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新闻报道模式的发展策略分析

2022-06-26位伟锋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全媒体发展策略存在问题

摘要:伴随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逐渐成为人手必备的设备,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成为受众主要的信息获取平台。当下,公众的信息获取途径更加丰富,各种新闻资讯的采集、编辑、发布也变得简单、快速。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从对立走向融合,全媒体的概念应运而生。全媒体建立在新旧媒体相互依存和取长补短的基础上,其虽然创新了新闻传播形式,但不变的核心是“内容为王”,而全媒体给新闻报道模式带来的影响及转变也需要广大新闻从业者积极关注和重视。文章通过全面解析全媒体概念,结合当下全媒体新闻报道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全媒体新闻报道模式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全媒体;新闻报道模式;行业启迪;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8-0137-03

在新一轮信息革命的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技术得到全面普及,新媒体异军突起,而传统媒体受限于自身短板,转型艰难,生存空间也进一步被蚕食。因此,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模式也在发生转变,信息来源更加广泛,素材更为丰富,新闻资讯的传播主体层次多样,满足了广大新闻受众的信息需求。

所以,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报道模式要积极向多元化、多平台、多形式方向转变,有机整合各类媒体资源。

一、全媒体的概念解析

(一)全媒体的概念

全媒体一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解释,更多是基于媒体自身的理解才被提出并普及的[1]。通过观察发现,全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相同点是其仍旧以信息为核心,只是全媒体的信息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如文字、图像、视频甚至可以实现信息互动。另外,全媒体的信息传播渠道也更广泛,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到当下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全媒体依靠丰富的信息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进一步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和传播价值。与此同时,伴随“互联网+”的不断推进,全媒体在新闻采编发布上也更为简单、快速、直接,任何人只要持有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就可以完成对身边新闻资讯的采集、编辑和发布,满足了广大受众参与新闻报道的需求。

(二)全媒体的特点

全媒体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点。

第一,全媒体具备信息集成传播的特点。不论是传播渠道,如广播、电视、报纸、门户网站、互联网平台,还是信息表现形式,如文字、图像、视频,都有助于全媒体实现同一条新闻资讯的多渠道、多形式集成传播。

第二,全媒体具备显著的整合特点[2]。全媒体没有采取类似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那样的排他性竞争手段,其在新闻时效上更加依赖新媒体渠道,而在新闻的深度挖掘上更加倾向于采用传统媒体的工作方式,全媒体能够有效地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点,实现优势互补。

第三,全媒体具备技术融合的特点。全媒体更加依赖利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完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资源整合,确保各类新闻资讯的覆盖面更广,实现信息传播效应的指数级增长。

第四,全媒体信息生产具备平衡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的特点,全媒体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和新闻采编因为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中能够有效平衡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可用最小的新闻采编投入换取最大的新闻传播效果。

二、全媒体新闻报道模式对行业的启迪

(一)打造全媒体记者队伍

在全媒体时代,不变的是对媒介信息的挖掘和延伸,只有确保媒介信息的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才能保证新闻的传播效果,因此对于广大新闻采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更加严格[3]。在这样的背景下,打造全媒体记者队伍势在必行,以平稳度过媒体行业技术变革下的转型阵痛期。首先,需要完成高效的新闻队伍建设,聚集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创建全媒体新闻工作者培训机制,积极选拔和培养新鲜血液,加入新闻队伍的建设中。其次,调整新闻报道的生产方式,由原先的板块式生产,向流水线式生产转变,创新新闻报道的生产方式,以更好地适应全媒体新闻传播。

(二)强化信息平台的技术应用

媒介信息作为制衡新闻行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只有一手的、前沿的、首發的新闻信息才能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4]。在全媒体时代,为了保证新闻信息的时效性,需要借助信息平台实现广大新闻从业者之间的沟通联系。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资讯依靠相关部门通报、新闻工作者自身发掘、知情群众报料,当下的新闻资讯更加依赖互联网平台中广大受众的自主发布,因此强化信息平台的技术应用,实现新闻资讯的实时检索、快速沟通能够有效地提升新闻工作者获取新闻资讯的效率,帮助新闻媒体实时跟踪新闻线索。

