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会计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2-06-15章云君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分院浙江嘉兴314001

商业会计 2022年10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实训人才

章云君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分院 浙江嘉兴 314001)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社会各产业、全领域、多形式的渗透,大数据的运用给人类社会各行各业带来深刻影响和巨大变化,大数据与会计工作深度整合已是必然趋势。“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适应技能中国建设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提升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1年3月公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新的专业目录中,最突出的改革重点之一就是大数据和多个学科专业的融合,涵盖财税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审计四个专业。因此,研究大数据技术背景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是对会计理论的适时补充和更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是当前会计教育事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仅对在校会计专业学生,对社会会计从业人员转型也极具重要实践意义。

一、文献综述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首次提出“大数据”。大数据是指工业传感器、互联网等固定及移动设备产生的海量结构、非结构数据总和。大数据时代,从企业的视角看,大数据分析在帮助企业洞察客户需求之外,也可以使客户了解企业的相对优势(Motamarri,2017);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企业,能够提升企业业务流程规范化,优化企业作业方式(Festa,2018);大数据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有助于加强审计过程(Dimitris,2020)。大数据时代,从高校的视角看,谢诗蕾(2020)提出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对信息技术挑战的增量式、渗透性的整体改革思路;姚美娟、董必荣(2017)认为高校的会计教育应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李晓东,(2020)提出未来高校的会计教育应在人文教育、数字意识和通识教育等方面改善;聚焦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孙刚,2021))。

综上,大多数学者论证了利用大数据有利于企业发展,论证了大数据技术与会计工作结合的可行性,较多学者也探讨了大数据时代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方案,并就如何进行改革与创新多提出了不同方案。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大数据技术背景下高职学校会计人才培养如何改革与创新,怎样提高大学生数据分析思维等问题进行探讨。

二、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延续蓬勃发展态势,规模达39.2万亿元,数字经济增速为9.7%。数据驱动企业发展,企业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产生数据,会计人员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各阶段相互促进、循环往复。大数据技术与会计工作相结合是当下企业的实际需要,也是学生立足于当下面向未来的重要基石。以嘉兴为例,根据对126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情况分析,发现企业对会计人员评价中,50%以上的企业认为:会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薄弱,内控意识较差;信息技术掌握能力较低,工作效率较低等。然而,85%以上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大多体现在既懂业务又懂财务的会计人员,也有很多企业认为会计人员要善于整合内外部业务、财务数据,熟练运用RPA工具等。可见,目前会计人员的能力未能及时匹配到企业的真正需求,对于业务、财务,会计人员未能真正做到有效融合,会计人员的“数商能力”即数据的收集能力、辨别能力以及解读能力、应用能力有待加强。

为了解高校会计人才的“数商能力”,对浙江省内一些高职院校会计学生进行问卷调研,调研得知,85.21%的学生认为“数商能力”很重要,但是对其具体内容还没深层次的领会。对于“你常看数据处理相关书籍吗?”这一问题,23.11%会看,41.72%偶尔看,还有35.17%没有看;被问及“是否会运用RPA等工具处理数据?”54.17%表示不会,35.27%表示会一点,10.56%表示较熟练。可见,大学生的大数据相关知识量储备不足,导致目前很多学生对“数商能力”的认知不够深入。对于其中原因,多数学生反映高校开设的数据处理课程相对较少,关于处理数据运用到的软件也较少。由此可以看出现有的会计课程教学理念、知识和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的发展需求。这种不能体现时代变化以及个人需求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影响了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迫切需要革新会计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培养“数商能力”,注重培养业财融合背景下对数据的分析与利用能力,学会透过数据看本质,利用数据合理分析问题并提供科学决策。

三、“大数据+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一)以大数据为视角,五步法培养与大数据岗位零对接的数字型会计人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等新技术被引入到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财务工作方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社会对会计职业的需求和要求,也将发生很大变化。数据型专业人才将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财务人员应当是数智化管理型人才,数智化管理型人才是拥有数据化思维,有能力对多样化的海量数据进行管理和使用,进而在特定领域转化成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跨领域专业型人才。

为对接企业发展的会计人才需求,注重大数据背景下会计岗位能力的需求,调整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技能-工具-实务-就业五方面进行递进式培养,如图1所示。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五步法:第一步,学习知识,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课、专业实践课等;第二步,在学好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技能,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管理能力、财务分析能力、金融科技应用能力、税务处理与筹划能力、业财融合能力、ERP应用能力、数据加工能力、职业态度等;第三步,会熟练运用一些工具,比如EXCEL、RPA、PYTHON、PBI、SPSS等;第四步,通过前面学习知识+技能+工具,要会根据业务资料进行实务处理,涉及到数据采集、分类、处理、统计、分析等,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第五步,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训,选择就业岗位包括“大数据+会计”“大数据+税务”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理实结合的会计专业与大数据技术融合的数字型会计人才。

