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学创一体化的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2022-06-17段平艳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

【摘要】本文针对民族地区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产学创融合度低、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提出强化“双师”素质育人主体建设、创建校内外产学创一体化双元育人实践平台、构建“德技兼修”育人模式和多元协同评价机制等策略,阐述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所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效。

【关键词】高职室内设计 校企协同 产学创一体化 人才培养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2-0102-04

职业教育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保障,其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指出,职业教育要“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此外,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健全校企协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兼修等育人机制,呼吁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发展需求同步同质。但当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不理想,产学创融合度较低,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人才综合素质能力不强,与企业岗位需求匹配度低,就业创业能力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本文從产学创一体化的角度探究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一些贡献。

一、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呈现了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中人才的培养方面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笔者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此类人才培养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育人素质与能力较差;二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三是专业教学资源匮乏,无法全面传授新知识和新技术;四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教学质量不理想。同时,还存在教学实训基地设备、技术不完善,缺乏真实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难以衔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实训环节流于形式和表面,学生得不到真实的实践训练,缺乏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等问题。

二、高职室内设计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与实践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教育工作者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升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创新培养的水平为己任,以校企深度协作育人为抓手,共同探索适用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以此推动当地室内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图1,见下页)

(一)强化“双师”素质育人主体建设

“双师”素质育人主体是指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理论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具备较强的专业教学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高尚的教育工作者。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可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推动校企双向人才流动即“互兼互聘”的模式,以此有效解决育人主体薄弱的问题。

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确立了积极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增强双师素质育人队伍的方针后,就与道一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星艺装饰集团广西有限公司河池分公司、广西徽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发挥育人主体作用。一方面,积极引进企业双师素质能力教师,聘请企业具有“双师”素质的人才为校内兼课教师,开展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编撰活页式教材等。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实际生产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尽早接触行业真实的工作情况、客户需求、行业流程标准。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进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校企深度协作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和教学水平,积极培养校内室内设计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能力。如安排校内教师积极带领大三学生进入企业开展专业实习教育,指导学生完成企业项目设计与施工全流程,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此外,学校积极采取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政策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期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社会实践锻炼,并请企业内的专业负责人对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和表现进行考核。同时,根据教师职业标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本专业相关的各类职业证书培训与考核,如室内设计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工程师等相关职业证书和职称证书。同时,鼓励教师积极考取双师型教师证,持“双证”育人,并纳入教师绩效考评中。以此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专兼结合、技能精湛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强化“双师”素质育人主体建设。

(二)搭建校内外双元育人实践平台

双元育人实践平台是以深化“产学融合、学创融合、育训结合”为目标创建的一体化校内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注重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师资、教学设备设施、生产性实训材料、专项技术技能和实训项目等方面的资源与技术共享。构建完备的双元育人实践平台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具备高技术与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校企协作,共建共享校内外双元育人实践平台,如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省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筑工人职业培训考核机构、省级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包括创建VR体验中心、场景科技研发中心,BIM技术实训中心,建筑材料检测实训中心等。该实训基地平台能满足校内外岗位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育人要求,如建筑岗前职业培训、建筑特种作业培训、建筑工人职业培训等,以解决大量就业创业问题,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对接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依托该实践平台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教育、顶岗实习教育等,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发展,推进项目设计与生产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进而培养出大批具备工匠精神、协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三)构建德技兼修育人模式

德技兼修育人模式是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树立课程思政育人为目标,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等德育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育人模式。我院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坚持以人才全面发展为目标,对接岗位需求和职业领域标准、职业任务、技能标准,在专业设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过程、实习实训中融入思政内容,积极践行“德技兼修”这一要求。

如以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中国建筑史》为例,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与演变,掌握其基本特征和构造方法。教师在授课中通过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设计理念,将审美取向、中国传统美德、精益求精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在教学实践环节,以校企深度协作形式为抓手,邀请企业设计大师参与教学,指导学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充实专业技能知识,并落实到具体的设计作品中。在教授学生建筑室内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设计流程、施工工艺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从社会群体的设计需求出发开展设计,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在课程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与考核,并考取相关职业证书,如室内设计师证、“1+X”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职业技能证书等,使学生成为德技兼备人才。

(四)构建多元协同评价机制

多元协同评价是指以多方联动的机制进行教学评价,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在评价主体方面,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評、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企业对学校及教师的评价等。在评价过程中,我院校结合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以及学生的特点,坚持以“校企共育、产学融合、学创融合”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进行考核评价。

在评价内容方面,一是由教师和企业对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协作能力、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素养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二是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让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质量、出勤率、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开展评价;三是开展师生互评,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师德师风、职业技能能力、职业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四是企业对学校与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师双师素质能力、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精神、教师社会实践能力、教师职业素养、教学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资源库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真实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教学团队及院系及时改进,促进本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产学创一体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室内设计专题课程教学评价为例,该评价对象以企业、教师和赛项获奖学生为主。企业依据社会市场需求评价学生的制作能力、工匠精神和设计实践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设计作业完成质量、制图能力等进行评价。同时,学生和企业也对教师在室内设计专题等方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价。

三、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成效

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我院在打造产学创一体化专业实训平台、构建校企多元育人主体、加强双师素质能力教师队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方面,我院培养了一大批“德技精湛”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在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和提升。一些学生在专业技能竞赛中成绩显著,在2021年度参加技能大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5项。同时,学生德育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其就业与创业质量方面有了较大突破,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就业率达95%以上,得到了企业、行业的高度认可。这些教学成果、赛事成绩被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铁建、少年工匠、广西云等多家主流媒体多次报道。所培养的人才被企业高薪聘用,对职业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并且辐射带动多所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改革,为民族地区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另一方面,我院校形成了高水平双师育人团队。双师型教师能力得到了强化,育人师资力量得到了保障。尤其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师德师风、社会实践教学能力等都有了较大提升。且教师团队成员大部分获得了工程师职称、高级室内设计师、二级建造师、高级平面设计师等职业证书和职称证书,促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此外,我院教师团队在教育教学与科研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2021年度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河池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2021年教学团队发表相关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获得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并有专利11项等成果。

综上所述,我院通过构建“产学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路径,形成高水平“双师”育人主体、构建“德技兼修”育人模式、创立多元化的校内外教学实践平台和多元协同评价机制,有效解决了当前民族地区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产学创融合度低、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并培养出了一大批“德技精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黄艳丽,戴向东,郑雅婷,等.设计专业企业实践“金课”建设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8).

[2]张剑.基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课程考核困境与出路[J].教育与职业,2021(15).

[3]周建松.基于双高视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思路研究[J].职教论坛,2020(3).

[4]顾建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代意蕴与职业教育调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5).

[5]高鑫.高职院校建立新型校企合作机制促进产学融合升级的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21(11).

[6]郭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为例[J].职教论坛,2019(7).

[7]张赟,杜文娟,张乘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课程标准建设: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1).

[8]张春华.高职建筑设计类专业顶岗实习相关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5(9).

注:本文系2021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产学创一体化的民族地区高职建筑类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GXGZJ-G2021B118)、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立项项目成果“基于德专创并重、产教研一体的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GXXDYB202231)、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乡村振兴视野下桂西北壮族传统民居文化及当代设计研究”(2022KY143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段平艳(1991— ),湖南茶陵人,硕士,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室内设计、室内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责编 罗异丰)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
中职烹饪课程“校企协同”开发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校企协同,提升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水平
面向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的校企协同和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探讨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校企协同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培养体系探究
行业引领,校企协同,打造集团化办学新模式
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机制创新
强化校企协同培育 提升人才培养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