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实践

2022-06-18邱萱铮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有效融合语文教学

邱萱铮

摘要:在语文教学的开展与构建实施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教学形式逐渐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其相互作用且相互联系,有着紧密且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我国对这一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完全成熟。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时下学生的现实情况不断地展开教学探索,创新其融合教学的有效策略及方法,以促使语文的教学更具质量,使得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此期间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阅读与写作;有效融合

引言: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科的两个关键教学内容,对于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初中语文中的阅读和写作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探索出高效创新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优化的教学环境中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进而向综合发展的方向迈进。以下将对新背景下初中语文中的阅读和写作教学策略展开分析和解读。

一、立足读写结合开展课文简写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让初中生进行阅读,初中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以后就进行简写活动,以此训练初中生的写作能力。简写活动的难度较小,易于完成,因此,教师可以挑选一些趣味性、故事性较强的长篇幅课文,让初中生进行先阅读、后简写的写作训练活动,借助课文内容的趣味性与故事性推动阅读活动与写作活动的科学开展。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春》为例,作者主要描绘了草、花、风、雨、人五大春天元素,且文章的篇幅较长,语言文字较为简易与清新。因此,教师可以让初中生进行课文简写活动,将五大元素自由保留三个即可,初中生也可以增加一些自己喜爱的内容,越多越好。或者,教师干脆不做要求,让初中生自由处理《春》这篇课文,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删减课文内容。为了激发初中生的删减积极性以及确保较好的处理质量,教师可以通过最后朗读自己的写作内容这一活动来督促初中生认真对待、精心删减、合理顺承、适当增加内容。因此,课文《春》简写活动的低难度确保了所有初中生的积极参与,而展示活动又激发了初中生的参与兴趣,因而能夠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初步训练初中生的语言处理能力。

二、在阅读中挖掘写作素材

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知识领域相对匮乏,且人生阅历及生活经验并不富足,致使学生在写作中常常产生文思枯竭的现象,思量许久还是无从下手,不知该写什么、怎样写。这一现象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学生的阅读量不足。而当学生具备丰富的阅读量时,其写作的素材及内容则多种多样,语言表达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信手拈来,不仅文采飞扬,内容更是丰富多元。大多数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素材储量存在不足的现象,但并未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也没有在阅读中形成积累素材的意识及习惯。因此,教师在展开读写教学时,则需引导学生逐渐学会从文本中充分挖掘写作素材。例如,在阅读教学期间,教师可将阅读材料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引申及拓展,并在教学中明确材料的价值与作用,使其能够理会材料能够用来说明什么问题、体现了什么道理及现象、能够应用至哪些主题下的作文写作当中,等等。这样,学生的意识则能够提高,在教师的引领下能够逐渐提高挖掘写作素材能力,从而为其写作提供更多的资源。例如,在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则围绕“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文中的多处语句都已成为现今广为流传的名句,有着一定的寓意,如文本的首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等,都可作为写作的素材。在作文主题的应用类型上,则可围绕“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兼得”等融入至类似的主题文章中。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阅读拓展时,也可与写作融合至一起展开教学指导,以促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得以共同培养,比如,教师可组织或要求学生完成某篇课外阅读内容,进而让学生在阅读后写下读后感,将其阅读感悟以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实现了阅读理解的深刻性,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及表达能力。

三、利用主题班会开展鉴赏教学,激发想象思维

学生的想象思维对于他们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具有直接影响,如果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发挥想象力,那么他们就能游刃有余地应对阅读和写作任务,由此,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能力也能不断提升。因此,为了激发初中生的想象思维,教师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展开鉴赏教学,让学生在鉴赏和感知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联想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依据阅读文本的实际内容或者写作教学的材料、要求等,引导学生在主题班会中鉴赏和分析阅读文本,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审美素养能够有所增强。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春》的实际内容以及写作教学《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要求,开展“认识生活中的美”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阅读和交流的过程中进行鉴赏和分析,理解和体会阅读文本中优美的意境,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畅游在春景的海洋中,进而体会到优美的意境,此后,教师结合本单元阅读教学的主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能力,从生活中探寻优美的景色、印象深刻的事件等等,继而创作出具有较强想象力和深厚意蕴的作文。

四、立足读写结合开展课文续写

简写与扩写都对课文有非常大的依赖,教师还可以开展续写活动,以课文内容为起点,去开放、自由地续写一些新内容、新故事。这样,续写任务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写作活动,成为课文简写与课文扩写的升级形式,或读写结合的终端活动内容。因此,初中生在简写活动以及扩写活动中习得的写作能力就可以在续写活动中毫无保留地尽情展现出来。

结语:总之,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阅读和合作教学模式显然无法适应学生的真实需求,而只有创新和改革才能推动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发展。所以,教师应结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重新审视和规划阅读写作教育的方向,创建适合初中生真实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李畅.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2012(2):39-40.

[2]章丽红,杨联.从写作困难中突破: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读写结合的实施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2):70-72.

[3]朱添洋.读以致用: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6):49-51.

猜你喜欢

阅读与写作有效融合语文教学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浅析如何做好德语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的迁移与转化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