图1 数字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五步法

(二)构建理实一体化、四阶段、递进式会计系列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高职阶段,实践课程的设计,应该按照岗位能力的需求,构建“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大数据财务分析实训-业财一体化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理实一体化、四阶段、递进式会计系列实践课程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实践课程体系

在切合企业需求的同时,紧跟产业行业端需求,结合大数据运用、财务机器人运用等开设专业课程,去前瞻职业的变化,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数字化会计人才。在传统课程中融入“业财融合”“大数据技术”等新元素,要突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要加大数据应用能力等的培养,将数据应用能力培养融入课程,培养数字型会计人才。同时,在课程教学中引进大数据企业会计业务资料,强化校企深度合作。一方面,引入大数据企业会计业务资料,利用实践教学平台推送任务,及时自动甄别学生所做的任务,并通过后台数据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知识掌握程度,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价和教学行为诊断,满足教学、实训、实习三种层面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校校联合打破交流壁垒,打造高校间的资源互动生态圈,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例如,院校在引入大数据课程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高校之间可以进行联盟,促进各类资源共享。通过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关系,有利于突破学校实践教学仿真瓶颈,克服实践教学环境虚拟化问题,通过集中实习提高实务操作能力。

(三)培养“数商能力”,实现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能力三位一体。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应紧跟数据时代的步伐,注重“数商能力”的培养,做好与行业、企业间的沟通,保证人才供给和人才需要的有效衔接。“数商能力”的核心是拥有大数据分析思维,通过选择最快能达成目标的有较高性价比的大数据工具,用数据证明、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具体包括:(1)提出业务问题:根据数据发现问题;(2)框定业务数据:根据业务问题选择业务数据;(3)探索业务问题:面向业务问题,探索业务数据,确定数据处理基本流程;(4)开放数据流程:面向业务问题,围绕业务数据,利用大数据工具,开放具体的大数据全链路处理工作流程;(5)解决业务问题:把大数据工作流运行得到的结果应用到业务流程中,解决目标业务问题。

通过对接高职会计三年专业课程,打造“认识-培养-提升-拓展”递进式“数商能力”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数商能力”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第1—2学期):务实专业基础,认识“数商能力”。大一是高职会计专业学习的起步阶段,该阶段重点打基础,学习专业知识,培养数商意识。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大数据引领会计行业的变革之处及挖掘“数商能力”的重要性,促进专业教学向可视化、科学化、智能化、综合化发展,夯实学生专业基础,认识“数商能力”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第3—4学期):做好职业规划,培养“数商能力”。大数据参与下的课堂教学是时代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做好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精准教学模式,培养“数商能力”:注重课前预习,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大数据,并找到学习的难点,在教师进行新课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听课,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大数据的运用案例,从收集数据、辨别数据、解读数据、应用数据等方面,分阶段、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大数据处理工具,提升数据整合能力;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知识点,使学生熟练利用数据处理工具处理数据,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商能力”。

第三阶段(第5学期):校内综合实训,提升“数商能力”。在学生完成了各门课的专业学习后,集中时间安排为期一个月的校内综合实训,完成一个月或一个年度的账务核算流程,同时运用大数据处理工具如RPA等进行数据收集、辨别、分析与应用等,提高学生“数商能力”。这个阶段,一方面主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责任意识、敬业爱岗”等职业素养,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另一方面,将学校专业基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科学、合理地对学生做出综合性德育评价,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

第四阶段(第5—6学期):校外企业实训,拓展“数商能力”。在完成了校内实训后,学生到行业企业进行跟岗实习,让学生熟悉企业真实的财务环境,了解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需要完成的事情。跟岗结束后,学生进行校外顶岗实习,在实践中了解企业数据处理流程及使用工具,拓展“数商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学生通过在会计岗位上的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数商能力”,胜任所任职的岗位,从而为就业打好基础。与此同时,企业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也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见习实习期间表现良好的学生直接成为企业的员工,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招聘共赢。

四、结论

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紧跟数据时代的步伐,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数据思维等方面不断探索、改革与创新,做好与行业、企业间的沟通,保证人才供给和人才需要的有效衔接,形成符合大数据时代会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实训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试论如何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