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喂养不耐受低体重新生儿价值

2022-06-24何幼鸣谢映梅肖惠玉张杏玲

智慧健康 2022年11期
关键词:医护护理人员新生儿

何幼鸣,谢映梅,肖惠玉,张杏玲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广东 深圳 518172)

0 引言

低体重儿指的是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新生儿,多由孕后期母体营养不良及其他原因引起。低体重儿由于胃肠道功能发育不成熟,吸吮和吞咽能力欠佳,导致新生儿在开奶后极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增加了新生儿病死率[1]。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低体重患儿的生存质量是目前临床重要的研究课题[2]。目前,临床多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喂养不耐受低体重新生儿,对患儿采取全面的整体护理,护理质量有所提高,但综合护理中医护人员配合度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干预效果。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指的是以患儿为中心,医护人员形成相对固定的诊治小组,为患儿提供全方位的优质医疗护理服务,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3]。但由于一体化连续护理干预喂养不耐受低体重新生儿的相关报道较少,基于此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喂养不耐受低体重新生儿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150例喂养不耐受低体重新生儿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其中对照组患儿男38例,女37例;胎龄28~35周,平均(31.47±1.75)周;体重1160~2250g,平均(1380.22±200.13)g;Apgar评分(8.01±0.98)分;观察组患儿男37例,女38例;胎龄29~35周,平均(31.57±1.62)周;体重1150~2250g,平均(1379.69±202.21)g;Apgar评分(7.92±1.01)分。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新生儿学》[4]中关于喂养不耐受的低体重新生儿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无明显呼吸窘迫者;③可使用胃管喂养及静脉营养者;④家属已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肺疾病者;②患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者;③需要呼吸系统支持者等。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综合护理干预[5],包括吸吮运动,配方奶喂养,喂养后体位管理、腹部抚触和排便刺激,五种护理干预措施形成护理循环并贯穿整个喂养护理中。

①吸吮运动:喂养前给予患儿非营养性奶嘴吸吮5~10min。②配方奶喂养:有吸吮能力的患儿可先给予5%葡萄糖或温开水2~3mL,然后再进行配方奶喂养;对于无吸吮能力患儿可经胃管进行配方奶喂养(若患儿有母乳可先行母乳喂养,再行配方奶喂养)。③喂养后体位管理:喂养后将新生儿轻抱轻叩背,排出胃内空气,减轻腹胀情况发生。叩背后患儿呈俯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患儿窒息。④腹部抚触和排便刺激:在两次喂养期间进行腹部抚触5~6min,采用肛管刺激法进行排便刺激,促进胃肠蠕动,抚触和排便交替进行。若患儿在此期间哭闹抗拒则立即停止。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①小组成立:在科主任和护士长额带领下,根据医生及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具体分派工作,分成三个小组,成立优质的医护小组。②患儿护理日志的建立:入院后患儿由小组成员共同对患儿进行评估,制定具体的护理步骤,采集临床资料,进行整合后交给医师进行病历书写,并建立护理日志。护理日志需注明患儿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首次入院时体重、主管医生及护士姓名以及注意事项。③查房:采取每日早晨及晚上医护联合查房模式,查房后医护双方均进行交接班,护士整合资料后交予医师,遇到问题医护及时沟通,调整护理方案,并及时书写护理日志。每日查房后,根据患儿最新情况共同探讨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方案。④饮食指导:根据患儿的自身情况,医护双方共同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安排,根据患儿病情采取不同的喂养方式,主要包括间隙胃管喂养、持续胃管喂养等,鼻饲1∶1稀释配方奶粉和新鲜母乳,以此增加患儿肠内营养。⑤一体化连续护理小组成员须遵守制定的护理诊疗程序,严格执行护理措施,并由医生及护士制定宣教内容,使患儿家属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日常注意事项可以更好的了解,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喂养相关情况、喂养不耐受情况、新生儿消化功能和喂养结局。

