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题式社会活动教学实践模型例析

2022-06-16罗云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6期
关键词:活动形式教学模型核心素养

罗云燕

【摘要】议题式社会活动教学实践模型是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中提炼形成,围绕“定议题—创形式—展成果—促评价”的一般流程,努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创新师生共同学习的形式,力促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议题式社会活动;教学模型;活动形式;核心素养

议题式社会活动教学实践是基于真实生活情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展示、全过程评价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有趣的活动形式与高效的思维内化活动的结合,是议题式课堂教学向课堂外拓展和延伸的一种形式。

一、议题式社会活动教学实践模型

议题式社会活动教学实践模型遵循“定议题—创形式—展成果—促评价”的流程。在“定议题”阶段,教师基于真实生活,引导学生直面各种现实问题,选择话题,共同确定议题和实践研究方案。区别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侧重于自主合作探究和社会活动,包括职业体验、研学旅行、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形式,在“创形式”阶段,学生可在广泛的调查研究搜集和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创新使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实践体验。在“展成果”阶段,学生需要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形成成果,成果的形式包括调查报告、小论文、建议、方案等,成果具有现实意义,能实施、可行动、能在更广范围进行交流分享。在“促评价”阶段,教师建立全面全过程的评价机制,可以综合考虑学生实践方案、实践过程、实践成果、实践体会等,指向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下面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维护和运营”议题式社会活动教学实践为例进行分析。

二、 议题式社会活动教学实践案例

【议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维护和运营

【学习目标】探究地铁列车基本设施的日常维护方式,了解线网在运营层面上的管理方式;培养收集、分析、质疑、合作、思考等能力;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设计】

课题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维护和运营

—广州市地下铁路系统研究性学习

课题主持人:  学校:

课题组成员: 指导老师:

1.议题的提出

(1)议题背景

地铁,作为与我们市民息息相关的出行工具,我们是离不开它的。然而,在现今的广州地铁线网系统(以下简称“线网”)中,存在着一些必须接受的事实。其中,就包括了乘车体验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如报站声音难以清晰辨别,以及临时停车等。同时,在线网中,也存在少数乘客对于运营层面上的措施存在不理解的现象,而使正常的运营秩序受到影响的事件发生。另外,自2018年12月28日地铁14号线及21号线第一期开通后,嘉禾望岗站迎来三线换乘站的时代,广州地铁2号线及5号线的客流量出现明显增长,运营过程中临时停车次数也明显增多,这表明目前广州地铁部分线路已存在超负荷、超设计容量运作的情况。以上情况引起了小组的注意。因此,小组选择了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维护和运营”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2)议题意义

一是为部分不优乘车体验及大客流冲击现象寻找根源,并提出建议及解决方案;二是以研究成果为依托,思考更有效的措施引导市民理解运营层面上的措施,减少对正常运营秩序的干预

2.实践过程

(1)研究目标

探究地铁列车基本设施的日常维护方式,了解线网在运营层面上的管理方式;为部分不优乘车体验及大客流冲击现象寻找根源,思考更有效的措施引导市民理解运营层面上的措施,减少对正常运营秩序的干预;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研究内容

①了解地鐵列车维护维修的日常操作是什么?(日常维护操作、列车信号列控系统、列车关键组件的维修和保养)

②列车的运营调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有什么?(客流高峰情况下运营控制中心的措施、运营日起始与结束时的工作)

③对终点站折返的管理以及跨线运营路径的建议是什么?

④针对问题,对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及市民的建议是什么?

(3)研究形式:实地访问、搜集材料、交流论证、交流分享

一是对广州地铁镇龙车辆段及运营控制中心、线网内部分换乘站点、向线网工作人员了解列车日常维护及运营管理的举措进行实地访问;二是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以及V-t平面直角坐标系图像,在线网高架段部分进行测速,获取列车载客运营时的部分运营数据,为运营组织的研究搜集了材料;三是通过在乘车过程中的图片及视频记录与分析,对地铁线网存在的问题以普通乘客的身份进行感知,从而进行交流并提出改进建议。

3.实践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一是撰写研究报告;二是开展广州地铁列车日常维护维修知识图片展;三是广州地铁列车的运营调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微型交流会;四是录制广州地铁宣传小视频,引导市民理解运营层面上的措施。

4.促进学生反思和评价机制的创新

教师促进评价机制的创新,探索建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评价细则,既测评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呈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多个核心素养的形成。全过程评价不仅评价学习效果,包括知识目标,素养目标,还应注重多主体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小结为主,小组成员、指导老师、其他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如下表。

(注:等级包括卓越、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继续努力六个级别。)

猜你喜欢

活动形式教学模型核心素养
基于平板电脑的智慧移动学习课堂构建研究
生本视阈下英语动态活动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基于实例的进程同步教学模型的研究与构建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议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课程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