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多维度创作与演绎

2022-06-24曾良秀

艺术评鉴 2022年10期
关键词:青玉案演唱风格特点

曾良秀

摘要: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诗词犹如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古诗词艺术歌曲仍是中国作曲家们偏爱的创作对象,由于古诗词数量有限,而艺术的创作永不停歇,所以同一首古诗词也会被多位作曲家进行谱曲创作,实现不同的解读,从而赋予新的生命和灵魂。对此,本文将以敖昌群和李砚两位作曲家根据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创作的两首不同风格的艺术歌曲为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创作和演绎。

关键词:不同作曲家  青玉案·元夕  演唱风格  特点  分析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10-0182-03

一、文学意境

《青玉案·元夕》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经典词作。辛弃疾从小就立志要恢复中原,但壮志难酬,他便将这种对民族的关切和忧虑全部寄寓于他的词作中。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上阕主要写景,运用远近结合的方式,呈现出元夕节热闹繁华的场景。远处的灯火如漫天繁花和星星,尽显灵动,近处宝马、雕车尽显华丽,市井里的鱼龙百戏在月光下伴着箫鼓声舞了整整一夜,作者极力地渲染出一种绚丽多彩、极尽奢华感的景象,仿佛仙境般祥和、富足、美好。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下阕主要写人,作者运用反衬的手法将上阙的“香满路”和下阕的“暗香去”形成对比,“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与上阕的热闹非凡形成反差,那名“孤傲的女子”也是词人义有所指。不能北定中原,家国危机重重,自己却报国无门,不受重用,作者运用这样的手法更加凸显自己心中的落寞、无奈又不愿同流合污的孤傲形象,耐人寻味。

二、从曲式结构等不同角度对比分析作品的演唱风格及特点

两位作曲家在创作上将西方的创作技法与中国的传统创作技法相结合,并将中国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和文学意境融入创作技法中,使歌曲既符合中国传统欣赏习惯和演唱习惯,也契合西方音乐讲究的纵向和声之美。对此,本文将从以下不同角度分析和探讨两首歌曲。

(一)在段落结构上

1.作品1

敖昌群版本的《青玉案·元夕》(以下都称作品1)短小精致,结构清晰,与古诗词精炼的语言相互融合,一气呵成,古朴、优雅,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经典之作。全曲A羽清乐七声调式、慢板的速度,并列单二部曲式,前奏+主歌+副歌的创作手法,遵循原词上下阙的布局,作曲家把副歌作为整首歌曲的高潮,并把“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做了两次反复,重复“蓦然回首”四个字,赋予更多孤傲、落寞与悲凉的文学意境。

2.作品2

李砚版本(邓垚改编)的《青玉案·元夕》(以下都称作品2)在结构上更丰富。作者通过各种创作手法进行扩展,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饱满,让演唱者在演唱时对歌曲的表达有更多张力和空间。全曲采用#f羽调式,柔版+行板,再回到柔版,运用ABA+尾声的结构模式,A部分运用行板的速度对全词完整的呈现是词人对这灯火绚烂的元夕夜的描述。B部分运用行板的速度,采用合头换尾的创作手法,前半部分与A部前半旋律完全相同,后半部分只运用叹词“啊”抒发与赞美这极尽繁华的祥和之美。结束运用A部后半部分再现巩固调性,同时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再一次重复,以此强化这首词的主题思想。

3.对比

两个作品均根据诗词的结构,采用中国传统的起承转合的创作方式进行创作,作品1短小精致,仅用单二部曲式加尾声的方式强调主题,在演唱时,要用更为细腻情绪把握作品的整体结构,并感受词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作品2篇幅相对较大,作者运用合头换尾、模进等方式让结构变得更为丰富。演唱时,要更加注重三个段落的情绪对比,在对比中展现元夕之境和作者心境。

(二)在旋律进行上

1.作品1

作品1采用短旋律线进行,音域跨度在e1-f2九度之内,以级进的方式较多,只有在尾声结束时运用了小六度和纯五度的大跳。旋律音与汉语的抑扬顿挫四声声调相结合、节拍与诗词吟诵特点相结合,歌曲古朴典雅,结合诗词本身的文学背景,让演唱者不知不觉地置身于音乐意境之中。歌曲主旋律运用八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以及旋律下行音阶叹息式的进行方式(如第12~15小节),这种旋律进行的方式更加贴近古诗词语言吟诵的特点,也隐喻出在这热闹繁华的元夕场景下,词人报国无门内心的叹息,演唱时需注意起句速度和附点节奏的强弱变化,要有声断情不断、似叹非叹、似连非连的感觉,下行音阶的演唱注意声音位置的保持。“玉湖光转”是对前一句“凤箫声动”上方四度的模进扩展,形成了上阕A段的一个小高潮,体现元夕节繁华与热闹的场景,第21、22小节“鱼龙舞”由原来的四四拍临时变成了四二拍,改变了原来的强弱关系来强调“鱼龙舞”,演唱时体会中国传统乐器拨弦的感觉。上阙结束的“舞”字停留在了不稳定的变宫7音上,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尾转”创作的手法,使用不稳定音达到稳定音的收束作用。