(1)喂养相关情况:包括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肠内营养达到418.4kJ/(kg·d)时间及出现呼吸暂停的例数。

(2)喂养不耐受情况[6]:包括腹胀(24h腹围增加1.5cm并伴肠型)、呕吐(喂养后患儿多次出现呕吐现象)、胃残留(胃内残留物≥喂入量的30%)、禁食医嘱下达>2次、胃内存在咖啡色样物等。以上五项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则为喂养不耐受。

(3)新生儿消化功能:包括每日患儿排便次数、总排便量、胃内残奶量、胎便排完的时间以及腹胀的次数。

(4)喂养结局:包括患儿每日增加奶量以及喂养耐受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用[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喂养相关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肠内营养达到418.4kJ/(kg·d)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喂养相关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儿喂养相关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及呼吸暂停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腹胀、呕吐、胃残留及呼吸暂停情况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及呼吸暂停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儿消化功能比较

观察组患儿排便次数、总排便量均多于对照组,胃内残奶量、腹胀次数均少于对照组,胎便排完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消化功能比较()

表3 两组患儿消化功能比较()

2.4 两组患儿喂养结局比较

观察组患儿每日增加喂奶量多于对照组,喂养耐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喂养结局比较()

表4 两组患儿喂养结局比较()

3 讨论

喂养不耐受极易形成低体重新生儿,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状态。主要原因多与新生儿早产、胃肠道发育不成熟等对喂养物不能耐受有关。临床表现为腹胀、呕吐、消化不良,引起胃潴留,大便排出量少,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出现的呼吸暂停等。新生儿由于吸吮和吞咽能力较差,胃食道及十二指肠反流,胃肠道激素分泌不足等原因导致胃肠道排空较慢,影响肠内营养的摄取,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7]。因此刺激喂养不耐受低体重儿的肠胃功能,是新生儿喂养的关键[8]。目前临床对喂养不耐受低体重儿采取吸吮运动、配置配方奶粉、体位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但由于综合护理人员较多、护理工作缺乏连贯性、夜班护理力量较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等因素,部分患儿不能及时获得护理干预,导致患儿住院时间较长,不利于患儿身心发育。

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是以患儿为中心,通过对医护人员的能力进行详细的分工,建立新的工作模式,患儿从入院到出院均由一组医护进行负责;做到了包病人到人、包病人到实,8h在班,24h负责,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感[9]。医护共同查房,分工合作,共同制定护理方案,及时沟通,避免重复检查对患儿刺激,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医生对患儿病情的分析,及时掌握患儿病情,重点防范意外的发生,降低并发症,提高诊疗效果。通过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对疾病的知识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为患儿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技能,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价值,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护理措施落实程度得到及时的反馈,为下一步护理目标提出建议;医护共同制定健康教育,对患儿家属之间沟通密切,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缩短医护和患者的距离,降低因沟通引起的医疗纠纷时间[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肠内营养达到418.4kJ/(kg·d)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这说明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喂养不耐受低体重患儿可以缩短患儿胃管的留置时间,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尽早回到母亲身边,过渡到母乳喂养,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此外,根据本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现腹胀、呕吐、胃残留及出现呼吸暂停次数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这说明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联合综合护理可提高患儿喂养的耐受性,效果显著;并且,观察组患儿排便次数、总排便量均多于对照组,胃内残奶量、腹胀次数均少于对照组,胎便排完时间短于对照组,这说明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联合综合护理有效的改善了患儿的胃肠功能,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提高胃肠蠕动能力,增强消化道活动,促进胃排空,减少了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每日增加奶量、喂养耐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喂养不耐受低体重患儿通过对患儿吸吮和吞咽能力的改善,刺激肠胃蠕动,促进排便,促使患儿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患儿生存率。

综上所述,实施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对喂养不耐受低体重新生儿的胃肠消化功能,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到出生时体重,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医护护理人员新生儿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抗疫医护共赴樱花之约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