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氧化应激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22-06-16马浩月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抗氧化剂线粒体氧化应激

马浩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多因素、异质性疾病,涉及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影响全球约4%~21%育龄期女性[1]。PCOS特征包括多种症状,如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排卵障碍等,其远期风险包括妊娠并发症、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患甚至子宫内膜癌等。尽管一直以来有许多研究集中于PCOS,其潜在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在其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OS是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失衡。当机体倾向于氧化状态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使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从而对细胞产生氧化损伤,引起细胞凋亡、死亡甚至是组织损伤或疾病发生[2]。OS对许多疾病的发病都有着慢性影响,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3],而且能够通过胰岛素后受体缺陷诱导PCOSIR[4],由此可见OS与IR关系密切。IR是PCOS病理生理学的重要特征,也是PCOS发病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5]。三者关系环环相扣,密不可分。近些年针对OS与PCOS-IR的相关性研究也越来越深入[5-6]。本文将从OS的基本机制、OS水平与PCOS-IR的相关性及目前对PCOS-IR进行抗氧化应激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OS的基本机制

OS是氧化剂与抗氧化剂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所导致的。ROS作为机体氧化活性分子之一,其水平高低与OS的发生关系密切,主要有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等[7]。

ROS具有两面性。当ROS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时,会参与到细胞或机体的增殖、代谢、基因表达等过程[8]。但当ROS增加过多时,则会对机体产生损伤,往往涉及到蛋白质及脂质等物质。此时机体为了保持氧化和抗氧化之间的平衡,抗氧化系统开始抵御ROS的损伤。该系统主要包括酶抗氧化剂和非酶抗氧化剂[9]。前者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非酶抗氧化剂主要包括谷胱甘肽(GSH)、维生素类、硒和锌等[7]。尽管抗氧化剂作用机制不尽相同,归根结底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以保护细胞免受OS为目的。

OS水平与PCOS-IR的相关性

1 IR与PCOS的关系

IR作为PCOS病理生理学中的关键特征,目前关于IR和PCOS发病之间的机制关系主要有以下五点。①胰岛素信号通路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异常激活,使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通路受到抑制,进一步抑制了胰岛素刺激的糖代谢[10]。②雄激素过多也是引起IR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11],lnc RNA RP11-151A6.4作为存在于雄激素主要的产生器官中,在PCOS患者体内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更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也更高。也有研究发现[12],环状RNA、长非编码RNA和RNA结合蛋白是雄激素和胰岛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潜在因子,介导了二者的关系。③有研究表明,TNF-α、IL-6、CRP等炎症因子触发PCOS女性体内轻度炎症状态可能也与IR相关[13]。④胰腺β细胞功能障碍也是参与PCOS-IR的潜在机制。ROS诱导的OS引起胰腺β细胞功能障碍,当机体发生IR时,胰腺β细胞则会发生代偿性反应[14]。⑤肥胖也被认为是和IR联系紧密的因素,过量的胰岛素则会反过来增加脂肪组织中的AKRIC3的表达[15],增加腹部脂肪沉积。但是在Shirazi[16]的研究中却指出PCOS患者的IR发生率与肥胖无关。因此,此观点尚存在争议。

2 OS与PCOS-IR的关系

OS影响着女性的整个生殖过程[9],同时IR的损伤程度通常与OS标志物有关[17]。而PCOS被认为是一种OS状态[18],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等氧化应激标志物常常用来评估PCOS患者OS水平[6,19]。

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OXPHOS)参与代谢过程,线粒体DNA(mtDNA)突变可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5]。ROS产生过多可能会对线粒体应激产生影响[20],均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参与了PCOS-IR的发病机制。线粒体作为调节OS的重要结构之一,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可产生ROS[21]。当ROS产生过多时,线粒体自身将会受到损伤,线粒体膜电位(MMP)也将会受损。这在PCOS-IR患者中也得到了验证。在Ding等[5]的研究中,与健康组对照组患者相比,PCOS-IR女性的MDA、ROS水平均明显升高,而MMP水平显著降低。因此,高水平的MDA可加剧PCOS女性的胰岛素抵抗情况。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可诱导IR。据Merhi等[18]报道,无论是在人体还是动物模型中,AGEs通过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RAGE结合,激活PI3K/PKB信号通路,代偿过程中产生的分子使胰岛素敏感性显著受损,恶化IR,诱导OS,从而加重PCOS。EI-Hafidi等[22]通过对IR大鼠补充甘氨酸,其可通过提高SOD和GPx的活性,增加GSH的浓度。甘氨酸可降低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增加胰岛素受体β亚单位(IR-β)二者的磷酸化,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OS。IR 作为PCOS的重要特征之一,甘氨酸治疗纠正GSH水平以减轻OS的机制与改善IR有关。

