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2-06-07李桂云李茂林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实训

李桂云,李茂林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442)

职业性和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两大显著特点,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实践应用能力。实践教学无论是对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还是对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长,报考人数与日俱增。在文科新专业的申报数据中,商务英语专业名列前茅。据2017年统计数据分析,商务英语专业在全国十大热门申报专业中排名第四[1]。在此背景下,作为培养应用型商务人才主体之一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商务活动对人才需求的挑战,不断调整与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真正能“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外语+X”型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本文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广州科贸”)为例,在分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该专业“三融合、四平台”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如何保障该体系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一)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

一些院校虽然开设了实践教学课程,但却没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考核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实践教学项目设置随意性强,未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内容缺乏针对性、未突出“高职”特色,达不到企业岗位需求能力要求。

(二)缺乏实践教学平台

据调查,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都缺乏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资金有限,校内实训基地不足、仪器设备、实训软件落后,没有及时更新,不能满足实践课程的要求;二是校外实践基地严重不足,由于商务英语专业语言的特殊性,很难为所有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校外实习平台,校企合作、校外实习流于形式。

(三)实践教学师资匮乏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语言类教师偏多,技能型教师偏少,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大部分教师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知识与技能过硬,但缺乏商务知识和从事商务行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四)考核评价方式不合理

一方面,未能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效果做好评价监督;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学习情况重结果性评价。当前不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还是以让学生撰写实训报告或进行考试的方式为主,忽略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对学生的实践参与度、在实践过程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和能力等方面评价还不够客观公正,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上述问题导致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薄弱,从事商务工作的能力不足,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严重脱节,给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都造成困难。因此,构建系统、科学、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二、广州科贸商务英语专业“三融合、四平台”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是运用各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具有使用英语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构建一个完善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保证。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明显特征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此外还体现出模块化、层次化、系统化等特点[2]。基于此特征,广州科贸商务英语专业构建了“三融合、四平台”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通过“课堂、校内实训、竞赛、校外实习”四平台,运用“课堂平台获取知识技能→校内实训平台强化技能训练→竞赛平台模拟运用→校外实习平台实际运用”途径,从课堂内到课堂外、校内到校外为学生创设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将学生全程“环绕”起来,帮助学生实现“语言、商务、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的“三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

图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三融合、四平台”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示意图

“三融合、四平台”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操作如下:

(一)四平台

1.课堂平台。课堂是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体平台。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培养第一线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使之毕业后能在各类就业服务单位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3]。广州科贸商务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始终坚持以这一目标要求为指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注意每堂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仅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重视技能的反复操练和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及教学内容的要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不同类型课程(语言类、商务类、创新创业类和融合型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传授与操练,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习得技能。

2.校内实训平台。校内实训是强化实践技能的平台。由于英语语言的特殊性,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为学生找到大规模校外真实实习场景的机会较小。因此,实践技能的强化训练主要依靠校内实训平台完成。除课堂上的实践教学课时外,广州科贸商务英语专业第一至第五学期每学期都设置了校内实训周,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及各学期所开设课程的实践技能操练要求设置层进式的实训项目,如英语语音实训、商务英语情景口语实训、职业资格考证实训、外贸单证实训、模拟交易会、跨境电商实训、展会实训、商务综合技能实训等。让学生集中利用整周的时间,在校内实训室(语言实训室、商务仿真实训室)和校内工作室(语言服务工作室、商务服务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运用虚拟仿真软件进行反复模拟操练,强化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和技能。

3.竞赛平台。竞赛是一个能为学生提供模拟运用实践技能的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点之一就是开展职业技能竞赛[4]。参赛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熟练程度,还可以提升自身实践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广州科贸商务英语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不同层次(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不同类型(语言型、商务型、创新创业型、融合型)的技能竞赛,如“广译杯”广州地区青少年科普英语演讲大赛、广州市属高职院校英语口语竞赛、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比赛、“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岭南杯”英语写作技能大赛、广东大学生翻译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亿学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大赛、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等。通过备赛→参赛的过程,加强与检验学生实践技能的熟练程度,一方面,将各类型校级技能竞赛融入校内实训项目,要求全员参赛,完成项目才能获得学分,从而促使每位学生参与训练,并从中挑选优秀者参加省市及国家级竞赛;另一方面,实施学分互换的激励机制,市级以上技能竞赛参赛、获奖能抵换学分,抵换的学分基数依照竞赛的层次与获奖的等次而定,以此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通过“赛训融通、学分互换”的方式,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练”的目标,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

