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渗透研究

2022-06-24李湘兰

艺术评鉴 2022年10期
关键词:渗透途径声乐教学审美教育

李湘兰

摘要:声乐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借助科学的发声和艺术语言,实现听觉形象的合理塑造,凸显出个人丰富的情感。高校声乐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艺术教育以及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不过,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高校声乐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要求,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式,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高校声乐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的意义,提出了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途径。

关键词:声乐教学  审美教育  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10-0107-04

声乐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审美艺术形式,其内容、思想与人们的内在情感存在密切关联。在高校开设声乐教学课程,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其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继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声乐教学是审美教育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形式,而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从这个角度分析,高校教师在实施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审美教育工作,明确其所能够发挥出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声乐教学中。

一、高校声乐教学现状

声乐是以演唱为主的音乐形式,包含了声乐技巧、舞台表演等内容。在素质教育持续深化背景下,各大高校都开始重视声乐教学,教学规模的扩大也带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过从实际情况分析,高校在声乐教学方面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但是同样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当前,很多高校在实施声乐教学的过程中,都存在着新老教师教学观念冲突的情况,一些资历高的教师掌握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积累了优秀的教学经验,但是在观念认识方面过于保守,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声乐教学的发展需求;年轻教师思想前卫,教学观念更新快,但是缺乏经验的积累,需要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才能明确如何做好声乐教学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在实施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情况。对此,新老教师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做到取长补短。对于年轻的教师而言,一方面需要做到如同老教师一样,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老教师应该具备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舞台表演经验,对教学理念进行及时更新。对于个人而言,如果自身的歌唱水平较高,或许能够成为歌手,但是想要成为优秀的音乐教师是远远不够的。从声乐教师的角度来说,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形式,迎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切实提高声乐教学工作的整体效果,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声乐人才。因此,需要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思想结合起来,才能为声乐课程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声乐教学中,一般都是单纯的关注声乐方面的指导,对于其他方面的内容不够重视,而实际上,想要保证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应该打造出完善的框架体系,确保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关联知识等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以稳固的基础作为支撑,才能保证顶层的可靠性。换言之,想要做好声乐教学,必须切实打好基础。声乐本身并非单一的专业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是单纯的对声乐技巧进行传授,或者对声乐知识进行讲述即可,而是必须将声乐教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做好教学规划,保证教学效果。但是结合当前高校声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很多时候教学中都是沿用以往陈旧枯燥的教学方法,没有重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没有重视对学生语言体会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培养,影响了学生声乐意识以及文化素养的提高。

(三)教育体系缺失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我国形成了基本的声乐艺术教育体系,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需要以此为基础做好不断的优化创新,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止步不前的问题。当前,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声乐教育存在着重视不足的问题,缺乏明确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不少高校虽然开设了声乐教学,却没有真正明确应该培养怎样的声乐人才,没有立足我国的基本环境进行人才培养规划,也导致了很多专业院校在声乐教学中都是将西方古典音乐作为主要内容,民族声乐的内容很少。一些非声乐专业的学生在选修时,同样会因为感觉“高大上”而选择西方声乐艺术,选择民族声乐的也仅仅是部分喜欢古风歌曲的学生,基本只能学到一些皮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声乐教学如何才能在现代社会生存,成为了高校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四)教学内容不全

声乐教学本身属于普及性教育,其面向的是高校的全体学生,强调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认识音乐的魅力,继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就目前来看,高校声乐课程内容众多,包括了乐理、钢琴、中外音乐史、音乐鉴赏、视唱练耳等,这些内容看似十分全面,但是更加偏重于西方音乐和现代音乐,缺失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以及戏曲音乐内容,这样显然并不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开始鼓励高雅艺术进校园,也因此导致全国的很多高校内掀起了一股“戏曲进校园”热潮,但是热潮一过就会发现,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建立起完全与戏曲相关的课程,导致戏曲并不能真正进入到声乐教学中。因此,需要高校根据自身教学体系,设立专门的声乐专业或课程,切不可跟潮流。

