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思政内涵与外延设计实践

2022-06-24王昌凤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19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课程思政

[摘 要]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在土建类专业课程中具有代表性,课程教学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总结课程建设过程中内涵与外延的融合方式及教学设计创新点,层层推进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形成了具有较高课程教学、工程实践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强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教师团队,课程建设特色凸显,满足了新形势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更高要求。

[关键词]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思政;创新教育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建筑能源应用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B201079202)

[作者简介] 王昌凤(1977—),女,天津人,硕士,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9-0069-04 [收稿日期] 2021-12-10

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在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大环境下,设置了“建筑节能技术”课程。“建筑节能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可以说,课程思政建设达到了内涵与外延设计的统一,满足了新形势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更高要求。

一、“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是学校多个土建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课程授课专业涵盖面广。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五个方面为着力点,实现课程建设目标。

1.在“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将价值导向与知识导向相互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改造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人文素养、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

3.能够抓住教材、教师、教学三大关键要素,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改革,注重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题式教学,注重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建设。

4.打造“能源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从教学团队、教学组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展示等环节发挥示范作用,修订教学大纲,建设示范教学课件、视频等,积极建设成为视频在线课程[2,3]。

二、课程思政内涵与外延设计实践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及室内热环境改善的需求日益提升,节能减排与人的居住环境改善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使建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教学也与时俱进,课程思政内涵与外延设计初见成效。

(一)高质量达成课程教学目标,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因此,一门课的质量高低最终要通过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来检验其质量。

1.建立明确的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确定了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够运用能源基本理论分析建筑能耗,理解建筑节能与能效管理方面的知识;能够提供恰当的建筑节能技术方法、进行基本的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国家相关法规、规范。能力目标:课程内容新颖、内容更新紧随时代發展、工程专业学科的特色优势明显,课程能够以促进学生参与、思考、分析和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新技能,不断追求真理、认真负责的学习、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建筑节能思维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素质目标:选修课程是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继续和延伸,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知识背景,课程教学改革中处处彰显家国情怀的提升(责任与担当)、个人品格的强化(如何做人)、正确科学观的树立(如何做事),思政元素贯穿课程始终;通过教师正确的思想引导和系统学习,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培养了学生坚持的态度、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以及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1,4,5]。

2.建立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的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建筑节能技术”教师课前丰富教学资料,课堂上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点,课堂授课内容充实并加强教育的意义,发挥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力求落实既定每章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课程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设计有一定的梯度,逐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新技能,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保证每个环节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均进行了方法与过程的设计改革,内容如下。

第一环节为基本概念原理教学。目标指向:学生掌握建筑节能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节能技术;建立建筑能量系统节能技术的思维意识。课堂达成情况分析: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结合,重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牢固学生理论基础,鼓励学生大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问题,课堂可以讨论。改进建议:如何创新板书,理论教学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刻苦、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提高创新意识。

第二环节建筑节能重点内容规范类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牢固掌握国家建筑节能规范、法律、行业标准,不断更新观念。课堂达成情况分析: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结合,重视知识体系完整性,牢固学生理论基础,鼓励学生大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问题,课堂可以讨论。以启发式、探索式教学为主,引入实际工程设计、施工规范,授课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为学生构建探索性学习环境。课程用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党和政府,采取推动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的政策措施,领会国家相关政策对创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积极影响。改进建议:不断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训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环节为案例教学。目标指向:讨论式教学为主,学生参与、思考、分析工程应用实例,及利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创新、合作精神[6]。课堂达成情况分析:课程用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党和政府采取推动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的政策措施,领会国家相关政策对创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积极影响。改进建议:工程实例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总结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待加强。

第四环节为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目标指向:深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扎实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科技科研活动。课堂达成情况分析: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新技能。改进建议: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坚持的态度、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建筑节能技术”课堂教学。学生善于发现,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7]。“建筑节能技术”课程课堂组织中,课程教学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互动研讨为主,教师通过课堂问题策划、反驳、论证等环节,培养了学生认真坚持的态度、工匠精神,提升学生专业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4.适当的方法对学生情感、态度进行点拨。“建筑节能技术”课程内容更新紧随时代发展,土建专业方面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介绍内容较多,教师在活跃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思路的同时,可通过顶层设计,使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性,以及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采用发展的理念,节能技术在“有意为之”和“无知为之”之间的区别。

(二)结合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层层推进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

1.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强化思想政治内涵融入的教学方案更新。传统的课程教学重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及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淡化了对学生思想上的引领,导致学生政治理论薄弱,思想觉悟不高。“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改进教学方案设计及具体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等,注重各个要素、各个教学环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强化学生对“节能”整体结构的掌控。