4.校外实习平台。校外实习是实践技能真正得以实际运用的平台,通过校外实践基地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真正练兵,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以提高。广州科贸商务英语专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努力为学生开拓校外实践基地,第一至第五学期,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跟岗实习;第六学期,要求所有学生进行为期半年与专业相关岗位的顶岗实习。学生校外实习期间,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保持紧密联系、相互沟通、共同对学生开展实习指导和监督,确保实习的成效。

(二)三融合

根据对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的调研与多年的办学实践经验,广州科贸商务英语专业确定了该专业的人才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市场和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宽广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素质,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及国际商务和外贸实务操作、商务文书写作和跨文化交际等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涉外文秘、国际贸易与商务活动,服务珠三角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广州科贸商务英语专业坚持以这一目标为导向,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语言、商务、创新创业”三融合。语言方面,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功底,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译技能,特别是用语言解决商务事务的能力,如商务听说、商务口译、商务信函阅读、商务信函写作、商务笔译等。商务方面,培养学生扎实的商务知识与技能,如外贸业务知识与技能、商务管理知识与技能、市场营销知识与技能、国际商法、跨文化交际知识与技能、商务协调沟通能力、外贸业务软件应用能力、跨境电商知识与操作技能等。创新创业方面,帮助学生习得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精神及创新创业实践技能,同时培养学生优秀的创新创业品质和素养。三者相辅相成、协同融合。

三、广州科贸商务英语专业实施“三融合、四平台”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优化课程体系

构建“语言、商务、创新创业”三融合的梯级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含四个基本模块:语言类模块、商务类模块、创新创业类模块、融合型模块。四个模块的课程既相对独立又循环交叉、有机融合,而且具有梯级式特点。大一开设基础型课程,侧重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商务及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大二开设专业型课程,侧重语言、商务、创新创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大三开设融合型课程,侧重语言、商务、创新创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如图2所示)。

图2 “语言、商务、创新创业”三融合的梯级课程体系示意图

(二)优化师资建设

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水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努力成为“三双”型教师,即“双师型”“双证型”和“双创型”,做到教学和实务双能,教师资格和职业技能证书双全,创新和创业双会,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5]。为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广州科贸商务英语专业全力优化师资建设,通过“内培外引”方式,组建“学校+企业”、“跨专业、双素质”教学团队。

内培:设立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通过顶岗实践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顶岗实践的工作量折合成教学工作量,同时将是否完成顶岗实践作为教师岗位和职称晋升的一个必要条件;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机会,促使教师通过培训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能力;鼓励教师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实现职称晋升;加强教学名师培养,树立典型,通过名师工作室带动其他教师的成长;打破专业壁垒,定期开展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的活动,鼓励专业群师资共享。

外引:加强校企合作,“引企入教”,聘请优秀企业家与成功创业者走进教学课堂担任兼职教师或项目导师、到学校分享成功经验、畅谈创业感受;定期开展企业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鼓励他们共同组建科研或创新团队,实现合作共赢。

(三)优化实践条件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其一,增加校内实训基地数量,完善实训条件,为学生的语言、商务、创新创业等技能仿真模拟操练提供更多更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其二,提高已有校内实训室、工作室的使用率。将课堂上的实践教学内容与实训室软件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采用实训室的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操练;实施预约制度,学生可以向实训室管理员提前预约,在课外时间也可进入实训室操练;开展团队入驻活动,每个工作室都安排团队入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项目培育与孵化。

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充分利用专业教师的资源,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校外跟岗或顶岗实习的场所;加强校企沟通与合作,让已有的校外实践基地使用率最大化;校企合作编写“以任务为指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实践情景为依据、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训教材。

实现跨专业资源共享。同一专业群各专业联动,共享校内实训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比如商务英语专业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共享语言及商务相关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四)优化评价体系

教学评估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有效教学与成功教学的基础。教师通过评估得到教学反馈,能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以教学评估为标准,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6]。

对教师: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由学生、督导、同事、主管领导共同完成,采取“学生每周一评,督导、同事、主管领导随堂听课,期中期末教学常规检查”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同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如年终考核、年终评优、年终绩效、岗位和职称晋升等都直接与教学质量挂钩,确保教书育人目标的实现。

对学生:构建“综合性、过程性、量化性、主体多元性”的以“能力为中心”的全方位增值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多元化,如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习平台和学习软件智能评分等;评价指标采取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重点考核学生活动的参与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和能力、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增值等因素。同时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助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化,激励不同层次学生成长与进步。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对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促进了专业内涵建设的长足发展。各高职院校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探索符合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符合各自学校校情和学生学情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为学生创设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为高职人才的培养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实训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浅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中高职衔接
商务休闲