(五)审美能力不足

学生审美能力缺失同样是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从提高个人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角度而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開始选择艺术专业,高校也开设了相应的声乐专业,面向全国各地招收声乐学生,使得专业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很多声乐专业的学生是通过艺术考试招收进来的,本身的文化课成绩较差,并没有很好地掌握声乐基础知识,存在着乐理知识与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的问题。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生也开始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追求流行文化与潮流,表现在声乐方面,就是喜欢通俗音乐,不再崇尚古朴与含蓄。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意义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狭义层面分析,审美教育是借助相应的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从广义层面分析,审美教育是利用自然界以及社会生活中一切能够代表美的形式,对人们实施潜移默化的教育,促进其道德与智慧的提高。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属于狭义层面的审美教育。将审美教育渗透到高校声乐教学中,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

音乐本身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特性,通过音乐学习、音乐表演、音乐鉴赏等,个人的形象气质可以得到提升。最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艺术教育,先后颁布了多个文件,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以此为背景,大众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愈发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通过声乐教学,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造意识,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过,我国在实施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受欧美声乐教育的影响较大,没有重视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使得学生偏重西方乐理知识。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音乐,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音乐的风格、特色以及人文艺术特征,使得其在学习多元化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及韵味,以此来强化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二)提高学生素质

声乐教学可以看做是文化教育、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很有优势。例如,美术教学可以渗透审美教育,最终的效果接近声乐审美教育。但是其本身侧重的是视觉层面的艺术,与声乐审美教育侧重的听觉艺术截然不同,因此也不可能相互替代。信息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互联网的普及更是为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渠道,高校学生可以借助电视、电脑、手机等接触到音乐。而这种多样化的音乐体验,显然能够很好地带动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可以帮助其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压力,丰富情感体验。不过,这种初级的接触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审美能力,必须借助高校声乐教学中系统化的审美教育,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本质和魅力,促进其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推动艺术发展

审美本身可以看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从声乐表演者的角度来说,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才能理解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并通过自身的表演将情感传达给听众;从听众的角度来说,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才能体会音乐传递的情感,产生情感共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审美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社会整体审美能力,打造出更加完善的审美体系,通过歌词、曲调等,听众能够与音乐产生共鸣,丰富自身的情感和阅历,实现知识的积累。将审美教育渗透到高校声乐教学中,可以切实推动艺术全面发展。

(四)提高教学水平

从声乐教师的角度来说,在教学环节,必须具备较高的能力水平,熟练应用一些经典曲目,配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才能真正满足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通过将审美教学渗透到高校声乐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和感受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加深其对于作品的理解和认知,从而促进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途径

(一)优选教学内容

声乐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教师自主选择。这也要求高校声乐教师在实施声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切实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工作,保证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情况进行准确把控,再进行有效地教学内容优选,关注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将发声技巧、换气技巧等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应该关注文化内涵的合理渗透,提升教学活动的生动性,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实现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教师能力

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专业能力非常关键,这也是审美教育有效渗透的前提和保障。审美能力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直接关联,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时,人们的审美需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也要求高校声乐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定期对自身的观念认识进行革新,学习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同时,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发声技巧的锻炼,将不同的审美方式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素养水平,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能推动审美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开展表演活动

