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化痰方治疗社区H型高血压痰浊内蕴证临床观察

2022-06-16赵璐闫玉琴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例数证候健脾

赵璐,闫玉琴

1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北京 100061

2 北京市隆福医院 北京 100010

H型高血压通常是指伴有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升高的高血压,约占我国成人高血压的75%,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头晕、头痛、疲劳等临床症状[1-2]。既往研究发现高血压与高Hcy并存会产生协同效应,严重影响患者的靶器官,甚至引发高血压危象[3],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西医治疗H型高血压多采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等措施,对缓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显著效果,但长期使用容易引发不良反应[4]。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中西医联合治疗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5-6]。本研究结合H型高血压痰浊内蕴证的病因病机特征,使用健脾化痰方进行治疗,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入选标准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7]中关于H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高血压病痰浊内蕴证的辨证标准[8]。

1.2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者;年龄40~75岁;认知功能正常者;近期未参加其他相关研究者;未服用控制血压药物或参与本次研究前2周停止使用高血压相关治疗药物;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近期服用与本研究药物治疗作用相近药物;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心、脑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者;严重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正在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服用试验药品出现血压波动过大等情况。

2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7月期间于本社区就诊的H型高血压痰浊内蕴证患者118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措施,包括戒烟戒酒、限制钠盐量的摄入、适当运动等。对照组患者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9]中相关内容予以西药治疗,具体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316)口服5 mg,1次/天;氢氯噻嗪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796)口服25 mg,1次/天;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深圳奥萨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723)口服5mg/0.4mg,1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健脾化痰方进行治疗,方药组成为:茯苓30g,半夏、赤芍、山楂、白术各15g,天麻、黄柏、神曲、柴胡、陈皮各10g,白茅根8g,莱菔子、甘草各6g,水煎取汁400mL,由本院煎药房制备和提供,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2组均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4 疗效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

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降压效果、中医证候评分和血清学指标水平。①中医证候疗效:参考相关文献[10]拟定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75%;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为30%~74%;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3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降压效果:分别测量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具体方法:测量患者坐位右上肢血压水平,测量时间在8点~11点之间,测量三次取均值。显效: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水平下降幅度>10mmHg,达到正常范围;或DBP水平下降幅度>20mmHg;有效:DBP水平下降幅度为10~19mmHg,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下降 >30mmHg。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中医证候积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眩晕、胸闷、呕吐主要症状进行量化评分,按照严重程度从“无、轻、中、重”依次计为“0、2、4、6”分,得分越高则表明该症状越严重,越难以缓解。④血清学指标:采集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状态下肘部静脉血样本,常规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cy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 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中医证候疗效

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7%(χ2=5.567,P=0.018<0.05),见表1。

表1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 降压效果

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1.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27%(χ2=5.081,P=0.024<0.05),见表2。

表2 2组降压效果比较

3 中医证候积分

2组治疗前头痛、眩晕、胸闷、呕吐主要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经过治疗后,2组头痛、眩晕、胸闷、呕吐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t=26.385、18.446、26.823、20.422、28.732、19.942、28.871、16.200,P=0.000<0.05),观察组头痛、眩晕、胸闷、呕吐主要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3.096、11.274、9.625、11.440,P=0.000<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表3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头痛 眩晕 胸闷 呕吐观察组 治疗前 59 4.48±0.94 4.76±0.89 3.97±0.82 3.72±0.77治疗后 1.08±0.31△* 1.55±0.23△* 0.87±0.12△* 0.71±0.22△*对照组 治疗前 59 4.29±0.87 4.63±0.80 3.78±0.74 3.59±0.74治疗后 1.97±0.42△ 2.24±0.41△ 1.49±0.48△ 1.62±0.57△

4 血清学指标

2组治疗前Hcy、TG、TC、HDL-C、L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经过治疗后,2组治疗后Hcy、TG、TC、HDL-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t=19.258、6.237、19.435、10.716、10.525、5.218、8.224、3.934、17.953、7.664,P=0.000<0.05),观察组治疗后Hcy、TG、TC、HDL-C、LDL-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t=13.032、8.611、5.423、11.636,P=0.000<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s)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Hcy/μmol·L-1 TG/m mol·L-1 TC/m mol·L-1 HDL-C/m mol·L-1 LDL-C/m mol·L-1观察组 治疗前 59 17.55±2.58 3.35±0.74 6.82±1.13 0.92±0.25 4.72±0.69治疗后 10.13±1.45△* 1.32±0.31△* 5.02±0.67△* 1.49±0.47△* 3.02±0.23△*对照组 治疗前 59 17.12±2.89 3.04±0.59 6.59±1.02 0.87±0.18 4.59±0.57治疗后 14.28±1.97△ 1.97±0.49△ 5.73±0.75△ 1.09±0.39△ 3.84±0.49△

讨 论

Hcy属于血管内皮损伤性氨基酸,而高Hcy水平会加快血管平滑肌增殖和分化,通过内皮功能障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应激反应等途径,进而引发血管内阻力增加,是参与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11-12]。既往研究发现[13],H型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进一步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积极控制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对缓解其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祖国医学中并无H型高血压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可纳入“眩晕”、“脑风”等疾病范畴,其病位在头窍,《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可见该病病变脏腑以肝为主,涉及脾、肾。笔者结合临床经验认为,高Hcy患者容易受到饮食、环境、情志等因素影响,痰湿从内生,出现水液代谢失调,形成痰浊内蕴之证[14]。脾功擅升清降浊,容易受到湿邪困阻,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阳不升则发为眩晕;同时痰饮郁久则引动肝风,风动则气机升降失调,清窍失于濡养发为眩晕,因此治疗应遵循健脾化痰、疏肝活血的原则。本研究所用的健脾化痰方是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保和丸为基石的自拟经验方,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天麻平抑肝阳、熄风止眩,两者共为君药,可起化痰息风止眩之功效;茯苓、白术共为臣药可健脾燥湿;赤芍疏肝活血,陈皮化痰理气,黄柏清热燥湿,柴胡疏肝解郁,山楂功擅消肥油厚腻之积,莱菔子行气消食,神曲可消机体内旧食之积,白茅根利水,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痰、息风止眩、疏肝活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半夏白术天麻汤可通过调节机体糖脂代谢和内皮保护进而改善血流学状态,刺激神经血管活性肽类物分泌,调节血管压力,进而缓解机体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15-16]。保和丸是治疗饮食积滞损伤脾胃的著名方剂之一,具有调节脂代谢功能、控制血压等效果[17-18],可见基于半夏白术天麻汤、保和丸而形成的自拟经验方在调节脂质代谢和控制血压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本研究将健脾化痰方应用于社区H型高血压健脾化痰方患者的治疗中,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和降压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头痛、眩晕、胸闷、呕吐主要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健脾化痰方,有助于提高降压效果和中医证候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既往研究发现,高Hcy可通过影响机体脂质代谢水平,同时促进血小板聚集,进一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加重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因此控制血脂水平也是临床治疗H型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19-21]。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后Hcy、TG、TC、HDL-C、LDL-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健脾化痰方,对降低患者Hcy水平和改善血脂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将健脾化痰方应用于社区H型高血压健脾化痰方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提高降压效果和中医证候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Hcy水平,改善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由于时间、条件等因素限制,纳入样本量较小,后期研究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增加随访时间,以观察健脾化痰方的远期疗效。

猜你喜欢

例数证候健脾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健脾中成药 应该怎么选
针对肝郁化热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
炮制对于中药药性改变的研究进展
脾虚可用三芽茶
健脾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3例
健脾燥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