(三)构建资料文稿处理系统

在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不仅体现在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上,还应体现在工作流程上[5]。特别是在新闻资讯覆盖面更广的当下,各类新闻资讯种类和数量繁多,新闻工作者处理资料文稿的压力倍增。只有在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构建资料文稿处理系统,才能够确保新闻资讯处理的高效率和高水准,为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新闻报道提供保障。

三、当前全媒体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

通过对当下全媒体新闻报道的观察,可以发现新闻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一条新闻信息经过采集、编辑、发布后,被不同的媒体经过大同小异的二次编辑后再次发布,导致同样的新闻资讯重复传播,极易造成受众产生视觉疲劳和厌倦心理[6]。受众因为长时间接受重复的新闻资讯逐渐对阅读新闻失去了耐心,往往选择屏蔽或忽略各类新闻资讯,导致新闻传播效果不佳,更浪费了新闻资源。在全媒体新闻传播中,应该结合受众特征细分新闻资讯,如在短视频等新闻容量较小的平台上选择发布简单直接的报道内容,而在微信、报纸、电视等新闻容量较大的平台上,则选择发布更具深度,背景介绍更翔实的报道,以保证受众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性,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新闻资讯,避免同质化新闻影响受众的阅读和观看体验。

(二)新闻报道门槛降低,新闻内容水平参差不齐

全媒体新闻来源的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闻报道的准入门槛,导致新闻内容水平参差不齐[7]。特别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任何人都可以自行采编、发布新闻资讯,加之各类互联网平台盲目追求新闻时效性,造成网络上充斥着对新闻事件五花八门的报道和解读。但是这些业余的信息发布者往往因为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不能准确地把握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只能简单地记录新闻事发现场的情况,使得新闻资讯的传播价值大打折扣。甚至有个别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发布新闻资讯时故意误导舆论,甚至蓄意诋毁,损害了整个新闻行业的形象,严重影响了新闻报道的权威性。

(三)新闻报道的商业化和娱乐化

在全媒体新闻报道普及的当下,新闻媒体的经济效益与传播效果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导致当前新闻报道过分关注受众的喜好,使得新闻报道的商业化和娱乐化特征愈发明显[8]。新闻报道的娱乐化特别值得引起警惕,新闻媒体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在新闻报道中更加关注娱乐流量,如明星花边、娱乐绯闻、低俗新闻等,而主流新闻报道因为自身的严肃性往往难以获得更多的流量和关注。

另外,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被新媒体挤压,而新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又有待提高,导致新闻报道不够纯粹,不少促销、带货类信息充斥于传播渠道,引发受众反感,激化了受众与新闻媒体之间的矛盾,长此以往,传统新闻报道的存在感将进一步降低。

四、全媒体新闻报道模式的发展策略

(一)利用全媒体的优势,充分挖掘多样新闻资讯

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全媒体拥有更丰富多样的新闻来源和传播渠道。因此,全媒体新闻报道模式需要充分利用全媒体的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方面的优势,做好新闻资讯的挖掘工作,确保获取一手的新闻素材,并发挥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性,从多角度开展针对性、创新性报道,提升受众对新闻的阅读兴趣,彰显新闻报道的价值[9]。此外,广大新闻从业者对于全媒体新闻报道还应注重结合不同传播渠道的受众特征,开展针对性报道,如在信息承载量较大的渠道,可以尽量详细地阐述新闻背景,深度挖掘内容信息,而在低信息承载量的渠道中,则要尽量简明扼要呈现新闻信息。同时,还要切实做好全媒体下多渠道的形式创新,结合媒体渠道,应用新兴技术,实现新闻媒体与受众群体间的有机互动。以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条形码》为例,其秉承新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天尽量为受众提供更多的新闻,但受限于新闻栏目时长,电视端的新闻需要简明扼要,因此在电视端播出之余,《都市条形码》在新媒体端,如微信公众号和七彩云端,根据新媒体的受众特征,对同一新闻信息进行再加工:在标题上,使用更加符合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网络语言和设置悬念的标题,让受众看见标题虽然能够猜到大概意思,但还是有点进去细看的冲动;在内容上,充分利用新媒体的链接功能和可反复观看的特性,在内容上延伸拓展,不仅链接本条新闻的前因后果,还可以链接外地同类型新闻事件的处理结果和预防性措施;在展示方式上,以文字为主,同时配以更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图片和二次剪辑创作的视频,让受众得到更丰富的新闻产品体验,从而将电视端流失的受众吸引到新媒体端口,并且予以有效拓展。