对音乐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展示,一般都是通过表演和创作的形式。当前,很多高校在声乐教学中都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果,需要教师及时更新观念认识,将声乐实践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声乐表演等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我,促进其声乐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使得学生积累表演经验,实现全面发展。从高校的角度来说,组织声乐表演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融入竞赛相关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竞赛来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把握大眾的审美需求,实现自我完善。学生在参与声乐表演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其自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这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四)营造审美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声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声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环境和审美环境的营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声乐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声乐教学中,教学环境因素包括了教室布置、周边环境、音响设备等;而场景的创设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歌曲演唱的方式、采用舞台表演的方式或采用音乐剧的形式等,通过不同的环境和场景,所呈现出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同时,对于声乐教师而言,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时刻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接受审美熏陶。现如今,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合理利用信息媒介,从视觉、听觉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感官刺激。例如,在对《鸿雁》进行教学时,应该明确其属于蒙古族民族歌曲,表达出了蒙古族人民的质朴和热情,鸿雁讲述的是蒙古族人民对于故乡以及友情的眷恋,整体采用的是蒙古族长单调,演唱速度相对缓慢,旋律平稳,气息绵长,表现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大草原的风光,帮助学生了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再配上歌曲,营造出一种草原情境,使得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场景中,体验蒙古族人民的情感。借助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结构和旋律,加深其对于蒙古族长调的认知。总的来说,视觉第一感官尤为重要,教师通过不同场景和环境结合到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会欣赏,也能学以致用。

(五)明确教学目标

高校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从提高学生声乐专业素质以及审美能力的角度,应该合理渗透审美教育,对声乐教学目标进行明确,确保其能够贴近教学实际。声乐本身并非单一的教学科目,在实施教学活动时,不仅需要重视声乐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其他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例如,声乐教师可以打造出完善健全的教学结构体系,强化民族声乐、通俗声乐以及美声声乐的联系,也应该将声乐课程和其他基础性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对声乐教学的知识范围以及文化储存进行扩展,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变得愈发密切,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角度来说,应该进一步加快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工作,推动传统教学理念的转变,借助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于声乐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框架,以此带动学生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

(六)激发情感共鸣

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于学生基础性技能的培训,要求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同时表达情感,增强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切实提高声乐的艺术感染力,借助歌曲中的思想表达和情感释放,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例如,在陕北民歌《兰花花》教学中,需要使用长腔将陕北民歌悠扬的风格表现出来,这时教师可带领学生使用此风格来教学;在江南民歌《茉莉花》教学中,更加强调曲调的轻柔和婉转。因此,在声乐课程中,通过不同的唱腔以及情感投入,能够将受众代入到歌曲描绘的特定情境中,进一步增强歌曲的艺术感染力,促进学生审美标准的提高。总之,通过不同种类的歌曲,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习和学以致用。

(七)深化审美体验

高校声乐教师是审美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本身的情感会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直接影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情感体验,借助形象的音乐语言以及良好的教学态度,将音乐的艺术传递给学生。从声乐教师的角度来说,应该始终保持良好的热情以及充沛的情感,全身心投入到声乐教学中,以自身情感来感染学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帮助其深化课堂审美体验,促进声乐审美教育成效的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切实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做好学生的审美教育工作,通过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使得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声乐学习中,感受作品表达出的思想和情感,使得其能够获得更好的声乐体验。

参考文献:

[1]李美子,李巍.刍议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06):192-194.

[2]罗成萍.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艺术教育,2021(04):37-41.

[3]卫玮.审美教育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思考[J].中国文艺家,2021(04):158-159.

[4]王晓艳.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J].戏剧之家,2021(11):167-168.

[5]李晓舰.审美教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北方音乐,2020(21):173-175.

[6]張双瑶.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渗透策略[J].戏剧之家,2020(32):85-86.

[7]韩华.浅析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J].参花(下),2020(09):147-148.

[8]靳晓航.高校声乐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策略探讨[J].黄河之声,2020(09):99.

[9]毛人婕.审美教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合[J].黄河之声,2020(07):86.

[10]尹丽华.刍议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艺术家,2020(01):99.

[11]闫庆宾.视听审美教学方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9(20):215-216.

[12]饶荣.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方法探究[J].北极光,2018(08):11-12.

[13]李欣娜.关于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J].艺术评鉴,2018(06):88-89.

猜你喜欢

渗透途径声乐教学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论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