是区别于西方文化的“异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就是属于中国人的一种观念定势,心理积淀。而这种“软文化”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引起“不可译”的关键所在。但这种“不可译性”是相对的,是存在变量的,与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解读紧密相关,也与译者的翻译能力、翻译目的等主观因素密不可分。译者对“井水不犯河水”采用的是归化的翻译方法,从语义的角度着眼,翻译为“each one minds his business”,而“阳关道”和“独木桥”则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直接转化为“broad road”“single-log bridge”。“大道正业”中“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念,在此处“大道”是光明、宽广的大路,多指代仕途和事业上的平坦、顺利,有前景。“正业”则表明古代读书人的正规课业。译者在此处采用从语义着眼,并为了整合上一句的句型,将其进行词性的转换,由名词转为形容词“legitimate”。译者的这种灵活的处理方法,使得行文句型更趋多样,而“legitimate”的处理更凸显出吴和成教书育人的正规性。然而译者对于“县府衙门”的处理过于草率,并没有关照整个译语读者的接受度和跨文化交际的终极目的,直接从异化角度着眼,将其翻译为“yamen”,也并没有过多着墨,给予一定的解释,因而译者需进行注释(government agency in ancient China),读者从此注释里可以更好地了解衙门的职能。当然在整篇文本中,存有大量的地方俚语和名词,如桐城派、傩戏等,译者均对其进行细致到位地诠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体味黄梅戏地方语言的多样性。

由此可见,译者对于这些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和意蕴的词语进行仔细判别,从西方读者和听众的接受度、跨文化传输的目的和效用着手,甄别和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构架起符合跨文化传播和文化外输的生态环境。

(三)翻译生态环境的平衡

根据生态翻译理论,翻译活动受到自然经济环境、语言文化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个完整的生态体系中,任何翻译元素均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当下,文化“走出去”战略并未得到有效地输出和真正地践行,中国真实全面的面貌也并未在国际社会和跨文化交际中得到展现,亟需扩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表现方式,构建多方联动的文化共建机制。黄梅戏是整个安徽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艺的精髓,是安徽人民文化自信的精神志气的体现。其文本外宣离不开与异域文化的交流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对外宣传已经成为中国公共外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中国形象、占领国际舆论阵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民族传统文化深受所处地域的地理自然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政治经济制度、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跨文化交际和传播,则势必要打破文化间的壁垒,获得异域文化的认可和青睐。结合黄梅戏的特点——源自人民且与人民的日常生活起居密不可分,外宣应以百姓的生活、故事为依托,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所认同的价值取向入手,设计和推动旨在促进黄梅戏走出去的巡展、介绍黄梅戏剧种的英文书籍报刊等活动,扩大本土地域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提升对黄梅戏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具体举措体现在如下:

1. 加强和完善政策引导

政府层面制定政策,加强和完善相应的鼓励和激励机制,引导和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全面贯彻和执行,是保障黄梅戏外宣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撑。除此之外,还需建立多重机制,政府、民间社团组织、高校发挥各自优势,构建起与异域文化长期发展规划、创造文化交流的新模式,实现文化的共享共融。

2. 注重专项翻译人才的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核。语言的共通是文化认同的基石。语言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直接媒介。黄梅戏中独特的地域文化标记,使得其语言文字含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汇。中国传统戏剧文本外宣的困难性,已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然而大量文本语料的处理亟需专业翻译人才。而目前安徽省翻译人才的来源,主要是省内高校英语专业翻译学和笔译专业的人才培养及部分对翻译实践有兴趣的高校英语教师。针对安徽传统文化外宣的翻译人才十分匮乏的现状,高校要借助黄梅戏经典剧本保存和传承机构,有针对性地“培养非遗研究的专项翻译人才”[9],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上,要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夯实,尤其是翻译实践课程设计体系中,应凸显翻译技巧,特别是针对文化外宣中的特殊技巧。以异语读者可接受的语言,对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专有名词做到合理处置,在转译中既不丢失掉原有的文化成分,又能通过意译进一步解释说明,帮助异语读者更好地接受和理解。AE58C2A1-EBF2-4D9A-82F2-C8E1272FD7BA

3. 借助数字化科技应用和语料库的建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大环境的骤变,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外宣需要创新性、革新性和符合时代特征的传播手段。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后印刷时代,人们的阅读模式、思考习惯、认知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上井喷式的海量信息和知识大爆炸亟需数字人文——“即不以印刷品为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主要媒介的实践活动”[10]。人们更倾向于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知识信息的汲取,短小精悍的非印刷品的浏览和传播更加迅速。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新冠疫情的肆虐阻碍了大规模的舞台表演,文化传播与宣传活动模式需要进行改革。未来黄梅戏的展现手段和方式,更趋向多维度、具体化、立体化,而非单纯文本模式。

《六尺巷》英译本的问世,不仅展现了译者的翻译水准、翻译能力,也体现了安徽省对于黄梅戏英译的大力支持,為译者搭建平台,通过高校之间协作,如安庆师范大学在智力上、技术上给予译者帮助,著名黄梅戏编剧王晓马大师的授权,均体现了黄梅戏英译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良性运行。当然,还有更多黄梅戏剧目亟待英译,那就需要一个更为宽广和纵深的生态体系,借助新兴的技术、涉及更多的翻译群落,译者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将愈加积极、多面,才会有更多的成功译本问世。

五、结语

“六尺巷”是中国人对和谐概念的一个参照物和尺标,有其独特的文化定位和内涵。《六尺巷》剧本的有效译出,有助于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传统地方文化。由此推彼,译者发挥主导作用,翻译环境的构建相得益彰,才可以更好地呈现黄梅戏戏剧的语言美、音律美、唱腔美,让观众有更直观的视觉冲击和感受,才能将中国故事讲述得更加地道,贴近读者、听众乃至观众的心灵,有助于唤起文化的共鸣。太多事实证明,只有来源于人民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与他国读者产生共鸣。因此,文化的输出根源在于真实展现人民的文化。

基金项目: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三平台两基地项目”:“文化走出去”视域下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研究(项目号:2020ZDH12)和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创新团队:语言文学与艺术研究团队(项目号:2022TDKY05)

参考文献:

[1]鲍晓英.困境与出路:中国文学译介途径研究[C]//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5.

[2]胡赟.传统戏曲英译的翻译策略与技巧[J].戏剧之家,2016(18):36—37.

[3]苏凤.戏曲文本译介:中西方文化的会接[J].戏曲艺术,2016(3):94—98.

[4]朱义华.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M].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2021:73.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商务印书馆,2013:17.

[6]岳中生.译 者 生 态 位 与“ 译 者 中 心 ”[J].上海 翻 译,2019(4):14—18。

[7]陈志杰,易松明.译者责任的实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 34(005):75—79.

[8]罗迪江.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中心”的客观意旨——兼论“译者中心”面临的质疑[J].外语学刊,2019,206(01):96—100.

[9]苏涛,黄焰结.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译介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9,008(003):51—54.

[10]叶起昌.电子语篇与后印刷时代的读写[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87—91.

作者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AE58C2A1-EBF2-4D9A-82F2-C8E1272FD7BA

猜你喜欢

黄梅戏英译
了不起的黄梅戏
中国传统音乐曲名英译的翻译方法与策略探析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浅谈安庆地域文化与黄梅戏传承发展
艺术黄梅戏
黄梅戏曲课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故乡的黄梅戏
绘声绘色巧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