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止嗽散及加味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系统性评价

2022-06-16李展宗刘德剑邓伟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检索有效率文献

李展宗,刘德剑,邓伟谋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 广东深圳 518107

咳嗽是内科病中最为常见的病证之一,尤其在致病菌感染后出现,虽不导致严重的脏器损害,但咳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对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1]。对于本疾病的治疗,临床多采用抗感染、化痰及止咳药物等,且药物类型较多,可在短时间内控制咳嗽症状,但复发率及药物的安全性仍值得商榷[2]。咳嗽历来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学科,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尝试运用中医理论对该病进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且已有较成熟的临床试验报道[3]。中医学认为感染后咳嗽属于“久咳”“顽咳”范畴,病位在肺,与脾、肾、肝脏腑功能失调相关,一旦感受外邪,正邪相争,肺失宣降则发病。“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思想,止嗽散记载于《医学心悟》中,具有宣肺疏风、止咳化痰之功效,根据感染后咳嗽的病机辨证论治,不论哪种证型,祛邪贯穿于治疗始终[4]。目前,关于止嗽散及加味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文献报道较多,但疗效评价不一,难以得到确切的结论。本次采用Meta分析方法,来探讨止嗽散及加味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系统评价,为临床提供指导意义。

检索策略和方法

1 检索策略

确定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步骤及详细计划,以“止嗽散”“感染后咳嗽”或“止嗽散”“感染后咳嗽”为中文关键词或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重庆维普进行检索,以“Zhisou San”“postinfection cough”或“Zhisou San”“Coughing after external sensation”为英文关键词或主题词,在Pubmed、EMBase数据库进行检索,下载并打印相关文献,如果文献不能下载或在线阅读,则查阅图书馆或档案库进行备份,检索起止日期为数据库开始—2018年7月。

2 文献标准

2.1 纳入标准 ①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5]的相关标准,纳入文献中研究对象均为感染后咳嗽者;②基础人数>20例,年龄≥18岁,性别和病程无限制;③遵循自愿原则,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签订用药同意书;④文献发表类型为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⑤患者基础资料、治疗方法、疗程及评价标准均明确。

2.2 排除标准 ①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或其他急性、重症疾病者;②存在COPD、慢性支气管炎及肺结核,或其它原因导致咳嗽者;③特殊人群(妊娠和哺乳期),既往精神病史者;④存在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既往对中药或其制品过敏者;⑤会议、综述、重复性、经验总结、基础研究性、动物实验性研究,或并未设置病例-对照的研究;⑥难以获取全文,或评价标准不明确的研究。

3 资料提取方法

组成由1名主检索成员和2名检索人员的资料提取小组,2名检索人员单独根据中文和英文检索词在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选择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对纳入文献题目、摘要、关键词、全文及参考文献通篇阅读,根据检索标准,设计Excel表格提取以下数据,内容包括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纳入文献基本信息及评价标准等。如果2名检索人员对数据有争议之处,则由1名主检索成员评定,进行最终汇总。

4 评价指标

确定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包括临床有效率、临床痊愈率和不良反应状况,有效指治疗后除了无效以外的人数;痊愈指治疗后咳嗽症状完全消失的人数。

5 方法学质量评价

采用修改后的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机序列(0分、1分、2分)、随机化隐藏(0分、0分、1分、2分)、盲法(0分、1分、2分)、撤出与退出(0分、1分)等4个方面,总分1~3分时为低质量,4~7分时为高质量。

6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Review Manager5.0分析,当P>0.05和I2≤50%时,说明存在同质性,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反之,说明存在异质性,选择随机效应模型。纳入研究中的计数资料以OR及95%的可信区间评价,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文献≥10篇时,则绘制“倒漏斗图”来检测是否潜在发表偏倚。

结 果

1 文献检索结果

本次研究以“止嗽散”“感染后咳嗽”或“止嗽散” “感染后咳嗽”为中文关键词或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重庆维普进行检索,以“Zhisou San”“post-infection cough”或“Zhisou San”“Coughing after external sensation”为英文关键词或主题词,在Pubmed、EMBase数据库进行检索,经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初步筛选后,共计纳入82篇关于止嗽散及加味治疗感染后咳嗽的随机对照研究,包括CNKI数据库112篇、万方数据库84篇、重庆维普数据库65篇、Pubmed数据库0篇,EMBase数据库0篇,将会议、综述、重复性、经验总结、基础研究性、动物实验性文献排除,最后得到12篇关于止嗽散及加味治疗感染后咳嗽的随机对照研究,两组间性别、年龄、平均病程比较,均衡性好,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见表1。纳入文献中研究对象类型均为感染后咳嗽者,所有文献均提及随机,均未提及盲法,文章质量偏低(2篇3分,5篇2分,5篇1分),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见表2。