下阕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音上做了调整,下阕的演唱需更加流动,运用四四拍强弱规律体会气息、情绪对音乐的推动感,音乐的时值可以唱得更饱满,与上阕叹息的方式形成情绪上的对比。

尾声部分“蓦然回首,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灯火阑珊处”是整首作品的高潮,演唱时要注意气息的运用,“蓦”字找到哼鸣的感觉,落在高位置叹着气息往下唱,要体会词人内心纠结、无助的心理状态。两个“蓦然回首”采用下方二度模进的方式,演唱时注意力度和情绪上的对比。最后一个“处”字在渐慢中走远,演唱时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和声音位置的保持,由强到弱,结束全曲。

2.作品2

作品2采用了相对较长的旋律线条,音域c1-g2,歌曲情感更具对比性、更充沛和流畅。A段旋律的进行结合歌词咬字行腔的语言特点。作者依然采用起承转合的方式。上阕结束在主音#f羽音上,下阕采用相同的节奏模式,但音域却提高八度,而后旋律进行逐渐下行,由盛装出席的“暗香”逐渐过渡到阑珊中孤傲的“那人”,演唱中要特别注意把握这样淋漓尽致的情绪变化。

呈示部B部分采用合头换尾的创作方式,上阕重复A部上阕体现调性的统一,在第36~39小节运用典型的节奏型xx|x.x x.x|x--并改变新的旋律进行方向,增加了旋律的抒情性,运用“啊”抒发词人内心对美景的赞美。第41小节在第40小节上方三度模进之后,将最后一句旋律进行了扩展,最后的长音停留在5拍升G音上,高音的停留结合伴奏的烘托,把歌曲情绪推向高潮,饱满的情绪和爆发力以及圆润的音色是运用歌唱技巧展現歌曲这部分高潮音乐华彩最出色的地方。

再现部分重复首部A的下阙旋律,既巩固调性,又在变化中寻求统一,尽管速度依然回到了柔板的速度,但在力度和情绪上要延续前一个高音G,逐渐由热闹非凡随着音阶的下行减弱到纠结、落寞、孤傲的情绪过渡。尾声第55~59小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者结合语言吟诵的习惯,四字一句,一句一叹的方式,每组都在一个三度内进行,模拟出一种在依稀间渐行渐远的结束画面感。

3.对比

两首作品都运用了中国传统五声调式进行创作,旋律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并采用四四拍的节奏。但作品1运用短句、短节奏的方式较多,短节奏结合音阶的下行,让吟诵式的演唱更具古朴典雅的中国风。

而作品2运用长句,旋律线条更加的绵长,音域跨度更大,更能体现作者的内心情感变化和抒发,对于演唱者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大线条更加流动的方式更能展现歌曲情绪的起伏变化。

(三)在伴奏织体的运用上

1.作品1

恰到好处的伴奏运用更能将歌曲的演唱和古诗词的文学意境融为一体。作品1在伴奏织体的运用上特点明显,用分解和弦表现元夕夜景的流光溢彩和游人如织的流动感,用柱式和弦抒发词人背后内心的感怀,与似叹非叹的歌词演唱形成一种动与静的对比,第15小节句末长音停留时,伴奏运用柱式和弦下行进行推动,增加了歌曲情绪的张力,并引出下一句。第18、19、20小节也依然采用柱式和弦,增加了伴奏的厚重感展现繁华热闹的元夕之夜。歌词“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主旋律逐渐上行,而伴奏以柱式和弦由属到主反向进行,烘托出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们通宵达旦与载歌载舞的场景。有张力、集中、情绪饱满的声音会更具感染力。第31、32小节“灯火阑珊处”的“处”是一个四拍长音,伴奏运用主和弦不断上行转位推动下一句的出现,在“处”字的演唱上注意由弱到强的力度控制,“蓦”需保持好高位置“u”母音的归韵。歌曲最后以S-D-T的进行完满终止,巩固了调性。

