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研究

2022-06-09孙誉宵

民族文汇 2022年26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

孙誉宵

摘 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本,因此在日常学习中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提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希望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有所助益。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文化自信

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如何能有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增强文化自信,是我国学者持续研究的方向与内容,本文将对此展开积极的研究与探索。

1.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是历史的沉淀与积累,也是社会不断发展与创新中,诞生的代表中华民族最核心的精神内容,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五千年来,以其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不避艰险的行动,推动着中国以及世界的发展,同时以其如大地之博的包容精神,让多民族文化在这片热土上代代传承,多元化发展;第二个方面,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尊重身边有德行的人,而不是只看重其外表,面对人和事关注其内在美要胜于外在美;第三个方面,重家庭、重血缘,家庭之亲、血缘之亲是成就国家之亲的基础,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血缘与亲情,已将家族观念深入骨髓。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根本与关键,文化自信是基于对文化的强烈认同与敬畏,并由此产生的自豪与自信。因此,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注重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信也要充分认识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二者相辅相成。

2.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壮大的根本

文化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也是文明进步的灵魂,实践经验证明,一个国家想更快更强的发展,就要清楚“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文化的传承就是对过去的认识及肯定,从而对“自己是谁,从哪里来”有清晰的认知,并对“到哪里去”有明确的方向[1]。因此,在国家发展中,只有正视自己的历史,认可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民族自信与自豪,才能不迷失前进的方向与动力,有力推动国家与社会的持续进步。历史上的四大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发展至今,只有中国的华夏文明依然在不断的崛起与壮大,而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都因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承,而迷失在岁月长河中,最终销声匿迹。

2.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创造的助力

我国文化的发展是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需要有良好的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并在基础上进行衍生与创新,从而展现出新文化的生命力。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是推动新文化发展的最好助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实践中,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不断成长与改良,以崭新的文化滋养、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能墨守成规,只有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背景相结合,并培养出对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才能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创新创造,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大动力。

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

3.1 建立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3.1.1 加强教材建设

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应积极探索学习教材的创新与改良,让传统文化元素更好的融入教材与课程中,充分发挥教材的重要意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生动、形象、科学的展现给学习者,学习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心中,让其得到更好的的传承与发扬,从而加深学习者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自豪。

3.1.2 完善师资力量

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对传统文化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能够真正掌握传统文化精髓以及传统文化教育方法,学习中要警惕那些只懂皮毛,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过深入了解,并号称“国学大师”,打着传统文化教育的幌子滥竽充数。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应鼓励真正热爱传统文化,并具备专业素养,愿意投身于传统文化教育行业的有志之士,加入教师队伍中,以其教育热情,深深感染学习者,从而产生浓烈的学习热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1.3 涵盖整个教育

传统教育应涵盖教育的各个阶段,从幼儿园教育一直到成人教育,都要将传统文化灌输于其中,实现终身教育的目的。要将传统教育与其他知识教育有机融合,让学习者在学习中潜移默化,更好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是新时期必备的知识与能力,也是走上社会必不可少的内涵与素养,从而通过传统文化传承树立真正的文化自信[2]。

3.2 探索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播方式

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以及传播方式已无法达到传统文化传承的要求,也没有很好的被现代社会所接受,一些传统文化的学习门槛较高,需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而不能简单、直接的被大众接受与理解。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播要注重方式与技巧,积极探索、发现新的形式。首先,要探寻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形式与新思路,让人们通过耳目一新的方式,带着兴趣主动学习传统文化,比如之前很火的《中国诗词大会》就通过新颖的呈现方式,掀起了一波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其次,要寻找合适的传播渠道,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很少有时间去阅读文献,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应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技术,与抖音、微信、微博等紧密相连,通过其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让大众更方便、更轻松的接触到通俗易懂的传统文化。

4.结束语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是我国现阶段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在传承中要建立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探索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并得到有效传承。

参考文献

[1] 陈泽环, 李艳峰.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文化自信——基于张岱年文化哲学的闡发[J]. 思想理论教育, 2017(9):5.

[2] 李伟丽[1]. 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J]. 教育研究(2630-4686), 2018, 1(4):2.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