此外,OS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和单核细胞ROS水平升高,促进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和转录,如TNF-α、NF-kB。TNF-α作为一种胰岛素抵抗介质,在OS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浓度不断升高,诱导产生IL-6和IL-8细胞因子,形成了炎症反应,从而加重了 PCOS-IR[3-4,9]。

抗氧化应激在改善PCOS-IR治疗中的研究

鉴于OS对PCOS-IR的作用机制日益受到关注,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立足于如何更加有效的治疗氧化应激损伤。

1 西医抗氧化应激在PCOS-IR治疗中的研究

目前西医针对抗OS,尚未开发出靶向治疗的抗氧化药物,在治疗研究中主要集中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降低机体ROS水平两个方面。

二甲双胍作为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增敏药物,通过抑制肝脏摄取乳酸和丙氨酸,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同时加大了线粒体对氧气的消耗,通过降低ROS水平,进而改善PCOS-IR[23-24]。在Ding等[20]的另一项对PCOS-IR大鼠模型服用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MitoQ10试验中,其潜在的机制可能通过结合线粒体,降低ROS水平,进一步保护了胰腺细胞,对PCOS-IR大鼠产生不错的治疗效果,MitoQ10的给药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天然抗氧化剂不能清除过多的ROS的问题。在Ghoneim等[25]和Carvalho等[26]在以兔子为试验模型的研究中,发现益生菌通过清除自由基,改善抗氧化能力,进而减轻IR和炎症。Jamilian等[27]所做的临床试验提示维生素D联合omega-3 脂肪酸共同给药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代谢水平,但是否能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产生影响仍有待考究。

2 中医抗氧化应激在PCOS-IR治疗中的研究

中医抗氧化应激治疗PCOS-IR审因论治,主要通过补肾健脾化痰之法以达其效。姚知林等[28]对PCOS雌鼠进行为期4周的灌胃处理,通过观察炎性因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OS水平指标,发现二甲双胍联合补肾化痰方组(淫羊藿9g,菟丝子 9g,墨旱莲 9g,女贞子 9g,半夏 8g,苍术 6g,茯苓6g,赤芍 8g,丹参 8g,桃仁 8g,甘草 3g)较二甲双胍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CAT、SOD、GSH-Px活性水平升高,HOMA-IR降低,并认为可能是通过下调炎症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从而改善IR。刘志琴等[29]将单纯给予西医治疗的35例PCOS-IR患者设为对照组,另35例PCOS-IR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化痰方(淫羊藿15g,陈皮10g,法制半夏6g,苍术10g,川牛膝 10g,当归 10g,柴胡 10g,山萸肉 10g,丹参10g,川芎 10g,香附 10g,生山楂 15g),治疗 3 个月,结果显示,较治疗前,两组的HOMA-IR均下降,GSHPx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比对照组在改善IR、OS方面效果更为明显。此外,岑怡等[30]研究表明,补肾化痰清解之法治疗PCOS-IR患者的有效率为8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其中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降低机体OS水平。

电针作为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Peng等[31]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COS组和 PCOS+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3组,电针刺归来和三阴交穴干预PCOS+电针5周,分别取3组大鼠颗粒原代细胞进行体外评估。数据表明,EA通过诱导PCOS大鼠单磷酸腺苷(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减轻了IR和OS。

3 饮食调控抗氧化应激在PCOS-IR治疗中的研究

目前,从饮食调控出发研究其能否通过改善OS进而改善PCOS患者IR情况逐渐成为新兴方向。Kazemi等[32]对60名PCOS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的研究表明,鞣花酸作为多酚类强抗氧化剂,具有有效降低PCOS-IR生化因子的作用,其能显著改善患者患者氧化应激指数(OSI),降低了炎症因子,能有效缓解PCOS患者的IR情况。González等[33]在对照试验中,发现过量脂肪组织可以作为促氧化剂负荷的因素,当PCOS患者摄入饱和脂肪后,增加白细胞OS,同时脂质诱导白细胞产生ROS,p47phox基因表达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增加,进而引发炎症状态,诱导PCOS-IR。因此,通过改善饮食模式对于改善PCOS-IR也更加科学、有据可循。

结 语

迄今为止,对于OS与PCOS-IR的关系研究仍处在较初级的阶段,除了针对动物基础试验研究以外,临床研究的对象相对比较局限。与此同时,尽管目前对于PCOS-IR靶向抗氧化治疗依据尚不充足,但仍应该被纳入考虑。因此,基于OS与PCOS-IR关系的现有病理机制途径基础上,更深入的基础研究和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正在被迫切需要。

猜你喜欢

抗氧化剂线粒体氧化应激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与脓毒性心肌病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MFN2调控线粒体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氧化应激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重金属铅诱发机体氧化应激效应的研究进展
基于“肠外翻—心肌细胞”联用模型的益气活血方药效学作用评价及机制探讨
为什么我们还保留着线粒体DNA?
白藜芦醇对酒精性氧化损伤修复作用研究
6种食物天生抗氧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