在民族调性的特点上,作品1民族风格色彩更浓。上阕部分第二句的半终止结束在原位Ⅲ级和弦上,A羽的Ⅲ级主和弦根音是具有明显大调色彩的do,作者运用明朗的色彩和弦突出元夕夜火树银花热闹非凡的景象,又在这个和弦里加入了商音2增加歌曲的柔和感,演唱时声音色彩的把握是关键。上阕以Ⅰ6和弦作为结束终止,将主和弦的5音mi作为根音,并在和弦中加入变宫7,音乐的色彩更柔和、更温馨。下阕尾声部分重复“蓦然回首,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突出文学意境和主题。伴奏运用Ⅰ、Ⅳ、Ⅵ级等分解和弦的进行,增加音乐的流动性,第二个“阑珊”处渐慢渐弱,“处”字在主和弦上逐渐消失,演唱时需控制好渐弱的气息和歌唱状态。

2.作品2

作品2富于变化的伴奏音型+丰富的节奏模式的伴奏织体衬托出舒展和流畅的旋律,使歌曲更有立体感和现代风格。A和再现A伴奏形式基本相同,和弦除了运用民族调式音改变色彩外,还在和弦的运用上增加了离调,让伴奏色彩更丰富更现代。例如,第8小节最后一个和弦#D音将和声进行暂时离到#c小调上进行过渡,第12小节同样的离调和弦让“凤箫声动”几个字演唱更为生动。类似的运用还在歌曲的其他地方出现。除了离调和弦的运用,歌曲伴奏还运用了增减和弦增加伴奏的色彩感,体现了绚烂的元夕之夜的美景。

歌曲的呈示B部,全采用十六分音符柱式和弦的音型作为伴奏音型,更加渲染出了“花千树”“星如雨”“宝马”“雕车”……车马、古乐、鱼龙百戏极为繁华热闹的人间仙境之景,更具流动感,这一部分的演唱需要演唱者置身于这繁华的热闹景象中,以更加饱满情绪和力度突出歌曲高潮。

再现部分结束在调式主音上后,运用了一个#D,反复用它巩固离调的调性,并结束在其关系小调#c的羽音上,这种传统音乐中的“尾转”创作手法,使不稳定音达到稳定音的收束作用。

3.对比

在伴奏织体上,两首经典的作品都采用了分解和弦+柱式和弦的伴奏方式,在和声上也都采用了西方大小调式+民族特点的音丰富音乐色彩。作品1在民族调性上的运用上风格会更浓厚,除了运用西方的创作技法外,民族调性音不断的在伴奏中反复,烘托出鲜明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演唱中音色的控制是这首艺术歌曲的灵魂之一,与暗淡的音色相比,可能更符合歌曲的歌词的文学意境。

作品2由于在伴奏上大量的采用转位和弦和离调和弦,和声的特点和音响的效果会更浓厚、更具现代感。加之丰富的曲式结构使歌曲情绪的表达和演唱技巧上,歌者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位作曲家都围绕同一首诗词文学意境赋予了作品不同的解读。作曲家敖昌群的《青玉案·元夕》小巧精致,吟诵式的演唱和相对含蓄的音色更完美呈现了中国古诗词文学意境的古朴与典雅。而当代作曲家李砚赋予的《青玉案·元夕》更符合现代人丰富外向的情感表达。他以传统的创作手法为基础,加以丰富的结构和颇具现代感创作手法和的音色,让演唱者的演唱更有二度创作空间,更容易演绎这首诗词背后辛弃疾的人生壮志难酬落寞、无奈又不愿同流合污的孤傲形象。

作为一名成熟的演唱者,不仅要注重个人文学素养的提升,深入研读作品,从音乐的基本要素、曲式分析等多种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曲作者在创作中想要表达的艺术内涵,还要不断地提升演唱技巧,使作品的演绎既能体现词作者想要表达的文学意境,又能表达不同曲作者的创作意图。

参考文献:

[1]王琪.声乐作品《青玉案·元夕》审美特征演唱技巧及研究[J].艺术品鉴,2021(17).

[2]姚红霞.青玉案·元夕背后的英雄泪[J].语文天地》2018年第34期

[3]杨璐菡.《青玉案·元夕》审美特征与演唱技巧运用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0(22).

[4]钟玉琴.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婉约词作赏析[J].名作赏析,2002(15).

猜你喜欢

青玉案演唱风格特点
游襄阳米公祠
《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冬至寄远
微评
南昌采茶戏的演唱风格与唱腔特色研究
浅谈东北民歌与民族声乐演唱风格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