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基建”背景下科技知识服务发展途径探索

2022-06-26房桦李娜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新基建专业化发展知识服务

房桦 李娜

摘要:“新基建”为科技文化产业提供新的发展窗口的同时,也给科技文化领域的传统出版行业带来新的挑战。面对庞大的科技产业文化需求,文章从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结合北京信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信息通信领域期刊集群的实践举措,总结科技知识服务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探索。那就是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加强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传播、服务全产业链上的建设,主要包括科技产业文化生态圈的维护、服务效力的提升、服务转型的深化和专业特色的打造四个方面。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者应以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事业为核心,将期刊平台定位为产业纽带,维护科技产业文化生态圈,打造知识服务体系。针对产学研各界的需求差异,须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提高服务效力。在把握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持续深化服务转型。包括横向拓展,纵向跟踪,创造持续性服务链;创新技术融合,延伸服务范围,完善供给产业链;丰富数字资源,增加产品形式。传统出版工作是深化服务转型的基礎,必须紧扣技术热点,突出前沿、权威的专业特色。

关键词:期刊集群实践;知识服务;专业化发展;服务转型;新基建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8-0209-03

一、“新基建”背景下的科技知识服务机遇与挑战

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态势,在国内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重要议题[1]。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概念逐步提出,成为我国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内容。

“新基建”的含义近年来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其概念源于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新基建”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新基建”是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为核心的信息、融合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模块。

(一)“新基建”为科技文化产业提供新的发展窗口

以下一代通信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亟须专业化的知识传播途径。科技期刊一直作为追踪反映科技前进方向的先锋,应以“新基建”为机遇契机,聚拢行业资源,拓展业务范围,深化由传统出版向科技知识服务改革。肩负积累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使命的同时,进一步推广科技知识传播,助力培养科技人才,有效支撑新兴业态带来的新的发展需求。

(二)“新基建”给科技文化领域的传统出版行业带来新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知识传播效率显著提升。新媒体平台异军突起,不同形态的知识产品需求应运而生,出版行业自身的知识价值和服务属性得到释放。如何在已有资源、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科技知识传播、有效支撑科技知识服务,将是下一阶段科技传媒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新基建”背景下的科技知识服务专业化发展路径

作为科技期刊的出版工作者,面对庞大的科技产业文化需求,已经不能再满足于传统单一的科技期刊出版,要积极响应“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建设要求[2-3],加强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传播、服务全产业链上的建设。基于期刊平台资源,思考和探索全方位知识服务专业化发展路径,主要包括科技产业文化生态圈的维护、服务效力的提升、服务转型的深化和专业特色的打造。

(一)定位产业交互纽带,维护科技产业文化生态圈

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者需要将期刊平台定位为产业交互的纽带,拓展并维护科技产业文化生态圈,为产业各方提供其所需的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供面向知识内容的信息咨询、内容生产等知识服务和解决方案。期刊平台应发挥情报信息中心的作用,建立起产业各方之间的联系纽带,打造自身知识服务的优势地位。在满足科技期刊原有作者和读者刊发、阅读论文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挖掘更多的需求空间和客户群体。

北京信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信通传媒”)隶属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近年来,信通传媒立足于我国信息通信行业,稳定联系了一支以院士、知名学者、产业专家为核心的智库团队,充分调动出版界、学术界、产业界各类专家的积极性,逐步整合行业资源,凸显内容特色,树立集群品牌,进一步扩大领域范围,维护信息通信领域的科技产业文化生态圈,形成统一管理、数据共享、资源互通的信息通信领域期刊集群。该集群由科技期刊中心负责运营,包括《通信学报》、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Networks、《电信科学》《大数据》《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物联网学报》《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无线电》《爱上机器人》10本科技期刊。

信通传媒科技期刊中心是我国建设一流科技期刊集群的“先行者”,拥有丰富的科技期刊研究与实践经验;发挥智库作用,为相关学术团体和部门提供的咨询服务均已成功落地;与学会、国外出版机构、学术组织协同办刊,拥有丰富的与科技期刊出版同行合作交流的经验;策划和承办产学研学术活动经验丰富;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体制,组织力和执行力强,在期刊研究和集群运营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信通传媒科技期刊中心一直秉承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学术型编辑人才培育理念,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提升中心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主要从事期刊发展政策研究和实践,立足信息通信领域,围绕科技强国、出版强国建设需要,开展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事业,制定我国科技期刊出版行业重大战略、规划、政策,积极推动我国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技术创新与合作交流。

(二)针对需求差异,提高服务效力

科技产业文化生态圈的不同角色有不同的需求痛点,针对需求差异,制定不同的服务方案,提高服务效力。一般来说,产学研各界人士的关注焦点不尽相同。

科研界更多需要将科研成果进行展示和宣传。青年学者尚在代表论文的积累过程中,而知名学者及其团队则需要进行较大规模、系统性的成果展示。举例来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各类项目中,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所需要的知识服务方案是不同的。即便是同样的论文刊发,希望达到的宣传效果不同,要求也就是不同的。

同样,千万级项目和十万级项目的需求复杂度也是有区别的。面对重要服务对象,要做到针对人、针对团队、针对项目的定向跟踪和定制型服务。

教育领域的需求,主要有知识获取和毕业需求等。以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为例,2015年6月,“网络空间安全”成为一级学科;201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下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同意增列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通知》,共计29所高校获得首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资格。