(二)严格控制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准

全媒体新闻报道模式的普及,致使新闻报道的准入门槛降低,除了低水平的新闻报道外,还滋生了众多抄袭、商业软广类信息,严重影响了新闻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全媒体新闻报道模式下必须严格控制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准。首先,需要行业对新闻报道制定统一的标准,有效控制新闻报道的质量,避免虚假新闻、低俗新闻、泛娱乐化新闻和商业软广在新闻报道中泛滥。其次,需要政府机关针对互联网平台,出台相关规范,杜绝个别组织或个人出于自身目的操纵舆论引发网络暴力的现象,提倡社会公众在分享、警示等无私人目的的基础上,参与到新闻报道中,确保新闻时效性的同时,提升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三)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全媒體新闻报道模式对于广大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媒体新闻环境下,新闻报道从新闻来源、采编方式,到传播形式、传播渠道都与以往截然不同。对于新闻从业者的要求也从过往的文字、语音、图像、视频采编报道,更进一步地向信息技术、公众舆论、危机公关等方向转变,产生了多方面、多维度的要求。特别是在互联网平台作为当下主流的新闻报道传播渠道的背景下,各个平台的受众群体截然不同,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充分了解不同平台之间的区别,并针对不同的平台推出不同的新闻报道,最大限度地优化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四)重视报道形式的创新,以不同形式报道新闻

在移动互联网终端普及的背景下,各种终端设备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新闻报道模式亟须创新,实现多种形式的新闻报道,提升用户对新闻报道的关注度,增强用户黏性。例如,以往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只是单向地传递信息,但是在全媒体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用户在浏览完新闻报道后还可以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投票、一键获取新闻延伸信息等等。因此,全媒体新闻报道模式需要积极关注不同传播渠道中受众的多元化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新闻报道。比如在主要受众群体较为年轻的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积极发掘新闻报道的多载体融合形式,文字表述精简,放大图像视频的表述作用,并在新闻报道中主动融入流行的网络语言,在提高受众群体认同感的同时,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提升用户对新闻媒体的忠诚度。

而在较为传统的传播渠道中,则要坚持新闻报道的严肃性,深挖新闻的价值,多角度、多维度地还原新闻事实。此外,全媒体新闻报道模式需要重视不同渠道新闻报道的联动性,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让受众能够简单便捷地找到更深层次的新闻报道,以便从更多的角度了解新闻事件,帮助受众完成自我升华,推动新闻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结语

对全媒体新闻报道模式的广泛应用已成为行业发展变革的必然趋势,广大新闻从业者也需要积极适应并转型,同时针对行业乱象,坚持以身作则,提出改进措施,确保我国新闻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波.转型中的电视新闻报道:评《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报道》[J].传媒,2022(2):97.

[2] 薛会民.全媒体时代的新闻采编与创新报道[J].中国报业,2022(1):106-107.

[3] 柏杨,吴奎.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创新探析[J].中国报业,2021(24):26-27.

[4] 路平.刚柔并济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浅析全媒体时代市级媒体报道策略[J].中国报业,2021(11):56-57.

[5] 李成哲,岳冬青,刘瑞鹏.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党建新闻报道策划:以建党百年主题报道活动为例[J].出版广角,2021(10):68-70.

[6] 唐颖.媒体融合环境下全媒体新闻报道的思路[J].新闻传播,2021(6):38-39.

[7] 朱雪霞.论全媒体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民生视角创新[J].采写编,2021(3):34-35.

[8] 边歌.全媒体时代下数据可视化在我国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广播,2021(1):39-42.

[9] 胡智锋,王昕.全媒体传播中新闻报道的创新与突围:总台《新闻1+1》《面对面》等节目疫情报道分析[J].电视研究,2020(6):14-17.

作者简介?位伟锋,硕士,记者,研究方向:电视新闻与媒体融合。

猜你喜欢

全媒体发展策略存在问题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