2.探索以创新教育与思政元素相结合的教学思路。结合专业发展趋势,打破传统课程内容局限,教师更为深入的研究课程教学,提高了授课教师的创新意识,将授课内容与行业发展紧密联系,不断进行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更新。(1)发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元素,用以学生拓展知识的参考文献融入当前新能源、新技术、新方法以讲故事的形式,从中发掘价值观。(2)从失败的工程案例与事故中,得出警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术、道、德、主客观原因等多维度分析原因,加强对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影响,提高其辨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3)以社会热点和针对性问题为线索,提出问题和难点,使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等,树立正确价值观。(4)积极推进教学大纲的修订,密切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课程内容,建立以专业培养方向为依据的“专业思政”目标,对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整改及反思。(5)参考高质量教学材料,规范课程教材。教材能够将中国元素、中国的事情、中国的政策、意识、文化等融会贯通。近五年,课程组成员参与编写了针对性强、注重学生工程观念,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3部节能类教材,即《建筑节能概论》《节能型住宅相关标准及其应用》《节能住宅沼气技术》,教材在本校和国内其他高校广泛使用并获得好评,对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3.推进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授课教师认真分析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核心任务及其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不同教学环节的性质、任务和目标,结合课程思政的内涵及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以创新教育为理念、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处理好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与引入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关系,使傳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优势互补。“建筑节能技术”课程专业交叉内容较多,一部分需要强化基础,通过传统板书讲解,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一部分工程内容特色性强,需要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采用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教学,提高教学质量[8]。(2)推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实现能源类系列课程的“智慧教学”。“建筑节能技术”课程积极推动特色选修课程小班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方式,课程多选用参与式和研讨式教学方式,以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党和政府采取推动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的政策措施,效果良好。在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基础上,能源类系列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凝聚全院优质教育资源。(3)理论课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在深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扎实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科技科研活动,潜移默化向学生传递“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新技能。

(三)形成了具有较高教学、工程实践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强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的教师团队

1.团队教师为学生积极构建探索性学习环境。课程组由5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并聘请1名一级注册建筑师、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作为行业前沿技术指导。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注重教学改革,授课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能够根据课程需要为学生构建探索性学习环境。在课程改革的同时,团队教师能够将课程无意识变为有设计,片段化变为系统性,积极影响着教研室文化。

2.团队教师积极探索科研反哺教学新途径。学院组建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供热空调新技术、天然气输配高效利用及燃气安全应用技术科研团队,在培养“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教师综合科研能力的同时,积极探索科研反哺教学新途径。与此同时,团队教师积极参加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教学研讨会等,及时获得教学改革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不断充实自己,使课程思政目标回归生活态度,回归“四个自信”。

3.团队教师深入发掘社会资源,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结合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团队教师大力推进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及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一方面,促进了“建筑节能技术”课程的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提升了教师团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社会资源的发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责任与担当。

4.依托能源學院实验中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课程学习,教师在深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科技科研活动中,依托能源学院实验中心,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学院实验中心具有与课程内容相符合的实验设备、系统、软件等,如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测量设备、太阳能集热设备、热泵系统、建筑能耗分析软件、空调采暖节能系统等,极大地满足了课程教学需要和学生专业技能拓展与训练需求;同时,实验室能够配合课程教学,在实验中心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建筑节能知识板块,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在土建类专业课程中具有代表性,课程既能体现工程教育的“共性”认识,又能反映实践中学科交叉领域的“个性”问题,课程思政内涵与外延设计出色,教学设计彰显创新理念;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深入结合成效显著,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欧阳晓.立足教学改革,打造“精致课堂”[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8):23-24.

[2]于冠华,李敬强.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实现路径探析——北京物资学院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46-47.

[3]陈晓,李小华,张国强,等.注册工程师制度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3(6):26-28.

[4]易鹏,石定芳.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困境、特性与实践探索[J].重庆文理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20(4):124-132.

[5]李思.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10):20-21+34.

[6]赵小强,孙爱晶.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4,17(6):135-138.

[7]刘猛,喻伟,蒋琰.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冷热源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38):132-133.

[8]阮晓龙,刘明哲.高校智慧教育门户建设体系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4):5-7.

Practice on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Desig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WANG Chang-feng

(School of Energy and Safety Engineering,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Abstract: In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 course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is representati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are deeply excavated,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s are carried out in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combination mode of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nd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design are summarized in the process of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he renewal of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is promoted gradually. A team of teachers with high teach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social service ability as well as strong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moral education is formed.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ety for professional tal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education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