表1 2组患者基本资料

表2 纳入文献基本信息

2 2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本次共12篇文章纳入研究过程,Chi2=4.78,df=11(P=0.94>0.05);I2=0%<50%,说明文献具有同质性,故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OR=4.12,95%CI(2.80,6.09),Z=7.14(P<0.00001),说明与对照组比较,菱形图位于右侧,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高,见表3和图1。倒漏斗图提示文献均匀位于虚线两侧,部分呈偏倚状态,见图2。

图1 2组患者有效率比较森林图

图2 2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倒漏斗图”

表3 2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3 2组患者痊愈率比较

本次共12篇文章纳入研究过程,Chi2=3.98,df=11(P=0.97>0.05);I2=0%<50%,说明文献具有同质性,故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OR=2.06,95%CI(1.55,2.73),Z=4.99(P<0.00001),说明与对照组比较,菱形图位于右侧,观察组患者临床痊愈率较高,见表4和图3。倒漏斗图提示文献均匀位于虚线两侧,小部分呈偏倚状态,见图4。

图3 2组患者痊愈率比较森林图

图4 2组患者痊愈率比较“倒漏斗图”

表4 2组患者痊愈率比较

4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本次共7篇文章纳入研究过程,Chi2=5.55,df=6(P=0.35>0.05);I2=10%<50%,说明文献具有同质性,故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OR=0.06,95%CI(0.02,0.14),Z=6.41(P<0.00001),说明与对照组比较,菱形图位于左侧,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较低,见表5和图5。

图5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森林图

表5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讨 论

Meta分析是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其优点是通过增大样本来增加结论的可信度,对促进医学系统评价做出了重要贡献[18]。随着环境污染、流感的加重和致病菌类型的增多,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数增多,一旦病毒、细菌及混合感染等致病菌侵入人体,引起气道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其中咳嗽是呼吸系统病证的一个常见症状[19],以频繁且剧烈的咳嗽为主要表现,如果治疗不及时,可严重困扰患者的日常生活。流行病学报道[20],有感染病史的咳嗽约占慢性咳嗽的11%~25%,在冬、春流行季节,发病率可显著升高,需要引起重视。现代医学尚缺乏确切有效的药物,多采用常规抗炎、止咳治疗,但难以彻底奏效,部分患者出现咳嗽复发现象,且长期应用易导致抗生素滥用现象,产生大规模的耐药菌株,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21]。中医辨证论治该病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尤其是选用古方辨证治疗,根据感染后咳嗽的发病特点及证治规律来论治[22]。目前,临床古方今用研究较多,以止嗽散对感染后咳嗽较为多见[23],具有重要的应用及研究价值。

与古代社会环境有差异,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多不规律,嗜食肥甘、辛辣炙博之品,内生火热之邪,贪凉则伤及阳气,且社会压力加剧最易伤及正气;一旦顾护不周,外感风寒之邪则为病,若邪气留恋不去,正气日益亏损,可进一步发展为感染后咳嗽。

根据“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一理论进行脏腑辨证治疗,本病初始为外邪犯肺,迁延不愈则伤及心、肝、脾、肾,诸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咳嗽频发[24]。感染后咳嗽的病位在肺,病机主要为外感六淫,内邪干肺,故主张治疗上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启门逐贼”,治咳之标也,感染后咳嗽以感受外邪后久咳不愈,根据中医病机辨证,止嗽散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陈皮、甘草组成,有“启门逐贼之势”,广泛应用于感染后咳嗽中[25]。根据药理学的研究发现[26],止嗽散中各味中药具有抗菌、镇咳、祛痰及消炎的作用,正好与感染后咳嗽的作用机制相对应,具有显著的抗气道高反应性、缓解其道痉挛的作用。本次有效率 Meta分析 OR=4.12,95%CI(2.80,6.09),Z=7.14(P<0.00001),菱形图位于右侧;痊愈率 Meta 分 析 OR=2.06,95%CI(1.55,2.73),Z=4.99(P<0.00001),菱形图位于右侧,均说明了止嗽散及加味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率和痊愈率显著升高。

本次共得到12篇止嗽散及加味治疗感染后咳嗽的RCT文献,所有文献均提及随机,未提及盲法,文章质量偏低(2篇3分,5篇2分,5篇1分),说明本次研究存在一定缺点:1.文献质量较低,为低质量;2.随机实验对研究设计、随机化方法及分配方案的描述不多,对随机的具体方法是否恰当尚未提供详细信息;3.未提及盲法,对于干预措施、设盲对象均为说明,易产生某些阳性结果;4.失访例数未详细说明失访或退出原因。不良反应Meta分析OR=0.06,95%CI(0.02,0.14),Z=6.41(P<0.00001),与对照组比较,菱形图位于左侧,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较低。说明了止嗽散及加味治疗感染后咳嗽不良反应较低,患者可以耐受,但纳入文献的质量偏低,未对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处理进行描述,以后的研究中尽量收集一些未发表的和阴性结果文献,将发表性偏倚控制到最低。

猜你喜欢

检索有效率文献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实际案例谈如何利用外文库检索提高检索效率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很有效率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