《網络与信息安全学报》创刊于2015年12月,刊载内容包括网络空间安全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及最新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学术热点及发展趋势展望等。在2016年—2019年期间,《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逐渐获得多个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学位授予点的认可,成为毕业论文认定期刊,逐步打开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知名度。随即陆续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中国通信学会发布的《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4]、中国计算机学会发布的《计算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类)[5]等国内权威期刊目录以及Scopus数据库等国际知名数据库。

信通传媒科技期刊中心基于这项经验,宣传提升多本科技期刊,推进其满足相关专业院校的认可要求,满足教育领域的知识服务需求。

科技产业有许多需要技术落地的应用工程专业,产业界需要宣传平台对企业和产品进行推广展示,也期望学习先进技术、引进高级人才等;科研界需要一定的科技成果转化;教育领域需要与学者和企业的接触渠道。因此,交流平台对每一个科技产业文化生态圈的参与方都至关重要。基于期刊平台,盘活各界资源,搭建沟通交流合作平台,也极大地体现了知识服务的价值。信通传媒创办或承办的“中国物联网大会”“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中国国际大数据大会”“先进计算与防御技术”学术会议、“空间信息网络”学术论坛、“6G技术前沿系列讲座”等活动,在业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深受好评。

(三)把握资源优势,深化服务转型

把握资源优势,在现有作者、读者和专家资源的基础上,横向拓展更多的同类客户群体,纵向做到项目跟踪,创造持续性服务链,深化服务转型。例如,在科技论文出版中,跟踪高质量论文作者的研究进展,与作者群体建立良好互动,挖掘进一步合作的机会,出版增刊、专刊、图书、组织培训、报告等。在打造科技期刊集群的基础上,信通传媒科技期刊中心每年出版精品学术专著60多种,组织国内外顶尖学术会议近20次,获得业界的广泛认可。出版的图书《空间多维协同传输理论与关键技术》获得了第四届(2017年)中国出版政府奖,多套丛书先后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入选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重点规划项目。

服务转型的一大挑战就是在出版业务之外,创新技术融合,延伸服务范围,完善供给产业链。多元化知识服务涉及教育、社会等合作领域,是新媒体时代的盈利特点,主要方式有产品评测、培训服务、网络服务、会展论坛、市场研究等。例如,专题出版是科技期刊出版的常见形式,基于专题出版,利用直播平台和交流群,开展线上论坛和交流活动,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了衍生的知识服务。

服务转型的一大途径是丰富数字资源,增加产品形态。例如,开发适配不同操作系统的APP和电子书刊,网络预出版,基于知识付费理念创办会员制度,运维微信公众号等。科技领域产学研各界人士的研究内容是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科技,目的是让一切便捷起来。良好便捷的数字化体验可以体现知识服务方的专业度,会大大提升他们对知识服务方的好感度。网络预出版可以缩短出版周期,使论文脱离纸质期刊出版周期和版面容量的限制,提前发表公开,利于作者研究成果的及时展示。

(四)紧扣技术热点,打造专业特色

出版工作是服务转型的基础,必须突出专业特色。一方面,主题要具有前沿性、可持续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高水平作者和创新前沿内容也是权威、优质内容的一大保障。深入了解国家政策和战略规划是实现选题策划创新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6]。信通传媒科技期刊中心立足信息通信领域,围绕科技强国、出版强国建设需要,开展期刊选题策划工作。

以《物联网学报》内容质量的快速提升为例。2020年,“新基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基建”所涉及的每个模块都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物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引领产业变革,大量创新应用成果落地。 2020年起,《物联网学报》陆续策划了“物联网与6G”“区块链赋能物联网”“智慧交通物联网”“物联网+能源”“物联网边缘智能与雾计算”“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物联终端与芯片”等专题。作者既有院士、国家重大项目组组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也有当下最为活跃的青年学者。既保证了内容的前沿性,也保证了专题的延续性。

高质量内容保障了《物联网学报》的快速进步。2021年,《物联网学报》被Scopus数据库收录,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信息通信领域得到良好的学术认可度。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1版)》,与2020年数据相比,《物联网学报》影响力指数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学科排序前进10名至Q2区第一位。此外,《物联网学报》2021年入选中国通信学会发布的《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4],2022年入选中国计算机学会发布的《计算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类)[5]。

三、结语

当前,信通传媒科技期刊中心以科技期刊出版业务为主营,在科技产业文化生态圈资源利用和衍生服务方面初见成效,在公司集群化发展形势的驱动和带领下,具有内部变革的意识和动力。从知识服务和产业纽带的定位出发,有利于通过科学有效的资源利用,实现期刊集群发展和科技知识服务专业化发展,与信息通信产学研发展共促共荣。

参考文献:

[1] 刘鹤.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J].资源再生,2021(9):51-54.

[2] 关于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有关项目申报的通知[Z].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19-09-18.

[3]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Z].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办公室,2019-09-18.

[4] 关于发布《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的公告[Z].中国通信学会,2021-10-12.

[5] CCF发布计算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Z].中国计算机学会,2022-02-19.

[6] 罗章莉.主题出版精品化、专业化路径[J].传播与版权,2018(11):32-33,36.

作者简介?房桦,硕士,副编审,研究方向:科技期刊、图书出版等知识服务实践。?李娜,博士,编辑,研究方向:科技期刊、图书出版等知识服务实践。

猜你喜欢

新基建专业化发展知识服务
关于“新基建”下信息通信高校学科发展的探讨
远东智慧能源 掘金“新基建”风口
2019,“新基建”竞争吹响号角
外媒拿中国在西沙“新基建”说事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浅谈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嵌入心理契约的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从西方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政策看用户信息消费的安全管理
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