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蛋白测定与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对慢性肾脏疾病的筛查价值分析

2022-06-24张秀梅钟伟宋俊

智慧健康 2022年11期
关键词:肾炎血尿符合率

张秀梅,钟伟,宋俊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广东 深圳 518055)

0 引言

慢性肾脏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组织或结构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1]。慢 性肾脏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蛋白尿、血尿[2]。临床上判别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是依据病史、肾功能检查及相关临床表现,但由于其过程繁琐,检测时间过长,往往会耽误其有效治疗时间,因此寻找一找新的筛查方法对于慢性肾脏疾病意义重大[3]。研究发现,采用尿蛋白免疫比浊技术和尿液红细胞形态检查检测尿液中蛋白质性质以及红细胞形态、数量,这两种方法能够判别血尿产生的部位及病因[4-5]。但关于上述两种方法对于慢性肾脏疾病的筛查价值分析研究案例较少,因此本研究探讨尿蛋白测定与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对慢性肾脏疾病的筛查价值,旨在为分析鉴定慢性疾病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2021年3月-2021年9月在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收治的60例患者,男31例,女29例;年龄22~78岁,平均(45.56±14.03)岁。经检测确诊得知,60例患者中,高血压肾病4例、急性肾炎5例、慢性肾炎4例、糖尿病肾病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6例、肾小球肾炎6例、紫癜型肾炎4例、肾结石3例、肾结核4例、肾囊肿3例、肾病综合征5例、隐秘性肾炎3例、狼疮性肾炎4例、尿毒症4例。

纳入标准:符合肾脏疾病中血尿诊断标准[6],均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个人检测资料完整;均有肾脏疾病史;本研究开始之前均未接受激素药物治疗;具备正常的交流能力。排除标准:存在前列腺增生、肿瘤、膀胱炎等引起的血尿;不具备正常交流能力;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1)尿蛋白检测:采用博士泰BA400检测尿蛋白含量,结果出来后进行分析:①非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出现大量大分子蛋白;②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以中分子蛋白为主,尿蛋白(+~++),部分患者伴有极少量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③肾小管性蛋白尿,大部分为低分子蛋白谱带,小部分为中分子蛋白,尿蛋白(+~++);④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管和肾小球都同时发生病变时,通过尿检,可发现小分子蛋白、中分子蛋白、大分子蛋白;⑤溢出性蛋白尿,尿蛋白(±~++),一些低分子量的蛋白骤然增多;⑥生理性蛋白尿:尿蛋白(-~±),只有浅显蛋白带;⑦无任何蛋白带。

(2)尿红细胞形态检查:采集患者第二次晨尿10ml,放入尖底塑料刻度离心管中,在1500r/min转速离心机中离心5min,取下层残渣,使用相差显微镜进行计数与形态判别,计算出单位体积正常与异常红细胞的百分比。血尿类型一般分为三种,即:①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外形多种多样,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3~4倍,可见2种以上形态的多形性变化的红细胞,主要包括破碎红细胞、靶型细胞、小型红细胞、大型红细胞、面包圈型细胞、不规则形红细胞、皱缩型红细胞、空泡型细胞、缺口型细胞、致密斑型细胞、花环型细胞、芽孢型细胞等;②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大小基本一致约8μm,细胞膜完整,外形为双凹圆盘状,血红蛋白含量相当,淡黄色;③混合性血尿:尿中畸形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20%以上但低于80%。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尿蛋白含量、尿红细胞形态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尿蛋白大小情况,以及单位体积正常与异常红细胞的百分比来判别其患病类型,分析上述两组方法筛选出的疾病类型与已经确诊疾病之间的符合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60例患者尿蛋白结果分析

在14种疾病类型中,经过分析尿蛋白不同类型来判别疾病类型中符合率达到100%的有高血压肾病、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等7种疾病,符合率达到70%~100%以上有慢性肾衰、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一个4种、剩下2种为66.67%,合计符合率达95%。见表1。

表1 60例患者尿蛋白和尿红细胞形态检测结果分析(n,%)

2.2 60例患者尿红细胞形态检结果分析

在14种疾病类型中,经过分析红细胞形态来判别疾病类型中符合率达到100%的有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紫癜型肾炎等7种疾病,符合率达到70%~100%以上有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炎、肾小球肾炎等4种疾病,剩下3种为66.67%,合计符合率达88.33%,见表2。

表2 60例患者尿红细胞形态检结果分析(n,%)

3 讨论

慢性肾脏疾病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是蛋白尿和血尿,蛋白尿以及尿红细胞形态,数量的检测在临床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药物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7-8]。人体正常的生理情况下,由于机体的各种屏障作用的效果,尿液中蛋白质以及正常红细胞含量非常小,临床上对于上述情况一般定义为阴性[9]。蛋白质进入尿液主要是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三个过程完成,但如果上述三个部位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病变,则会产生不同类型蛋白尿或者混合蛋白尿,同时也可根据尿液中畸形红细胞与正常红细胞的占比来分析肾脏疾病的相关情况,但此种方面较为片面,需要采取多种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尿蛋白检测中,肾小球性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但高血压肾炎、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尿毒症会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肾小球功能持续下降,从而影响肾小管相关功能,慢慢会转变为混合型蛋白尿。急性肾炎、肾小球肾炎、紫癜型肾炎、肾病综合征、隐秘性肾炎为肾小球性蛋白尿,主要是因为上述疾病发作迅速,而发病最开始出现损伤的即是肾小球,所以其肾小球蛋白尿最先出现[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红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可知,符合率达83.33%,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其机制是因为肾小球功能出现障碍,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形成血尿导致尿液中畸形红细胞占正常红细胞比例变小,但只采用红细胞形态检测分析太片面,因为在肾功能衰竭后期,由于正常肾单位的减小,导致其红细胞进入尿液的可能性变大,尿液中畸形红细胞占正常红细胞比例变小,不能排除是由于肾小球病变引起的比例减小,因此在进行红细胞形态学检测分析时需要结合尿蛋白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综合分析。本研究认为,仅靠尿蛋白检测不能全面反应肾脏的损伤,仅靠红细胞形态检测分析具有片面性,唯有两种检测方法并驾齐驱、取长补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尿蛋白测定与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对于慢性肾脏疾病的筛查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能够判别其肾脏损伤部位与损伤程度,且两种方法筛选差异不明显,联合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肾炎血尿符合率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血尿:断断续续要当心
肾炎病人的科学护理知识
肾炎应该怎样治疗?
口服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
血尿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